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车灯中常用的投射式近光照明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反射镜、遮光板以及光学透镜。光源置于抛物面反射镜的焦点处,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平行于抛物面主轴方向向前射出,反射光线经前方光学透镜折射形成扇形的照明光,以照亮道路中心区域以及道路两旁区域;遮光板设置于光源与光学透镜之间,其形状与所要求的明暗截止线形状一致,用于遮挡部分反射光线,以形成明暗截止线(防止会车时对来车司机产生炫目影响,带来安全隐患)。为实现较佳的照明效果,道路区域的照明光需要是较为汇聚的明亮光束,以实现路面的清晰照明,道路两旁的照明光需要是具有一定宽度和均匀性的光束,便于驾驶员观察较大范围的道路两旁路况。
3.现有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仅包括一处光源、一块反射镜、一块遮光板以及一块光学透镜,形成的照明光型单一,不能对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分别实现不同的照明光型,导致无法达到较佳的照明效果;2)光学透镜通常为圆形凸透镜,宽度不足,对道路两旁区域照明范围较窄,不利于驾驶员观察路况;3)明暗截至线不够清晰,会车时有安全隐患;4)近光光型中具有被称为“iii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近光明暗截至线上方,主要对标志牌等位于路面上方的物体起到照明作用,现有结构实现iii区光型,主要通过在光学透镜上雕刻纹路,利用反射光线在该纹路上的折射形成,该方法影响透镜美观性,且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投射式近光灯照明光型单一,不能对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分别实现不同的照明光型,导致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两者上方分别覆盖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反射面的焦点处,还包括呈横向条状的透镜,其内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一曲面进入所述透镜;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二曲面进入所述透镜。
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光源和两个反射镜,形成两组平行光,这两组平行光分别从透镜上的两个凸出曲面(曲面形状根据所需光型进行预设)进入透镜,从透镜射出后,可形成两组不同光型的照明光,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投射式近光灯照明光型单一,不能对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分别实现不同的照明光型,导致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射式汽车近光
灯结构可形成两组不同的照明光型,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实现更好的照明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源与透镜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光源与透镜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形成明暗截至线。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车体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相较于所述第二曲面更大,透镜在第一曲面处焦距相较于第二曲面处更长,射出透镜的照明光更加汇聚,光束更明亮,有利于实现路面区域的清晰照明;透镜在第二曲面处焦距相较于第一曲面处更短,射出透镜的照明光更加发散,光束范围更广且更均匀,有利于实现道路两旁区域的清晰照明。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为led灯,所述led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使用led灯作为光源,成本较低且易于控制。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电路板、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多个零部件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用于给电路板散热。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反射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前端形成有第二反射板,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反射后,沿斜向上方向射入所述透镜,通过设置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利用光线反射形成iii区光型,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光学透镜上雕刻纹路的方式,提升了透镜的美观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14.进一步的,还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透镜连接,用于遮挡外部杂光。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透镜上的装饰圈,所述装饰圈与所述遮光罩卡扣连接,以将所述透镜压接在两者之间,装饰圈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保证透镜安装牢固。
16.进一步的,所述透镜横向宽度尺寸范围为30mm至110mm,所述透镜纵向高度尺寸范围为15mm至30mm。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形成两组不同的照明光型,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实现更好的照明效果;透镜为横条状,对道路两旁区域照明范围较宽,利于驾驶员观察路况;路面照明光光束明亮,第一挡板遮光形成的明暗截止线上下明暗对比度更强,截止线更清晰,降低会车时安全隐患;设置两块反射板,利用光线反射形成iii区光型,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光学透镜上雕刻纹路的方式,提升了透镜的美观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去遮光罩、透镜和装饰圈后的俯视图;
21.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22.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
23.图6为第一光源发出光线的光路图。
24.图中标记:1-第一光源,2-第二光源,3-第一反射镜,4-第二反射镜,5-透镜,6-第一曲面,7-第二曲面,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第一电路板,11-第二电路板,12-安装座,13-散热翅片,14-第一反射板,15-第二反射板,16-遮光罩,17-装饰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两者上方分别覆盖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的第一反射镜3和第二反射镜4,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设于两个反射面的焦点处,还包括呈横向条状的透镜5,其内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曲面6和第二曲面7,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经第一反射镜3反射后,从第一曲面6进入透镜5;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经第二反射镜4反射后,从第二曲面7进入透镜5;
