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沉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
装置。
背景技术:
2.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井下水是指在煤矿开采期间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有时也含有少量渗入的地表水,而井下开采需要将水排出,但井下水已经受到污染,若是不进行处理向外排出则会影响周围环境,需要将水中有害物质减少或除去,使其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并满足受纳水体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或者处理到各种需求的目标水质,而对井下水处理时需要沉淀装置进行处理工作,在沉淀装置处理完井下水后,装置内部存有大量沉淀的有害物质,在工作人员对内部进行清理时较为麻烦,而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能够为工作人员带来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包括装置
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安装有梯子,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药液混合池,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药液混合池,第二药液混合池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的一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推板。
5.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护栏,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安装有混合池污水管,所述混合池污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混合池管阀。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安装有沉淀池污水管,沉淀池污水管位于混合池污水管的一侧,所述沉淀池污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管阀,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排污门,所述排污门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排污门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7.优选的,所述梯子的两侧开设有多个梯子固定孔,所述梯子的内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梯子的顶部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固定器。
8.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连接杆,搅拌连接杆贯穿装置主体与第一搅拌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位于第一搅拌电机的前方,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清洗管,第一清洗管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的顶部内壁,第一进水管贯穿装置主体与第一清洗管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
混凝剂存放箱,混凝剂存放箱位于第一搅拌电机的后方,所述混凝剂存放箱的顶部安装有混凝剂进液管,所述混凝剂存放箱的内部安装有混凝剂引导板,所述混凝剂存放箱的底部开设有
混凝剂出液管,所述混凝剂出液管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混凝剂出液管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药液混合池的顶部内壁安装有隔板。
9.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机连接杆,电机连接杆贯穿装置主体与第二搅拌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位于第二搅拌电机的前方,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清洗管,第二清洗管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的顶部内壁,第二进水管贯穿装置主体与第二清洗管连接,所述第二药液混合池的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与隔板外侧对称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之间安装有导流筒,搅拌叶片位于导流筒内。
10.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存放箱,絮凝剂存放箱位于第二搅拌电机的后方,所述絮凝剂存放箱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进液管,所述絮凝剂存放箱内部安装有絮凝剂引导板,所述絮凝剂存放箱的底部开设有絮凝剂出液管,所述絮凝剂出液管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絮凝剂出液管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
11.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进水管,所述沉淀池进水管的底部安装有沉淀池清洗管,沉淀池清洗管位于沉淀池的顶部内壁,沉淀池进水管贯穿装置主体与沉淀池清洗管连接,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内部安装有斜管,所述过滤器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二引导板的一侧安装有斜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伸缩装置,工作人员在结束对污水的处理后,需要将设备沉淀池内部沉淀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在将排污门打开后通过伸缩装置向外伸展带动一侧安装的推板向外推出,在推板推动的同时会将沉淀池底部沉淀的有害物质向外推出,工作人员将从排污门向外推出的有害物质进行收纳即可。
14.2、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进水管,在装置长时间工作后内部残留有有害物质需要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通过将外界水管连接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与沉淀池进水管上后,水流经过进水管进入清洗管内,再由清洗管将水流向外喷出,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从污水管向外排出即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清洗。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污水管立体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药剂存储箱剖面示意图。
