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
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转炉吹炼过程中,需要定时通过机械捅风眼机上的钢钎对转炉炉后侧的风眼进行捅打。由于空气的冷却作用,高温铜液易在进风口处凝结堵塞,使风口的通风面积减小,送风阻力增大,影响吹炼效果,降低转炉的生产效率,最终使转炉的寿命、产量等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受到影响。现有捅风眼机的工作过程是由空压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完成。活塞杆前端通过u型接头与滑座连接,滑座前端安装有支钎座用来放置钢钎。支钎座与滑座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滑座沿气缸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从而使钢钎完成捅打风眼的过程。
3.在转炉吹炼过程中,从炉口喷溅出的炉渣落到光杠上,滑座在受污染的光杠上频繁往复运动,导致支钎座中心与活塞杆的同轴度降低,容易在捅风眼过程中出现钢钎卡、憋现象,影响捅打效果。同时因为热传递现象,钢钎在工作过程中本身带有较高的温度,刚性减弱,容易使钢钎弯曲或折断,最终出现支钎座整体结构断裂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支钎座断裂现象,就需要将支钎座整体拆卸下来更换,检修过程较长,影响捅风眼机作业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捅风眼过程中出现的钢钎卡、憋现象及支钎座寿命对捅风眼机作业率的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捅风眼机滑座上的固定板、卡合定位在固定板上的多个钢钎
托座,每个钢钎托座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的对应位置,每个钢钎托座背部均设置有螺纹孔a,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过螺栓组件锁紧对应钢钎托座的螺纹孔b。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等间距设置在背板前侧的中部的若干中部对接槽、设置在背板前侧
左端的左端对接槽、设置在背板前侧右端的右端对接槽;
8.所述多个钢钎托座包括若干与中部对接槽一一配合的中间钢钎托座、一个与左端对接槽配合的左侧钢钎托座、一个与右端对接槽配合的右侧钢钎托座。
9.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钢钎托座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槽体和设置在槽体两侧的拼装耳板、设置在槽体前侧的开口、设置在槽体后侧的螺纹孔b,所述中部对接槽内设置有形状与两侧的拼装耳板对应的辅助卡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钢钎托座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左槽体和设置在左槽体右侧的
右拼装耳板,所述左端对接槽内设置有形状与右拼装耳板对应的辅助卡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右侧钢钎托座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右槽体和设置在右槽体左侧的左拼装耳板,所述右端对接槽内设置有形状与左拼装耳板对应的辅助卡槽。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对目前捅风眼机支钎座进行设计改造,通过改变钢钎托座与固定板的结构,能够针对钢钎中心线进行调整和支撑,进一步减少机械捅风眼机支钎座整体结构的断裂与检修率,进而提升机械捅风眼机作业率,卡合连接可以有效针对钢钎中心线进行调整,消除捅风眼过程中出现的卡、憋现象。
14.2、当有一个钢钎托座结构损坏时,只需将损坏的钢钎托座更换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支钎座,缩短了检修时长,在更换钢钎托座时更加便捷,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支钎座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一个向视图;
17.图3是图2的俯视图;
18.图4是固定板的机构示意图;
19.图5是中间钢钎托座的机构示意图;
20.图6是左侧钢钎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右侧钢钎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固定板,1-1-背板,1-2-中部对接槽,1-3-左端对接槽,1-4-右端对接槽,2-中间钢钎托座,2-1-槽体,2-2-拼装耳板,2-3-开口,3-左侧钢钎托座,3-1-左槽体,3-2-右拼装耳板,4-右侧钢钎托座,4-1-右槽体,4-2-左拼装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如图1到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捅风眼机滑座上的固定板1、卡合定位在固定板1上的多个钢钎托座,每个钢钎托座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1的对应位置。
29.每个钢钎托座背部均设置有螺纹孔a,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通过螺栓组件锁紧对应钢钎托座的螺纹孔b。
30.所述固定板1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1-1、等间距设置在背板1-1前侧的中部的若干中部对接槽1-2、设置在背板1-1前侧左端的左端对接槽1-3、设置在背板1-1前侧右端的右端对接槽1-4;
31.所述多个钢钎托座包括若干与中部对接槽1-2一一配合的中间钢钎托座2、一个与左端对接槽1-3配合的左侧钢钎托座3、一个与右端对接槽1-4配合的右侧钢钎托座4。
32.所述中间钢钎托座2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槽体2-1和设置在槽体2-1两侧的拼装耳板2-2、设置在槽体2-1前侧的开口2-3、设置在槽体2-1后侧的螺纹孔b,所述中部对接槽1-2内设置有形状与两侧的拼装耳板2-2对应的辅助卡槽。
33.所述左侧钢钎托座3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左槽体3-1和设置在左槽体3-1右侧的右拼装耳板3-2,所述左端对接槽1-3内设置有形状与右拼装耳板3-2对应的辅助卡槽。
34.所述右侧钢钎托座4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右槽体4-1和设置在右槽体4-1左侧的左拼装耳板4-2,所述右端对接槽1-4内设置有形状与左拼装耳板4-2对应的辅助卡槽。
35.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目前捅风眼机支钎座进行设计改造,通过改变钢钎托座与固定板的结构,能够针对钢钎中心线进行调整和支撑,进一步减少机械捅风眼机支钎座整体结构的断裂与检修率,进而提升机械捅风眼机作业率,卡合连接可以有效针对钢钎中心线进行调整,消除捅风眼过程中出现的卡、憋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捅风眼机滑座上的固定板(1)、卡合定位在固定板(1)上的多个钢钎托座,每个钢钎托座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1)的对应位置,每个钢钎托座背部均设置有螺纹孔a,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通过螺栓组件锁紧对应钢钎托座的螺纹孔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1-1)、等间距设置在背板(1-1)前侧的中部的若干中部对接槽(1-2)、设置在背板(1-1)前侧左端的左端对接槽(1-3)、设置在背板(1-1)前侧右端的右端对接槽(1-4);所述多个钢钎托座包括若干与中部对接槽(1-2)一一配合的中间钢钎托座(2)、一个与左端对接槽(1-3)配合的左侧钢钎托座(3)、一个与右端对接槽(1-4)配合的右侧钢钎托座(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钢钎托座(2)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槽体(2-1)和设置在槽体(2-1)两侧的拼装耳板(2-2)、设置在槽体(2-1)前侧的开口(2-3)、设置在槽体(2-1)后侧的螺纹孔b,所述中部对接槽(1-2)内设置有形状与两侧的拼装耳板(2-2)对应的辅助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钢钎托座(3)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左槽体(3-1)和设置在左槽体(3-1)右侧的右拼装耳板(3-2),所述左端对接槽(1-3)内设置有形状与右拼装耳板(3-2)对应的辅助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钢钎托座(4)包括开口向上方形的右槽体(4-1)和设置在右槽体(4-1)左侧的左拼装耳板(4-2),所述右端对接槽(1-4)内设置有形状与左拼装耳板(4-2)对应的辅助卡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械捅风眼机钢钎调整和支撑的装置,涉及有冶金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捅风眼机滑座上的固定板、卡合定位在固定板上的多个钢钎托座,每个钢钎托座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板的对应位置,每个钢钎托座背部均设置有螺纹孔A,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过螺栓组件锁紧对应钢钎托座的螺纹孔B;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连接可以有效针对钢钎中心线进行调整,消除捅风眼过程中出现的卡、憋现,缩短了检修时长,在更换钢钎托座时更加便捷,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支钎座的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的优点。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的优点。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任婧 朱佳 祁麟 赵鲁 何清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白银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1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