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护理
腿部锻炼器。
背景技术:
2.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为恢复患者的肢体机能,需使用锻炼器来进行训练,在腿部锻炼时,一般采用锻炼器模拟行走动作来帮助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锻炼器在康复护理中使用较为常见。
3.然而,当下的腿部锻炼器在使用时,受力的稳定性差,导致腿部锻炼不可流畅、安全的进行,需借助人力来帮扶患者进行训练,导致护工的负担大且患者锻炼的安全性不能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腿部锻炼器受力的稳定性差,导致腿部锻炼不可流畅、安全的进行,需借助人力来帮扶患者进行训练,导致护工的负担大且患者锻炼的安全性不能保障的问题,提供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
5.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包括
载重座和设置在
所述载重座上的锻炼结构;
6.所述锻炼结构包括两组
踏板和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和所述载重座之间的弹簧件;
7.所述锻炼器还包括:
8.和所述踏板相对应的限位组件,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载重座背向所述弹簧件位置处的固定腔、固定安装在所述踏板上且位于所述固定腔内的填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填充块相对应两侧外壁位置处的活动杆、和对应活动杆相契合的导套;以及
9.辅助结构,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载重座背向所述限位组件位置处的支座、贯穿开设在所述支座上的插槽、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扶手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扶手架上的橡胶垫。
10.上述腿部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高,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
11.优选的,两组所述踏板水平分布,且踏板通过弹簧件与所述载重座活动连接;所述踏板的活动角度范围为零度到六十度。
12.优选的,所述锻炼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背向所述弹簧件位置处的绑带,其用于使用者和所述踏板之间的加固。
13.优选的,所述导套与所述载重座固定贯穿连接,且活动杆通过对应导套与所述载重座活动贯穿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扶手架通过插槽与所述支座卡合连接,且扶手架位于所述载重座的前方。
15.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填充在所述支座和所述扶手架之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采用固定腔、填充块、导套和活动杆构成的限位组件来对锻炼结构的移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障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固定腔和填充块配合,实现踏板在载重座上的契合装配,并结合由导套导向装配的活动杆,在踏板进行角度变化时相应沿固定区域进行旋转适配,从而使得锻炼区域的受力结构稳定,保障腿部锻炼流畅和安全的进行。
18.采用支座、插槽、扶手架以及橡胶垫构成的辅助结构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从而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不需要看护人员的实时扶持,减轻看护负担,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锻炼器操作的灵活度高。扶手架通过插槽定位装配在支座上,于锻炼区域的前部提供着力点以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结合橡胶垫增大扶手架和支座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扶手架的稳固装配,并且,向上即可取出扶手架进行独立使用。
1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高,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剖视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1、载重座;2、锻炼结构;21、踏板;22、绑带;23、弹簧件;3、限位组件;31、固定腔;32、填充块;33、导套;34、活动杆;4、辅助结构;41、支座;42、插槽;43、扶手架;44、橡胶垫。
25.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用于患者的腿部训练护理。锻炼器包括载重座1、设置在载重座1上的锻炼结构2、限位组件3以及辅助结构4。
30.载重座1和锻炼结构2组合成锻炼器的架体,通过模拟走路动作来对患者的腿部运动技能进行康复训练。锻炼结构2包括两组踏板21、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21和载重座1之间的弹簧件23、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21背向弹簧件23位置处的绑带22。两组踏板21水平分布,且踏板21通过弹簧件23与载重座1活动连接。踏板21的活动角度范围为零度到六十度。绑带22用于使用者和踏板21之间的加固。
31.使用者的双脚分别踩上对应的踏板21,并使用绑带22对脚部和踏板21之间进行束缚固定,避免在锻炼时滑脱造成的二次伤害,通过沿脚尖施力,此时,弹簧件23受力压缩带动踏板21下压,通过两脚的交错配合,来模拟行走步骤,实现腿部锻炼效果。