28.第一光源1与透镜5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一挡板8,第二光源2与透镜5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二挡板9;
29.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设置于车体内外两侧,第一曲面6的曲率半径相较于第二曲面7更大;
30.还包括电路板,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均为led灯,led灯安装在电路板上;具体的,第一光源1安装在第一电路板10上,第二光源2安装在第二电路板11上;
31.还包括安装座12,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10和第二电路板11)、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4、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均安装在安装座12上;
32.安装座12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13;
33.第一反射镜3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反射板14,第一挡板8的前端形成有第二反射板15,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线依次经第一反射板14和第二反射板15反射后,沿斜向上方向射入透镜5;
34.还包括遮光罩16,遮光罩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12和透镜5连接;
35.还包括套设于透镜5上的装饰圈17,装饰圈17与遮光罩16卡扣连接,以将透镜5压接在两者之间;
36.透镜5横向宽度尺寸范围为30mm至110mm,透镜5纵向高度尺寸范围为15mm至30mm。
3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光源和两个反射镜,形成两组平行光,这两组平行光分别从透镜上的两个凸出曲面(曲面形状根据所需光型进行预设)进入透镜,从透镜射出后,可形成两组不同光型的照明光,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投射式近光灯照明光型单一,不能对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分别实现不同的照明光型,导致照明效果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可形成两组不同的照明光型,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实现更好的照明效果;同时,透镜为横条状,对道路两旁区域照明范围较宽,利于驾驶员观察路况;
路面照明光光束明亮,第一挡板遮光形成的明暗截止线上下明暗对比度更强,截止线更清晰,降低会车时安全隐患;设置两块反射板,利用光线反射形成iii区光型,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光学透镜上雕刻纹路的方式,提升了透镜的美观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两者上方分别覆盖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的第一反射镜(3)和第二反射镜(4),所述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反射面的焦点处,还包括呈横向条状的透镜(5),其内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曲面(6)和第二曲面(7),所述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镜(3)反射后,从所述第一曲面(6)进入所述透镜(5);所述第二光源(2)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镜(4)反射后,从所述第二曲面(7)进入所述透镜(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与透镜(5)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一挡板(8),所述第二光源(2)与透镜(5)之间设有用于遮挡部分光线的第二挡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设置于车体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曲面(6)的曲率半径相较于所述第二曲面(7)更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均为led灯,所述led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12),所述电路板、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4)、第一挡板(8)和第二挡板(9)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若干散热翅片(13)。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3)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反射板(14),所述第一挡板(8)的前端形成有第二反射板(15),所述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板(14)和第二反射板(15)反射后,沿斜向上方向射入所述透镜(5)。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罩(16),所述遮光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12)和透镜(5)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透镜(5)上的装饰圈(17),所述装饰圈(17)与所述遮光罩(16)卡扣连接,以将所述透镜(5)压接在两者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5)横向宽度尺寸范围为30mm至110mm,所述透镜(5)纵向高度尺寸范围为15mm至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两者上方分别覆盖有反射面均为抛物面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反射面的焦点处,还包括呈横向条状的透镜,其内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一曲面进入所述透镜;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二曲面进入所述透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投射式汽车近光灯结构可形成两组不同的照明光型,分别适用于道路区域和道路两旁区域的照明,实现更好的照明效果。照明效果。照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商洪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重庆大茂伟瑞柯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20:4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37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透镜   光源   反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