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迷得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住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植被的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因此,修建了大量的堤坝以满住对水量的合理调节和分配,堤坝的背水坡经常通常使用草皮护坡,草皮是白蚁喜欢的食物,同时,堤坝内部的温度,湿度很适合白蚁的生长,白蚁的增多会对堤坝造成很大的伤害。
3.治理堤坝上的白蚁时,通常是发现白蚁后,在指定区域喷洒白蚁药,对白蚁进行灭杀。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发现白蚁后再喷洒白蚁药,只能灭杀局部区域的白蚁,灭杀不彻底,灭杀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灭杀堤坝上的白蚁时,灭杀不彻底,灭杀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诱杀系统对有翅成虫进行灭杀,降低了有翅成虫落至背水坡上的可能性,烟熏系统释放烟雾后,在密闭系统与导向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使烟雾长时间的停留于背水坡附近并进入背水坡内部,全面的对背水坡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包括:堤坝以及设于堤坝一侧的背水坡,所述背水坡上设有诱杀系统、烟熏系统、密闭系统、导向系统,所述诱杀系统对背水坡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所述烟熏系统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所述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附近,所述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内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诱杀系统对背水坡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降低有翅成虫落至背水坡上的可能性,烟熏系统在背水坡附近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附近,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内部,全面对背水坡表层以及堤坝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烟熏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上的控制器、烟雾发生器,所述烟雾发生器内设有烟雾发生剂,所述控制器与烟雾发生器电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烟雾发生器启动,烟雾发生器使烟雾发生剂产生大量烟雾,烟雾弥漫在背水坡附近,对背水坡表层的白蚁进行灭杀。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密闭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一侧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筒,所述第一收卷筒上缠绕有卷帘,所述卷帘的高度高于烟雾发生器的高度,所述背水坡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筒,所述第二收卷筒上缠绕有收卷绳,所述收卷绳端部连接于卷帘一侧,所述背水坡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收卷筒端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背水坡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卷帘高度相适配的挡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启动,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作用下,第二收卷筒转动对收卷绳进行收卷,收卷绳拉动卷帘朝第二收卷轮方向展开,直至卷帘将背水坡覆盖住,在卷帘与挡板的共同作用下,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附近,增强烟雾的药效。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背水坡顶部沿背水坡长度方向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控制器、烟雾发生器均设于支板上,所述背水坡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板滑动的驱动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支板沿导轨往复滑动,支板带动控制器与烟雾发生器沿导轨往复滑动,使烟雾更加快速的扩散至背水坡上,从而提高了灭蚁效率。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导轨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导轨上的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支板且与支板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丝杆端部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背水坡上设有用于调节伺服电机位置的调节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启动,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杆的传动作用下,支板沿导轨往复滑动,调节组件对伺服电机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伺服电机即可驱动支板滑动,也可控制卷帘收卷,节能环保。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背水坡上的第一架体,所述伺服电机滑动连接于第一架体上,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齿条,所述第一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架体上设有用于固定驱动齿轮的固定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伺服电机移动,将伺服电机调节到预定位置后,通过固定组件将驱动齿轮固定住即可,调节便捷,固定牢固。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第一架体上的插杆,所述驱动齿轮上沿驱动齿轮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插杆的插槽,所述插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插杆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架体上,所述弹簧使插杆产生朝驱动齿轮方向滑动的趋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齿轮前,将插杆从插槽内拉起,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将驱动齿轮转动至预定位置后,松开插杆,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插杆回弹至插槽内,驱动齿轮被固定住,操作便捷,固定牢固。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系统包括沿堤坝宽度方向设于堤坝内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上设有排烟孔,所述排烟孔内设有滤网,所述导向管远离背水坡的一端设有负压吸引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负压吸引器的作用下,烟雾进入导向管内,并穿过排烟孔进入堤坝内部,对堤坝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滤网的设置,可以降低土壤将导向管堵塞的
