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并诱杀
枣园与
棉田绿盲蝽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盲蝽蟓,昆虫名,为半翅目,盲蝽科,以绿盲蝽蟓成虫以针刺吸附棉株汁液为害,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叶、幼芽、幼嫩花蕾,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与破碎花叶和丛生枝叶,需要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
3.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744352u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诱虫剂的林木害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主体、第一固定孔、旋转扭、第二固定孔、通气网和连接板,
所述诱捕器主体的右侧安装有连接轴,且诱捕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诱捕入口,所述旋转扭的右侧固定有诱虫剂,且诱虫剂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片,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有诱捕器主体,且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旋转扭和固定片之间固定有挡片。
4.上述专利中,现有的诱捕器较难及时的对绿盲蝽尸体清理,从而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现有的诱捕器大多数都具备太阳能板,但太阳能板大多数为固定安装,较难使太阳能板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诱捕器较难及时的对绿盲蝽尸体清理,从而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现有的诱捕器大多数都具备太阳能板,但太阳能板大多数为固定安装,较难调节太阳能板接收太阳光光照的角度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包括蓄电底座和太阳能板,所述诱捕组件固定在连接板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支撑杆顶端,所述诱捕组件包括顶盖和底板,所述顶盖底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与诱虫板相固定,所述诱虫板顶端面设有诱虫孔,所述诱虫孔内侧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诱虫板底端与漏槽相连通,所述漏槽底端设有出口,所述诱虫板底端与集虫筒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集虫筒内部安装有红外计数器感应环,所述集虫筒底端内侧与外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筒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9.进一步的,所述蓄电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连接板左端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底端与调节组件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安装板,所述安装座底端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前后两端内侧分别与
滑槽杆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左端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输出轴与弧形杆左端同轴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右端与安装座右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杆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顶端与安装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滑槽杆内侧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底端呈矩形对称分布有四个连接杆。
13.进一步的,所述漏槽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且漏槽上端外直径与集虫筒内直径相等。
14.进一步的,所述集虫筒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筒相匹配的螺纹槽。
15.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杆内侧设有与连接轴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1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材质为不锈钢。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通过设置了诱捕组件,使诱虫孔将绿盲蝽收集在集虫筒,使底板带动外螺纹筒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逐渐从集虫筒底端分离,当完全分离时,即可将绿盲蝽尸体取出,对集虫筒进行清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0.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使调节电机间接带动太阳能板沿着滑槽杆滑动的同时调整角度,便于太阳能板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
附图说明
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捕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捕组件上部分分解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诱捕组件下部分分解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27.图中:蓄电底座-1、支撑杆-2、连接板-3、诱捕组件-4、调节组件-5、太阳能板-6、顶盖-41、连接杆-42、诱虫板-43、诱虫孔-44、诱虫灯-45、漏槽-46、出口-47、集虫筒-48、红外计数器感应环-49、外螺纹筒-410、底板-411、安装座-51、滑槽杆-52、调节电机-53、弧形杆-54、连接轴-55、安装板-56。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包括蓄电底座1和太阳能板6,蓄电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贯穿连接板3左端并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太阳能板6底端与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
30.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
置,诱捕组件4固定在连接板3底端,使连接板3为诱捕组件4提供安装区域,调节组件5安装在支撑杆2顶端,诱捕组件4包括顶盖41和底板411,顶盖41底端安装有连接杆42,使顶盖41为连接杆42提供固定区域,连接杆 42底端与诱虫板43相固定,诱虫板43顶端面设有诱虫孔44,诱虫孔44内侧安装有诱虫灯45,使诱虫灯45对绿盲蝽进行诱惑,诱虫板43底端与漏槽46相连通,漏槽46底端设有出口47,诱虫板43底端与集虫筒48顶端固定连接,集虫筒48内部安装有红外计数器感应环49,使集虫筒48为红外计数器感应环49 提供安装区域,集虫筒48底端内侧与外螺纹筒410螺纹连接,外螺纹筒410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11,顶盖41底端呈矩形对称分布有四个连接杆42,漏槽46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且漏槽46上端外直径与集虫筒48内直径相等,集虫筒48 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筒410相匹配的螺纹槽。
