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冷柜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卧式冷柜


背景技术:



2.卧式冷柜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用于低温保藏物品的电器,卧式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家用领域。
3.目前,卧式冷柜的制冷一般采用直冷方式,其中,采用直冷方式供冷的卧式冷柜的箱体一般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内胆,在内胆外环绕蒸发器,冷量通过自然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内胆的储物间室内。
4.储物间室的柜体的空间相对较大,为了对储物间室进行更好的分区管理,一般在储物间室内设置分隔件,分隔件将储物间室分隔成若干个间室,分隔件的设置影响了储物间室内的采光。此外储物空间内空间较大不能很好的凸出展现某些特定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冷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通过设置两组不同出射角度的射灯,增加了储物间室内的光照,从而使射灯能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始终照射在产品上,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冷柜,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柜体、设置在柜体上并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内的分隔件;
7.所述分隔件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的相对两内壁上并沿所述储物间室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储物间室分成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
8.所述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分隔件上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件上靠近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照明组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射灯和若干第二射灯,所述第一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二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灯和所述第二射灯间隔设置,并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分隔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照明组件串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两组照明组件分别朝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照射。
11.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上还设置有logo灯,所述logo灯设置在所述分隔件的顶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柜体的前侧还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照明组件电性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照明组件电性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
15.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包括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相对两内壁上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设置在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冷量从进风口朝出风口传递;
16.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包括朝第一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朝第二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二出风口。
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所述间隙部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和所述第二间室。
1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储物间室的内壁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不同出射角度的射灯,不仅增加了储物间室的光照,而且两组照射灯能够随储物间室内相应区域的存储物品的变化可以变换不同的射灯,从而使射灯能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始终照射在产品上,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的俯视图;
23.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中分隔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技术公开的卧式冷柜照射灯的控制方法;
26.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10-储物间室,100-间隙部,101-第一间室,102-第二间室,2-logo灯,3-分隔件,31-壳体,32-进风口,33-出风口,34-风机组件,
27.4-照明组件,41-第一射灯,42-第二射灯,5-感应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公开了一种卧式冷柜,包括:具有储物间室10的柜体1、设置在柜体1上并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10内的分隔件3;
30.所述分隔件3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10的相对两内壁上并沿所述储物间室10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储物间室10分成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
31.分隔件10的设置能够方便实现卧式冷柜储物间室内的分区管理,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好的使用卧式冷柜。
32.所述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上的照明组件4,所述照明组件4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上靠近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照明组件4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射灯41和若干第二射灯42,所述第一射灯41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1大于第二射灯42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2。
3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不同出射角度的射灯,随储物间室内相应区域的存储物品的变化可以变换不同的射灯,从而使射灯能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始终照射在产品上,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
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都是为了凸显某一特定产品,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均朝特定区域照射,在该区域内设置所需要突出展示的产品。所述卧式冷柜的柜口件位置还设置有普通的照明灯,普通的照明灯只是为了为储物间室10提供光照,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的设置并不影响普通的照明灯的使用。
35.由于照明组件4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均朝斜下方照射,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射灯41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1设置成大于第二射灯42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2,则指示了第一射灯41相比于第二射灯42朝更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照射,第二射灯42则主要朝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照射。
