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在有的对土壤施肥是先用农耕具对土壤进行开沟,再将肥料通过管道导入沟壑内,这种方式称为条形施肥,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较松的土壤在开设沟壑时被农耕具耙去两侧的土壤可能会再次落入沟壑内,从而导致整条沟壑的深浅不一,进而在后续导入肥料时,沟壑内肥料的渗透度不一,最终会影响种植物吸收肥料的量不一,造成种植物成熟度不一,所以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
两个前端支撑臂,二者呈对称状态,每个前端支撑臂的一端均与拖拉机本体轴接,且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换向齿轮箱,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的自由端之间,换向齿轮箱具有一号旋转输出端和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共轴线且分别朝向两个前端支撑臂的自由端,一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垂直于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通过一号旋转输出端的旋转来驱动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旋转,每个二号旋转输出端均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对应的前端支撑臂的自由端相轴接的空心
传动轴,一号旋转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拖拉机本体传动相连的主传动轴;中心注料管,设于换向齿轮箱内,用于向两端的空心传动轴内注入肥料;两组多级传动组件,分别设于两个空心传动轴上,每组多级传动组件均包括若干组沿对应的空心传动轴等间距分布的多级传动机构,每组多级传动机构均包括转动设于对应的空心转轴上的旋转盘,每个旋转盘上均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传动配合的横向旋转输出端,每个横向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均与旋转盘的径向一致;多功能翻土组件,包括若干组中耕机构,每组中耕机构均包括与对应的横向旋转输出端相连的
螺旋轴,每个螺旋轴的内部均为空心状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相连通;两个空心支撑轴,二者分别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上,用于拖拉机前进时
带动每个螺旋轴向前滚动,进行翻土工作;若干个压力出料机构,分别设于若干个螺旋轴的端部,用于与土壤接触后挤压出料。
5.进一步的,换向齿轮箱包括:箱体,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的自由端之间,两个空心传动轴相向的一端均水平穿入箱体内,主传动轴的一端与两个空心传动轴相垂直的水平穿入箱体内;主动伞齿,与主传动轴穿入箱体内的一端同轴固连;两个从动伞齿,分别与两个空心传动轴穿入箱体的一端同轴固连,且主动伞齿与两个从动伞齿相啮合;其中,主动伞齿即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一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从动伞齿分别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中心注料管呈t形设于两个从动伞齿之间,中心注料管的两个水平端分别穿入两个空心传动轴内,且每个中心柱料管的水平端均与对应的空心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
6.进一步的,每个空心支撑轴均通过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一号轴承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上。
7.进一步的,每个旋转盘均包括:
柱状外壳,同轴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上;齿盘,位于柱状外壳内且同轴固定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上,齿盘的齿向与空心传动轴的轴向一致;若干个齿轮,沿齿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柱状外壳内,每个齿轮均与齿盘相啮合,每个齿轮的轴向均与齿盘的径向一致;其中,每个螺旋轴的一端均沿柱状外壳的径向依次穿过空心支撑轴和柱状外壳,并伸入柱状外壳内与柱状外壳相轴接,且每个齿轮均同轴套设于螺旋轴穿入柱状外壳的一端上,每个齿轮均为上述每个旋转盘的横向旋转输出端。