19.图中:1、装置主体;101、护栏;102、进水管;103、出水管;104、混合池污水管;105、混合池管阀;106、沉淀池污水管;107、沉淀池管阀;108、排污门;109、固定孔;110、把手;
20.2、梯子;201、梯子固定孔;202、支撑杆;203、扶手;204、固定器;
21.3、第一药液混合池;301、第一搅拌电机;302、搅拌连接杆;303、搅拌器;304、第一进水管;305、第一清洗管;306、混凝剂存放箱;307、混凝剂进液管;308、混凝剂引导板;309、
混凝剂出液管;310、第一定位槽;311、第一安装槽;312、第一伸缩杆;313、隔板;
22.4、第二药液混合池;401、第二搅拌电机;402、电机连接杆;403、搅拌叶片;404、第二进水管;405、第二清洗管;406、第一引导板;407、支架; 408、导流筒;409、絮凝剂存放箱;410、絮凝剂进液管;411、絮凝剂引导板; 412、絮凝剂出液管;413、第二安装槽;414、第二伸缩杆;415、第二定位槽;
23.5、沉淀池;501、沉淀池进水管;502、沉淀池清洗管;503、过滤器;504、斜管;505、过滤网;506、第二引导板;507、斜板;508、安装槽;509、伸缩装置;510、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
26.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护栏101,护栏101能够为工作人员进行提示,防止移动导致摔落,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2,进水管102能够为污水提供进入装置内部的通道,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03,出水管103能够为净化后的污水提供向外移动的通道,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混合池污水管104,混合池污水管104的顶部安装有混合池管阀105,混合池污水管104能够为顶部安装的混合池管阀105提供支撑,在进行清洗时混合池污水管104能够为清洗后的污水提供向外流出的通道,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沉淀池污水管106,沉淀池污水管106位于混合池污水管104的一侧,沉淀池污水管106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管阀107,在净化结束后,通过打开沉淀池管阀107将剩余污水向外排出,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排污门108,排污门 108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9,排污门108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10,在将剩余污水排出后,通过解除固定孔109的固定效果再通过把手110将排污门108 向外拉动,使其打开排污门108。
27.请参阅图1,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
28.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梯子2,梯子2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到装置顶部的能力,梯子2的两侧开设有多个梯子固定孔201,梯子固定孔201能够为梯子2 提供与装置主体1的固定,防止梯子2出现脱离的情况,所述梯子2的内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杆202,支撑杆202能够在工作人员攀爬时提供支撑,梯子2的顶部安装有扶手203,扶手203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固定器204,在工作人员到达顶处后,扶手203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支撑扶持的能力,扶手203底部安装的固定器204能够为扶手203提供与装置主体1的固定,防止扶手203脱落。
29.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
30.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药液混合池3,第一药液混合池3能够为进入的污水提供与混凝剂混合的空间,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301,第一搅拌电机301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连接杆302,搅拌连接杆302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一搅拌电机301连接,搅拌连接杆30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器303,第一搅拌电机301在启动时带动输出端安装的搅拌连接杆302,再由搅拌连接杆302 带动外侧安装的搅拌器303进行旋转搅拌,使污水与混凝剂能够进行混合,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水管304,第一进水管304位于第一搅拌电
机301 的前方,第一进水管30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清洗管305,第一清洗管305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顶部内壁,第一进水管304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一清洗管305 连接,在清洗第一药液混合池3时,通过将外界水管与第一进水管304进行连接,水流动第一进水管304进入第一清洗管305内,再由第一清洗管305向第一药液混合池3内喷洒清洗,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混凝剂存放箱306,混凝剂存放箱306位于第一搅拌电机301的后方,混凝剂存放箱306的顶部安装有混凝剂进液管307,混凝剂存放箱306的内部安装有混凝剂引导板308,混凝剂存放箱306的底部开设有混凝剂出液管309,混凝剂出液管309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10,混凝剂出液管309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1,第一安装槽31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312,通过混凝剂进液管307将混凝剂向混凝剂存放箱306移动,在需要投放混凝剂时通过内部开设的第一安装槽311 内部安装的第一伸缩杆312向内收回打开底部开设的混凝剂出液管309,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顶部内壁安装有隔板313,隔板313能够将不同区域进行分隔。
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
