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性硼硅玻璃窑炉
液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液位是玻璃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液位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窑压、温度等工业参数,决定着玻璃品质的好坏。因此,在玻璃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安装在线液位检测设备对玻璃液位进行监控。
3.目前,低硼硅玻璃和钠钙玻璃基本采用激光、差压、成像、铂金探针等液面控制仪器,能满足正常生产。针对中硼硅玻璃而言,由于硼挥发特别大,且腐蚀性强,液面控制精度特别高,上述液面仪工艺满足不了生产需求。激光和成像式液面仪由于要两侧或一侧开孔,硼挥发易沾上两侧或一侧墙,而极易堵孔,同时两侧或一侧孔散热,玻璃两侧或一侧温差大,不利于成型,表面稍有脏料,光斑或成像极易跑偏而无法加料;差压式液面仪需要用刚玉管作采样管,因硼侵蚀,需经常更换,每次更换液面都要发生变化,另外其控制精度差,无法满足中硼硅玻璃的生产;铂金探针精度虽高,但硼挥发太大,不仅侵蚀设备,而且由于硼挥发,造成玻璃液粘度变大,铂金针特别易粘玻璃,造成加料机加料失控。
4.针对中硼硅玻璃的特点急需发明一种装备既不开孔,又不和玻璃直接接触,且控制精度、稳定性特别高,满足其生产需求的液位监测控制新方式。
5.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接触检测日益普遍,利用原子能技术对工业参数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具有其它测量方式不可取代的优点。
核子液面计完全可取代传统玻璃窑炉上铂金针式、激光、差压、成像的液面测量仪表。且它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能适应高温环境下
工作的优点。
6.虽然核子液面仪具有完美的使用性能,但由于电子元件对环境温度要求比较高,不能超过60℃,而中硼硅玻璃窑炉的工作池和窑炉山墙之间温度特别高,使得核子液面仪的安装位置用受限,而其在中硼硅玻璃窑炉的安装位置直接决定了它使用性能、精度与灵敏度。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延长工作池的长度,使其端部远离熔化池山墙,使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不受工作池与熔化池山墙的两面加热,克服核子液面测量仪安装位置受限的缺陷。
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包括熔化池、工作池以及安装在工作池池壁上的核子液面测量仪器,
所述工作池的两端向外延伸使其远离熔化池的山墙,所述工作池的宽度尺寸自中心最大宽度处向两端呈逐渐减小趋势,所述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接收源分别安装于工作池一端部的两侧池壁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池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不大于1000mm。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池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低于600mm。
12.进一步地,所述工作池包括依次连接的两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熔化池的出口外壁连接,并形成锥形的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第三连接部的端部靠近并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接收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池壁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源与接收源安装于所述工作池池壁上的槽孔内。
15.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发射源与接收源的外围设置u型铅板防护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中改变工作池的传统的矩形结构,延长工作池的长度,使其端部远离熔化池山墙,使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不受工作池与熔化池山墙的两面加热,克服核子液面测量仪安装位置受限的缺陷,以保证核子液面测量仪的使用性能、精度与灵敏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熔化池;2、工作池;3、发射源;4、接收源;5、熔化池山墙;6、铅板防护栏;201、第一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03、第三连接部;204、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1所示,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包括熔化池1、工作池2以及安装在工作池2池壁上的核子液面测量仪器,所述工作池2的两端向外延伸使其远离熔化池山墙5,所述工作池2的宽度尺寸自中心最大宽度处向两端呈逐渐减小趋势,所述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3、接收源4分别安装于工作池2一端部的两侧池壁上。
23.本实用新型中改变工作池2的传统的矩形结构,延长工作池2的长度,使其端部远离熔化池山墙5,使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3不受工作池2与熔化池山墙5的两面加热,克服核子液面测量仪安装位置受限的缺陷,以保证核子液面测量仪的使用性能、精度与灵敏度。
24.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3、接收源4分别安装于工作池2一端部的两侧池壁上,使得接收源4接收来自发射源3发射的通过工作池2物料后的放射线。具体地,发射源3安装于熔化池1与工作池2中间,接收源4安装在对面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技术方案中:
26.所述工作池2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不大于1000mm。由于核子液面测量仪的收发之间距离不能太远,要求不超过1000mm,设计工作池2端部最小宽度尺寸不大于1000mm,以保证接收源之间的合理间距。
27.具体地,所述工作池2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低于600mm。为保证核子液面测量仪的最佳使用性能,使收发两端安装在工作池宽度小于600mm的地方。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
29.所述工作池2包括依次连接的两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01、两端的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三连接部203,两个第一连接部20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熔化池1的出口外壁连接,并形成锥形的连接口204,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的另一端向第三连接部203的端部靠近并通过第二连接部202连接。
30.具体地,所述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3、接收源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第三连接部203的池壁上。
31.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01,使工作池2靠近熔化池1的一侧池壁远离熔化池山墙5,从而使安装于第一连接部201上的发射源3不受两面高温影响,保证核子液面仪电子元件的优良使用性能。
32.如图1所示,所述发射源3与接收源4安装于所述工作池2池壁上的槽孔内。具体地,为了减少核子源衰变,在工作池2池壁开两个100*100的槽孔,用于安装发射源3与接收源4。
33.图1所示,在所述发射源3与接收源4的外围设置u型铅板防护栏6。
34.为了防止核辐射,在发射源和接收器两侧均加了“u”铅板防护栏6,避免对工作人员产生身体伤害。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包括熔化池、工作池以及安装在工作池池壁上的核子液面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池的两端向外延伸使其远离熔化池山墙,所述工作池的宽度尺寸自中心最大宽度处向两端呈逐渐减小趋势,所述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接收源分别安装于工作池一端部的两侧池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池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不大于10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池端部的最小宽度尺寸低于6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池包括依次连接的两倾斜设置的第一连接部、两端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熔化池的出口外壁连接,并形成锥形的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第三连接部的端部靠近并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源、接收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的池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源与接收源安装于所述工作池池壁上的槽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源与接收源的外围设置u型铅板防护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性硼硅玻璃窑炉液面控制装置,包括熔化池、工作池以及安装在工作池池壁上的核子液面测量仪器,所述工作池的两端向外延伸使其远离熔化池的山墙,所述工作池的宽度尺寸自中心最大宽度处向两端呈逐渐减小趋势,所述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接收源分别安装于工作池一端部的两侧池壁上。改变工作池的传统的矩形结构,延长工作池的长度,使其端部远离熔化池山墙,使核子液面测量仪器的发射源不受工作池与熔化池山墙的两面加热,克服核子液面测量仪安装位置受限的缺陷,以保证核子液面测量仪的使用性能、精度与灵敏度。精度与灵敏度。精度与灵敏度。
技术研发人员:
戴季初 樊兴生 叶振 康分辉 冯峰 郭帅帅 吕常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凯盛君恒(蚌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