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硅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2.硅油通常指的是在室温下保持
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一般分为甲基硅油和改性硅油两类。最常用的硅油——甲基硅油,也称为普通硅油,其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甲基硅油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疏水性能好。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3.在硅油的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硅油的原材料和辅料添加到反应釜内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目前多为人工添加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也不方便掌控添加量,添加精度有待提高,不利于硅油的实际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包括底座、反应釜、
原料罐、液体泵、盖子,反应釜、原料罐、液体泵均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盖子设置在反应釜的顶端开口处,盖子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液体泵的抽液口安装有抽料管,且抽料管的另一端与原料罐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液体泵的排液口安装有供料管,且供料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盖子上安装有
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反应釜的内部相连通,进料管的另一端通过水管接头与且通过转接头与供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安装有位于盖子上方的的流量计和电磁阀,且电磁阀设置在流量计的上方。
6.优选的,所述原料罐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与液体泵的数量相等。
7.优选的,所述原料罐的顶端设置为开口且压盖有盖环,盖环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斗,且过滤斗延伸至原料罐内。
8.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液体泵、流量计、电磁阀电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液体泵和抽料管抽取原料罐内原料,并通过供料管和进料管注入到反应釜内,利用进料管上安装的流量计,可以对注入量进行记录,当注入量达到指定量后,流量计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关闭液体泵和电磁阀,实现原料的定量添加,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便于掌控原料添加量,从而提高添加精度,方便硅油的实际生产,当多种原料全部添加完毕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带动反应釜内搅拌辊旋转,即可实现硅油原料的搅拌混合。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元件连接示意图。
14.图中:1、底座;2、反应釜;3、原料罐;4、液体泵;5、盖子;6、搅拌电机;7、控制器;8、抽料管;9、供料管;10、进料管;11、流量计;12、电磁阀;13、盖环;14、过滤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7.请参阅图1-2,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包括底座1、反应釜2、原料罐3、液体泵4、盖子5,反应釜2、原料罐3、液体泵4均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盖子5设置在反应釜2的顶端开口处,盖子5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6和控制器7;液体泵4的抽液口安装有抽料管8,且抽料管8的另一端与原料罐3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液体泵4的排液口安装有供料管9,且供料管9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盖子5上安装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反应釜2的内部相连通,进料管10的另一端通过水管接头与且通过转接头与供料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10的一端安装有位于盖子5上方的的流量计11和电磁阀12,且电磁阀12设置在流量计11的上方。
18.原料罐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与液体泵4的数量相等,可以对若干种硅油原料进行存储和送料。
19.原料罐3的顶端设置为开口且压盖有盖环13,盖环13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斗14,且过滤斗14延伸至原料罐3内,能够对硅油原料进行过滤处理,避免原料中混有颗粒杂质而对液体泵4造成损伤,也有利于提高后续硅油加工品质。
20.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液体泵4、流量计11、电磁阀12电连接,控制器7为单片机控制器或plc控制器,且上述电器元件均为常规元件,采用公知技术,通过技术人员简单连线即可实现。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液体泵4和抽料管8抽取原料罐3内原料,并通过供料管9和进料管10注入到反应釜2内,利用进料管10上安装的流量计11,可以对注入量进行记录,当注入量达到指定量后,流量计11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7,通过控制器7关闭液体泵4和电磁阀12,实现原料的定量添加,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便于掌控原料添加量,从而提高添加精度,方便硅油的实际生产,当多种原料全部添加完毕后,通过控制器7控制搅拌电机6带动反应釜2内搅拌辊旋转,即可实现硅油原料的搅
拌混合。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包括底座(1)、反应釜(2)、原料罐(3)、液体泵(4)、盖子(5),反应釜(2)、原料罐(3)、液体泵(4)均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5)设置在反应釜(2)的顶端开口处,盖子(5)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6)和控制器(7);所述液体泵(4)的抽液口安装有抽料管(8),且抽料管(8)的另一端与原料罐(3)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液体泵(4)的排液口安装有供料管(9),且供料管(9)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盖子(5)上安装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反应釜(2)的内部相连通,进料管(10)的另一端通过水管接头与且通过转接头与供料管(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10)的一端安装有位于盖子(5)上方的流量计(11)和电磁阀(12),且电磁阀(12)设置在流量计(1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与液体泵(4)的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罐(3)的顶端设置为开口且压盖有盖环(13),盖环(13)的底部安装有过滤斗(14),且过滤斗(14)延伸至原料罐(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7)通过导线分别与液体泵(4)、流量计(11)、电磁阀(12)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油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硅油生产材料添加装置,包括底座、反应釜、原料罐、液体泵、盖子,反应釜、原料罐、液体泵均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盖子设置在反应釜的顶端开口处,盖子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和控制器;所述液体泵的抽液口安装有抽料管,且抽料管的另一端与原料罐内腔的底部相连通,液体泵的排液口安装有供料管,且供料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盖子上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一端向下延伸且与反应釜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便于掌控原料添加量,从而提高添加精度,方便硅油的实际生产。方便硅油的实际生产。方便硅油的实际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
杨庆旭 颛孙中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东安迪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8
技术公布日:
2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