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行
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关闸机和应用该通关闸机的通关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需要控制人口流动的场所的应用中,闸机作为智能化设备的其中一种设备被布设与场所中,闸机用于控制人员的进出。
3.其中,闸机通常包括机体、以及装在机体上的机头和门板;其中,机体用于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机头用于驱动门板转动或摆动,使得门板阻挡或者敞开进入场所的通道。也就是说,机身、机头和门板通常设置为一个整体结构,即,读取证件信息的模块和机头的控制模块是设置在机体上的,导致设备的提及较大,且设备的内部线路复杂。如此,导致闸机的维护具有一定的难度,维修人员无法快速地维护设备,导致被维护的通道处于暂停使用的状态。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通关闸机,旨在如何提高闸机的可维护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通关闸机包括:
7.通关装置,
所述通关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
8.
门禁装置,所述门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二控制电路、机头以及门板,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通关装置之间呈相邻设置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机头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门板与所述机头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机头和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包括:两个所述通关装置,两个所述通关装置呈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控制电路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
11.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于所述通关装置和所述门禁装置之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装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13.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14.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一个第二限位槽。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包括:多个门禁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呈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于所述通关装置和一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板体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装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18.所述门禁装置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相背两侧;
19.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一个第二限位槽;
20.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另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限位槽。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装置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二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第二信息获取装置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
23.所述第二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身份获取模组,所述旋转平台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旋转平台;所述身份获取模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
2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通关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和所述通关闸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通关闸机的通关装置电连接。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在通关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电路,在门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电路;其中,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且第二控制电路还与机头连接。可以理解地,用户在经过通关闸机时,在通关装置上刷证件或刷生物信息,当证件或刷生物信息为合规的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配合,调用机头带动门板转动或翻转;当通关装置或者门禁装置的任意一个损坏时,维护人员可以单独拆下损坏的通关装置或者门禁装置,替换一个好的通关装置或者门禁装置使用,不需要要将一套通关闸机拆下,有效地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采用第一控制电路设置在通关装置,和第二控制电路设置在门禁装置的结构,使得划分功能模块对应的电路器件,以便于操作员拆卸通关闸机,有效提高操作员维护设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图5中门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号说明:
[0035][0036][0037]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0]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关闸机。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为图5中门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为本实用新型通关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4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6和图7所示,通关闸机包括: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通关装置1包括第一控制电路11;门禁装置2包括安装支架22、第二控制电路21、机头23以及门板24,安装支架22与通关装置1之间呈相邻设置或间隔设置,第二控制电路21和机头23设于安装支架22,门板24与机头23连接,第二控制电路21与机头23和第一控制电路11电连接。
[004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在通关装置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电路11,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电路21;其中,第二控制电路21与第一控制电路11电连接,且第二控制电路21还与机头23连接。可以理解地,用户在经过通关闸机时,在通关装置1上刷证件、刷生物信息和/或二维码,当证件或刷生物信息为合规的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11与第二控制电路21配合,调用机头23带动门板24转动或翻转;当通关装置1或者门禁装置2的任意一个损坏时,维护人员可以单独拆下损坏的通关装置1或者门禁装置2,替换一个好的通关装置1或者门禁装置2使用,不需要要将一套通关闸机拆下,有效地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采用第一控制电路11设置在通关装置1,和第二控制电路21设置在门禁装置2的结构,使得划分功能模块对应的电路器件,以便于操作员拆卸通关闸机,有效提高操作员维护设备的效率。
