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铝及铝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导电和热性仅次于银和铜,且加工性好,无毒,还有良好的低温反射性能,无磁性,不起火花,表面光泽美观,能表面涂饰等多种特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运输、国防、包装等行业和日常生活领域。目前,在铝及铝合金的冶炼、重炼以及废杂铝的再生利用过程中,铝液熔炼过程将产生10~15%的铝灰、铝渣,该铝灰、铝渣中约含25~35%可回收的铝合金,炉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原铝用量的日益增多与再生铝产量的日益增大,炉渣量也逐年增加。
3.目前,对于回收铝灰、铝渣中的铝合金可分为冷法提取与热法提取二种方法。所谓冷法提取即在铝灰、铝渣从熔炼炉扒出后凉至室温,将铝灰铝渣使用专用设备碾碎,再使用不同网孔的筛子逐级筛,将铝合金颗粒筛出回收使用;所谓热法提取即在铝灰、铝渣刚扒出时将铝灰、铝渣持续加热,使铝灰、铝渣中的铝合金熔化成铝水流出。冷法提取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回收率低等问题;现有热法提取存在着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随生产节奏及时提取、回收率低等问题;以上两种方式提取后的废弃物中仍然含有 8~12%的细小颗粒铝合金。
4.因此,需要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可以高效分离回收铝渣中的铝,同时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既能高效分离并回收铝渣中的残余铝,又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炉,
所述处理炉包括处理炉
本体和分别设置在处理炉本体顶部和底部的炉盖和炉底,所述炉底外部设置有
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炉盖和处理炉本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支撑柱,四根所述支撑柱向下延伸至第一支撑板底部,所述炉盖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炉盖同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处理炉本体两侧靠近炉底处设置有延伸至处理炉本体内的排气管,处理炉本体侧面开设有
进料口,位于进料口外的处理炉本体上通过拉伸组件设置有用于遮挡进料口的挡板,所述炉底底部设置有出铝管。
8.优选的,所述处理炉本体包括罐体和粘结在罐体外侧的保温层,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内径与罐体内径相同的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外圈设置有垂直于第一环形板的套筒,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有从外部向罐体内部倾斜且最低处与进料口同高的进料槽。
9.优选的,所述炉盖包括炉罩和设置在炉罩外部的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的
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所述炉罩顶部设置有穿过炉罩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阀,位于排烟管外侧的所述炉罩底部设置有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内设置有烟气过滤板,所述第二环形板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挂耳。
10.优选的,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所述处理炉本体上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靠近进料口一侧的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垂直于支撑柱且与第一固定杆同高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手,钢丝绳绕过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两根拉绳,两根所述拉绳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挡板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处理炉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脱落的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脱落的第二固定环。
11.优选的,所述炉底的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动轴下端设置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贴合炉底内壁的刮板。
12.优选的,所述加热炉内部为中空结构,加热炉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加热炉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
