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控制硼硅玻璃窑底部放料的方式有两种:
3.1、在窑炉底部预留出了放料孔,需要底部放料时,用火焰(燃料为天然气,加氧气助燃)在900-1300℃高温下加热放料孔里玻璃液40-60分钟,待放料孔内玻璃软化,玻璃液通过预留放料孔放出,待玻璃液流顺畅后,放料人员用接料铲(耐高温)接取流出玻璃液,按取料时间和接出的玻璃液重量,计算出底部放料的小时流量。等放料结束后用特制的堵头(耐高温,且堵头内部有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堵住放料口3-5分钟左右,等玻璃液固化后拿下堵头,放料完成。
4.该放料方式由于窑炉内部未采取防护措施,几次放料后,会出现放料孔越来越大;另外放出的玻璃液流量大小无法控制,易出安全事故。
5.2、在底放料砖孔里装上钼环,放料方式及步骤同1,加了钼环后的底放料砖大大增加了放料的次数,却无法实现定量放料的目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6.两种放料方式的共同缺点:方法原始,且称量误差较大,并且随着放料次数的增加,底部放料孔扩大,存在漏料的安全隐患。
7.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放料装置来实现自动化放料及称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通过电流的大小精确的控制中性硼硅玻璃底部放料量的大小,且加装自动称量系统,可以将实时放料量大小的数据反馈回中控室,方便根据窑炉及生产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9.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所述玻璃窑炉包括底部的放料孔砖和位于放料孔砖内部的放料孔道,所述电放料控制装置包括开设有料孔的电放料板、支撑托板,所述料孔与放料孔道处于同一中心轴上,在所述电放料板上方设置有钼电极,所述电放料板、钼电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在所述料孔的下方设置有自动称重系统。
11.进一步地,所述自动称重系统包括重量传感器、电磁阀门,并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电放料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放料板接线柱,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贯穿支撑托板并向下延伸,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钼电极端部的接线柱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电放料板安装在支撑托板的上表面上,且在所述支撑托板内布设有冷却水盘。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盘的进水端、出水端与位于所述支撑托板外部的进水接头、出水接头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电放料板的上表面与放料孔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层。
16.进一步地,所述电放料板用于外部火力加热。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中在玻璃窑炉底部放料的位置上加装电放料装置,通过电流的大小精确的控制中性硼硅玻璃底部放料量的大小,且加装自动称量系统,可以将实时放料量大小的数据反馈回中控室,方便根据窑炉及生产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19.(2)通过外部加火与电流双重作用调节底放料玻璃液的温度,使放料更加流畅,减轻放料孔压力,有效的保护了放料孔,延长其使用寿命。
20.(3)同时不用人工在高温的窑炉下作业,降低了安全隐患,避免了因高温而产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了员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放料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放料孔砖;2、放料孔道;3、电放料板;4、支撑托板;5、料孔; 6、钼电极;7、自动称重系统;8、冷却水盘;9、密封垫层;10、中央控制器;301、电放料板接线柱;801、进水接头;802、出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2所示,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所述玻璃窑炉包括底部的放料孔5砖1和位于放料孔5砖1内部的放料孔5道2,所述电放料控制装置包括开设有料孔5的电放料板3、支撑托板4,所述料孔5与放料孔5道 2处于同一中心轴上,在所述电放料板3上方设置有钼电极6,所述电放料板3、钼电极6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在所述料孔5的下方设置有自动称重系统7。
27.本实用新型中在玻璃窑炉底部放料的位置上加装电放料装置,利用电放料板3对放料口孔5内凝固状态的玻璃液进行加热保温,通过电流的大小精确的控制中性硼硅玻璃底部放料量的大小,且加装自动称量系统7,可以将实时放料量大小的数据反馈回中控室,方便根据窑炉及生产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
29.所述自动称重系统7包括重量传感器、电磁阀门,并与中央控制器10相连接。通过重量传感器对放料量的大小进行称重监控,并将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器10,具体地,在实际生产中,自动称重系统7的下方设置输送通道,将放料后冷却的玻璃融输送至下一工序。
30.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31.所述电放料板3的下方设置有电放料板接线柱,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301 贯穿支撑托板4并向下延伸,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301、钼电极6端部的接线柱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
32.具体地,在实际生产进行底部电加热时,与电放料板3接近的钼电极6接上放料变压器输出一端的电源线,另一电源线接至放料孔接线柱301;如无电加热须安装一支钼电极与变压器输出端连接。
3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34.所述电放料板3安装在支撑托板4的上表面上,且在所述支撑托板4内布设有冷却水盘8。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盘8的进水端、出水端与位于所述支撑托板4 外部的进水接头801、出水接头802连接。
36.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放料板3的上表面与放料孔砖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层9。通过密封垫层9实现点放料板3与放料孔砖1之间的绝缘连接。
37.具体地,所述电放料板3用于外部火力加热。
38.安装说明:
39.将电放料板3与窑炉底放料孔砖1紧密连接,不留间隙,使放料孔道2与料孔5对应,固定好后,利用密封垫层9做好电放料板3与窑炉钢构的绝缘。然后接上进水接头801、出水接头802,并通上水。将钼电极的接线柱、电放料板3的接线柱与变压器输出端连接。
40.放料操作说明:
41.先架氧(天然气+氧气)燃烧电放料板支撑托板4的料孔5;将孔烧红,通过热传递把放料孔砖1内玻璃液软化,当玻璃液由固态变为液体时,给电放料板3送电,开始加10a的电流,逐步加大,直至玻璃液流下,流顺畅后,关小氧火焰,只起保温作用,逐步关小电流,将底放料玻璃液控制在所需的流量。如想关掉底放料,先关掉氧,流量变化,然后关掉电放料板3电源,用堵头堵住支撑托板4的料孔5,等玻璃凝固,不流后,取下堵头即可。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所述玻璃窑炉包括底部的放料孔砖和位于放料孔砖内部的放料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放料控制装置包括开设有料孔的电放料板、支撑托板,所述料孔与放料孔道处于同一中心轴上,在所述电放料板上方设置有钼电极,所述电放料板、钼电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在所述料孔的下方设置有自动称重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称重系统包括重量传感器、电磁阀门,并与中央控制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放料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放料板接线柱,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贯穿支撑托板并向下延伸,所述电放料板接线柱、钼电极端部的接线柱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放料板安装在支撑托板的上表面上,且在所述支撑托板内布设有冷却水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盘的进水端、出水端与位于所述支撑托板外部的进水接头、出水接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放料板的上表面与放料孔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放料板用于外部火力加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硼硅玻璃窑炉底部电放料控制装置,所述玻璃窑炉包括底部的放料孔砖和位于放料孔砖内部的放料孔道,所述电放料控制装置包括开设有料孔的电放料板、支撑托板,所述料孔与放料孔道处于同一中心轴上,在所述电放料板上方设置有钼电极,所述电放料板、钼电极分别与变压器的电源线连接;在所述料孔的下方设置有自动称重系统。通过电流的大小精确的控制中性硼硅玻璃底部放料量的大小,且加装自动称量系统,可以将实时放料量大小的数据反馈回中控室,方便根据窑炉及生产情况随时做出调整。时做出调整。时做出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

戴季初 樊兴生 郑小学 胡泽贵 康分辉 冯峰 杨谊峰 郭帅帅 吕常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凯盛君恒(蚌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31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21:4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38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玻璃   接线柱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