[0044]
可选地,通关闸机可设置在安装平台上。安装平台设置为安装板体结构或安装架体结构,用于提高通关闸机安装定位的效率。
[00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通关闸机可设置为仅有一路装置的闸机。也就是说,一路设备是指,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均是一个单独的装置,一个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依次排列,如图1中的标号1和标号3所示的装置依次排序;其中,也可在标号1和标号3之间设置标号2的装置。如此,使得通关闸机的一侧形成过关通道,当通关闸机设置在邻近墙体或栅栏结构的前提下,通关闸机和腔体或栅栏之间形成的通道为过关通道。
[0046]
另一实施例中,通关闸机可设置为两路装置的闸机。也就是说,两路设备是指,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均是有两个联动结构的装置,如1图所示的整体实施例,如此,两路装置中的一路设备为一个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依次排列,两路装置的闸机则是形成了两路设备相对设置的结构,使得两路设备之间形成了过关通道。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一路装置的一个通关装置1与另一路设备的一个通关装置1间隔设置,一路设备的一个门禁装置2与另一路设备的一个门禁装置2间隔设置,也就是指,相互对应的结构。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通关装置1设置为用于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的装置。可以理解地,通关装置1上设置有证件读取模组13。
[0048]
进一步,如需要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可在通关装置1上设置有生物信息采集传感器。其中,生物信息采集传感器可设置为指纹模组、虹膜模组、摄像头等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门禁装置2是用于阻隔用户从过关通道通过的装置。也就是说,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机头23和门板24,其中,机头23通常设置为电机组件,电机组件带动门板24转动或翻动,使得门板24阻挡或敞开过关通道。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在特定情况下,通关装置1的第一控制电路11可为设置为外露的状态。例如:在做展示时,为了便于人们查看通关装置1的构造,可将部分外壳去除;或者,在特定场合的情况下,敞开第一控制电路11不会导致通关闸机损
坏或故障。同理,门禁装置2也可设置为第二控制电路21为外露的状态,在此不对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的外壳形状做限定。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通关闸机可设置有多组通关装置1和一组门禁装置2;或者,通关闸机可设置有多组通关装置1和多组门禁装置2;或者,通关闸机可设置有一组通关装置1和多组门禁装置2。或者,通关闸机可设置有一组通关装置1和一组门禁装置2
[0052]
基于上述,以如下实施例做阐释: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关闸机可设置有一组门禁装置2和多组通关装置1。可以理解地,通关闸机,包括:两个通关装置1,两个通关装置1呈间隔设置,每一通关装置1的第一控制电路11均与第二控制电路21电连接。也就是说,两个通关装置1分别位于门禁装置2的两端,以使得当用户可从任意一个通关装置1处验证个人信息,进而实现进出场所的验证,以扩大通关闸机的应用场景,进而提高控制人员进出场所的安全性。
[005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板体3,第一板体3设于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之间。
[005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一板体3,第一板体3作为连接结构连接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以提高通关闸机整体的稳定性。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关装置1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安装支架22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21;
[0057]
第一板体3的一侧边限位于通关装置1的第一限位槽12,第一板体3的另一侧边限位于门禁装置2的一个第二限位槽221。
[0058]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板体3的一侧边限位于通关装置1的第一限位槽12,第一板体3的另一侧边限位于门禁装置2的第二限位槽221,避免使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第一板体3,以便于通关闸机的拆装和维护。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门禁装置2可包括有壳体,壳体与安装支架22连接,并壳体的外表面形成对应第二限位槽221的缺口。
[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关闸机可设置有一组通关装置1和多组门禁装置2。可以理解地,以一组通关装置1和两组门禁装置2为例说明,两组门禁装置2呈并行设置,其中一组门禁装置2与通关装置1邻近设置。在用户使用时,用户从通关装置1处验证个人证件信息和/或个人生物信息,邻近通关装置1的门禁装置2敞开门板24,使得用户进入过关通道内;用户再向前移动到下一组门禁装置2处,此时,采用人工核验或者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信息,进而确定进入过关通道的用户是否为证件对应的合规用户,进而实现人员的放行或格挡在场所外。
[0061]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组门禁装置2与一组通关装置1的配合,可实现对用户身份的二次确认,进而提高控制人员进入场所的安全性。
[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通关闸机,包括:多个门禁装置2,相邻的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呈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门禁装置2的第二控制电路21与第一控制电路11电连接。
[006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通关装置1,两个通关装置1呈间隔设置,多个门禁装置2位于两个通关装置1之间,且,多个门禁装置2呈线性排布。可以理解地,以三个门禁装置2
为例,如图3所示。
[0064]
可选地,可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可用于验证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指纹、虹膜、人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65]
可选地,可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可用于验证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指纹、虹膜、人脸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66]
可选地,在每一个门禁装置2上都设置有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采用在每一个门禁装置2上都设置有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以便于进一步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以提高身份核验的安全性。
[0067]
可选地,可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可用于验证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指纹、虹膜、人脸、声纹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68]