可能性。
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诱杀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上的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黑光灯,所述第二架体上位于黑光灯一侧设有抽风扇,所述第二架体上位于抽风扇一侧设有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诱杀剂。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黑光灯的吸引下,有翅成虫飞至黑光灯附近,在抽风机的吸力作用下,有翅成虫进入盒体内,通过诱杀剂将有翅成虫灭杀。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诱杀系统对背水坡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烟熏系统、密闭系统、导向系统相互配合,对背水坡表层以及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
25.2、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一个伺服电机即可同时控制卷帘的收卷与支板的移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向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堤坝;11、导向管;12、排烟孔;13、滤网;14、负压吸引器;2、背水坡;21、控制器;22、烟雾发生器;23、导轨;24、支板;25、丝杆;26、第一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31、第一支架;32、第一收卷筒;33、卷帘;34、第二支架;35、第二收卷筒;36、收卷绳;37、伺服电机;38、第一齿轮;39、第二齿轮;41、第一架体;42、齿条;43、驱动齿轮;44、插杆;45、插槽;46、弹簧;51、第二架体;52、黑光灯;53、抽风扇;54、盒体;6、挡板;71、底板;72、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参照图1、图2和图3,包括:堤坝1以及设于堤坝1一侧的背水坡2,背水坡2上设有诱杀系统、烟熏系统、密闭系统、导向系统,诱杀系统对背水坡2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烟熏系统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2附近,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1内部。
30.诱杀系统对背水坡2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降低有翅成虫落至背水坡2上的可能性,烟熏系统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2附近,对背水坡2表层的白蚁进行灭杀,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1内部,对堤坝1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
31.其中,烟熏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2上的控制器21、烟雾发生器22,烟雾发生器22内设有烟雾发生剂,控制器21与烟雾发生器22电连接,此外,背水坡2顶部沿背水坡2长度方向铺设有导轨23,导轨23上滑动连接有支板24,控制器21、烟雾发生器22均安装于支板24上,背水坡2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板24滑动的驱动组件。
32.控制器21控制烟雾发生器22启动,烟雾发生器22使烟雾发生剂产生大量的烟雾,烟雾弥漫在背水坡2附近,对背水坡2表层的白蚁进行灭杀,驱动组件驱动支板24沿导轨23
往复滑动,支板24带动控制器21与烟雾发生器22移动,加速烟雾的扩散,提高灭蚁效率。
33.其中,密闭系统包括安装于背水坡2一侧的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上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筒32,第一收卷筒32上缠绕有卷帘33,卷帘33的高度高于烟雾发生器22的高度,背水坡2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架34,第二支架3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筒35,第二收卷筒35上缠绕有收卷绳36,收卷绳36设置有两组,收卷绳36端部固定连接于卷帘33一侧,背水坡2上位于第二支架34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37,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8,第二收卷筒35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9,背水坡2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与卷帘33高度相适配的挡板6。
34.烟雾发生器22产生烟雾后,启动伺服电机37,伺服电机37驱动第一齿轮38转动,第一齿轮38带动第二齿轮39转动,第二齿轮39带动第二收卷筒35转动,第二收卷筒35对收卷绳36进行收卷,收卷绳36拉动卷帘33移动,直至卷帘33将背水坡2全部覆盖住,在卷帘33与挡板6的共同作用下,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2附近,增强了烟雾的药效。
35.其中,驱动组件包括沿导轨23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导轨23上的丝杆25,丝杆25穿过支板24且与支板24螺纹连接,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丝杆25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7。
36.启动伺服电机37后,伺服电机37驱动第一锥齿轮26转动,第一锥齿轮26带动第二锥齿轮27转动,第二锥齿轮27带动丝杆25转动,从而驱动支板24沿导轨23往复滑动。
37.需要说明的是,背水坡2上设有用于调节伺服电机37位置的调节组件,其中,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背水坡2上的位于第二支架34与导轨23之间的第一架体41,第一架体41上滑动连接有底板71,伺服电机37安装于底板71上,底板71一侧焊接有齿条42,第一架体41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4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43,第一架体41上设有用于固定驱动齿轮43的固定组件。
38.转动驱动齿轮43,驱动齿轮43带动齿条42移动,齿条42带动底板71滑动,底板71带动伺服电机37滑动,从而对伺服电机37的位置进行调节,将伺服电机37调整到预定位置后,通过固定组件将驱动齿轮43固定住即可,首先使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39啮合,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分离,将卷帘33打开,然后再使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啮合,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39分离,使支板24沿导轨23往复滑动,一个伺服电机37即可控制卷帘33的开合与支板24的滑动,节能环保。
39.其中,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第一架体41上的插杆44,第一架体41上开设有供插杆44穿过的插孔72,驱动齿轮43上沿驱动齿轮43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孔72相对应的插槽45,插槽45的数量可以是8个,插杆44上套设有弹簧46,弹簧46一端固定连接于插杆44上,弹簧46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架体41上,弹簧46使插杆44产生朝驱动齿轮43方向滑动的趋势。
