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类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能形成显著的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和菌核类组织并能够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大型食用菌一般形体较大,肉眼可见,多为肉质、膜质或胶质,如香菇、黑木耳、双孢菇、姬松茸等,食用菌仅在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们喜食的佳品。
3.为了满足食用菌的生长条件,人工种植时通常采用培养室对食用菌进行培养,为了创造更适宜于菌类生长的温度环境,往往需要增设加热设备,以提高培养室的温度,然而,目前的菌类培养室普遍使用热风或者热流加热,在升温的同时,也降低了室内湿度,影响了菌类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包括:
7.空腔墙体,设置为培养室的墙体;
8.加热水箱,设置在空腔墙体底部;
9.水幕喷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的侧壁上;
10.供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内,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
11.其中,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水箱的电源部分相连接,使得培养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加热水箱能够停止工作。
12.所述加热水箱包括:
13.水箱本体,其侧壁上设置有注水口和排水口;
14.加热组件,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用于加热水,其电源部分与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
15.所述水幕喷水机构包括:
16.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所述若干个水槽中,从顶部第一个水槽开始到下部倒数第二个水槽的底部均设置有漏水管,使得供水机构送来的热水,能够从顶部第一个水槽逐级向下流动,形成水帘,最底部水槽将水导回加热水箱中;
17.若干个导水管,水平排列于空腔墙体顶部侧壁上,其进水口与供水机构出水端对应连接,其出水口与顶部第一个水槽相对应。
18.所述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每个水槽均为倾斜设置,使得水流能够从水槽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由漏水管排出,其中,每个水槽倾斜设置后,在整体上形成之
字形排布。
19.所述供水机构包括:
20.泵,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供水机构将加热水箱内的热水打入水幕喷水机构中,使得空腔墙体上能够形成水帘,温热的水帘在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水汽也能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有效避免了现有的培养室加热设备会降低空气湿度影响菌类生长的问题。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水幕喷水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通过泵将水箱本体内的热水打入导水管中,导水管将热水注入到顶部第一个水槽中,热水再通过水槽底部的漏水管,逐级向下流动,使得墙体上形成水帘,温热的水帘不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室温的升高。进一步的,为了使水槽中的热水能够均匀稳定的流出形成水帘,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中,每个水槽均为倾斜设置,使得水流能够从水槽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由漏水管排出,其中,每个水槽倾斜设置后,在整体上形成之字形排布。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包括:空腔墙体2,设置为培养室的墙体;加热水箱4,设置在空腔墙体2底部;水幕喷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2的侧壁上;供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2内,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4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其中,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水箱4的电源部分相连接,使得培养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加热水箱4能够停止工作。
26.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水箱4包括:水箱本体,其侧壁上设置有注水口6和排水口5;加热组件8,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用于加热水,其电源部分与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
27.如图1和图2所示,水幕喷水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3,所述若干个水槽3中,从顶部第一个水槽3开始到下部倒数第二个水槽3的底部均设置有漏水管,使得供水机构送来的热水,能够从顶部第一个水槽3逐级向下流动,形成水帘,最底部水槽3将水导回加热水箱4中;若干个导水管1,水平排列于空腔墙体2顶部侧壁上,其进水口与供水机构出水端对应连接,其出水口与顶部第一个水槽3相对应。
28.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3,每个水槽3均为倾斜设置,使得水流能够从水槽3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由漏水管排出,其中,每个水槽3倾斜设置后,在整体上形成之字形排布。
29.如图2所示,供水机构包括:泵7,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4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
机构的进水端连接。
30.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做为培养室的墙体,预设加热组件8的最高加热温度为40摄氏度,当水箱本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到40摄氏度时,开启泵7,泵7将水箱本体内的热水打入导水管1中,导水管1将热水注入到顶部第一个水槽3中,热水再通过水槽3底部的漏水管,逐级向下流动,使得墙体上形成水帘,温热的水帘不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室内温度保持在22摄氏度,通过室内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室温情况,由于气候季节的原因,外部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到室内温度,当室温高于22摄氏度时,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反馈给加热组件8的电源部分,加热组件8停止工作,同时,实时观察室内的湿度传感器,由于水帘的存在,不会影响室内的湿度,保证室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85%。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墙体(2),设置为培养室的墙体;加热水箱(4),设置在空腔墙体(2)底部;水幕喷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2)的侧壁上;供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2)内,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4)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其中,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水箱(4)的电源部分相连接,使得培养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加热水箱(4)能够停止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4)包括:水箱本体,其侧壁上设置有注水口(6)和排水口(5);加热组件(8),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用于加热水,其电源部分与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喷水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3),所述若干个水槽(3)中,从顶部第一个水槽(3)开始到下部倒数第二个水槽(3)的底部均设置有漏水管,使得供水机构送来的热水,能够从顶部第一个水槽(3)逐级向下流动,形成水帘,最底部水槽(3)将水导回加热水箱(4)中;若干个导水管(1),水平排列于空腔墙体(2)顶部侧壁上,其进水口与供水机构出水端对应连接,其出水口与顶部第一个水槽(3)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上而下分布若干个水槽(3),每个水槽(3)均为倾斜设置,使得水流能够从水槽(3)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流动过程中由漏水管排出,其中,每个水槽(3)倾斜设置后,在整体上形成之字形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泵(7),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4)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类培养室用均衡温控装置,该装置包括:空腔墙体,设置为培养室的墙体;加热水箱,设置在空腔墙体底部;水幕喷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的侧壁上;供水机构,设置在空腔墙体内,其进水端设置在加热水箱内,出水端与水幕喷水机构的进水端连接;其中,培养室内的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水箱的电源部分相连接,使得培养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加热水箱能够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菌类培养室普遍使用热风加热,在升温的同时,也降低了室内湿度,影响了菌类生长的问题。影响了菌类生长的问题。影响了菌类生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陈天泰 韩颜隆 曾宝成 曾信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2

技术公布日:

2023/1/3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21:2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2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槽   水箱   空腔   墙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