8.进一步的,每个柱状外壳均包括:卡座,呈柱状,中心处同轴开设有阶梯孔,卡座通过阶梯孔的小孔径端同轴活动套设于空心传动轴上,卡座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u形通槽;每个u形通槽均与阶梯孔的大孔径端相连通;卡盘,其外缘处成型若干个沿其圆柱方向等间距分布的u形插条,卡盘沿空心传动轴的轴向水平插入卡座内使得每个u形插条均完全插入对应的u形通槽中,且每个u形通槽在u形插条插入后还保留一个供螺旋轴的一端横向插入的通孔;其中,卡盘的内侧嵌设有一个平面轴承,每个齿盘与空心传动轴固连后与平面轴承相抵触,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二号轴承,每个螺旋轴的一端均横向插入每个二号轴承内,每个齿轮均同轴固定设于螺旋轴插入通孔内的一端,且均位于对应的两个二号轴承之间和齿盘相啮合,每个螺旋轴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与阶梯孔的大直径端的内壁相平齐,每个空心传动轴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的出料孔,若干个出料孔与若干个螺旋轴一一对应,并且每个u形通槽内均嵌设有一个用于供出料孔和螺旋轴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之间形成密封存料区的压块。
9.进一步的,每个螺旋轴朝向空心传动轴外的一端内均开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自身空
心管径的柱状容纳槽,每个压力出料机构均包括:弹簧,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内,弹簧的一端与柱状容纳槽的槽底相抵触;限位管,插入弹簧内,限位管的一端同轴成型有一个用于将弹簧下压的抵触凸缘,镂空支架,呈柱状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内,镂空支架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两个压力板,其中一个压力板与抵触凸缘相抵触,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与限位管相连通的放料孔,另外一个压力板通过镂空支架支出于螺旋轴外;柱状限位套,一端为开口结构,同轴套设于螺旋轴朝外的端部上,柱状限位套内成型有球形腔和与球形腔相连通的锥形限位槽,锥形限位槽朝向柱状限位套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将柱状限位套穿通,镂空支架的支出端位于球形腔内;锥状限位块,活动设于锥形限位槽内,锥状限位块朝向柱状限位套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同轴固连一个伸出柱状限位套外的抵压杆,锥状限位块的另一端与设于镂空支架支出端上的压力板相固连,抵压杆的端头处同轴固连一个镂空圆板。
10.进一步的,成型于镂空支架支出端上的压力板的内侧成型有一个球形隆起。
11.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外置驱动源使主传动轴旋转,此时每个螺旋轴绕自身轴线旋转;s2,向中心注料管内持续注入肥料,开动拖拉机,此时拖拉机向前驱动每个螺旋轴绕空心支撑轴的轴线旋转,当螺旋轴插入土壤后通过自身的旋转松土,并在旋转松土的同时向土壤内注入肥料。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的农耕施肥而言,本装置挂设于拖拉机前端的若干个螺旋轴能够在拖拉机前行时插入土壤内,并随着拖拉机的前行每个螺旋轴逐步转动插入土壤中,同时插入土壤后的螺旋轴又通过自转将土壤深度打松,此时通过向中心注料管内注入肥料,肥料通过每个空心转动轴流向对应的螺旋轴内并通过压力出料机构挤压出料,对土壤深层进行施肥,加强了肥料的渗透率,并且使用本装置施肥时无需提前开设沟壑,大大提高了施肥的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指a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所指a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所指a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6所指a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的柱状外壳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9是图8所指a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9所指a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的柱状外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12是图11所指a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图中标号为:1、前端支撑臂;2、空心传动轴;3、主传动轴;4、中心注料管;5、螺旋
轴;6、空心支撑轴;7、箱体;8、主动伞齿;9、从动伞齿;10、一号轴承;11、柱状外壳;12、齿盘;13、齿轮;14、卡座;15、阶梯孔;16、u形通槽;17、卡盘;18、u形插条;19、平面轴承;20、二号轴承;21、出料孔;22、压块;23、柱状容纳槽;24、弹簧;25、限位管;26、抵触凸缘;27、镂空支架;28、压力板;29、放料孔;30、柱状限位套;31、球形腔;32、锥形限位槽;33、锥状限位块;34、抵压杆;35、镂空圆板;36、球形隆起。