32.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药液混合池4,第二药液混合池4能够为污水提供与絮凝剂混合的空间,第二药液混合池4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一侧,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401,第二搅拌电机401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机连接杆402,电机连接杆402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二搅拌电机401连接,电机连接杆40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片403,第二搅拌电机401启动时带动输出端安装的电机连接杆402转动,再由电机连接杆402带动外侧安装的搅拌叶片403 转动,使污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进水管404,第二进水管404位于第二搅拌电机401的前方,第二进水管4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清洗管405,第二清洗管405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顶部内壁,第二进水管 404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二清洗管405连接,在进行清洗时通过将第二进水管 404与外界水管连接将水流引导至底部安装的第二清洗管405内,再由第二清洗管405向第二药液混合池4内喷洒清洗,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引导板406,第一引导板406与隔板313外侧对称安装有支架407,支架407 之间安装有导流筒408,搅拌叶片403位于导流筒408内,在搅拌叶片403转动时导流筒408能够为水流提供引导,使污水与絮凝剂能够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污水由第一引导板406与第二引导板506引导至沉淀池5内进行沉淀,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存放箱409,絮凝剂存放箱409位于第二搅拌电机401 的后方,絮凝剂存放箱409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进液管410,絮凝剂存放箱409 内部安装有絮凝剂引导板411,絮凝剂存放箱409的底部开设有絮凝剂出液管 412,絮凝剂出液管41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3,第二安装槽4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414,絮凝剂出液管41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15,通过絮凝剂进液管410将絮凝剂向絮凝剂存放箱409内移动,当需要投放絮凝剂时,通过内部开设的第二安装槽413内部安装的第二伸缩杆414向内收回,打开底部开设的絮凝剂出液管412,使絮凝剂从絮凝剂出液管412向下方污水投放,当投放完成后再由第二伸缩杆414向外伸出,直到第二伸缩杆414一侧进入第二定位槽415内即可。
33.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
34.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一侧,沉淀池5能够为混合后的污水提供沉淀空间,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进水管501,沉淀池进水管501的底部安装有沉淀池清洗管502,沉淀池清洗管 502位于沉淀池5的顶部内壁,沉淀
池进水管501贯穿装置主体1与沉淀池清洗管502连接,当需要对沉淀池5进行清洗时通过将外界水管与沉淀池进水管501 进行连接,水流经过沉淀池进水管501进入底部安装的沉淀池清洗管502,再由沉淀池清洗管502向沉淀池5内喷洒,将附着在内壁的脏污进行清洗,沉淀池5 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器503,过滤器503的内部安装有斜管504,过滤器503 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505,在污水进行沉淀时内部安装的过滤器503能够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器503底部安装的过滤网505将杂质进行过滤,安装在过滤器503内部的斜管504能够将污水内部剩余的杂质进行吸附,第二引导板506的一侧安装有斜板507,沉淀池5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引导板506,第二引导板50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08,安装槽508的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509,伸缩装置509的一侧安装有推板510,在结束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沉淀池5内部沉淀的物质进行清理,通过将排污门108打开,然后通过伸缩装置509带动一侧安装的推板510向排污门108方向移动,在推板510移动的同时将沉淀后的物质向外推出。
35.工作原理:在工作人员污水进行沉淀时通过进水管102将污水放入到装置内,经过混凝剂与絮凝剂的混合来到沉淀池5内,经过沉淀后,通过沉淀池5 顶部安装的过滤器503对沉淀后的污水进行过滤然后从出水管103向外排出,结束沉淀工作后,通过将外界水管与第一进水管304、第二进水管404和沉淀池进水管501连接,使水流进入第一清洗管305、第二清洗管405和沉淀池清洗管 502内,再由第一清洗管305、第二清洗管405和沉淀池清洗管502将水流向第一药液混合池3、第二药液混合池4和沉淀池5内进行喷洒清洗,然后从混合池污水管104与沉淀池污水管106将污水向外排出,再将排污门108打开,通过伸缩装置509推动一侧安装的推板510向排污门108方向移动,推板510移动带动内部沉淀的物质向外排出,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清理。
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梯子(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药液混合池(3),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药液混合池(4),第二药液混合池(4)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一侧,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一侧,所述沉淀池(5)的内壁安装有第二引导板(506),所述第二引导板(50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08),所述安装槽(508)的内部安装有伸缩装置(509),所述伸缩装置(509)的一侧安装有推板(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护栏(10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102),