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
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利用大量个别控制的小型天线单元排列成天线阵面,每个天线单元都由独立的移相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各天线单元发射的相位合成不同相位波束。相控阵雷达的种类较多,其中小型化相控阵雷达天线属于一种便于携带的种类,灵活性好,但是雷达探测能力低于大型化的相控阵雷达天线,由于不符合相关探测需求。
3.现有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通常为固定式结构,其主要由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组成。而由于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中集成了数以千计的tr组件, tr组件用于连接在天线和中频处理单元之间,从而形成无线收发系统。但是tr组件为主要的发热源,大量的tr组件集于一体,发热量大,需采用有效的散热结构将相控阵雷达天线内部的热量导出,以保证设备持续正常运行。因此,现有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下部支撑结构中通常设置散热翅片等散热结构,由于tr组件通过电路板布置,电路板将热量传递给天线本体底面,而支撑结构的散热翅片预先通过风冷或液冷降温,从而将冷量传递至天线本体底面,以达到散热目的。但是散热翅片位于天线本体外侧,而tr组件散发热量不只散于底部,导致天线本体的上罩内侧形成发热气团,而散热翅片对罩内的降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解决现有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罩内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在保证稳定的支撑性能的情况下,散热效果显著。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包括长方体状支撑框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左、右侧上横梁之间支撑有前、后
水平散热
管路, 前水平散热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右侧上横梁引出形成进流口,后水平散热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左侧上横梁引出形成出流口,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短立管,所述短立管上端开口,下端与前水平散热管路或后水平散热管路连通,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之间焊接有网格状支撑管系,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的各个交点位置下方分别设有支撑立柱,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网格状支撑管系的顶面低于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顶面,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网格状支撑管系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等高的多组立筋结构,所述短立管的上端高于立筋结构的上端。
7.上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由中空的横、纵管路拼合而成,所有纵管路的两端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焊接,所有横管路的左端穿过长
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左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出流口连通,所有横管路的右端穿过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右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进流口连通。
8.上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立柱由中心实心立杆、均匀设于中心实心立杆外周的多个放射状翅片,所述放射状翅片的高度与中心实心立杆的高度相同。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减轻整个支撑结构的重量。
9.上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所述立筋结构由多个片状筋板构成,所述片状筋板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网格状支撑管系垂直。
10.上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顶面四角设有定位柱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前水平散热管路和短立管,将冷却用惰性气体引入长方体状支撑框架上方支撑的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的上罩内,冷却用惰性气体在风机的作用下再由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短立管引出上罩,在此过程中,将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上罩中产生的热气团的热能带走,达到直接的冷却降温目的。
13.2、一方面通过网格状支撑管系和支撑立柱起到对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网格状支撑管系和立筋结构增强散热效果,在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底部起到辅助降温的目的。
14.3、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网格状支撑管系的顶面均与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底面留有空隙,利于平时利用风冷散热。
15.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罩内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在保证稳定的支撑性能的情况下,散热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省略相控阵雷达天线);
18.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19.图4是图1中支撑立柱的俯视图。
20.图中:1.上罩、2.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3.定位柱结构、4.出流口、5.长方体状支撑框架、6.短立管、7.立筋结构、8.后水平散热管路、9.网格状支撑管系、10.网格状支撑管系、1001.中心实心立杆、1002.放射状翅片、11.前水平散热管路、12.进流口、13.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1.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2.如图1~图4所示,该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包括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的左、右侧上横梁之间支撑有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 前水平散热管路1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右侧上横梁引出形成进流口12,后水平散热管路8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左侧上横梁引出形成出流口4。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短立管6,所述短立管6上端开口,下端与前水平散热管路11或后水平散热管路8连通。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之间焊接有网格状支撑管系9,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9的各个交点
位置下方分别设有支撑立柱10,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和网格状支撑管系10的顶面低于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的顶面。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和网格状支撑管系10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等高的多组立筋结构7,所述短立管6的上端高于立筋结构7的上端。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9由中空的横、纵管路拼合而成,所有纵管路的两端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焊接,所有横管路的左端穿过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的左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出流口4连通,所有横管路的右端穿过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的右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进流口12连通。所述支撑立柱10由中心实心立杆1001、均匀设于中心实心立杆1001外周的多个放射状翅片1002,所述放射状翅片1002的高度与中心实心立杆1001的高度相同。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减轻整个支撑结构的重量。所述立筋结构7由多个片状筋板构成,所述片状筋板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网格状支撑管系9垂直。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的顶面四角设有定位柱结构3。
24.工作原理:
25.工作前,将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的底板固定于长方体状支撑框架5中,底板上设有对应定位柱结构3的定位孔、对应立筋结构7各个片状筋板顶端的凹槽、对应短立管6的通孔,短立管6经由通孔进入到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的上罩1内,通孔外设有密封环13,避免泄露。
26.工作时,当气温不超过设定温度,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利用其底面与网格状支撑管系9和前、后水平散热管路11、8的空隙进行风冷降温。
27.当气温超过设定温度,启动外部设备风机将冷却后的惰性气体引入前水平散热管路11和网格状支撑管系9中,前水平散热管路11中的惰性气体经由各个短立管6进入到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的上罩1内,冷却的惰性气体在风机的作用下再由短立管6和后水平散热管路8引出上罩1,在此过程中,将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上罩1中产生的热气团的热能带走;而网格状支撑管系9中惰性气体在流经各个管段过程中将冷量传递给网格状支撑管系9和其上的立筋结构7,再通过立筋结构7传递给控阵雷达天线本体2底部,实现附加降温。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包括长方体状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左、右侧上横梁之间支撑有前、后水平散热管路, 前水平散热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右侧上横梁引出形成进流口,后水平散热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由左侧上横梁引出形成出流口,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短立管,所述短立管上端开口,下端与前水平散热管路或后水平散热管路连通,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之间焊接有网格状支撑管系,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的各个交点位置下方分别设有支撑立柱,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网格状支撑管系的顶面低于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顶面,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网格状支撑管系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等高的多组立筋结构,所述短立管的上端高于立筋结构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支撑管系由中空的横、纵管路拼合而成,所有纵管路的两端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焊接,所有横管路的左端穿过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左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出流口连通,所有横管路的右端穿过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右侧上横梁后汇于一起并与进流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由中心实心立杆、均匀设于中心实心立杆外周的多个放射状翅片,所述放射状翅片的高度与中心实心立杆的高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结构由多个片状筋板构成,所述片状筋板与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网格状支撑管系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顶面四角设有定位柱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支撑结构,包括长方体状支撑框架,其技术要点是:长方体状支撑框架的左、右侧上横梁之间支撑有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前、后水平散热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分别由右、左侧上横梁引出形成进、出流口,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上分别均匀设有多个短立管,短立管上端开口,下端与前水平散热管路或后水平散热管路连通,前、后水平散热管路之间焊接有网格状支撑管系,网格状支撑管系的各个交点位置下方分别设有支撑立柱,前、后水平散热管路和网格状支撑管系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等高的多组立筋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相控阵雷达天线本体罩内散热效果差的问题,在保证稳定的支撑性能的情况下,散热效果显著。散热效果显著。散热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
孙志刚 庞致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辽宁辽无一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