40.转动驱动齿轮43前,将插杆44从插槽45内拉起,此时,弹簧46处于拉伸状态,将驱动齿轮43转动到预定位置后,其中一插槽45与插孔72对齐,松开插杆44,在弹簧46回复力的作用下,插杆44回弹至插槽45中,驱动齿轮43被固定住,操作便捷,固定牢固。
41.其中,导向系统包括沿堤坝1宽度方向预埋于堤坝1内的导向管11,导向管11三米间隔设置1个,导向管11上开设有阵列排布的排烟孔12,排烟孔12内卡接有滤网13,导向管11远离背水坡2的一端安装有负压吸引器14。
42.在负压吸引器14的作用下,导向管11端部形成负压区,背水坡2附近的烟雾进入导向管11内,并穿过滤网13进入堤坝1内部,对堤坝1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滤网13的设置,降低了导向管11被堵塞的可能性,确保了排烟的正常进行。
43.其中,诱杀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2上的第二架体51,第二架体51上设有黑光灯52,第二架体51上位于黑光灯52一侧设有抽风扇53,第二架体51上位于抽风扇53一侧设有盒体54,盒体54内设有诱杀剂。
44.在黑光灯52的吸引作用下,有翅成虫飞至黑光灯52附近,在抽风扇53的吸力作用下,有翅成虫进入盒体54内,有翅成虫食用诱杀剂后被灭杀,有效降低了有翅成虫落至背水坡2上的可能性。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的实施原理为:黑光灯52处于常开状态,在抽风扇53与诱杀剂的共同作用下,对有翅成虫进行诱杀,在驱动齿轮43的作用下,首先使第一齿轮38与第二齿轮39啮合,启动伺服电机37后,将卷帘33打开,将背水坡2覆盖住,再次通过驱动齿轮43对伺服电机37的位置进行调节,使第一锥齿轮26与第二锥齿轮27啮合,伺服电机37驱动烟雾发生器22往复移动,使烟雾发生器22产生的烟雾快速扩散至背水坡2附近,对背水坡2表层的白蚁进行灭杀,随后,在负压吸引器14的作用下,烟雾穿过导向管11进入堤坝1内部,对堤坝1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坝(1)以及设于堤坝(1)一侧的背水坡(2),所述背水坡(2)上设有诱杀系统、烟熏系统、密闭系统、导向系统,所述诱杀系统对背水坡(2)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所述烟熏系统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所述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2)附近,所述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熏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2)上的控制器(21)、烟雾发生器(22),所述烟雾发生器(22)内设有烟雾发生剂,所述控制器(21)与烟雾发生器(2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2)一侧的第一支架(31),所述第一支架(31)上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筒(32),所述第一收卷筒(32)上缠绕有卷帘(33),所述卷帘(33)的高度高于烟雾发生器(22)的高度,所述背水坡(2)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架(34),所述第二支架(3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收卷筒(35),所述第二收卷筒(35)上缠绕有收卷绳(36),所述收卷绳(36)端部连接于卷帘(33)一侧,所述背水坡(2)上设有伺服电机(37),所述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38),第二收卷筒(35)端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3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9),所述背水坡(2)顶部与底部均设有与卷帘(33)高度相适配的挡板(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水坡(2)顶部沿背水坡(2)长度方向设有导轨(23),所述导轨(23)上滑动连接有支板(24),所述控制器(21)、烟雾发生器(22)均设于支板(24)上,所述背水坡(2)上设有用于驱动支板(24)滑动的驱动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导轨(23)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导轨(23)上的丝杆(25),所述丝杆(25)穿过支板(24)且与支板(24)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7)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26),所述丝杆(25)端部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6)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7),所述背水坡(2)上设有用于调节伺服电机(37)位置的调节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背水坡(2)上的第一架体(41),所述伺服电机(37)滑动连接于第一架体(41)上,所述伺服电机(37)上设有齿条(42),所述第一架体(41)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4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43),所述第一架体(41)上设有用于固定驱动齿轮(43)的固定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第一架体(41)上的插杆(44),所述驱动齿轮(43)上沿驱动齿轮(43)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插杆(44)的插槽(45),所述插杆(44)上套设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一端连接于插杆(44)上,所述弹簧(46)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架体(41)上,所述弹簧(46)使插杆(44)产生朝驱动齿轮(43)方向滑动的趋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包括沿堤坝(1)宽度方向设于堤坝(1)内的导向管(11),所述导向管(11)上设有排烟孔(12),所述排烟孔(12)内设有滤网(13),所述导向管(11)远离背水坡(2)的一端设有负压吸引器(1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杀系统包括设于背水坡(2)上的第二架体(51),所述第二架体(51)上设有黑光灯(52),所述第二架体(51)上位于黑光灯(52)一侧设有抽风扇(53),所述第二架体(51)上位于抽风扇(53)一侧设有盒体
(54),所述盒体(54)内设有诱杀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堤坝以及设于堤坝一侧的背水坡,所述背水坡上设有诱杀系统、烟熏系统、密闭系统、导向系统,所述诱杀系统对背水坡附近的有翅成虫进行诱杀,所述烟熏系统释放用于灭杀白蚁的烟雾,所述密闭系统使烟雾停留于背水坡附近,所述导向系统使烟雾进入堤坝内部,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诱杀系统对有翅成虫进行灭杀,降低了有翅成虫落至背水坡上的可能性,烟熏系统释放烟雾后,在密闭系统与导向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使烟雾长时间的停留于背水坡附近并进入背水坡内部,全面的对背水坡内部的白蚁进行灭杀,灭杀彻底,灭杀效果好。灭杀效果好。灭杀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

胡晓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房县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9:0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齿轮   堤坝   烟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