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参考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两个前端支撑臂1,二者呈对称状态,每个前端支撑臂1的一端均与拖拉机本体轴接,且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换向齿轮箱,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之间,换向齿轮箱具有一号旋转输出端和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共轴线且分别朝向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一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垂直于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通过一号旋转输出端的旋转来驱动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旋转,每个二号旋转输出端均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对应的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相轴接的空心传动轴2,一号旋转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拖拉机本体传动相连的主传动轴3;中心注料管4,设于换向齿轮箱内,用于向两端的空心传动轴2内注入肥料;两组多级传动组件,分别设于两个空心传动轴2上,每组多级传动组件均包括若干组沿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等间距分布的多级传动机构,每组多级传动机构均包括转动设于对应的空心转轴上的旋转盘,每个旋转盘上均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传动配合的横向旋转输出端,每个横向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均与旋转盘的径向一致;多功能翻土组件,包括若干组中耕机构,每组中耕机构均包括与对应的横向旋转输出端相连的螺旋轴5,每个螺旋轴5的内部均为空心状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相连通;两个空心支撑轴6,二者分别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用于拖拉机前进时带动每个螺旋轴5向前滚动,进行翻土工作;若干个压力出料机构,分别设于若干个螺旋轴5的顶部,用于与土壤接触后挤压出料。
17.参考图3和4所示,换向齿轮箱包括:箱体7,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之间,两个空心传动轴2相向的一端均水平穿入箱体7内,主传动轴3的一端与两个空心传动轴2相垂直的水平穿入箱体7内;主动伞齿8,与主传动轴3穿入箱体7内的一端同轴固连;两个从动伞齿9,分别与两个空心传动轴2穿入箱体7的一端同轴固连,且主动伞齿8与两个从动伞齿9相啮合;其中,主动伞齿8即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一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从动伞齿9分别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中心注料管4呈t形设于两个从动伞齿9之间,中心注料管4的两个水平端分别穿入两个空心传动轴2内,且每个中心柱料管的水平端均与对应的空心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
18.当主传动轴3旋转后,通过主动伞齿8和两个从动伞齿9的传动配合,驱动两个空心传动轴2同步反向旋转,通过每个空心传动轴2的旋转来驱动每个旋转盘上横向旋转输出端的旋转,以此驱动每个螺旋轴5绕自身的轴线进行旋转,以实现旋转松土的效果。
19.参考图4所示,每个空心支撑轴6均通过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一号轴承10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
20.当拖拉机启动前行时,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由于自重下垂,那么每个螺旋轴5均会向下插入土壤内,并带动空心支撑轴6旋转,此时位于空心支撑轴6内的空心传动轴2也在旋转,所以通过一号轴承10的内外圈来分别供空心支撑轴6和空心传动轴2进行旋转,使得二者的旋转互不干涉。
21.参考图5所示,每个旋转盘均包括:柱状外壳11,同轴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齿盘12,位于柱状外壳11内且同轴固定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齿盘12的齿向与空心传动轴2的轴向一致;若干个齿轮13,沿齿盘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柱状外壳11内,每个齿轮13均与齿盘12相啮合,每个齿轮13的轴向均与齿盘12的径向一致;其中,每个螺旋轴5的一端均沿柱状外壳11的径向依次穿过空心支撑轴6和柱状外壳11,并伸入柱状外壳11内与柱状外壳11相轴接,且每个齿轮13均同轴套设于螺旋轴5穿入柱状外壳11的一端上,每个齿轮13均为上述每个旋转盘的横向旋转输出端。
22.由于齿盘12与空心传动轴2固连,那么当主传动轴3旋转后,每个齿盘12均会被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带动旋转,当齿盘12旋转后则会驱动与之啮合的每个齿轮13的旋转,由于每个齿轮13均与对应的螺旋轴5的一端相固连,所以最终每个螺旋轴5均会被驱动旋转。
