1.本实用新型涉及
无人机控制室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2.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航测、气象、环境监测、海岸巡逻、森林防火以及石油、电力管线巡查等领域,一些大型无人机主要是通过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对其进行控制,由于控制室内部设备较多,对控制室内部的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室的通风都是通过风机进行抽排风,且外部空气进入控制室内的方向单一,不能使空气快速在控制室内流通,通风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包括装配杆,
所述装配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套块,且两个套块分别位于装配杆的两端,所述装配杆上设有用于锁定套块的锁定件,两个所述套块上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分别安装有进
风管与排风件,所述进风管内安装有进风扇,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远离进风管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位于开口内的导风件以及用于驱动导风件转动的伺服电机,且导风件与导风管连接。
5.优选的,所述导风件包括设置在开口内的第二排风管,所述第二排风管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排风管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的一端连接有软管,且软管远离第二排风管的一端与导风管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排风件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连接杆上的第一排风管,所述第一排风管内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管的一端安装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内安装有防尘网。
7.优选的,所述进风管远离导风管的一端安装有锥形格栅。
8.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套块上并与装配杆压紧的螺栓。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通过设置的排风件、导风件,可在控制室的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口与排风口,然后将装配杆安装在控制室内,使得装配杆置于进风口有排风口之间,然后调节装配杆上的两个套块,将进风管安装至进风口处,将排风件安装至排风口处,即可通过锁定件对两个套块在装配杆上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可使进风扇工作起来,可使空气依次通过进风管、导风管,然后可通过导风件将空气排入控制室内,在导风时,可通过伺服电机对导风件进行转动,可改变导风的方向,可使空气更好的在控制室内流通,然后可通过排风件将控制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该结构可提高控制室内通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中排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装配杆;2、套块;3、连接杆;4、进风管;5、排风件;51、第一排风管;52、排风扇;53、排风罩;54、防尘网;6、导风管;7、进风扇;8、固定板;9、固定块;10、导风件;101、第二排风管;102、软管;11、伺服电机;12、锥形格栅;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包括装配杆1,装配杆1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套块2,且两个套块2分别位于装配杆1的两端,装配杆1上设有用于锁定套块2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套块2上并与装配杆1压紧的螺栓13。
16.本实施例中,两个套块2上均安装有连接杆3,两个连接杆3上分别安装有进风管4与排风件5。
17.本实施例中,进风管4内安装有进风扇7,进风管4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管6,导风管6远离进风管4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安装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上开设有开口,固定块9上安装有位于开口内的导风件10以及用于驱动导风件10转动的伺服电机11,且导风件10与导风管6连接。导风件10包括设置在开口内的第二排风管101,第二排风管10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9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二排风管101的一侧连接,第二排风管10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02,且软管102远离第二排风管101的一端与导风管6连接。
18.进一步实施例中,排风件5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连接杆3上的第一排风管51,第一排风管51内安装有排风扇52,第一排风管51的一端安装有排风罩53,排风罩53内安装有防尘网54。
19.在使用时,为了能够改变进风的方向,使得空气更好的在控制室内流通,可在控制室的两侧分别开设进风口与排风口,然后将装配杆1安装在控制室内,使得装配杆1置于进风口有排风口之间,然后调节装配杆1上的两个套块2,将进风管4安装至进风口处,将第一排风管51安装至排风口处,即可通过螺栓13对两个套块2在装配杆1上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可使进风扇7工作起来,可使空气依次通过进风管4、导风管6、软管102,然后可通过第二排风管101将空气排入控制室内,在导风时,可通过伺服电机11对第二排风管101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导风的方向,可使空气更好的在控制室内流通,提高通风的效果。
20.在使用时,为了能够进行排风,可使第一排风管51内的排风扇52工作起来,控制室内污浊的空气可通过排风罩53进入第一排风管51内,然后可通过第一排风管51将空气排出,通过排风罩53内的防尘网54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控制室内,该结构可将控制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从而可提高控制室通风的效果。
21.具体实施例中,进风管4远离导风管6的一端安装有锥形格栅12。通过设置的锥形格栅12可以防止一些较大的物体封堵住进风管4,从而可保证进风的顺畅。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杆(1),所述装配杆(1)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套块(2),且两个套块(2)分别位于装配杆(1)的两端,所述装配杆(1)上设有用于锁定套块(2)的锁定件,两个所述套块(2)上均安装有连接杆(3),两个所述连接杆(3)上分别安装有进风管(4)与排风件(5),所述进风管(4)内安装有进风扇(7),所述进风管(4)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管(6),所述导风管(6)远离进风管(4)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块(9)上安装有位于开口内的导风件(10)以及用于驱动导风件(10)转动的伺服电机(11),且导风件(10)与导风管(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10)包括设置在开口内的第二排风管(101),所述第二排风管(10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块(9)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与第二排风管(10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101)的一端连接有软管(102),且软管(102)远离第二排风管(101)的一端与导风管(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件(5)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连接杆(3)上的第一排风管(51),所述第一排风管(51)内安装有排风扇(52),所述第一排风管(51)的一端安装有排风罩(53),所述排风罩(53)内安装有防尘网(54)。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远离导风管(6)的一端安装有锥形格栅(12)。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套块(2)上并与装配杆(1)压紧的螺栓(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包括装配杆,所述装配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套块,且两个套块分别位于装配杆的两端,所述装配杆上设有用于锁定套块的锁定件,两个所述套块上均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分别安装有进风管与排风件,所述进风管内安装有进风扇,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远离进风管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位于开口内的导风件以及用于驱动导风件转动的伺服电机,且导风件与导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型无人机控制室用通风结构,解决了控制室内通风效果差的问题。风效果差的问题。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李卫星 步招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铁门关市昆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8
技术公布日:
202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