13.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气阀,所述出铝管上设置有阀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炉对处理炉中的铝渣进行加热融化,通过进料口添加打渣剂,且进料槽倾斜设置有利于打渣剂的添加,在进料口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通过拉伸组件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不需要在手动去打开,既可以方便使用又能避免因高温烫伤或是处理炉内的铝液飞溅伤到操作人员;在处理炉本体两侧设置有排气管,通过接通外部的气源对炉内的铝液进行打渣排气,且烟气通过设置在炉盖上方的烟气过滤板进行过滤后排放,大颗粒的烟气继续掉落炉内重新熔炼回收,提高铝渣中铝液的回收率;除渣后的铝液通过出铝管排放回收使用,在转动轴底部设置有贴合炉底的刮板,既可以起到一个搅拌作用,又可以将积累在第一通孔处的铝渣刮开,方便铝液的排放;同时在罐体外侧粘结有保温层,一来可以节省能源,避免热能的浪费,二来由于炉内铝液温度比较高,设置有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避免被烫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炉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如图1-4所示,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炉1,所述处理炉1 包括处理炉本体12和分别设置在处理炉本体12顶部和底部的炉盖11和炉底13,所述炉底13外部设置有加热炉3,所述加热炉3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3,所述炉盖11和处理炉本体1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3和第二支撑板21之间连接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支撑
柱22,四根所述支撑柱22向下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3底部,所述炉盖11顶部设置有电机28,所述电机28的输出轴穿过炉盖11同轴连接有转动轴29,所述处理炉本体12两侧靠近炉底13 处设置有延伸至处理炉本体12内的排气管24,在实施过程中,排气管可以在铝液回收过程中通过输送气体,对加入打渣剂除灰剂的铝液既可以起到一个搅拌作用,又能保证打渣剂和除灰剂跟铝渣的冲分反应,更有效的进行铝渣中铝液的回收。处理炉本体12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25,位于进料口125外的处理炉本体12上通过拉伸组件4设置有用于遮挡进料口125的挡板123,所述炉底13底部设置有出铝管133。
22.所述处理炉本体12包括罐体127和粘结在罐体127外侧的保温层126,所述罐体127顶部设置有内径与罐体127内径相同的第一环形板122,所述第一环形板122外圈设置有垂直于第一环形板122的套筒121,所述罐体127外侧设置有从外部向罐体内部倾斜且最低处与进料口125同高的进料槽124,位于进料口125上方的所述处理炉本体12上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45,靠近进料口125 一侧的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柱22上设置有垂直于支撑柱22且与第一固定杆45同高的第二固定杆43,所述第一固定杆45和第二固定杆43之间缠绕有钢丝绳44,所述钢丝绳44绕过第二固定杆43的一端设置有拉手42,钢丝绳绕过第一固定杆45的一端设置有两根拉绳47,两根所述拉绳47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挡板123 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5远离处理炉本体12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 44脱落的第一固定环46,所述第二固定杆43远离支撑柱22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44脱落的第二固定环41,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拉动拉手是的钢丝绳带动末端的拉绳,拉升挡板升高,将打渣剂、除灰剂等通过进料槽添加到处理炉内部,由于进料槽是倾斜设置的,可以使得打渣剂、除灰剂等快速滑落至处理炉内。
23.所述炉盖11包括炉罩112和设置在炉罩112外部的第二环形板113,所述第二环形板113的外径小于套筒121的内径,所述炉罩112顶部设置有穿过炉罩112的排烟管27,所述排烟管27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阀26,位于排烟管27外侧的所述炉罩112底部设置有排烟筒115,所述排烟筒115内设置有烟气过滤板 114,所述第二环形板113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挂耳111,在实施过程中,设置的挂耳可以方便吊装炉盖,而不需要人员手动操作,在打渣除灰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入到排烟筒中,经过烟气过滤板过滤后,颗粒大的烟气继续掉落至炉内进行再次回收,可以提高铝渣中铝液的回收率。
24.所述炉底13的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133穿过的第一通孔131,所述转动轴 29下端设置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贴合炉底13内壁的刮板291,在实施过程中,刮板既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又可以将积累在第一通孔处的铝渣刮开,方便铝液通过出铝管回收使用。
25.所述加热炉3内部为中空结构,加热炉3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133穿过的第二通孔33,所述加热炉3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32。
26.所述排气管24上设置有第二排气阀25,所述出铝管133上设置有阀门132。
27.使用时,使用吊装工具将炉盖吊离处理炉本体上方,加入待处理的铝渣,将炉盖盖上,打开加热炉,将温度设定在745-755℃,待铝渣完全融化后通过进料槽和进料口加入到打渣剂,一般百公斤铝渣铝灰加入0.5公斤左右的打渣剂,打开两侧排气管上设置的第二排气阀,将吹气压力控制在50kpa,吹气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结束后打开电机带动转动轴底部设置的刮板转动,同时打开出铝管上设置的阀门,既可以将回收的铝液进行收集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进料槽的倾斜设置有利于打渣剂的添加,在进料口设置有挡
