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热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气热水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家用电器。燃气热水器工作的时候,燃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包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并且燃烧温度越高,生成的氮氧化物越多。
3.而且排放的烟气温度也高达180℃,目前的燃气热水器采用冷凝换热装置吸收烟气的热量以预热冷水,使得燃气热水器的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同时烟气换热后会形成冷凝水,并通过排水管排出,但是氮氧化物会溶于冷凝水,使得冷凝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直接将冷凝水排出容易造成污染,增加了冷凝水的排放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够有效地降低火焰的燃烧温度和冷凝水的排放难度。
5.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6.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换热组件、排烟管、雾化组件和排放
管路,
所述燃烧组件包括燃烧室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下方,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主换热器和冷凝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方,所述主换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集烟罩,所述排烟管和所述冷凝器连通,用于排出烟气,所述雾化组件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连通连通,所述排放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设置在所述燃烧器内,所述第一管路设置有多个出雾口,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雾化组件的出口,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集烟罩和/或所述排烟管连通。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主换热器首次换热后进入冷凝器进行二次换热,以预热冷水,同时烟气换热形成冷凝水,冷凝水能够通过雾化组件雾化呈雾化水后输送至第一管路,部分雾化水能通过出雾口流向燃烧器内,能够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温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部分雾化水能够从第一管路流经第二管路进入集烟罩和/或排烟管排出,实现冷凝水的排放,而且流经集烟罩时能够吸收集烟罩的热量,降低集烟罩的温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器包括壳体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火排,所述第一管路包括多个输送
支路,每个所述火排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输送支路。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支路的长度沿所述火排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邻近于所述火排的燃烧区域,所述输送支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雾口,所述出雾口均朝向所述火排的燃烧区域。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汽盒和集汽盒,所述分汽盒设置有第一进
气口和
多个第一出气口,所述集汽盒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和多个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数量均与所述输送支路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一一对应,所述输送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第一侧壁和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输送支路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输送支路的间隔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进气口邻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出气口邻近于另一个所述第二侧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水壳体和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储水壳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中和部件,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雾化发生器,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管连通,所述雾化发生器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隔板设置有过水孔,以使冷凝水能从第一腔室流至第二腔室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邻近于顶部处设置有过水孔,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冷凝水水位达到所述过水孔后流至所述第二腔室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和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腔室通过引水管与所述补水管连通,所述引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度。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器上,用于检测燃烧器的燃烧温度,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且所述液位传感器邻近于所述过水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将所述主换热器的烟气排至所述冷凝器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排放管路的装配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排放管路的装配分解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排放管路的装配立体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22.图中:
23.1、燃烧组件;11、燃烧室;12、燃烧器;121、壳体;1211、第一侧壁;1212、第二侧壁;122、火排;2、换热组件;21、主换热器;22、冷凝器;3、排烟管;4、雾化组件;41、储水壳体;411、第一腔室;412、第二腔室;42、隔板;421、过水孔;43、中和部件;44、雾化发生器;45、引水管;46、进口;47、出口;5、集烟罩;6、排放管路;61、第一管路;611、出雾口;612、输送支路;62、第二管路;7、分汽盒;71、第一进气口;72、第一出气口;8、集汽盒;81、第二出气口;82、第二进气口;9、控制器;10、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1、换热组件2、排烟管3、雾化组件4、排放管路6,燃烧组件1包括燃烧室11和燃烧器12,燃烧器12设置在燃烧室11下方,换热组件2包括主换热器21和冷凝器22,换热组件2设置在燃烧室11的上方,主换热器21和冷凝器22之间设置有集烟罩5,排烟管3和冷凝器22连通,冷凝器22的冷凝水管与雾化组件4的进口46连通,排放管路6包括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第一管路61设置在燃烧器12内,第一管路61设置有多个出雾口611,第一管路61连接第二管路62和雾化组件4的出口47,第二管路62远离第一管路61的一端与集烟罩和5/或排烟管3连通。
29.燃烧室11、主换热器21、集烟罩5、冷凝器22和排烟管3依次连通并形成排烟通道,燃烧器12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在主换热器21首次换热后进入冷凝器22进行二次换热,以预热冷水,然后从排烟管3排出室外,同时烟气在冷凝器22内换热生成冷凝水,冷凝水能够通过雾化组件4形成雾化水并输送至第一管路61,部分雾化水能通过出雾口611流向燃烧器12内,能够降低燃烧器12的燃烧温度,从而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部分雾化水能够从第一管路61流经第二管路62进入集烟罩5和/或排烟管3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冷凝水的排放,而且雾化水通过集烟罩5过程中能够吸收集烟罩5的热量,有助于降低集烟罩5的温度。
30.其中,雾化水的水滴粒径更小、分布更为均匀且分布范围更广,使得燃烧器12的燃烧温度能够逐渐降低,而不出现温度骤变,使燃烧器12燃烧温度的更加均匀一致,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而且雾化水分散在燃烧器12内能够吸收燃烧产生的动能,有利于降低燃烧湍流脉动造成的噪声。
31.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没有附图标记的箭头表示冷凝水的排放方向。
32.示例的,集烟罩5和冷凝器22之间设置有风机组件10,启动风机组件10能够形成负压,将烟气从燃烧室11吸至冷凝器22中,而且雾化水也能够在负压作用下,部分流经第一管路61进入燃烧器12,部分流经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流向集烟罩5。
33.具体地,燃烧器12包括壳体121和间隔设置在壳体121内的多个火排122,第一管路61包括多个输送支路612,每个火排122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输送支路612。雾化水能够沿每个输送支路612输送至每个火排122处,从而降低火排122的燃烧温度,而且火排122燃烧温度更加均匀,能够防止出现局部高温。
34.进一步地,输送支路612的长度沿火排122的长度方向延伸,输送支路6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雾口611,出雾口611均朝向火排122的燃烧区域。雾化水能够穿过出雾口611均匀流向每个火排122的燃烧区域,进一步使得所有火排122的燃烧温度更加均匀。
35.其中,出雾口611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从而控制输送支路612内的雾化水流向燃烧器12和流向集烟罩5的比例。
36.示例的,燃气热水器还包括分汽盒7和集汽盒8,分汽盒7设置有第一进气口71和多个第一出气口72,集汽盒8设置有第二出气口81和多个第二进气口82,第一出气口72和第二进气口82的数量均与输送支路612的数量相等,第一出气口72和第二进气口82一一对应,以使每个输送支路612的一端能与第一出气口7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气口82连通。雾化水能够从第一进气口71进入分汽盒7内,并相对均匀地分配至每个第一出气口72,使得每个输送支路612的雾化水更加均匀。
37.具体地,壳体121包括两个第一侧壁1211和两个第二侧壁1212,两个第一侧壁1211沿输送支路61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壁1212沿输送支路612的间隔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进气口71和第二出气口81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侧壁1211的外侧,且第一进气口71邻近于其中一个第二侧壁1212,第二出气口81邻近于另一个第二侧壁1212。从第一出气口72到第二进气口82过程中,流经每个输送支路612的雾化水的流动路径相等,使得雾化水经每个输送支路612时的压降尽可能相近,使得每个输送支路612的雾化水流速更加均匀。
38.具体地,雾化组件4包括储水壳体41,储水壳体41内设置有隔板42,隔板42将储水壳体41分隔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第一腔室411内设置有中和部件43,第二腔室412内设置有雾化发生器44,第一腔室411与冷凝器22的冷凝水管连通,雾化发生器44与第一管路61连接,隔板42设置有过水孔421。冷凝水能够流向第一腔室411,并通过中和部件43中和处理,能够减少冷凝水中的酸性物质,降低对管路的腐蚀,处理后的冷凝水能够通过过水孔421流到第二腔室412内,然后通过雾化发生器44雾化后流向第一管路61。
39.示例的,中和部件43为镁棒。
40.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冷凝水经过中和部件43充分中和处理后再进入第二腔室412内,隔板42设置有过水孔421,过水孔421邻近于隔板42的顶部,第一腔室411内的冷凝水到达过水孔421的高度后流至第二腔室412内。
41.优选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控制器9和补水管,补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第一腔室411通过引水管45与补水管连通,引水管45上设置有控制阀(图中未示出),控制阀与控制器9连接,用于控制控制阀的开度。当第一腔室411内的冷凝水不足时,控制器9能够控制控制阀打开,以引进外部水源进入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内,使雾化发生器44能够及时生成雾化水对燃烧器12进行降温。
