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
背景技术:
2.电液推杆是一种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机械手,适用于需要往复直线运动(或者往复一定角度)运动,也可用于需要上升、下降或夹紧工作物的场所,并可实现远距离危险地区的集中或自动控制,连同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粮食,电力等行业,电液推杆是以电动机为驱动来源,通过电动机的旋转,使液压油通过双向齿轮泵输出液压油,经油路送至油缸,实现
活塞杆的往复运动。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电液推杆内部缺少缓冲装置,在使用时,缺少缓冲装置,容易造成内部的活塞杆的损坏,甚至造成缸体内部的损伤,造成不可修复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包括电动机、
联轴器、缸筒和
油箱,
所述缸筒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侧设有耳环,所述活塞杆的右侧活塞,所述耳环中心设有轴承,所述缸筒的底部设有后端盖,所述电液推杆为直列式,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油箱的侧壁上,电动机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下端设置有泵座,所述油箱内设有双向齿轮泵和阀块,所述联轴器连接双向齿轮泵,所述联轴器、泵座均设置在油箱内;
7.所述油箱侧壁、电动机的下端设有空气滤清器,所述油箱另一侧壁与后端盖相连,所述缸筒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套;
8.所述活塞与后端盖之间设有缓冲装置。
9.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有两个并固定在活塞的右侧壁上,所述缓冲块对称设置,所述后端盖左侧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后端盖之间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后端盖的左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缓冲板的右侧壁上。
10.所述双向齿轮泵通过油路分别连接吸油滤清器以及阀块,所述阀块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阀块下部连接有单向阀,阀块上部连接有节流阀以及溢流阀,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液控单向阀正上方。
11.所述导向套与活塞杆连接处向后端盖方向依次设有防尘圈、轴用圈、斯特封和支撑环,所述导向套的外周壁上设有o型圈。
12.所述活塞杆与缸筒上套设有防尘套,所述防尘套可升缩。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缸筒内部设置缓冲装置,当缸筒收到外界压力过大时,活塞杆急剧收缩,活塞底部的缓冲块与后端盖上的缓冲板相接触,缓冲腔内的弹簧被压缩,可以进行缓冲,防止内部压力过大将活塞杆和缸体造成损害,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套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耳环;11、轴承;2、缸筒;21、后端盖;22、活塞杆;23、油管;3、油箱;31、空气滤清器;32、直通管接头;33、液控单向阀;34、节流阀;35、溢流阀;36、双向齿轮泵;37、联轴器;38、吸油滤清器;39、胶管; 4、电动机;5、防尘套;6、导向套;61、安装孔;62、防尘圈;63、轴用圈; 64、o形圈;65、斯特封;66、支撑环;7、活塞;71、密封圈;72、缓冲块; 73、缓冲板;74、弹簧;75、缓冲腔;8、阀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4所示,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包括电动机4、联轴器37、缸筒2 和油箱3,所述缸筒2内部设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的左侧设有耳环1,所述活塞杆22的右侧活塞7,所述耳环1中心设有轴承11,所述缸筒2的底部设有后端盖21,所述电液推杆为直列式,所述电动机4设置在油箱3的侧壁上,电动机4连接联轴器37,所述联轴器37上下端设置有泵座,所述油箱3内设有双向齿轮泵36和阀块8,所述联轴器37连接双向齿轮泵36,所述联轴器37、泵座均设置在油箱3内;
22.所述油箱3侧壁、电动机4的下端设有空气滤清器31,所述油箱3另一侧壁与后端盖21相连,所述缸筒2与活塞杆22之间设有导向套6;
23.所述活塞7与后端盖21之间设有缓冲装置。
24.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72,所述缓冲块72设有两个并固定在活塞7的右侧壁上,所述缓冲块72对称设置,所述后端盖21左侧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缓冲腔75,所述缓冲腔75内设有缓冲板73,所述缓冲板73与后端盖21之间设有多个弹簧74,所述弹簧74一端固定在后端盖21的左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缓冲板73的右侧壁上。
