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属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larimichthys),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北部,为暖温性中下层集洄游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同时具有口唇朱红、体金黄而象征吉祥富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和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产量位居海水养殖鱼类单一种类产量之首,素有“国鱼”之美誉。
3.我国
盐碱地分布广泛,占土地份额大,环境承载能力薄弱,这些因子均限制了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引进“国鱼”并大力发展盐碱渔业,对建设新兴产业、形成新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缓解水危机,改善盐碱地土壤和水体,意义重大。
4.但是目前还没有成活率高的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使大黄鱼在盐碱水域内能正常生长,同时提高盐碱地域合理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
盐度1
‰‑3‰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25-35天;s2:将大黄鱼运输至盐碱地养殖水域;s3:养殖水域的盐碱水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时鱼体的水体盐度一致,通过换水的方式,将养殖水转换成全部使用当地盐碱水。
7.进一步地,步骤s3还包括调整水温的步骤:盐碱水水温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前水温相差1℃以内。
8.进一步地,步骤s3还包括盐碱水前期处理步骤:将当地盐碱地水经过滤后,曝气24h以上。
9.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大黄鱼的规格为全长5-7cm。
10.进一步地,步骤s2 中所述大黄鱼采用活水车运输,运输密度为1000-2000尾/m3,运输过程水质理化因子保持在水温12-20℃、氨氮≤0.1mg/l、亚硝酸氮≤0.05mg/l、溶解氧≥6mg/l。
1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投入大黄鱼后稳定1d,再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盐度和温度。
12.进一步地,盐碱水最终水温保持在13-25℃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低盐驯化包括以下步骤:在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9-11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2-0.4
‰
的幅度进行降盐。
14.进一步地,在盐碱水养殖过程中进行饲料投喂,每次投喂量为鱼体体质量的0.9-1.1%。
15.进一步地,所述饲料与盐碱水按重量份数比为2:1的比例进行混匀搅拌。
16.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养殖方法可有效降低大黄鱼的应激反应,增强适应性,使鱼更容易适应盐碱环境,从而提高成活率,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保护内容。
18.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大黄鱼的规格选择及前期处理:将全长5-7cm,平均体质量0.06g的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1
‰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25天,低盐驯化的方法是在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10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4
‰
的幅度进行降盐。水体温度维持在13℃-34℃之间;ph维持在7.8-9.0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总氮小于0.2mg/l、总磷小于0.05mg/l;盐度降至2
‰
以下时,每降盐一次均需停喂1天,其他时间正常投喂,投喂前饲料经饲料重量的1%-2%的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搅拌后方可投喂,饲料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1%,视摄食情况而定。
19.s2:大黄鱼的运输:运输前停食2d,采用活水车进行运输,将大黄鱼运输至宁夏进行盐碱地养殖,运输密度为1000尾/m3,运输过程水质理化因子保持在水温在12℃、氨氮≤0.1mg/l、亚硝酸氮≤0.05mg/l、溶解氧≥6mg/l。
20.s3:盐碱地养殖管理:(1)盐碱水前期处理:将当地盐碱水经网目为150的网兜过滤后,再经每立方米一个氧气石进行连续曝气24h以上;(2)盐碱水的理化因子的控制:
①
盐度调制:盐碱水的盐度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时鱼体的水体盐度一致,即为盐度1
‰
;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养殖环境。即以每天盐碱水换水量15%的幅度将养殖水转换成全部使用当地盐碱水的养殖。达到盐碱水养殖。
21.②
水温调控:盐碱水的水温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前水温相差1℃以内,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即以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的幅度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最终水温保持在23-25℃之间。
22.③
其他理化因子的调控:溶解氧维持在5mg/l以上,氨氮≤0.2mg/l、亚硝酸氮≤0.050mg/l、n/p为16、ph维持在8.4-9.0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
23.(3)饲料投喂:采用市场上销售的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成分为:粗脂肪含量≧6.0%,粗蛋白含量≧45.0%,赖氨酸含量≧2.8%,粗灰分含量≦14.0%,粗纤维含量≦
5.0%,钙含量为1.0%~3.0%,总磷含量≥1.0%,氯化钠含量为0.5%~3.0%,水分含量≦10.0%。饲料投喂前需进行搅拌,采用饲料与盐碱水按照重量份数比为2:1的比例进行混匀搅拌,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体质量的1%,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
24.本实施例运输成活率90%,养殖220天,至平均体质量43.5g,养殖成活率达67%。
25.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大黄鱼的规格选择及前期处理:将全长5-7cm,平均体质量0.06g的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2
‰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30天。低盐驯化的方法是在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10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3
‰
的幅度进行降盐。水体温度维持在13℃-34℃之间;ph维持在7.8-9.0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总氮小于0.2mg/l、总磷小于0.05mg/l;盐度降至2
‰
以下时,每降盐一次均需停喂1天,其他时间正常投喂,投喂前饲料经饲料重量的1%-2%的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搅拌后方可投喂,饲料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视摄食情况而定。
26.s2:大黄鱼的运输:运输前停食3d,采用活水车进行运输,将大黄鱼运输至宁夏进行盐碱地养殖,运输密度为2000尾/m3,运输过程水质理化因子保持在水温在16℃、氨氮≤0.1mg/l、亚硝酸氮≤0.05mg/l、溶解氧≥6mg/l、ph维持在8.5-8.6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
27.s3:盐碱地养殖管理:(1)盐碱水前期处理:将当地盐碱水经网目为300的网兜过滤后,再经每立方米一个氧气石进行连续曝气24h以上;(2)盐碱水的理化因子的控制:
①
盐度调制:盐碱水的盐度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时鱼体的水体盐度一致,即为盐度2;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养殖环境。即以每天盐碱水换水量10%的幅度将养殖水转换成全部使用当地盐碱水的养殖,达到盐碱水养殖。
