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缓释胶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胶囊是一种能够保护药物药性不被破坏消化器官和呼吸道的装药物,其内部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
3.公开号为“cn2085740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囊结构,该申请指出了现有的胶囊表面光滑,溶解速度很慢的问题,并通过在胶囊表面的设置波浪形结构,增大了胶囊的表面积,使得胶囊与胃液接触面接较大,有效加快胶囊溶解速度的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但是该胶囊在时间使用时,由于胶囊在溶解时会将药物一起释放的问题,这使得药物会集中一点释放,不能延长药物在实际使用的功效,为解决这种问题,现阶段出现的缓释胶囊有效的解决了这种问题,但是缓释胶囊在实际使用时,填充有不同药物的缓释胶囊,在一起食用时,其被人体吸收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使得不同缓释胶囊内的药物不能同时被人体吸收,降低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合联动,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胶囊外壳,所述胶囊外壳内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透析膜,所述胶囊外壳外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渗透压激光孔,所述胶囊外壳的外部包裹有半透衣膜,所述胶囊外壳通过半透衣膜将多个渗透压激光孔包裹密封;上述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液,将重量比为1~1.5∶0.3~0.5∶0.2~0.5∶1.5~2.5的明胶、阿胶、甘油和水进行混合,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加热至75℃~85℃,搅拌下真空脱气制得胶液;步骤二、准备缓释胶囊模具,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胶液,倒入缓释胶囊模具的内部,并送入到冷却室进行塑性,最终得到缓释胶囊外壳成品;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缓释胶囊外壳成品内部的两端分别制备板透析膜;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使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缓释胶囊外壳成品的两端分别开设渗透压激光孔;步骤五、用激光刀将步骤四制备的缓释胶囊外壳成品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步骤六、在两个缓释胶囊外壳的内部分别填充复方药;步骤七、用半透膜将步骤五中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连接在一起,并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两个子胶囊外壳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激光释药孔;
步骤八、在步骤七制备好的缓释胶囊外包裹一层半透衣膜,最终得到加工好的缓释胶囊。
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明胶为在动物的皮肤和骨骼中提取制备的食用明胶。
7.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的缓释胶囊模具为不锈钢模具,所述制备缓释胶囊外壳成品的步骤包括:s1、先在不锈钢模具上涂抹胶液;s2、将不锈钢模具放入冷却室冷却,形成一层明胶薄膜,其中冷却室温度稳定在—20℃~—35℃,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s3、将冷却室内的模具取出,放置至常温后,将成型缓释胶囊外壳从模具上取出。
8.更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模具可为两组,两组不锈钢模具规格不同,其中一组用作胶囊体,另一组规格较大的用来制作胶囊帽。
9.更进一步地,所述半透析膜和所述半透衣膜均能被复方药剂单向穿透,所述半透析膜和所述半透衣膜的制备方法相同。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中的复方药具体为粉状或颗粒状的药粉或微型药丸。
11.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缓释胶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液,将重量比为1~1.5∶0.3~0.5∶0.2~0.5∶1.5~2.5的明胶、阿胶、甘油和水进行混合,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加热至75℃~85℃,搅拌下真空脱气制得胶液;步骤二、准备缓释胶囊模具,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胶液,倒入缓释胶囊模具的内部,并送入到冷却室进行塑性,最终得到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内部的两端分别制备板透析膜(7);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使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的两端分别开设渗透压激光孔(1);步骤五、用激光刀将步骤四制备的胶囊外壳(2)外壳成品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步骤六、在两个胶囊外壳(2)外壳的内部分别填充复方药;步骤七、用半透膜将步骤五中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2)连接在一起,并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两个子胶囊外壳(2)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激光释药孔(6);步骤八、在步骤七制备好的缓释胶囊外包裹一层半透衣膜(8),最终得到加工好的缓释胶囊。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制备缓释胶囊外壳成品的步骤包括:s1、先在不锈钢模具上涂抹胶液;s2、将不锈钢模具放入冷却室冷却,形成一层明胶薄膜,其中冷却室温度稳定在—20℃~—35℃,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s3、将冷却室内的模具取出,放置至常温后,将成型缓释胶囊外壳从模具上取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传统缓释胶囊从一端喷射释放药物颗粒的方式,更改为由两端网中间对冲的方式,实现了可以在一个缓释胶囊的内部分别填充不同的微型药丸颗粒;
此外通过对流喷射的方式,将不同使微型药丸颗粒混合喷射出气,使得该缓释胶囊在实际食用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个该缓释胶囊来代替食用不同类型的胶囊,实现了不同药效的药丸颗粒可以做到近乎同一时间被人体吸收的作用,加强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合联动,使得药物与药物相互之间弥补不足,能有效提高缓释胶囊在食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缓释胶囊的截面示意图。
