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
灭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
背景技术:
2.许多传染疾病如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黄热病等,大多是以蚊子为媒介传播,许多传染疾病虽因环境卫生改善等因素而有减少的现象,但部分传染疾病却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除积极改善环境品质,清除蚊虫孳生源等措施外,有效的捕蚊及杀蚊方式,也为一种必要及最后的防护手段。
3.惯用的灭蚊方式如蚊香、杀虫剂或灭蚊灯等虽可达到一定的灭蚊效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具有相当多的缺点,除捕蚊灯外,其他灭蚊方式均需要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来达到驱蚊灭蚊的效果,其在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尤其对于餐馆、饭店等蚊虫较多场所,如果剂量少了则不能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剂量大了则会与食物接触,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存在中毒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环保且灭蚊效果好的灭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用以对水加热煮沸后形成高温喷雾进行灭蚊,可实现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的同时兼顾环保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
外壳与喷雾组件,该外壳的中心开设有储液腔,在该储液腔下方的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单元,靠近该加热单元的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头,在
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所述储液腔上方的外壳内设置有自吸
增压泵与控制机构,所述自吸增压泵的进口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的出口通过出液管与所述喷雾组件相连,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通过集液斗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内设置有密封盖,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喷雾开关,所述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自吸增压泵、电源开关与喷雾开关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与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电源开关与喷雾开关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各输入端上,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与所述加热单元、自吸增压泵相连接。
8.进一步的,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外壳上开设有充电口。
9.进一步的,所述喷雾组件包括雾化器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雾化器上的喷头,所述雾化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采用螺旋可伸缩式盘管。
11.进一步的,在所述出液管的出口处设置有隔热手柄。
12.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警示灯,该警示灯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电源开关与控制机构,可在将储液腔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自动停止加热,之后即可将本装置转移至使用位置,按下喷雾开关后自吸增压泵即可将沸水泵入喷雾组件后喷淋在待灭蚊物品的表面或直接蚊子上,由于蚊子在温度超过50℃时即会死亡,因此喷出的90℃以上的高温水雾能够有效地杀灭蚊子,实现了通过高温水雾达到良好的灭蚊效果的同时,沸水喷雾中不含任何有毒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不会对餐馆饭店内的食物造成影响,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背景技术灭蚊时存在的缺点;
16.2、通过喷雾组件设置的雾化器与多个喷嘴,可以使得喷雾出的沸水水雾均匀分布在空气中,从而既能够保证灭蚊效果,又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17.3、通过可伸缩出液管的设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所蚊子或带灭蚊物体的高度调节出液管的长度,还能够适用于空间狭小处不易进行操作等地方的灭蚊,使用效果好;
18.4、通过设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与第二液位传感器,能够对储液腔内水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当加入水之第二液位传感器时警示灯亮绿灯即可停止加液操作,当喷雾灭蚊后沸水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警示灯亮红灯提醒及时加液;
19.5、通过充电口的设置,方便使用人员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从而使得本装置在喷雾灭蚊作业时不需要连接电源,实现了便携式可移动的灭蚊操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包括外壳1与喷雾组件2,该外壳1的中心开设有储液腔3,在该储液腔3下方的外壳1内设置有加热单元4,靠近该加热单元4的外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头5,在所述储液腔3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与第一液位传感器7,所述储液腔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8,在所述储液腔3上方的外壳1内设置有自吸增压泵9与控制机构10,所述自吸增压泵9的进口通过进液管11与所述储液腔3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9的出口通过出液管12与所述喷雾组件2相连,靠近所述控制机构10的外壳1上开设有充电口13,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通过集液斗14与所述储液腔3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内设置有密封盖15,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源开关16与警示灯17,在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把手18上设置有喷雾开关19,所述加热单元4、温度传感器6、第一液位传感器7、第二液位传感器8、自吸增压泵9、电源开关16与喷雾开关19均与所述控制机构10电连接。
26.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喷雾组件2包括雾化器201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雾化器上的喷头202,所述雾化器201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12相连。
