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件结构领域,尤其涉及驱动器散热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固定电路板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驱动器散热器散热面积小、结构复杂,导致散热达不到要求。现有驱动器散热器制造工艺复杂,无法兼顾其他元器件(风扇、铝壳电阻等)的安装。现有驱动器散热器风道敞开,导致油污进入,风扇等器件安装不方便。现有驱动器散热器结构较大,电路板等其他器件需要另外安装紧固件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如下:
5.该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结构包括第一压铸散热片、第二压铸散热片、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整流电路板,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通过压铸结构组装形成单个散热器,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形成封闭的风道,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前方,所述的整流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二散热器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
6.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的风扇通过预留台阶柱安装在散热器前方。
7.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铝壳电阻,所述的铝壳电阻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下方。
8.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通过螺钉并列固定在底板上。
9.较佳地,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和整流电路板通过涂导热硅脂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前后面接触连接。
10.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底板、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整流电路板均安装在外壳内部。
11.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均为多鳍片大面积散热结构。
12.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佳,这种散热器由两件散热片定位组装,同时可实现风扇的定位安装与铝壳电阻等元器件的安装固定。这种散热器通过两件压铸散热片的组装实现风道的封闭,有效防止油污进入。散热器通过与底板的安装固定实现三块电路板(两件功率板+一件整流板)的散热安装,使得整个结构紧凑小巧,同时也实现对整机的散热。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单个散热器的分解立体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单个散热器的立体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单个散热器的正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单个散热器的后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第一压铸散热片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的第二压铸散热片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0022]1ꢀꢀ
第一压铸散热片
[0023]2ꢀꢀ
第二压铸散热片
[0024]3ꢀꢀ
风扇
[0025]4ꢀꢀ
铝壳电阻
[0026]5ꢀꢀ
底板
[0027]6ꢀꢀ
第一散热器
[0028]7ꢀꢀ
第二散热器
[0029]8ꢀꢀ
第二功率电路板
[0030]9ꢀꢀ
第一功率电路板
[0031]
10 整流电路板
[0032]
11 朗达端子板
[0033]
12 外壳
[0034]
13 密闭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36]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中包括第一压铸散热片1、第二压铸散热片2、第一散热器6、第二散热器7、第二功率电路板8、第一功率电路板9、整流电路板10,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1和第二压铸散热片2通过压铸结构组装形成单个散热器,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1和第二压铸散热片2形成封闭的风道,所述的第一散热器6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7前方,所述的整流电路板10安装在第一散热器6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8安装在第二散热器7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功率电路板9安装在第一散热器6和第二散热器7之间。
[0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风扇3,所述的风扇3通过预留台阶柱安装在散热器前方。
[00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铝壳电阻4,所述的铝壳电阻4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下方。
[003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底板5,所述的第一散热器6
和第二散热器7通过螺钉并列固定在底板5上。
[00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8、第一功率电路板9和整流电路板10通过涂导热硅脂与第一散热器6和第二散热器7的前后面接触连接。
[004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外壳12,所述的第一散热器6、第二散热器7、底板5、第二功率电路板8、第一功率电路板9、整流电路板10均安装在外壳12内部。
[004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1和第二压铸散热片2均为多鳍片大面积散热结构。
[0043]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压铸散热片双组合散热器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驱动器散热器散热面积小、制造工艺复杂、风道易进油污、结构较大、安装不便等问题。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散热器拆分为两件压铸散热片进行结构设计,然后通过组装实现单个散热器的模块组合,然后通过两组散热器实现对三块电路板(两件功率板+一件整流板)的散热与安装,并实现对其他元器件的安装与支撑。
[0045]
如图7和8所示,本实用新型单个散热器构成如附图1所示,其中第一压铸散热片1和第二压铸散热片2均为多鳍片大面积散热结构,设计综合考虑其他结构的安装与固定,预留对应的螺纹孔与定位台阶。
[0046]
如图3至6所示,单个散热器由第一压铸散热片1和第二压铸散热片2组合而成,第一压铸散热片1与第二压铸散热片2通过压铸结构实现准确定位组装,风扇3通过预留台阶柱精准安装定位,铝壳电阻4通过螺钉安装到对应设计预留位置(如图2)。
[0047]
如图1和2所示,组装后的两组散热器6、7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5上,然后功率电路板8、9与整流电路板10通过涂导热硅脂与散热器相应面接触连接实现散热,同时所述的散热器结构还包括朗达(lambda)端子板11,朗达端子板11为市售产品,可以实现安装固定,同时其他元器件与外壳安装完成后实现了整个驱动器的散热,整机组装后整体尺寸紧凑。
[0048]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压铸散热片鳍片尺寸实现大面积散热效果,通过压铸件的结构设计实现兼顾风扇、铝壳电阻等元器件的安装,通过两片压铸散热片的组装实现风道的封闭,有效防止油污进入。
[0049]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案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05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005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3]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佳,这
种散热器由两件散热片定位组装,同时可实现风扇的定位安装与铝壳电阻等元器件的安装固定。这种散热器通过两件压铸散热片的组装实现风道的封闭,有效防止油污进入。散热器通过与底板的安装固定实现三块电路板(两件功率板+一件整流板)的散热安装,使得整个结构紧凑小巧,同时也实现对整机的散热。
[0054]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包括第一压铸散热片、第二压铸散热片、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整流电路板,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通过压铸结构组装形成单个散热器,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形成封闭的风道,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前方,所述的整流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的前方,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二散热器的后方,所述的第一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的风扇通过预留台阶柱安装在散热器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铝壳电阻,所述的铝壳电阻通过螺钉安装在散热器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通过螺钉并列固定在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和整流电路板通过涂导热硅脂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前后面接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的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底板、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整流电路板均安装在外壳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均为多鳍片大面积散热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包括第一压铸散热片、第二压铸散热片、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二功率电路板、第一功率电路板、整流电路板,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通过压铸结构组装形成单个散热器,第一压铸散热片和第二压铸散热片形成封闭的风道,第一散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散热器前方,整流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的前方,第二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二散热器的后方,第一功率电路板安装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之间。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固定电路板的散热器结构,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佳,由两件散热片定位组装,可实现风扇的定位安装与铝壳电阻等元器件的安装固定,整个结构紧凑小巧,同时也实现对整机的散热。现对整机的散热。现对整机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

李卫朋 乔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4 07:0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4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散热器   散热片   电路板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