15.图中:1、渗透压激光孔;2、胶囊外壳;3、助推剂;4、填充药区域;5、半透膜连接区域;6、激光释药孔;7、半透析膜;8、半透衣膜。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8.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19.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20.现阶段填充有不同药物的缓释胶囊,在一起食用时,其被人体吸收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使得不同缓释胶囊内的药物不能同时被人体吸收,降低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合联动,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的缓释胶囊,包括胶囊外壳2,胶囊外壳2内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透析膜7,胶囊外壳2外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渗透压激光孔1,胶囊外壳2的外部包裹有半透衣膜8,胶囊外壳2通过半透衣膜8将多个渗透压激光孔1包裹密封。
22.上述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液,将重量比为1~1.5∶0.3~0.5∶0.2~0.5∶1.5~2.5的明胶、阿胶、甘油和水进行混合,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加热至75℃~85℃,搅拌下真空脱气制得胶液,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步骤一中的明胶为在动物的皮肤和骨骼中提取制备的食用明胶。
23.步骤二、准备缓释胶囊模具,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胶液,倒入缓释胶囊模具的内部,并送入到冷却室进行塑性,最终得到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
24.此外需要补充的是,本技术中步骤二中的缓释胶囊模具为不锈钢模具,制备缓释
胶囊外壳2成品的步骤包括:s1、先在不锈钢模具上涂抹胶液;s2、将不锈钢模具放入冷却室冷却,形成一层明胶薄膜,其中冷却室温度稳定在—20℃~—35℃,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s3、将冷却室内的模具取出,放置至常温后,将成型缓释胶囊外壳2从模具上取出。
25.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不锈钢模具可为两组,两组不锈钢模具规格不同,其中一组用作胶囊体,另一组规格较大的用来制作胶囊帽。
26.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内部的两端分别制备半透析膜7;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使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的两端分别开设渗透压激光孔1;步骤五、用激光刀将步骤四制备的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2;步骤六、在两个缓释胶囊外壳2的内部分别填充复方药;步骤七、用半透膜将步骤五中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2连接在一起,并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两个子胶囊外壳2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激光释药孔6,其中两个子胶囊外壳2的连接区域为半透膜连接区域5;步骤八、在步骤七制备好的缓释胶囊外包裹一层半透衣膜8,最终得到加工好的缓释胶囊。
27.需要补充的是,其中半透析膜7和半透衣膜8均能被复方药剂单向穿透,半透析膜7和半透衣膜8的制备方法相同。
28.需要注意的是,半透析膜7和半透衣膜8的制备方法为现阶段存的技术,具体为纤维素衍生物、非纤维素多糖、多聚糖类、丙烯酸聚合物和乙酸基聚合物等亲水材料等材料制成的药物的屏障层,防止水向药物内部渗透并且防止药物向外扩散。
29.步骤六中的复方药具体为粉状或颗粒状的药粉或微型药丸。
30.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半透析膜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不同的区域,其中的一端填充有助推剂3,另一端为填充药区域4,其中助推剂3一般是由药物有效成分、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共同组成,助推剂3的机理为助推层材料吸水膨胀,将药物从专门的释药孔道中缓慢推出,实现均匀恒速的缓释药物,在实际使用时,按照助推剂3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初级渗透泵、多室渗透泵和微孔渗透泵三类。
31.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以上介绍的不同类型的缓释药物,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缓释药物,如定时缓释制剂、定点缓释制剂和多重缓释制剂等等,其中定时缓释制剂指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在特定的时间内释放药物,从而实现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不同时间达到同步释放,需要补充的是,其中定点缓释制剂指为了延长药物在特定部位的滞留,从而实现释放药物对病理部位的靶向和长效。
32.此外还需要补充的是,本技术中助推剂3是在人体内会通过膨胀将药物排出,进而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制剂,此外助推剂3由药物有效成分和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组成,其中药物缓释载体材料起到搭载药物有效成分和缓慢释放或者定点释放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实现药物缓释的方法主要有控制药物溶出速度、控制药物扩散速度、利用溶蚀作用、利用渗透作用和采用离子交换
法,以上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从而实现缓释。
33.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根据药物缓释的方法不同,结合不同载体材料就能开发出不同类型的缓释制剂,与一般药物制剂相比,缓释制剂具有能减少给药次数、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减少药物生物毒副作用和增强病人药物依从性的优点。目前市场常见的缓释剂型有骨架型缓释制剂、膜控缓释制剂、渗透泵性缓释制剂和微丸型缓释制剂等。