42.示例的,燃气热水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燃烧器12的燃烧温度,第一腔室411内还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邻近于过水孔421,雾化发生器44、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9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测量到预设温度,控制
器9能够自动控制雾化发生器44工作,以生成雾化水对燃烧器12进行降温,同时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腔室411的水位,当第一腔室411的水位达不到预设水位,控制阀能够自动打开,为雾化组件4提供水源,以使雾化组件4能够及时生成雾化水。
43.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1)、换热组件(2)、排烟管(3)和雾化组件(4),所述燃烧组件(1)包括燃烧室(11)和燃烧器(12),所述燃烧器(12)设置在所述燃烧室(11)下方,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主换热器(21)和冷凝器(22),所述主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燃烧室(11)的上方,所述主换热器(21)和所述冷凝器(22)之间设置有集烟罩(5),所述排烟管(3)和所述冷凝器(22)连通,用于排出烟气,所述雾化组件(4)的进口(46)与所述冷凝器(2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放管路(6),所述排放管路(6)包括第一管路(61)和第二管路(62),所述第一管路(61)设置在所述燃烧器(12)内,所述第一管路(61)设置有多个出雾口(611),所述第一管路(61)连接所述第二管路(62)和所述雾化组件(4)的出口(47),所述第二管路(62)远离所述第一管路(61)的一端与所述集烟罩(5)和/或所述排烟管(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2)包括壳体(121)和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21)内的多个火排(122),所述第一管路(61)包括多个输送支路(612),每个所述火排(122)沿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输送支路(6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支路(612)的长度沿所述火排(1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邻近于所述火排(122)的燃烧区域,所述输送支路(6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出雾口(611),所述出雾口(611)均朝向所述火排(122)的燃烧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汽盒(7)和集汽盒(8),所述分汽盒(7)设置有第一进气口(71)和多个第一出气口(72),所述集汽盒(8)设置有第二出气口(81)和多个第二进气口(82),所述第一出气口(72)和所述第二进气口(82)的数量均与所述输送支路(612)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出气口(72)和所述第二进气口(82)一一对应,所述输送支路(6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7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8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1)包括两个第一侧壁(1211)和两个第二侧壁(1212),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1)沿所述输送支路(612)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212)沿所述输送支路(612)的间隔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口(71)和所述第二出气口(8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1)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进气口(71)邻近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壁(1212),所述第二出气口(81)邻近于另一个所述第二侧壁(1212)。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4)包括储水壳体(41)和隔板(42),所述隔板(42)将所述储水壳体(41)分隔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所述第一腔室(411)内设置有中和部件(43),所述第二腔室(412)内设置有雾化发生器(44),所述第一腔室(411)与所述冷凝器(22)的冷凝水管连通,所述雾化发生器(44)与所述第一管路(61)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2)邻近于顶部处设置有过水孔(421),所述第一腔室(411)内的所述冷凝水水位达到所述过水孔(421)后流至所述第二腔室(412)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9)和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腔室(411)通过引水管(45)与所述补水管连通,所述引水管(45)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器(12)上,用于检测所述燃烧器(12)的燃烧温度,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腔室(411)内,且所述液位传感器邻近于所述过水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5)与所述冷凝器(22)之间设置有风机组件(10),所述风机组件(10)用于将所述主换热器(21)的烟气排至所述冷凝器(22)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换热组件、排烟管、雾化组件和排放管路,燃烧组件包括燃烧室和燃烧器,燃烧器设置在燃烧室下方,换热组件包括主换热器和冷凝器,主换热器设置在燃烧室的上方,主换热器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集烟罩,排烟管和冷凝器连通,用于排出烟气,排放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设置在燃烧器内,第一管路设置有多个出雾口,第一管路连接第二管路和雾化组件的出口,第二管路远离第一管路的一端与集烟罩和/或排烟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器将冷凝水雾化后通过排放管路排放,不仅能够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温度,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能够对集烟罩降温并排出雾化的冷凝水。对集烟罩降温并排出雾化的冷凝水。对集烟罩降温并排出雾化的冷凝水。
技术研发人员:
卢宇凡 李新学 刘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