板,且挡板通过拉伸组件可以进行上下移动,不需要在手动去打开,既可以方便使用又能避免因高温烫伤或是处理炉内的铝液飞溅伤到操作人员;在处理炉本体两侧设置有排气管,通过接通外部的气源对炉内的铝液进行打渣排气,且烟气通过设置在炉盖上方的烟气过滤板进行过滤后排放,大颗粒的烟气继续掉落炉内重新熔炼回收,提高铝渣中铝液的回收率;除渣后的铝液通过出铝管排放回收使用,在转动轴底部设置有贴合炉底的刮板,既可以起到一个搅拌作用,又可以将积累在第一通孔处的铝渣刮开,方便铝液的排放;同时在罐体外侧粘结有保温层,一来可以节省能源,避免热能的浪费,二来由于炉内铝液温度比较高,设置有保温层可以有效的避免被烫伤。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炉(1),所述处理炉(1)包括处理炉本体(12)和分别设置在处理炉本体(12)顶部和底部的炉盖(11)和炉底(13),所述炉底(13)外部设置有加热炉(3),所述加热炉(3)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3),所述炉盖(11)和处理炉本体(1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1),所述第一支撑板(23)和第二支撑板(21)之间连接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支撑柱(22),四根所述支撑柱(22)向下延伸至第一支撑板(23)底部,所述炉盖(11)顶部设置有电机(28),所述电机(28)的输出轴穿过炉盖(11)同轴连接有转动轴(29),所述处理炉本体(12)两侧靠近炉底(13)处设置有延伸至处理炉本体(12)内的排气管(24),处理炉本体(12)侧面开设有进料口(125),位于进料口(125)外的处理炉本体(12)上通过拉伸组件(4)设置有用于遮挡进料口(125)的挡板(123),所述炉底(13)底部设置有出铝管(1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炉本体(12)包括罐体(127)和粘结在罐体(127)外侧的保温层(126),所述罐体(127)顶部设置有内径与罐体(127)内径相同的第一环形板(122),所述第一环形板(122)外圈设置有垂直于第一环形板(122)的套筒(121),所述罐体(127)外侧设置有从外部向罐体内部倾斜且最低处与进料口(125)同高的进料槽(1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11)包括炉罩(112)和设置在炉罩(112)外部的第二环形板(113),所述第二环形板(113)的外径小于套筒(121)的内径,所述炉罩(112)顶部设置有穿过炉罩(112)的排烟管(27),所述排烟管(27)上设置有第一排气阀(26),位于排烟管(27)外侧的所述炉罩(112)底部设置有排烟筒(115),所述排烟筒(115)内设置有烟气过滤板(114),所述第二环形板(113)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挂耳(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料口(125)上方的所述处理炉本体(12)上垂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45),靠近进料口(125)一侧的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柱(22)上设置有垂直于支撑柱(22)且与第一固定杆(45)同高的第二固定杆(43),所述第一固定杆(45)和第二固定杆(43)之间缠绕有钢丝绳(44),所述钢丝绳(44)绕过第二固定杆(43)的一端设置有拉手(42),钢丝绳绕过第一固定杆(45)的一端设置有两根拉绳(47),两根所述拉绳(47)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挡板(123)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杆(45)远离处理炉本体(12)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44)脱落的第一固定环(46),所述第二固定杆(43)远离支撑柱(22)的一端设置有防止钢丝绳(44)脱落的第二固定环(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13)的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133)穿过的第一通孔(131),所述转动轴(29)下端设置有多个呈环形排列且贴合炉底(13)内壁的刮板(29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3)内部为中空结构,加热炉(3)底部开设有供出铝管(133)穿过的第二通孔(33),所述加热炉(3)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3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4)上设置有第二排气阀(25),所述出铝管(133)上设置有阀门(1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铝渣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炉,所述处理炉包括处理炉本体和分别设置在处理炉本体顶部和底部的炉盖和炉底,所述炉底外部设置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炉盖和处理炉本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四根呈矩形排列的支撑柱,四根所述支撑柱向下延伸至第一支撑板底部,所述炉盖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炉盖同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处理炉本体两侧靠近炉底处设置有延伸至处理炉本体内的排气管,处理炉本体侧面开设有进料口,位于进料口外的处理炉本体上通过拉伸组件设置有用于遮挡进料口的挡板,所述炉底底部设置有出铝管。所述炉底底部设置有出铝管。所述炉底底部设置有出铝管。
技术研发人员:
倪永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蓝威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9
技术公布日:
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