34.本技术通过将过将传统缓释胶囊从一端喷射释放药物颗粒的方式,更改为由两端网中间对冲的方式,实现了可以在一个缓释胶囊的内部分别填充不同的微型药丸颗粒;此外通过对流喷射的方式,将不同使微型药丸颗粒混合喷射出气,使得该缓释胶囊在实际食用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个该缓释胶囊来代替食用不同类型的胶囊,实现了不同药效的药丸颗粒可以做到近乎同一时间被人体吸收的作用,加强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合联动,使得药物与药物相互之间弥补不足,能有效提高缓释胶囊在食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缓释胶囊,包括胶囊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外壳(2)内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透析膜(7),所述胶囊外壳(2)外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渗透压激光孔(1),所述胶囊外壳(2)的外部包裹有半透衣膜(8),所述胶囊外壳(2)通过半透衣膜(8)将多个渗透压激光孔(1)包裹密封;上述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液,将重量比为1~1.5∶0.3~0.5∶0.2~0.5∶1.5~2.5的明胶、阿胶、甘油和水进行混合,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加热至75℃~85℃,搅拌下真空脱气制得胶液;步骤二、准备缓释胶囊模具,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胶液,倒入缓释胶囊模具的内部,并送入到冷却室进行塑性,最终得到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内部的两端分别制备板透析膜(7);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使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的两端分别开设渗透压激光孔(1);步骤五、用激光刀将步骤四制备的胶囊外壳(2)外壳成品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步骤六、在两个胶囊外壳(2)外壳的内部分别填充复方药;步骤七、用半透膜将步骤五中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2)连接在一起,并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两个子胶囊外壳(2)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激光释药孔(6);步骤八、在步骤七制备好的缓释胶囊外包裹一层半透衣膜(8),最终得到加工好的缓释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明胶为在动物的皮肤和骨骼中提取制备的食用明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缓释胶囊模具为不锈钢模具,所述制备缓释胶囊外壳成品的步骤包括:s1、先在不锈钢模具上涂抹胶液;s2、将不锈钢模具放入冷却室冷却,形成一层明胶薄膜,其中冷却室温度稳定在—20℃~—35℃,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s3、将冷却室内的模具取出,放置至常温后,将成型缓释胶囊外壳从模具上取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模具可为两组,两组不锈钢模具规格不同,其中一组用作胶囊体,另一组规格较大的用来制作胶囊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析膜(7)和所述半透衣膜(8)均能被复方药剂单向穿透,所述半透析膜(7)和所述半透衣膜(8)的制备方法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复方药具体为粉状或颗粒状的药粉或微型药丸。7.一种缓释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胶液,将重量比为1~1.5∶0.3~0.5∶0.2~0.5∶1.5~2.5的明胶、阿胶、甘油和水进行混合,通过热水浴的方式加热至75℃~85℃,搅拌下真空脱气制得胶液;步骤二、准备缓释胶囊模具,将步骤一中制备的胶液,倒入缓释胶囊模具的内部,并送入到冷却室进行塑性,最终得到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内部的两端分别制备板透析膜(7);
步骤四、在步骤三结束后,使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缓释胶囊外壳(2)成品的两端分别开设渗透压激光孔(1);步骤五、用激光刀将步骤四制备的胶囊外壳(2)外壳成品分隔成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步骤六、在两个胶囊外壳(2)外壳的内部分别填充复方药;步骤七、用半透膜将步骤五中两个相同的子胶囊外壳(2)连接在一起,并用渗透泵激光打孔机在两个子胶囊外壳(2)连接处的两端分别开设激光释药孔(6);步骤八、在步骤七制备好的缓释胶囊外包裹一层半透衣膜(8),最终得到加工好的缓释胶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释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制备缓释胶囊外壳成品的步骤包括:s1、先在不锈钢模具上涂抹胶液;s2、将不锈钢模具放入冷却室冷却,形成一层明胶薄膜,其中冷却室温度稳定在—20℃~—35℃,处理时间为20min~30min;s3、将冷却室内的模具取出,放置至常温后,将成型缓释胶囊外壳从模具上取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缓释胶囊技术领域。缓释胶囊包括胶囊外壳,所述胶囊外壳内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半透析膜,所述胶囊外壳外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渗透压激光孔,所述胶囊外壳的外部包裹有半透衣膜。本发明通过在一个缓释胶囊的内部分别填充不同的微型药丸颗粒,通过对流喷射的方式,将不同使微型药丸颗粒混合喷射出气,使得该缓释胶囊在实际食用时,可以通过食用一个该缓释胶囊来代替食用不同类型的胶囊,实现了不同药效的药丸颗粒可以做到近乎同一时间被人体吸收的作用,加强了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合联动,使得药物与药物相互之间弥补不足,能有效提高缓释胶囊在食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缓释胶囊在食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缓释胶囊在食用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曾嵘 张宁 杜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3/1/2

本文发布于:2023-01-04 04:5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1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胶囊   步骤   外壳   药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