23.参考图5、图9、图10和图12所示,每个柱状外壳11均包括:卡座14,呈柱状,中心处同轴开设有阶梯孔15,卡座14通过阶梯孔15的小孔径端同轴活动套设于空心传动轴2上,卡座14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u形通槽16;每个u形通槽16均与阶梯孔15的大孔径端相连通;卡盘17,其外缘处成型若干个沿其圆柱方向等间距分布的u形插条18,卡盘17沿空心传动轴2的轴向水平插入卡座14内使得每个u形插条18均完全插入对应的u形通槽16中,且每个u形通槽16在u形插条18插入后还保留一个供螺旋轴5的一端横向插入的通孔;其中,卡盘17的内侧嵌设有一个平面轴承19,每个齿盘12与空心传动轴2固连后与平面轴承19相抵触,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二号轴承20,每个螺旋轴5的一端均横向插入每个二号轴承20内,每个齿轮13均同轴固定设于螺旋轴5插入通孔内的一端,且均位于对应的两个二号轴承20之间和齿盘12相啮合,每个螺旋轴5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与阶梯孔15的大直径端的内壁相平齐,每个空心传动轴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的出料孔21,若干个出料孔21与若干个螺旋轴5一一对应,并且每个u形通槽16内均嵌设有一个用于供出料孔21和螺旋轴5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之间形成密封存料区的压块22。
24.在加工卡座14时,需确保卡座14在开设阶梯孔15后,内外圈之间还具有一定的厚度,那么u形通槽16在开设后会具有一定的壁厚,在u形通槽16的厚壁上加工若干个用于卡设二号轴承20和压块22的卡槽,在安装时,将其中一个二号轴承20先套设于螺旋轴5的一端,然后将齿轮13套设于螺旋轴5上,最后将另外一个二号轴承20套设于螺旋轴5的端部并
将齿轮13向上抵紧,此后,将螺旋轴5横向放置并使其一端水平推入u形通槽16内,确保二号轴承20卡入上述的卡槽内后,将压块22通过卡槽水平嵌入u形通槽16内,然后一并将平面轴承19、齿盘12和卡盘17套设于空心传动轴2上,通过移动卡盘17带动齿盘12和平面轴承19在空心传动轴2上朝向卡座14位移,直至卡盘17上的u形插条18插入对应的u形通槽16内,此时应确保齿盘12与每个齿轮13相啮合,再将卡盘17和卡座14相固定,由于卡座14转动设于空心传动轴2上,那么空心传动轴2的旋转并不会影响卡座14,所以当拖拉机前行时,每个螺旋轴5通过插入土壤后的推动力驱使对应的卡座14进行旋转,此时从出料孔21流出的肥料则会暂存于出料孔21和螺旋轴5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之间形成密封存料区(参考图9所指b区域)内,此时若螺旋轴5旋转至最下端,也就时螺旋轴5完全插入土壤内时,那么暂存的肥料则会通过自重向下流入至螺旋轴5内,并通过设于螺旋轴5端头处的压力出料机构流出。
25.参考图6和图7所示,每个螺旋轴5朝向空心传动轴2外的一端内均开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自身空心管径的柱状容纳槽23,每个压力出料机构均包括:弹簧24,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23内,弹簧24的一端与柱状容纳槽23的槽底相抵触;限位管25,插入弹簧24内,限位管25的一端同轴成型有一个用于将弹簧24下压的抵触凸缘26,镂空支架27,呈柱状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23内,镂空支架27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两个压力板28,其中一个压力板28与抵触凸缘26相抵触,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与限位管25相连通的放料孔29,另外一个压力板28通过镂空支架27支出于螺旋轴5外;柱状限位套30,一端为开口结构,同轴套设于螺旋轴5朝外的端部上,柱状限位套30内成型有球形腔31和与球形腔31相连通的锥形限位槽32,锥形限位槽32朝向柱状限位套30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将柱状限位套30穿通,镂空支架27的支出端位于球形腔31内;锥状限位块33,活动设于锥形限位槽32内,锥状限位块33朝向柱状限位套30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同轴固连一个伸出柱状限位套30外的抵压杆34,锥状限位块33的另一端与设于镂空支架27支出端上的压力板28相固连,抵压杆34的端头处同轴固连一个镂空圆板35。
26.在螺旋轴5还未接触土壤时,弹簧24沿螺旋轴5的径向向外抵压限位管25所成型的抵触凸缘26,并通过抵触凸缘26的位移抵触设有放料孔29的压力板28,在通过此压力板28带动镂空支架27另一端的压力板28抵触锥状限位块33,并使锥状限位块33将锥形限位槽32完全封堵,此时锥形限位槽32将柱状限位套30穿通的部位也会封堵,在向中心注料管4注入肥料后,肥料会分别通过两个空心传动轴2,进入每个螺旋轴5内,此时由于锥状限位块33的封堵作用,肥料不会从螺旋轴5流出而是暂存于球形腔31内,一旦螺旋轴5插入土壤后,会与土壤相抵触,并通过土壤挤压镂空圆板35推动抵压杆34朝向螺旋轴5内运动,以此推动锥形限位块脱离锥形限位槽32,此时肥料则会从锥形限位槽32穿通柱状限位套30的部位流出进入土壤内,随着拖拉机不断前行,那么螺旋轴5最终会完全插入土壤内,此时土壤的压力将镂空网板抵压与柱状限位套30完全贴合,抵压杆34完全伸入至球形腔31内,此时肥料会从镂空网板内漏出,完成对土壤的施肥,当螺旋轴5转动至与土壤脱离后,弹簧24的弹力则会将锥形限位块抵触至原状态。
27.参考图6所示,成型于镂空支架27支出端上的压力板28的内侧成型有一个球形隆起36。
28.球形隆起36防止肥料暂存于球形腔31后,受压力板28的挤压,长期粘附于压力板28上,那么通过压力板28上的球形隆起36使得螺旋轴5在运动至最高点且呈竖直状态时,通过肥料自身的重力,从球形隆起36上向下滴落。