36.所述第一射灯41和所述第二射灯42间隔设置,并沿所述柜体1的宽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分隔件3上。
37.所述柜体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间室101和所述第二间室102在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在柜体1的宽度方向上排布则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上对储物间室10形成覆盖。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照明组件4串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的相对两侧,且两组照明组件4分别朝第一间室101和第二间室102照射。
39.每一照明组件4上均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设置两组串联设置的照明组件4能够实现对两个间室内的存放物品进行照射。
4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3上还设置有logo灯2,所述logo灯2设置在所述分隔件3的顶部。logo灯2也能起到对储物间室内照明的作用。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1的前侧还设置有感应模块5,所述感应模块5与所述照明组件4电性连接。感应模块5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前侧用于在前侧方向上感应是否有人员靠近,并在有人员靠近的时候根据储物间室10内的储物状况控制照明组件4。
42.所述储物间室10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照明组件4电性连接。重量传感器用于获取储物间室内商品的量,并将商品的量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重量传感器的数量调整照明组件4上的那个类型的照射灯开启。
43.重量传感器可以放置在储物间室10的特定区域内,在该特定区域内用于展示特殊要展示的商品,照明组件4上的射灯则用于为该区域进行打灯照射。当重量传感器感应到储物间室10内该区域的重量较大的时候,指示物品堆积的相对较多,此时控制第一射灯41开启,当重量传感器感应到储物间室10内该区域的重量较小的时候,指示物品堆积的相对较少,此时控制第二射灯42开启,第二射灯42相比于第一射灯41更朝储物间室10的底部照射,从而能够照射在待展示的物品上。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设置多个重量传感器能够更精准的获取数据,获取的多个数据经过控制单元分析处理后进行判断。
45.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3包括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10相对两内壁上的壳体31、设
置在所述壳体31上进风口32、出风口33、连通进风口32与出风口33的风道和设置在风道内的风机组件34;所述风机组件34用于驱动冷量从进风口32朝出风口33传递;
46.所述出风口33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32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10底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33包括朝第一间室101开口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朝第二间室102开口设置的第二出风口。
47.现有技术中,由于冷量是从储物间室10的内壁(也就是内胆)向储物间室10的中间位置传递,而储物间室内10的尺寸一般较大,较大的尺寸必然造成储物间室10内冷量的不均。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间室10内壁的位置冷量越足。
48.此外,由于储物间室10朝上开口设置,且整个储物间室10的上侧均为开口,储物间室10的开口位置处冷量向外散失较为严重,也会造成储物间室10靠近开口的位置的冷量与储物间室10靠近底部的冷量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越靠近储物间室10底部的区域冷量也越足,在空间储物间室10开口位置处冷量则相对不足。
4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直冷式制冷设备内的冷量更均匀,在所述分隔件3上设置了风机组件34,风机组件34将储物间室10内靠近底部区域的冷量朝储物间室开口位置传输,实质上是将储物间室内冷量充足区域的冷量向冷量不充足的区域传送,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储物间室内的冷量更加的均匀。
50.所述壳体31与所述储物间室10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100,所述间隙部100连通所述第一间室101和所述第二间室102。
51.为了方便的实现分隔件3的安装固定,所述壳体31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储物间室10的内壁上。
5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卧式冷柜照射灯的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卧式冷柜,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卧式冷柜上对储物间室照明的照射灯。卧式冷柜的照射灯一般设置在卧式冷柜的柜口件上或者设置在储物间室内设置的分隔件上,照射灯的照射方向指向储物间室内的某一特定区域,以用于展示储物间室内的某一特定商品,当然照射灯也可以单独用于为储物间室内提供照明。
53.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卧式冷柜照射灯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4.s200:获取储物间室储物量;储物间室储物量表示了储物间室内存放的物品的量,可以理解的是,储物间室内存储物品的数量的不同其所需要的光照的位置方向也是不同的,如果储物间室内存满了物品,储物间室内设置可以不用设置照明设备,借用环境的照明灯提供光亮即可满足要求;如果储物间室内存放的物品很少,则需要卧式冷柜朝储物间室的内部进行照射,因此获取储物间室储物量的多少再调整照射灯的照射情况至关重要;
55.s400:判断储物间室储物量是否在控制区间,这里的控制区间指的是指某一区间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区间的端点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只是用于指示储物间室内存放物品的具体情况,其占用了多少储物空间;储物间室储物量可以用重量去衡量也可以用体积去衡量,当用重量去衡量的时候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代表着某一具体的重量值;当用体积去衡量的时候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则代表这某一具体的体积数值;
56.s600:在储物间室储物量低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储物间室的储物量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57.在储物间室储物量低于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二射灯42开启;否则控制第一射灯41开启,其中,第一射灯41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1大于第二射灯42出射光出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α2。
58.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指示了在第一阈值的时候,储物间室内存放的物品的数量是多于第二阈值的时候,在第一阈值的时候由于储物间室内存放的物品的数量多,也就意味着堆积的物品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因此,需要照射灯朝储物间室的开口方向照射。
59.相应的,在第二阈值的时候由于储物间室10内存放的物品的数量少,也就意味着堆积的物品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因此,需要的照射灯朝储物空间的底部照射。
60.由此可知,在第一阈值的时候从第一射灯41出射光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需要大于第二阈值的时候从第二射灯42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
6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组射灯,不同射灯的出射方向不同,从而能够根据储物间室内储物量的多少控制不同射灯的开启,能够使射灯照射的照射方向与储物间室储物量相匹配,从而更好的满足照明需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照射灯的使用。
62.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储物间室储物量”之后还包括:s300:判断储物间室储物量是否高于第三阈值,并在储物间室储物量高于第三阈值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射灯41和所述第二射灯42处于关闭状态,其中,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63.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指示了此时储物间室的储物量处于高位的状态,如果储物间室储物量已经到达储物间室的开口位置,则完全可以通过柜口件位置的普通照明灯进行照明无需开启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处于关闭状态。当然如果为了更好的突出展现产品也可以开启第一射灯41。