31.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调节组件5包括安装座51和安装板56,安装座51底端与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使支撑杆2为安装座51提供支撑力,安装座51前后两端内侧分别与滑槽杆52 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安装座51左端安装有调节电机53,使安装座51为调节电机53提供安装区域,调节电机53输出轴与弧形杆54左端同轴转动,弧形杆54 右端与安装座51右端面转动连接,弧形杆5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5,使弧形杆54为连接轴55提供固定区域,连接轴55顶端与安装板56底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接轴55与滑槽杆52内侧滑动连接,使滑槽杆52为连接轴55提供限位滑动区域,滑槽杆52内侧设有与连接轴55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3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33.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使用者将本装置放置在枣园或者棉田中;
34.第二,首先,通过启动调节电机53,使调节电机53带动弧形杆54顺时针转动,使弧形杆54带动连接轴55沿着滑槽杆52向右滑动,使连接轴55带动安装板56向右滑动,使安装板56带动太阳能板6沿着滑槽杆52滑动的同时调整角度,便于太阳能板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
35.第三,然后,再使诱虫孔44内的诱虫灯45对绿盲蝽进行诱惑,使绿盲蝽通过诱虫孔44进入漏槽46,使绿盲蝽通过漏槽46底端的出口47掉落至集虫筒 48,使集虫筒48内的红外计数器感应环49对绿盲蝽进行计数;
36.第四,当需取虫时,使用者通过顺时针拧转底板411,使底板411带动外螺纹筒410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逐渐从集虫筒48底端分离,当完全分离时,即可将绿盲蝽尸体取出,对集虫筒48进行清理。
37.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通过优化设置了诱捕组件4,使诱虫孔44将绿盲蝽收集在集虫筒48,使底板411带动外螺纹筒410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逐渐从集虫筒48底端分离,当完全分离时,即可将绿盲蝽尸体取出,对集虫筒48进行清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优化设置了调节组件5,使调节电机53间接带动太阳能板6沿着滑槽杆52滑动的同时调整角度,便于太阳能板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
技术特征:
1.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包括蓄电底座(1)和太阳能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诱捕组件(4)和调节组件(5),所述诱捕组件(4)固定在连接板(3)底端,所述调节组件(5)安装在支撑杆(2)顶端,所述诱捕组件(4)包括顶盖(41)和底板(411),所述顶盖(41)底端安装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底端与诱虫板(43)相固定,所述诱虫板(43)顶端面设有诱虫孔(44),所述诱虫孔(44)内侧安装有诱虫灯(45),所述诱虫板(43)底端与漏槽(46)相连通,所述漏槽(46)底端设有出口(47),所述诱虫板(43)底端与集虫筒(48)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集虫筒(48)内部安装有红外计数器感应环(49),所述集虫筒(48)底端内侧与外螺纹筒(410)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筒(410)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贯穿连接板(3)左端并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6)底端与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安装座(51)和安装板(56),所述安装座(51)底端与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51)前后两端的内侧分别与滑槽杆(52)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51)左端安装有调节电机(53),所述调节电机(53)输出轴与弧形杆(54)左端同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54)右端与安装座(51)右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杆(5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5),所述连接轴(55)顶端与安装板(56)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55)与滑槽杆(52)内侧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1)底端呈矩形对称分布有四个连接杆(4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槽(46)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且漏槽(46)上端外直径与集虫筒(48)内直径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筒(48)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筒(410)相匹配的螺纹槽。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杆(52)内侧设有与连接轴(55)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并诱杀枣园与棉田绿盲蝽的装置,其结构包括蓄电底座和太阳能板,所述诱捕组件固定在连接板底端,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支撑杆顶端,所述诱捕组件包括顶盖和底板,所述顶盖底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与诱虫板相固定,通过设置了诱捕组件,使诱虫孔将绿盲蝽收集在集虫筒,使底板带动外螺纹筒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逐渐从集虫筒底端分离,当完全分离时,即可将绿盲蝽尸体取出,对集虫筒进行清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设置了调节组件,使调节电机间接带动太阳能板沿着滑槽杆滑动的同时调整角度,便于太阳能板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一直接收太阳光光照。
技术研发人员:
姚永生 韩英 梁虎军 朱悦 魏引弟 刘春蕊 厍月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塔里木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7.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