29.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外置驱动源使主传动轴3旋转,此时每个螺旋轴5绕自身轴线旋转;在初始状态,整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由于连接其他组件后的重力会向下垂,部分螺旋轴5的端部会插入土壤内,此时主传动轴3的旋转会通过主动伞齿8与两个从动伞齿9的传动配合,驱动两个空心传动轴2同步旋转,那么与空心传动轴2固连的齿盘12则会带动每个齿轮13的旋转,最终与齿轮13相连的螺旋轴5则会绕自身轴线旋转,实现螺旋翻土的功能。
30.s2,向中心注料管4内持续注入肥料,开动拖拉机,此时拖拉机向前驱动每个螺旋轴5绕空心支撑轴6的轴线旋转,当螺旋轴5插入土壤后通过自身的旋转松土,并在旋转松土的同时向土壤内注入肥料。
31.在向中心注料管4内持续注入肥料后,肥料会分别流入两个空心传动轴2内,并通过每个空心传动轴2所开设的出料口进入被压块22封闭的暂存区域内,当拖拉机启动后,部分插入土壤内的螺旋轴5会在拖拉机前行时,受到反坐用力驱动卡座14绕空心传动轴2的轴线旋转,由于螺旋轴5与卡座14轴接,那么随着拖拉机的不断前行,螺旋轴5会在自转的同时,卡座14会带动每个螺旋轴5沿空心传动轴2的轴线公转,在螺旋轴5公转至完全插入土壤后,暂存于被压块22封闭的暂存区域的肥料则会流入至螺旋轴5内,并从镂空圆板35漏出,对土壤的深部进行施肥,此过程中由于螺旋轴5又在自转松土,那么肥料会完全渗入土壤内,增大土壤的吸收率。
3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前端支撑臂(1),二者呈对称状态,每个前端支撑臂(1)的一端均与拖拉机本体轴接,且另一端均为自由端;换向齿轮箱,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之间,换向齿轮箱具有一号旋转输出端和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共轴线且分别朝向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一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垂直于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的轴向,通过一号旋转输出端的旋转来驱动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旋转,每个二号旋转输出端均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对应的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相轴接的空心传动轴(2),一号旋转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呈水平且与拖拉机本体传动相连的主传动轴(3);中心注料管(4),设于换向齿轮箱内,用于向两端的空心传动轴(2)内注入肥料;两组多级传动组件,分别设于两个空心传动轴(2)上,每组多级传动组件均包括若干组沿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等间距分布的多级传动机构,每组多级传动机构均包括转动设于对应的空心转轴上的旋转盘,每个旋转盘上均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传动配合的横向旋转输出端,每个横向旋转输出端的轴向均与旋转盘的径向一致;多功能翻土组件,包括若干组中耕机构,每组中耕机构均包括与对应的横向旋转输出端相连的螺旋轴(5),每个螺旋轴(5)的内部均为空心状且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相连通;两个空心支撑轴(6),二者分别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用于拖拉机前进时带动每个螺旋轴(5)向前滚动,进行翻土工作;若干个压力出料机构,分别设于若干个螺旋轴(5)的顶部,用于与土壤接触后挤压出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齿轮箱包括:箱体(7),设于两个前端支撑臂(1)的自由端之间,两个空心传动轴(2)相向的一端均水平穿入箱体(7)内,主传动轴(3)的一端与两个空心传动轴(2)相垂直的水平穿入箱体(7)内;主动伞齿(8),与主传动轴(3)穿入箱体(7)内的一端同轴固连;两个从动伞齿(9),分别与两个空心传动轴(2)穿入箱体(7)的一端同轴固连,且主动伞齿(8)与两个从动伞齿(9)相啮合;其中,主动伞齿(8)即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一号旋转输出端,两个从动伞齿(9)分别为上述换向齿轮箱的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中心注料管(4)呈t形设于两个从动伞齿(9)之间,中心注料管(4)的两个水平端分别穿入两个空心传动轴(2)内,且每个中心柱料管的水平端均与对应的空心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空心支撑轴(6)均通过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一号轴承(10)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旋转盘均包括:柱状外壳(11),同轴活动套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齿盘(12),位于柱状外壳(11)内且同轴固定设于对应的空心传动轴(2)上,齿盘(12)的齿向与空心传动轴(2)的轴向一致;