可选地,还可在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上集成有打印机的结构,以便于输出相应的凭证。
[0069]
可选地,可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和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用于分别获取不同情况下用户的个人信息。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可为用户进入到过关通道内,对用户进行二次验证时使用的装置;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可为配合通关装置1、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或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的任意一个,去获取用户的人脸、虹膜、声音的一种或多种的装置。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可为用户走出过关通道时,对用户进行验证时使用的装置。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关闸机,包括两个通关装置1和三个门禁装置2,两个通关装置1之间呈间隔设置;三个门禁装置2设于两个通关装置1之间,且三个门禁装置2呈线性排布;其中,通关装置1和相邻的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一板体3,相邻的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二板体4。可以理解地,三个门禁装置2的通关闸机通常应用于两地服务器相对独立的出入场所内,例如:出入境的场所,出入境场所通常设置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服务器,一个服务器设置在一地,另一个服务器设置在另一地,一地的服务器与一个通关装置1通信连接,另一地的服务器与另一个通关装置1通信连接。
[0071]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通关装置1之间设置有三个门禁装置2,且三个门禁装置2呈线性排布,以实现用户可通过任意一个过关装置进入过关通道,进而分别通过三个门禁装置2后,实现过关的操作。其中,门禁装置2和通关装置1之间为相对独立的结构,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之间通过第一板体3连接,过关装置和门禁装置2之间通过导线或无线网络实现通信连接。也就是说,在装配通关闸机时,可预先装配好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分别将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运输到施工场地,再分别定位门禁装置2和通关装置1到预定位置即可实现装配,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在维护通关闸机时,如任意一个门禁装置2或通关装置1损坏,则可单独拆卸损坏的门禁装置2或通关装置1,替换好的门禁装置2或通关装置1,有效地减少通关闸机对应的通道无法使用的情况,且将功能电路模块分开到门禁装置2和通关装置1后,有效地简化门禁装置2和通关装置1的内部结构,提高维护效率。
[0072]
另一实施例中,通关闸机,包括一个通关装置1和三个门禁装置2;三个门禁装置2呈线性排布,任意一个门禁装置2邻近通关装置1设置。其中,通关装置1和相邻的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一板体3,相邻的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二板体4。
[007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4,第一板体3设于通关装置1和一个门禁装置2之间,第二板体4设于相邻的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
[007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4设置为板状结构。其中,板状结构可设置为透明材质、半透明材质或不透明材质,在此不进行限定性说明。
[007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通关装置1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
[0076]
门禁装置2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槽221,两个第二限位槽221位于门禁装置2的相背两侧;
[0077]
第一板体3的一侧边限位于通关装置1的第一限位槽12,第一板体3的另一侧边限位于门禁装置2的一个第二限位槽221;
[0078]
第二板体4的一侧边限位于一个门禁装置2的第二限位槽221,第二板体4的另一侧边限位于另一个门禁装置2的第二限位槽221。
[0079]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关装置1与对应的门禁装置2之间第一板体3连接,提高通关装置1和门禁装置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其中,在通关装置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21,通过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221限位对应的第一板体3,有效地简化了第一板体3和门禁装置2和通关装置1之间的安装结构,以便于门禁装置2或通关装置1的拆卸。同理,在相邻的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二板体4,有效地提高两个门禁装置2之间的安装强度,同时,能够有效地简化门禁装置2与对应的第二板体4之间的连接结构,便于门禁装置2的拆卸和安装。
[00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通关闸机具有三个门禁装置2的情况下。通关闸机,还包括:两个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两个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设置在三个门禁装置2的中部的门禁装置2上,以实现对中部门禁装置2的两侧用户的身份验证。如图3所示。
[0081]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以便于实现用户的身份验证,进而实现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减少操作人员的借入。
[008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设于门禁装置2上,用于配合门禁装置2对用户进行身份信息的再一次核验,第一信息获取装置5可设置为用户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例如指纹、虹膜、人脸轮廓、声纹等信息。
[008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在通关装置1仅有一组门禁装置2的情况下,也可在门禁装置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身份验装置,以实现双向的通行。应用场景可理解为如下情况,假设通关闸机设置在仅需要入场时需要身份验证的情况,则仅需要一组通关装置1和一组门禁装置2,通关装置1设置在场所的门口处,门禁装置2设置在通关装置1靠近场所内的位置,使得入场时需要刷用户的证件,离场时,可使得第一身份合眼装置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后,用户自由离场。
[008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设于门禁装置2上;
[0085]
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包括:旋转平台61,升降机构62以及身份获取模组63,旋转平台61设于门禁装置2上;升降机构62设于旋转平台61;身份获取模组63设于升降机构62。可
以理解地,身份获取模组63至少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实现用户图像的拍摄;或者,身份获取模组63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以便于用户通过显示屏查看提示,进而便于用户调整姿态,配合摄像头实现用户图像的拍摄。
[008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采用旋转平台61、升降机构62和身份获取模组63的组合结构,使得旋转平台61能够驱动升降机构62和身份获取模组63转动,实现用户能从任意一个方向进入,同时身份获取模组63也能对应用户设置。
