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膜围护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膜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膜围护。


背景技术:



2.充气结构又名充气膜结构,是指在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制品中充入空气后而形成房屋的结构。充气式结构又可分为气承式膜结构和气胀式膜结构。
3.申请号为cn202220550537.5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应急状态的组合型充气膜方舱,包括外膜和内膜,外膜的前侧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壁转动安装有密封门,外膜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外膜的外侧等距设置有多组用于传递膜布表面所承受压力的钢缆。该适用于应急状态的组合型充气膜方舱,通过设置由隔离框和覆盖罩组成的外膜,并使用连接组件对隔离框和覆盖罩进行连接,从而简化了方舱的安装流程,实现对装置安装效率的提升,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对方舱进行快速安装,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并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抵住外膜和内膜,以便外膜在遭受来自外部的作用力时保持稳定。
4.但是由于其基座结构固定无法折叠,导致其在运输时需要较大的空间来放置,不利于运输,在使用结束后也不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折叠,方便运输的一种充气膜围护。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气膜围护,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轮子,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表面连通有充气膜围护门,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基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门框、安装座、限位杆,所述门框表面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与安装座相连接,所述限位杆与门框相卡接。
7.所述轮子位于第一基板下方,所述第二基板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纵截面呈倒置的t形,所述第二基板表面设有把手。
8.所述充气膜围护门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环,所述门框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设有绳索相连接。
9.所述第一滑块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门框相固接,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二滑块下方。
10.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与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内部设有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相对应的滑槽。
11.所述安装座与第一基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表面设有安装块,所述限位杆与安装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纵截面呈匚字形。
12.所述安装座位于门框两侧,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基板、第二夹板两侧,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表面连通有充气阀,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顶部均设有凹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部能够快速搭建出一个安全可靠的围挡,满足多种遮挡需求,且能够在使用结束后折叠起来,方便运输,连接部能够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程度,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18.(1、充气膜围护主体;2、第一基板;3、轮子;4、安装座;5、门框;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8、限位杆;9、连接件;10、安装块;11、固定座;12、把手;13、滑槽;14、充气膜围护门;15、第一固定环;16、第二固定环;17、第二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20.一种充气膜围护,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轮子3,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1表面连通有充气膜围护门14,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1与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2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与第二基板17转动连接,主体部能够快速搭建出一个安全可靠的围挡,满足多种遮挡需求,且能够在使用结束后折叠起来,方便运输,所述连接部包括门框5、安装座4、限位杆8,所述门框5表面设有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均与安装座4相连接,所述限位杆8与门框5相卡接,连接部能够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程度,安全性好。
21.本实用新型所述轮子3位于第一基板2下方,所述第二基板17底部设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纵截面呈倒置的t形,所述第二基板17表面设有把手12,方便翻转第二基板17。
22.本实用新型所述充气膜围护门14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环15,所述门框5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16,所述第一固定环15与第二固定环16之间通过设有绳索相连接,方便将充气膜围护门14与门框5连接和拆分。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滑块6与门框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与门框5相固接,所述第一滑块6位于第二滑块7下方。
24.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均与安装座4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内部设有与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相对应的滑槽13。
25.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座4与第一基板2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17表面设有安装块10,所述限位杆8与安装块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8纵截面呈匚字形。
26.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座4位于门框5两侧,所述连接件9位于第一基板2、第二夹板两侧,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1表面连通有充气阀,方便给充气膜围护主体1充气,所述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顶部均设有凹槽,方便收纳充气膜围护主体1。
27.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使用者可从门框进入充气膜围护门进而进入到充气膜围护主体内部,使用结束后,将门框上提使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滑槽上移使得门框脱离限位杆,打开充气阀将充气膜围护主体、充气膜围护门内的气放出,将充气膜收进凹槽,将第二基板顺时针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将充气膜封闭起来,继续上提门框,直至第二滑块脱离安装座,如图2所示,将门框顺时针转动九十度使其表面的第二固定环与第二基板相抵,最终如图4所示,完成折叠,大大缩小了体积,占用空间小,借助轮子即可推动本实用新型,方便运输,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轮子(3),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1)表面连通有充气膜围护门(14),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1)与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2)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与第二基板(1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门框(5)、安装座(4)、限位杆(8),所述门框(5)表面设有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均与安装座(4)相连接,所述限位杆(8)与门框(5)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3)位于第一基板(2)下方,所述第二基板(17)底部设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纵截面呈倒置的t形,所述第二基板(17)表面设有把手(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膜围护门(14)表面设有第一固定环(15),所述门框(5)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环(16),所述第一固定环(15)与第二固定环(16)之间通过设有绳索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6)与门框(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与门框(5)相固接,所述第一滑块(6)位于第二滑块(7)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均与安装座(4)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内部设有与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相对应的滑槽(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与第一基板(2)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17)表面设有安装块(10),所述限位杆(8)与安装块(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8)纵截面呈匚字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膜围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位于门框(5)两侧,所述连接件(9)位于第一基板(2)、第二夹板两侧,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1)表面连通有充气阀,所述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17)顶部均设有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膜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膜围护。一种充气膜围护,包括主体部、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充气膜围护主体、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轮子,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表面连通有充气膜围护门,所述充气膜围护主体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基板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基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门框、安装座、限位杆,所述门框表面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体部能够快速搭建出一个安全可靠的围挡,满足多种遮挡需求,且能够在使用结束后折叠起来,方便运输,连接部能够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程度,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

裴怀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忠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17:4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3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基板   门框   滑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