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很多国家都对太阳能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而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太阳能集热装置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介质的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虽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但是同样属于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关键部件。无论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主动式太阳房、太阳能温室,还是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工业加热、太阳能热发电等,都离不开太阳能集热装置,它们的动力或者核心部件都是太阳能集热装置。
3.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在安装时需要通过螺丝螺栓等部件将
底座和安装座进行安装和拆卸,拆装较为繁琐,耗费人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拆装简单,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座和镜场,
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镜场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
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卡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座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座相对应和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卡块,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且能够在所述侧槽内移动;所述卡座插入到所述卡槽中时,所述卡块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移动至所述凹槽内,进而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
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座顶面进入所述卡槽中,所述提拉装置能够与插入到所述卡槽中的所述卡座接触,向下推动所述提拉装置能够使所述卡块脱离所述凹槽,使所述卡座能够从所述卡槽中脱离进而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座分开。
7.优选的,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提拉杆和提拉块,所述提拉杆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始终凸出于所述安装座顶面,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所述提拉杆另一端与所述提拉块固定连接,拉动所述提拉杆能够使所述提拉块沿所述卡槽侧壁竖向滑动。
8.优选的,所述提拉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提拉杆凸出所述安装座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提拉块具有远离所述安装座顶面的移动趋势。
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侧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始终位于所述侧槽内,所述卡块另一端位于所述卡槽内且能够
契合插接至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进入所述侧槽的所述卡块具有远离所述侧槽底部的移动趋势。
10.优选的,所述卡座开设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关于所述卡座的竖直中心面对称,所述卡槽开设有两个所述侧槽,两个所述侧槽关于所述卡槽的竖直中心面对称。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镜场背面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并能够转动。
12.优选的,所述镜场包括多个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和多根集热管,多个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并排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多根所述集热管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并连通且固定在入射太阳光经多个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反射后的汇聚直线上。
13.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任意两个所述集热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连接并连通,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集热管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和所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所述公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套筒能够与所述集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母连接件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套筒能够与所述集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能够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使所述公连接件和所述母连接件连接并连通,进而使两个所述集热管连接并连通。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通过卡座能够快速的插入卡槽并被弹性件卡位锁紧,使安装座能够轻松、牢固的安装在底座上,保证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能够顺利进行集热;且向下推动提拉装置能够使卡接在卡座的凹槽中的弹性件脱离凹槽,从而使卡座离开卡槽,进而使底座与安装座实现快速拆卸,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的拆装简单方便,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1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可以收集太阳能漫反射光线,并将光线进行整理聚焦,进一步提高光转化率,资源利用率高,能够有效提高集热器的工作温度。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和底座的正面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23.图中:1-底座;2-安装座;3-集热管;4-槽型抛物面集热板;5-卡座;6-支撑件;7-连接件;8-凹槽;9-卡槽;10-连接杆;11-第二弹性件;12-提拉杆;13-提拉快;14-侧槽;15-第
一弹性件;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拆装简单,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和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包括底座1、安装座2和镜场,安装座2与镜场连接,底座1设置有卡座5,卡座5与底座1固定连接,卡座5开设有凹槽8,安装座2底面开设有与卡座5相对应和相匹配的卡槽9,卡槽9的侧壁开设有侧槽14,侧槽14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5和卡块16,卡块16一端与第一弹性件15固定连接且能够在侧槽14内移动,卡座5插入到卡槽9中能够使卡块5插入至凹槽8内,进而使底座1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安装座2包括提拉装置,提拉装置能够穿过安装座2顶面进入卡槽9中,提拉装置能够与插入到卡槽9中的卡座5接触,向下推动提拉装置能够使卡块16脱离凹槽8,使卡座5从卡槽9中脱离进而使底座1与安装座2分开,卡座5的顶面与侧面的交界线呈圆弧状,能够减小相对运动时的阻力,通过卡座5插入到卡槽9中,卡座5先将两侧的卡块16推入侧槽14内部,完全插紧后,卡块16在第一弹性件15的作用力下弹出,卡块16的部分嵌入在凹槽8中,使安装座2能够轻松、牢固的安装在底座1上,保证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能够顺利进行集热;在安装座2与底座1拆卸时,向下推动提拉装置能够使卡接在卡座5的凹槽8中的卡块16脱离凹槽8,卡块16移动至侧槽14内部后,卡板松动,人员可将安装座2取下,实现底座1与安装座2的快速拆卸,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的拆装简单方便,能够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29.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提拉装置包括提拉杆12和提拉块13,提拉杆12一端穿过安装座2且始终凸出于安装座2顶面,位于卡槽9的提拉杆12另一端与提拉块13固定连接,拉动提拉杆12能够使提拉块13沿卡槽9侧壁滑动,一个卡槽9对应一个提拉杆12和提拉块13,当底座1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座5时,对应的,安装座2也开设有与卡座5数量相同的卡槽9,各个凸出于安装座2顶面的提拉杆12一端可以通过连接杆10进行连接,当安装座2需要从底座1上拆除时,向下按压连接杆10可以同时将使卡座5从卡槽9中脱离,提高工作效率。
30.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提拉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1,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安装座2顶面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1另一端与提拉杆12凸出安装座2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件11能够使被卡座5顶起的提拉块13具有远离安装座2顶面的移动趋势,第二弹性件11可以是拉伸弹簧,当拉伸弹簧处于原状时,提拉块13位于卡块5的下端,当安装座2与底座1安装时,卡座5插入卡槽9中推动提拉块13向上运动,拉伸弹簧发生变形,当安装座2与底座1拆卸时,向下按压连接杆10时,拉伸弹簧恢复形变,使拆卸更加轻松简便。