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03),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混合池污水管(104),所述混合池污水管(104)的顶部安装有混合池管阀(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沉淀池污水管(106),沉淀池污水管(106)位于混合池污水管(104)的一侧,所述沉淀池污水管(106)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管阀(10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排污门(108),所述排污门(108)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9),所述排污门(108)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子(2)的两侧开设有多个梯子固定孔(201),所述梯子(2)的内侧安装有多个支撑杆(202),所述梯子(2)的顶部安装有扶手(203),所述扶手(203)的一端底部安装有固定器(2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301),所述第一搅拌电机(301)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连接杆(302),搅拌连接杆(302)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一搅拌电机(301)连接,所述搅拌连接杆(30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器(30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水管(304),第一进水管(304)位于第一搅拌电机(301)的前方,所述第一进水管(304)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清洗管(305),第一清洗管(305)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顶部内壁,第一进水管(304)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一清洗管(305)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混凝剂存放箱(306),混凝剂存放箱(306)位于第一搅拌电机(301)的后方,所述混凝剂存放箱(306)的顶部安装有混凝剂进液管(307),所述混凝剂存放箱(306)的内部安装有混凝剂引导板(308),所述混凝剂存放箱(306)的底部开设有混凝剂出液管(309),所述混凝剂出液管(309)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10),所述混凝剂出液管(309)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1),所述第一安装槽(31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312),所述第一药液混合池(3)的顶部内壁安装有隔板(3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401),所述第二搅拌电机(401)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机连接杆(402),电机连接杆(402)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二搅拌电机(401)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402)的外侧安装有搅拌叶片(403),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进水管(404),第二进水管(404)位于第二搅拌电机(401)的前方,所述第二进水管(40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清洗管(405),第二清洗管(405)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顶部内壁,第二进水管(404)贯穿装置主体(1)与第二清洗管(405)连接,所述第二药液混合池(4)的顶部内壁安装有第一
引导板(406),所述第一引导板(406)与隔板(313)外侧对称安装有支架(407),所述支架(407)之间安装有导流筒(408),搅拌叶片(403)位于导流筒(408)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存放箱(409),絮凝剂存放箱(409)位于第二搅拌电机(401)的后方,所述絮凝剂存放箱(409)的顶部安装有絮凝剂进液管(410),所述絮凝剂存放箱(409)内部安装有絮凝剂引导板(411),所述絮凝剂存放箱(409)的底部开设有絮凝剂出液管(412),所述絮凝剂出液管(412)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3),所述第二安装槽(4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414),所述絮凝剂出液管(41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沉淀池进水管(501),所述沉淀池进水管(501)的底部安装有沉淀池清洗管(502),沉淀池清洗管(502)位于沉淀池(5)的顶部内壁,沉淀池进水管(501)贯穿装置主体(1)与沉淀池清洗管(502)连接,所述沉淀池(5)的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器(503),所述过滤器(503)的内部安装有斜管(504),所述过滤器(503)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505),所述第二引导板(506)的一侧安装有斜板(5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水处理新型沉淀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安装有梯子,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药液混合池,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药液混合池,第二药液混合池位于第一药液混合池的一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位于第二药液混合池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伸缩装置,工作人员在结束对污水的处理后,需要将设备沉淀池内部沉淀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在将排污门打开后通过伸缩装置向外伸展带动一侧安装的推板向外推出,在推板推动的同时会将沉淀池底部沉淀的有害物质向外推出,工作人员将从排污门向外推出的有害物质进行收纳即可。即可。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
张宇恒 高锦宇 杨毓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新宇天成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