25.所述双向齿轮泵36通过油路分别连接吸油滤清器38以及阀块8,所述阀块 8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33,阀块8下部连接有单向阀,阀块8上部连接有节流阀34以及溢流阀35,所述节流阀34设置在液控单向阀33正上方,双向齿轮泵 36通过吸油滤清器38吸取油箱3内的液压油,为防止液压油回流,在吸油滤清器38与双向齿轮泵36之间设置单向阀,液压油进入双向齿轮泵36,经过双向齿轮泵36输送到阀块8的进油口上,当油路中的油压超过设定的最高限值时,溢流阀35会及时溢流。
26.所述导向套6与活塞杆22连接处向后端盖21方向依次设有防尘圈62、轴用圈63、斯特封65和支撑环66,所述导向套6的外周壁上设有o型圈,防尘圈62和支撑环66保证整体密封性,同时具有良好支撑性。
27.所述活塞杆22与缸筒2上套设有防尘套5,所述防尘套5可升缩,防尘罩可伸缩,活
塞杆22多出缸筒2部位用防尘罩保护,防尘罩可跟随活塞杆22伸缩,有效防止灰尘污染装置内部。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使用时,当电液推杆受到外界压力,活塞杆22 带动活塞7收缩,当活塞7接触到缸筒2底部时,活塞7和后端盖21相抵,活塞7右侧的缓冲块72与缓冲板73相接触,缓冲板73右侧的弹簧74被压缩,缓冲板73被压入缓冲腔75内,吸收一部分的压力,缓解了由于内部压力过大,活塞7与缸筒2之间的冲击,防止活塞杆22和缸筒2被损坏。
2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包括电动机(4)、联轴器(37)、缸筒(2)和油箱(3),所述缸筒(2)内部设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的左侧设有耳环(1),所述活塞杆(22)的右侧活塞(7),所述耳环(1)中心设有轴承(11),所述缸筒(2)的底部设有后端盖(2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推杆为直列式,所述电动机(4)设置在油箱(3)的侧壁上,电动机(4)连接联轴器(37),所述联轴器(37)上下端设置有泵座,所述油箱(3)内设有双向齿轮泵(36)和阀块(8),所述联轴器(37)连接双向齿轮泵(36),所述联轴器(37)、泵座均设置在油箱(3)内;所述油箱(3)侧壁、电动机(4)的下端设有空气滤清器(31),所述油箱(3)另一侧壁与后端盖(21)相连,所述缸筒(2)与活塞杆(22)之间设有导向套(6);所述活塞(7)与后端盖(21)之间设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72),所述缓冲块(72)设有两个并固定在活塞(7)的右侧壁上,所述缓冲块(72)对称设置,所述后端盖(21)左侧壁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缓冲腔(75),所述缓冲腔(75)内设有缓冲板(73),所述缓冲板(73)与后端盖(21)之间设有多个弹簧(74),所述弹簧(74)一端固定在后端盖(21)的左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缓冲板(73)的右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齿轮泵(36)通过油路分别连接吸油滤清器(38)以及阀块(8),所述阀块(8)上设置有液控单向阀(33),阀块(8)下部连接有单向阀,阀块(8)上部连接有节流阀(34)以及溢流阀(35),所述节流阀(34)设置在液控单向阀(33)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6)与活塞杆(22)连接处向后端盖(21)方向依次设有防尘圈(62)、轴用圈(63)、斯特封(65)和支撑环(66),所述导向套(6)的外周壁上设有o型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2)与缸筒(2)上套设有防尘套(5),所述防尘套(5)可升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式电液推杆,包括电动机、联轴器、缸筒和油箱,所述缸筒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左侧设有耳环,所述活塞杆的右侧活塞,所述耳环中心设有轴承,所述缸筒的底部设有后端盖,所述电液推杆为直列式,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油箱的侧壁上,电动机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下端设置有泵座,所述油箱内设有双向齿轮泵和阀块,所述联轴器连接双向齿轮泵,所述联轴器、泵座均设置在油箱内;所述油箱侧壁、电动机的下端设有空气滤清器,所述油箱另一侧壁与后端盖相连,所述缸筒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套;所述活塞与后端盖之间设有缓冲装置,通过在缸筒内部设置缓冲装置,防止内部压力过大将活塞杆和缸体造成损害,延长装置使用寿命。装置使用寿命。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孙青 刘莉华 张世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扬州市卓瑞液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5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