28.②
水温调控:盐碱水的水温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前水温相差1℃以内,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即以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的幅度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最终水温保持在18℃-20℃之间。
29.③
其他理化因子的调控:溶解氧维持在5mg/l以上,氨氮≤0.2mg/l、亚硝酸氮≤0.050mg/l、n/p为16、ph维持在8.5-8.6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
30.饲料投喂:采用市场上销售的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成分为:粗脂肪含量≧6.0%,粗蛋白含量≧45.0%,赖氨酸含量≧2.8%,粗灰分含量≦14.0%,粗纤维含量≦5.0%,钙含量为1.0%~3.0%,总磷含量≥1.0%,氯化钠含量为0.5%~3.0%,水分含量≦10.0%,饲料投喂前需进行搅拌,采用饲料与盐碱水按照重量份数比2:1的比例进行混匀搅拌,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体质量的1.1%,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
31.本实施例运输成活率82%,最终养殖300天,至平均体质量42.6g,养殖成活率达58%。
32.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大黄鱼的规格选择及前期处理:将全长5-7cm,平均体质量0.06g的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3
‰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35天。低盐驯化的方法是在正常海水
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10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2
‰
的幅度进行降盐。水体温度维持在13℃-34℃之间;ph维持在7.8-9.0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总氮小于0.2mg/l、总磷小于0.05mg/l;盐度降至2
‰
以下时,每降盐一次均需停喂1天,其他时间正常投喂,投喂前饲料经饲料重量的1%-2%的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搅拌后方可投喂,饲料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2%,视摄食情况而定。
33.s2:大黄鱼的运输:运输前停食2d,采用活水车进行运输,将大黄鱼运输至河南进行盐碱地养殖,运输密度为1500尾/m3,运输过程水质理化因子保持在水温在20℃、氨氮≤0.1mg/l、亚硝酸氮≤0.05mg/l、溶解氧≥6mg/l、ph维持在7.8-8.6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
34.s3:盐碱地养殖管理:(1)盐碱水前期处理:将当地盐碱水经网目为200的网兜过滤后,再经每立方米一个氧气石进行连续曝气24h以上;(2)盐碱水的理化因子的控制:
①
盐度调制:盐碱水的盐度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时鱼体的水体盐度一致,即为盐度3
‰
;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养殖环境。即以每天盐碱水换水量5%的幅度将养殖水转换成全部使用当地盐碱水的养殖,达到盐碱水养殖。
35.②
水温调控:盐碱水的水温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前水温相差1℃以内,待稳定1d后,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即以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的幅度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最终水温应保持在13℃-20℃。
36.③
其他理化因子的调控:溶解氧维持在5mg/l以上,氨氮≤0.2mg/l、亚硝酸氮≤0.050mg/l、n/p为16、ph维持在7.8-8.6之间,日变化不超过2。
37.饲料投喂:采用市场上销售的大黄鱼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成分为:粗脂肪含量≧6.0%,粗蛋白含量≧45.0%,赖氨酸含量≧2.8%,粗灰分含量≦14.0%,粗纤维含量≦5.0%,钙含量为1.0%~3.0%,总磷含量≥1.0%,氯化钠含量为0.5%~3.0%,水分含量≦10.0%,饲料投喂前需进行搅拌,采用饲料与盐碱水按照重量份数比2:1的比例进行混匀搅拌,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体质量的0.9%,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
38.本实施例运输成活率77%,最终养殖562天至平均体质量50g,养殖成活率达55.3%。
39.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仅在于:步骤s1中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3
‰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5天,低盐驯化的方法是在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5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5
‰
的幅度进行降盐。其余同实施例3。
40.本对比例运输成活率61%,最终养殖300天,至平均体质量40.1g,养殖成活率达43.5%。
41.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仅在于:步骤s3中盐度、水温调制方法不同,本对比例通过换水,以每天盐度变化0.5的幅度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养殖盐度一致。以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的幅度调整至与当地盐碱水的温度一致,最终水温保持在26-27℃之间,其余同实施例3。本对比例运输成活率72%,最终养殖300天,至平均体质量41.1g,养殖成活率达53.8%。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1
‰‑3‰
的水环境中进行养殖25-35天;s2:将大黄鱼运输至盐碱地养殖水域;s3:养殖水域的盐碱水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时鱼体的水体盐度一致,通过换水的方式,将养殖水转换成全部使用当地盐碱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调整水温的步骤:盐碱水水温在投入大黄鱼前调整至与运输前水温相差1℃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盐碱水前期处理步骤:将当地盐碱地水经过滤后,曝气24h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大黄鱼的规格为全长5-7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 中所述大黄鱼采用活水车运输,运输密度为1000-2000尾/m3,运输过程水质理化因子保持在水温12-20℃、氨氮≤0.1mg/l、亚硝酸氮≤0.05mg/l、溶解氧≥6mg/l。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投入大黄鱼后稳定1d,再通过换水的方式调整盐度和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盐碱水最终水温保持在13-25℃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盐驯化包括以下步骤:在正常海水盐度20
‰
以上,直接降至低盐度9-11
‰
,然后以每天降低盐度0.2-0.4
‰
的幅度进行降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盐碱水养殖过程中进行饲料投喂,每次投喂量为鱼体体质量的0.9-1.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与盐碱水按重量份数比为2:1的比例进行混匀搅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黄鱼盐碱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黄鱼经低盐驯化至养殖水体为低盐度1
技术研发人员:
黄伟卿 张艺 林培华 周振平 刘家富 林燕 刘铮 张伟 陈仕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2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