若干个齿轮(13),沿齿盘(1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柱状外壳(11)内,每个齿轮(13)均与齿盘(12)相啮合,每个齿轮(13)的轴向均与齿盘(12)的径向一致;其中,每个螺旋轴(5)的一端均沿柱状外壳(11)的径向依次穿过空心支撑轴(6)和柱状外壳(11),并伸入柱状外壳(11)内与柱状外壳(11)相轴接,且每个齿轮(13)均同轴套设于螺旋轴(5)穿入柱状外壳(11)的一端上,每个齿轮(13)均为上述每个旋转盘的横向旋转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柱状外壳(11)均包括:卡座(14),呈柱状,中心处同轴开设有阶梯孔(15),卡座(14)通过阶梯孔(15)的小孔径端同轴活动套设于空心传动轴(2)上,卡座(14)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u形通槽(16);每个u形通槽(16)均与阶梯孔(15)的大孔径端相连通;卡盘(17),其外缘处成型若干个沿其圆柱方向等间距分布的u形插条(18),卡盘(17)沿空心传动轴(2)的轴向水平插入卡座(14)内使得每个u形插条(18)均完全插入对应的u形通槽(16)中,且每个u形通槽(16)在u形插条(18)插入后还保留一个供螺旋轴(5)的一端横向插入的通孔;其中,卡盘(17)的内侧嵌设有一个平面轴承(19),每个齿盘(12)与空心传动轴(2)固连后与平面轴承(19)相抵触,每个通孔内均嵌设有两个呈对称状态的二号轴承(20),每个螺旋轴(5)的一端均横向插入每个二号轴承(20)内,每个齿轮(13)均同轴固定设于螺旋轴(5)插入通孔内的一端,且均位于对应的两个二号轴承(20)之间和齿盘(12)相啮合,每个螺旋轴(5)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与阶梯孔(15)的大直径端的内壁相平齐,每个空心传动轴(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形阵列的出料孔(21),若干个出料孔(21)与若干个螺旋轴(5)一一对应,并且每个u形通槽(16)内均嵌设有一个用于供出料孔(21)和螺旋轴(5)插入通孔一端的端头之间形成密封存料区的压块(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旋轴(5)朝向空心传动轴(2)外的一端内均开设有一个直径大于自身空心管径的柱状容纳槽(23),每个压力出料机构均包括:弹簧(24),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23)内,弹簧(24)的一端与柱状容纳槽(23)的槽底相抵触;限位管(25),插入弹簧(24)内,限位管(25)的一端同轴成型有一个用于将弹簧(24)下压的抵触凸缘(26),镂空支架(27),呈柱状活动设于柱状容纳槽(23)内,镂空支架(27)的两端分别成型有两个压力板(28),其中一个压力板(28)与抵触凸缘(26)相抵触,且其上开设有一个与限位管(25)相连通的放料孔(29),另外一个压力板(28)通过镂空支架(27)支出于螺旋轴(5)外;柱状限位套(30),一端为开口结构,同轴套设于螺旋轴(5)朝外的端部上,柱状限位套(30)内成型有球形腔(31)和与球形腔(31)相连通的锥形限位槽(32),锥形限位槽(32)朝向柱状限位套(30)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将柱状限位套(30)穿通,镂空支架(27)的支出端位于球形腔(31)内;锥状限位块(33),活动设于锥形限位槽(32)内,锥状限位块(33)朝向柱状限位套(30)外的一端渐缩呈锥形且同轴固连一个伸出柱状限位套(30)外的抵压杆(34),锥状限位块
(33)的另一端与设于镂空支架(27)支出端上的压力板(28)相固连,抵压杆(34)的端头处同轴固连一个镂空圆板(3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型于镂空支架(27)支出端上的压力板(28)的内侧成型有一个球形隆起(36)。8.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外置驱动源使主传动轴(3)旋转,此时每个螺旋轴(5)绕自身轴线旋转;s2,向中心注料管(4)内持续注入肥料,开动拖拉机,此时拖拉机向前驱动每个螺旋轴(5)绕空心支撑轴(6)的轴线旋转,当螺旋轴(5)插入土壤后通过自身的旋转松土,并在旋转松土的同时向土壤内注入肥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农业施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耕施肥配合用的变量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两个前端支撑臂、换向齿轮箱、两组多级传动组件、多功能翻土组件、若干个压力出料机构,换向齿轮箱具有一号旋转输出端和两个二号旋转输出端,每个二号旋转输出端均连接有空心传动轴,一号旋转输出端上连接有主传动轴,多功能翻土组件包括若干组中耕机构,每组中耕机构均包括螺旋轴,本装置挂设于拖拉机前端的若干个螺旋轴能够在拖拉机前行时插入土壤内,并随着拖拉机的前行每个螺旋轴逐步转动插入土壤中,同时插入土壤后的螺旋轴又通过自转将土壤深度打松,通过压力出料机构挤压出料,对土壤深层进行施肥,加强了肥料的渗透率。加强了肥料的渗透率。加强了肥料的渗透率。
技术研发人员:
郑殿峰 郑殿德 冯乃杰 郑皓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黑龙江省世纪云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4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