31.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弹性件15为弹簧,弹簧一端与侧槽14底部固定连接,卡块16一端与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始终位于侧槽14内,卡块16另一端位于卡槽9内且能够契合插接至凹槽8中,当卡座5开始进入卡槽9内时,卡块16受到卡座5的推力进入侧槽14中并使第一弹性件15受到压缩,当卡座5完全进入到卡槽9后,第一弹性件15恢复的形变将卡块16推离侧槽14,并使卡块16能够插接至凹槽8中。
3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卡座5开设有两个凹槽8,两个凹槽8大小形状相同且关于卡座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卡槽9开设有两个侧槽14,两个侧槽14关于卡槽9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当卡座5插入到卡槽9内时,两个侧槽14中的卡块16对卡座5的固定效果更好。
3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安装座2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一端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镜场背面与支架另一端连接并能够转动,可以根据太阳位置调节镜场的角度,提高太阳光的资源利用率。
34.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镜场包括多个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和多根集热管3,多个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并排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多根集热管3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并连通且固定在入射太阳光经多个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反射后的汇聚直线上,这条直线与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抛物线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可以收集太阳能漫反射光线,并将光线进行整理聚焦,可以有效提高集热器工作温度,进一步提高光转化率,资源利用率高。
35.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6和连接件7,任意两个集热管3通过连接件7进行连接并连通,支撑件6沿集热管3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分别与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和连接件7固定连接,支撑件6呈阵列分布通过螺丝固定槽型抛物面集热板4上,支撑件6可以选择相互垂直的两个条形板,支撑效果好,且对太阳光的遮挡性最小。
3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连接件7包括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公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一套筒连接并连通,第一套筒能够与集热管3密封连接,第一底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可以在第一底座上绕第一套筒呈环状均匀分布,母连接件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与第二套筒连接并连通,第二套筒能够与集热管3密封连接,第二底座远离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连接孔相对应,连接块与连接孔为过盈配合,连接块插入到连接孔中使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连接并连通,进而使两个集热管3连接并连通,安装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37.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沿卡座5的竖直中心面在底座1的侧面设置定位标记,同样沿卡槽9的竖直中心面在安装座2的侧面也设置定位标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定位标记使卡座5与卡槽9进行一一精准定位,方便安装座2与底座1的安装。
38.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座和镜场,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镜场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卡座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座底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座相对应和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卡块,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且能够在所述侧槽内移动;所述卡座插入到所述卡槽中时,所述卡块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移动至所述凹槽内,进而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提拉装置,所述提拉装置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座顶面进入所述卡槽中,所述提拉装置能够与插入到所述卡槽中的所述卡座接触,向下推动所述提拉装置能够使所述卡块脱离所述凹槽,使所述卡座能够从所述卡槽中脱离进而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安装座分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包括提拉杆和提拉块,所述提拉杆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且始终凸出于所述安装座顶面,位于所述卡槽内的所述提拉杆另一端与所述提拉块固定连接,拉动所述提拉杆能够使所述提拉块沿所述卡槽侧壁竖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提拉杆凸出所述安装座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提拉块具有远离所述安装座顶面的移动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侧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始终位于所述侧槽内,所述卡块另一端位于所述卡槽内且能够契合插接至所述凹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进入所述侧槽的所述卡块具有远离所述侧槽底部的移动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开设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关于所述卡座的竖直中心面对称,所述卡槽开设有两个所述侧槽,两个所述侧槽关于所述卡槽的竖直中心面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镜场背面与所述支架另一端连接并能够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场包括多个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和多根集热管,多个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并排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多根所述集热管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并连通且固定在入射太阳光经多个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反射后的汇聚直线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任意两个所述集热管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连接并连通,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集热管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与所述槽型抛物面集热板和所述连接件均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公连接件和母连接件,所述公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套筒能够与所述集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母连接件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套筒能够与所述集热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
连接块能够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使所述公连接件和所述母连接件连接并连通,进而使两个所述集热管连接并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式光热发电镜场装置,具体涉及太阳能集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安装座和镜场,安装座与镜场连接,底座设置有卡座,卡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卡座开设有凹槽,安装座底面开设有与卡座相对应和相匹配的卡槽,卡槽的侧壁开设有侧槽,侧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卡块,卡块一端与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且能够在侧槽内移动;卡座插入到所述卡槽中时,卡块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移动至凹槽内,进而使底座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安装座包括提拉装置,提拉装置能够穿过安装座顶面进入卡槽中,提拉装置能够与插入到卡槽中的卡座接触,向下推动提拉装置能够使卡块脱离所述凹槽,使卡座能够从卡槽中脱离进而使底座与安装座分开。座分开。座分开。
技术研发人员:
巩亮 朱本国 任晓 赵家琪 王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研发日:
2022.09.28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