6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阈值可以代表储物间室储物量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而第二阈值则代表储物间室储物量位于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第一阈值则代表储物间室储物量位于储物间室的中间的位置。
65.在本实施例中s200:“获取储物间室储物量”采用如下方式:
66.s201:获取储物间室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数据p;
67.s202:判断压力传感数据p是否低于第一压力值p1,在压力传感数据p低于第一压力值p1时,判断压力数据p是否低于第二压力值p2;在压力传感数据p低于第二压力值p2时,判定储物间室储物量低于第二阈值,在压力传感数据p大于第二压力值p2但低于第一压力值p1的时候,判定储物间室储物量低于第一阈值;其中,第一压力值p1大于第二压力值p2。
68.本实施例中实际上是通过储物间室内存储的物品的重量来确定储物间室的储物量,当重量较大的时候指示了储物间室内存储的物品相对较多,而当重量较小的时候则指示了储物间室内存储的物品相对较少。
69.为了更好的获取储物间室内存储物品的重量在储物间室的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直接获取存放在储物间室内的物品的重量。
70.获取储物间室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数据p之后还包括判断压力数据p是否高于第三压力值p3,在压力传感数据p高于第三压力值p3时,判定储物间室储物量高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三压力值p3大于第一压力值p1。第三压力值p3指示了此时储物间室内处于满载的状态,因此,其所对应的压力值是最大的。
7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第二射灯42开启”时,同时控制第一射灯41关闭。第二射灯42开启的时候指示了物品堆积的高度已经降低至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因此第一射灯41对物品的照射已经起不到太多作用,因此可以将第一射灯41进行关闭。
72.当然如果单纯的为了增加储物间室10内的亮度,也可以控制第一射灯41的开启。
73.在“控制第一射灯开启”前以及在“控制第二射灯开启”前均包括如下步骤:
74.判断是否有用户靠近所述卧式冷柜;
75.在判定为有用户靠近时,获取用户与卧式冷柜的距离l;
76.判断l是否小于第一距离l1,并在距离l小于l1时,控制第一射灯41开启或控制第二射灯42开启。
77.为了更智能的实现控制以及更好的使照射灯起到展示的效果,在无人靠近的情况下第一射灯41和第二射灯42均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有人靠近的实际在进行打开。本实施例通过感应模块5获取是否有人员靠近的信号。感应模块5可以是雷达模块,雷达模块感应探测到用户进入探测范围时发出指令,控制模块控制logo灯开启。当感应模块探测到进一步靠近的时候则根据当前储物量的多少控制第一射灯41或者第二射灯42开启。
78.因此在“判断是否有用户靠近所述卧式冷柜”采用如下方式:判断用户是否进入感应模块感应区域,若是,则判定为有用户靠近。
[0079]“在判定为有用户靠近时”控制卧式冷柜的logo灯开启。
[0080]
在“控制第一射灯41开启”后以及在“控制第二射灯42开启”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0081]
获取当前风门出风量;
[0082]
判断当前出风量是否在最大出风转态,若是,则控制第一射灯41及所述第二射灯42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控制logo灯2处于关闭状态。
[0083]
如果当前风门出风量相对较大,指示了储物间室内温度较高,需要快速降温,为了避免照射灯对储物间室内温度的影响,因此先将照明组件4关闭。
[0084]
判断当前出风量是否在正常出风状态,若是,则减弱第一射灯41、第二射灯42及logo灯2的亮度;
[0085]
判断当前出风量是否在最小出风状态,若是,则控制第一射灯41、第二射灯42及logo灯2以正常亮度工作。
[0086]
灯具能够根据出风口对亮度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匹配当前制冷要求,提升了制冷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风门的出风量的判断可以通过风门开启角度的大小进行确定。
[0087]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柜体、设置在柜体上并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内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的相对两内壁上并沿所述储物间室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所述储物间室分成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分隔件上的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件上靠近所述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照明组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射灯和若干第二射灯,所述第一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二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灯和所述第二射灯间隔设置,并沿所述柜体的宽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分隔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照明组件串联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分隔件的相对两侧,且两组照明组件分别朝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照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上还设置有logo灯,所述logo灯设置在所述分隔件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的前侧还设置有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照明组件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照明组件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重量传感器均布在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支撑在所述储物间室相对两内壁上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和设置在风道内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冷量从进风口朝出风口传递;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设置在靠近储物间室底部的位置,所述出风口包括朝第一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朝第二间室开口设置的第二出风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储物间室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所述间隙部连通所述第一间室和所述第二间室。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安装固定在所述储物间室的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卧式冷柜,包括:具有储物间室的柜体、设置在柜体上并打开或关闭储物间室开口的门体、制冷机组和设置在储物间室内的分隔件;分隔件支撑在储物间室的相对两内壁上并沿储物间室的开口方向延伸设置以将储物间室分成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卧式冷柜还具有设置在分隔件上的照明组件,照明组件设置在分隔件上靠近储物间室开口的位置,照明组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射灯和若干第二射灯,第一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大于第二射灯出射光的方向与竖向方向的夹角。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射灯不仅增加了储物间室的光照,而且两组照射灯能够随储物间室内存储物品的变化开启不同的射灯,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实现对产品的展示。


技术研发人员:

牛明明 宫春晖 王维波 蒋彬 吴常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3/2/20

本文发布于:2023-02-23 14:14: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3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射灯   冷柜   卧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