32.限位组件3对锻炼结构2的移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障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限位组件3和踏板21相对应,其包括贯穿开设在载重座1背向弹簧件23位置处的固定腔31、固定安装在踏板21上且位于固定腔31内的填充块32、固定连接在填充块32相对应两侧外壁位置处的活动杆34、和对应活动杆34相契合的导套33。固定腔31和填充块32配合,实现踏板21在载重座1上的契合装配,并结合由导套33导向装配的活动杆34,在踏板21进行角度变化时相应沿固定区域进行旋转适配,从而使得锻炼区域的受力结构稳定,保障腿部锻炼流畅和安全的进行。导套33与载重座1固定贯穿连接,且活动杆34通过对应导套33与载重座1活动贯穿连接。
33.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腔31、填充块32、导套33和活动杆34构成的限位组件3来对锻炼结构2的移动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障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固定腔31和填充块32配合,实现踏板21在载重座1上的契合装配,并结合由导套33导向装配的活动杆34,在踏板21进行角度变化时相应沿固定区域进行旋转适配,从而使得锻炼区域的受力结构稳定,保障腿部锻炼流畅和安全的进行。
34.辅助结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载重座1背向限位组件3位置处的支座41、贯穿开设在支座41上的插槽42、设置在支座41上的扶手架43、固定安装在扶手架43上的橡胶垫44。扶手架43通过插槽42与支座41卡合连接,且扶手架43位于载重座1的前方。橡胶垫44填充在支座41和扶手架43之间。
35.本实施例中,采用支座41、插槽42、扶手架43以及橡胶垫44构成的辅助结构4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从而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不需要看护人员的实时扶持,减轻看护负担,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锻炼器操作的灵活度高。扶手架43通过插槽42定位装配在支座41上,于锻炼区域的前部提供着力点以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结合橡胶垫44增大扶手架43和支座41之间的摩擦作用,实现扶手架43的稳固装配,并且,向上即可取出扶手架43进行独立使用。
36.综上,本实施例的腿部锻炼器,相对于当下腿部锻炼器,具有下述优点:本实施例的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高,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
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包括载重座(1)和设置在所述载重座(1)上的锻炼结构(2);所述锻炼结构(2)包括两组踏板(21)和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21)和所述载重座(1)之间的弹簧件(23);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器还包括:和所述踏板(21)相对应的限位组件(3),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载重座(1)背向所述弹簧件(23)位置处的固定腔(31)、固定安装在所述踏板(2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腔(31)内的填充块(32)、固定连接在所述填充块(32)相对应两侧外壁位置处的活动杆(34)、和对应活动杆(34)相契合的导套(33);以及辅助结构(4),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载重座(1)背向所述限位组件(3)位置处的支座(41)、贯穿开设在所述支座(41)上的插槽(42)、设置在所述支座(41)上的扶手架(43)、固定安装在所述扶手架(43)上的橡胶垫(44)。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踏板(21)水平分布,且踏板(21)通过弹簧件(23)与所述载重座(1)活动连接;所述踏板(21)的活动角度范围为零度到六十度。3.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锻炼结构(2)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21)背向所述弹簧件(23)位置处的绑带(22),其用于使用者和所述踏板(21)之间的加固。4.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33)与所述载重座(1)固定贯穿连接,且活动杆(34)通过对应导套(33)与所述载重座(1)活动贯穿连接。5.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43)通过插槽(42)与所述支座(41)卡合连接,且扶手架(43)位于所述载重座(1)的前方。6.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4)填充在所述支座(41)和所述扶手架(4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护理腿部锻炼器。上述腿部锻炼器包括载重座、锻炼结构、限位组件以及辅助结构。锻炼结构包括两组踏板和固定安装在对应踏板和所述载重座之间的弹簧件。限位组件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载重座背向所述弹簧件位置处的固定腔、填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填充块相对应两侧外壁位置处的活动杆、导套。辅助结构包括支座、贯穿开设在所述支座上的插槽、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扶手架、橡胶垫。本实用新型锻炼器整体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高,使得腿部锻炼可流畅、安全的进行,提供患者锻炼时的倚靠和手扶支撑,使得锻炼器兼具休息和腿部训练的效果,并且,该扶持部分可独立取下以满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足患者实际行走时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陶艳丽 姚永玲 陆莉 秦萍 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陶艳丽
技术研发日:
2022.04.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