[0087]
可选地,旋转平台61设置为电机组件和可旋转平面的配合结构。
[0088]
可选地,升降机构62设置为电机、滚轴和皮带的配合结构。或者,升降机构62设置为电机和伸缩架的配合结构。
[0089]
可选地,身份获取模组63设置为包括摄像头的模组。
[0090]
可选地,第二信息获取装置6用于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生物信息或二维码。
[009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通关闸机设置为三门闸机的情况下。通关闸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设于门禁装置2上,用于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生物信息和/或二维码。第三信息获取装置7可作为用户最后一次验证生物信息的装置。
[009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通关系统,该通关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未图示)和通关闸机,该通关闸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通关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服务器与通关闸机的通关装置1电连接。
[009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该通关系统包括两个服务器,两个通关装置1,以及设于两个通关装置1之间的三个门禁装置2,两个服务器之间为互不干扰,两个服务器包括第一服务器(未图示)和第二服务器(未图示)。其中,服务器可用于获取通关装置1反馈的用户的证件信息和/或生物信息,进而便于判断当前用户和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为合规的用户。其中,合规的用户是指:没有被服务器列为信息异常的用户。
[0094]
其中,第一服务器与通关闸机的一个通关装置1电连接,第二服务器与通关闸机的另一个通关装置1电连接。
[009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设置在第一地区,第二服务器设置在第二地区。用户的信息分别位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但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的数据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此,用户在从第一地区去第二地区时,需要在第一地区的第一服务器上验证个人信息,实现出第一地区,再在第二地区的第二服务器上验证个人信息,实现进入第二地区。如第一地区或第二地区中发现当前用户的信息存在违规现象,则控制门禁装置2不放行当前用户,需要配合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事项办理。
[00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包括:通关装置,所述通关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门禁装置,所述门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二控制电路、机头以及门板,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通关装置之间呈相邻设置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机头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门板与所述机头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机头和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包括:两个所述通关装置,两个所述通关装置呈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控制电路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于所述通关装置和所述门禁装置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装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限位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包括:多个门禁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呈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于所述通关装置和一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板体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门禁装置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装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门禁装置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通关装置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所述门禁装置的一个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边限位于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边限位于另一个所述门禁装置的第二限位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一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装置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关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关闸机,还包括:第二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第二信息获取装置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二信息获取装置包括:旋转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身份获取模组,所述旋转平台设于所述门禁装置上;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旋转平台;所述身份获取模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10.一种通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关闸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通关闸机的通关装置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关闸机和通关系统。其中,该通关闸机包括:通关装置和门禁装置。所述通关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所述门禁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第二控制电路、机头以及门板,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通关装置之间呈相邻设置或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机头设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门板与所述机头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所述机头和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关闸机采用第一控制电路设置在通关装置,和第二控制电路设置在门禁装置的结构,使得划分功能模块对应的电路器件,以便于操作员拆卸通关闸机,有效提高操作员维护设备的效率。备的效率。备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王榜金 李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华正联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