27.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控制器与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6、第一液位传感器7、第二液位传感器8、电源开关16与喷雾开关19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各输入端上,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与所述加热单元4、自吸增压泵9相连接。
28.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加热单元4用于对储液腔3内的沸水进行加热,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对沸水的温度进行采集,当其监测到的储液腔3内部的沸水温度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断开加热单元4与电源连接头5之间的连接,以停止加热单元4对沸水进一步加热。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7位于储液腔3的底部,用于对出叶强内储液腔内水的液位高度极小值进行监控,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8位于储液腔3的顶部,用于对水的液位高度极大值进行监控,当液位高度达到极小值时,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警示灯17亮起红灯,提示需要补水,并同时通过驱动电路断开加热单元4与电源连接头5之间的连接,即便按下电源开关16后也不会加热,以防止干烧;当液位高度达到极大值时,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警示灯17亮起绿灯,提示停止补水,并同时通过驱动电路断开加热单元4与电源连接头5之间的连接,按下电源开关16后即可对水进行加热。当喷雾开关19开启时,自吸增压泵9得电工作,将沸水自储液腔3内吸出并泵入喷雾组件2内,然后喷雾组件2将沸水喷雾在待灭蚊物品或蚊子表面,当喷雾开关19关闭时,沸水不能从喷头处喷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蚊装置中的各管路元件、自吸增压泵9的泵腔及其中的叶轮、储液腔3的侧壁、传感器等与沸水直接接触的元件均可采用铜质材料、高分子材料或与沸水接触时不易渗出碳的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30.实施例2:
3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液管12采用螺旋可伸缩式盘管,如图3所示,在所述出液管12的出口处设置有隔热手柄20。
32.通过可伸缩出液管12的设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所灭蚊物品或蚊子的高度调节出液管12的长度,还能够适用于空间狭小处不易进行操作等地方的灭蚊,使用效果更好。
33.在使用时,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原理和操作过程相同,首先,打开密封盖15,将沸水自进液口、集液斗14加入储液腔3,当水的液面高度达到第二液位传感器8时,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警示灯17亮起绿灯,提示停止加水,之后连接电源连接头5与外接电源,按下电源开关16通过加热单元4对水进行加热,当温度传感器6监测到的储液腔3内部的水温度达到预设阈值即沸腾时,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断开加热单元4与电源连接头5之间的连接,之后将本装置转移至使用位置,按下喷雾开关19后自吸增压泵9即可将沸水泵入喷雾组件2后喷淋在待灭蚊物品或蚊子的表面。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与喷雾组件,该外壳的中心开设有储液腔,在该储液腔下方的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单元,靠近该加热单元的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头,在所述储液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所述储液腔上方的外壳内设置有自吸增压泵与控制机构,所述自吸增压泵的进口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所述自吸增压泵的出口通过出液管与所述喷雾组件相连,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通过集液斗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在所述进液口内设置有密封盖,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喷雾开关,所述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自吸增压泵、电源开关与喷雾开关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与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电源开关与喷雾开关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各输入端上,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组与所述加热单元、自吸增压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控制机构的外壳上开设有充电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雾化器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雾化器上的喷头,所述雾化器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管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采用螺旋可伸缩式盘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液管的出口处设置有隔热手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警示灯,该警示灯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式喷雾灭蚊装置,包括外壳与喷雾组件,该外壳的中心开设有储液腔,在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单元,靠近该加热单元的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电源连接头,在储液腔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液位传感器,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储液腔上方的外壳内设置有自吸增压泵与控制机构,自吸增压泵的进口通过进液管与储液腔相连通,自吸增压泵的出口通过出液管与喷雾组件相连,在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通过集液斗与储液腔连通,在进液口内设置有密封盖,在外壳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在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把手上设置有喷雾开关。其显著效果是:通过高温水雾达到环保无害的灭蚊效果。通过高温水雾达到环保无害的灭蚊效果。通过高温水雾达到环保无害的灭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刘世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永川区创新蒸饭器五金经营部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