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脂炉。
背景技术:
2.脱脂炉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伴随刺激性及有害气体的产生,要求
炉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然而,若密封出现异常,一些有害气体会在有氧的情况下发生燃烧,例如,在草酸催化脱脂过程中会产生甲醛气体,如果炉内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则甲醛气体将与氧气反映造成爆炉。目前的脱脂炉,在出现异常导致炉内爆炉时,炉门受冲击易被崩坏,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脱脂炉,能够在爆炉时有效泄压,有效防止炉门崩坏。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包括炉体、炉门和压紧机构,其中,
所述炉体具有供物料进出的炉口,所述炉体的外壁对应于所述炉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炉门能够封盖于所述炉口并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拉杆、套筒、第一
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拉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中,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二弹簧抵持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炉门的一侧之间,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背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拉杆,所述第一弹簧抵持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抵持件和所述拉杆,所述抵持件能够在拉杆的拉力作用下抵持于所述炉门;其中,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
5.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炉门关闭时,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拉杆能够保持拉动抵持件抵持于炉门,由此,实现炉门的压紧;在炉内爆炉的情况下,炉门推动抵持件带动拉杆朝第一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并带动第一推块压缩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由此在第二弹簧被压紧的同时保证炉门能够因第一弹簧的压缩而小幅打开实现泄压,炉爆冲击力结束后,第二弹簧卸除弹力而恢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炉门被压紧,由此能够有效防止炉门崩坏,提高安全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持件包括抵持块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抵持块,转动所述螺杆可驱使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螺杆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块。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具有端壁,所述端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端壁穿出所述
套筒的外部,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延伸部的转动。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部伸出所述套筒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端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小长度的差值。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炉门上对应于所述抵持件的位置还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卡槽,所述螺杆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卡槽,所述抵持块能够抵持于所述压板背离所述炉体的一侧。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拉杆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拉杆,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拉杆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炉门的一侧,所述拉杆的对应于所述感应器所在侧的一端的设定位置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随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能够在设定位置改变所述感应器的触发状态。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筒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推块和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所述第一推块能够抵持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部。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弹簧自所述第二筒体朝向所述炉门一侧的端部露出并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炉门的一侧。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多个所述压紧机构,多个所述压紧机构围绕所述炉门的周围间隔设置。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示出的脱脂炉中的其中一个压紧机构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中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示出的压紧机构的剖视图;
20.图5为图1示出的压紧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脱脂炉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炉体100,炉口101,第一连接部102;
24.炉门200,压板201,卡槽202,开口203;
25.压紧机构300,弹性组件301,第一弹簧302,第二弹簧303,第一推块304,第二推块305,套筒306,第一筒体307,第二筒体308,端壁309,限位部310,拉杆311,延伸部312,调节组件313,抵持块314,螺杆315,连接件316,转盘317,转轴318;
26.感应器400,感应件401;
27.机架500,拐臂501。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脱脂的过程中,在生坯注塑成型后,烧结前需要去除粘结剂,而粘结剂的主要成分为聚甲醛(pom),目前通常采用硝酸/草酸作为催化剂的催化脱脂工艺去除聚甲醛(pom),从而得到完全的金属相。但由于聚甲醛(pom)在一定温度(例如110~140℃)下对酸气(例如常用的硝酸或草酸的酸气)比较敏感,从而导致分子链断裂,从固态的聚合物直接变成单分子的气态甲醛。如果炉内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则甲醛气体与氧气反应将会造成爆炉,所以催化脱脂炉炉门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但在异常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引入氧气而导致爆炉,爆炉产生的冲击会直冲炉门而容易导致炉门崩坏而炸炉,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脂炉,通过在炉门和炉体上设置压紧机构,形成有效的炉门防爆结构,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脱脂炉中的其中一个压紧机构位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中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示出的压紧机构的剖视图;图5为图1示出的压紧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脱脂炉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进行介绍。
33.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包括炉体100、炉门200和压紧机构300,其中,炉体100具有供物料进出的炉口101,炉体100的外壁对应于炉口101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2;炉门200能够封盖于炉口101并抵持于第一连接部102的一侧,压紧机构300连接于炉体100的第一连接部102并抵持于炉门200,使炉门200保紧于第一连接部102从而保持封盖炉体100的炉口101,使炉内形成密封环境。其中,第一连接部102可以是法兰盘结构,围绕于炉口101周围,从而方便压紧机构300的连接。
34.参考图1至图4,压紧机构300包括弹性组件301和调节组件313,弹性组件301包括拉杆311、套筒306、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套筒306内,炉门200沿第一方向封盖炉体100的炉口101,该第一方向为炉体100的
炉口101朝外的方向,若炉体100为圆筒结构,则该第一方向可理解为轴向向外的方向。拉杆3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于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中,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块304,第二弹簧303抵持于第一推块304和第一连接部102的背离炉门200的一侧之间,套筒306内设有第二推块305,第二推块305位于第一弹簧302背离第二弹簧303的一侧并连接于拉杆311,第一弹簧302抵持于第一推块304和第二推块305之间;调节组件313包括连接件316和抵持件,连接件316连接于抵持件和拉杆311,抵持件能够在拉杆311的拉力作用下抵持于炉门200,在炉门200关闭时,在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的作用下,拉杆311能够保持拉动抵持件抵持于炉门200,由此,实现炉门200的压紧。
35.其中,第二弹簧303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302的弹性系数,例如,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均可采用压力弹簧,可通过选择更大尺寸(例如内径、外径或线径)的第二弹簧303,使得第二弹簧303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302的弹力,在炉内爆炉的情况下,炉门200推动抵持件带动拉杆311朝第一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02被压缩并带动第一推块304压缩第二弹簧303,该第二弹簧303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302的弹力,由此,在第二弹簧303被压紧的同时保证炉门200能够因第一弹簧302的压缩而小幅打开实现泄压,炉爆冲击力结束后,第二弹簧303卸除弹力而恢复,第一弹簧302的弹力使得炉门200被压紧,由此能够有效防止炉门200崩坏,提高安全性。
36.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件包括抵持块314和螺杆315,螺杆31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件316,螺杆315的另一端连接有抵持块314,转动螺杆315可驱使连接件316沿螺杆315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抵持块314,从而拉动拉杆311移动,使得抵持块314和拉杆311之间的距离减小,由此,拉杆311带动第二推块305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302,第一弹簧302的弹力作用使得拉杆311有朝第一方向的反向远离连接件316运动的驱使,从而拉动螺杆315带动抵持件抵持于炉门200。由此可通过螺杆315的旋转调节弹簧的松紧度,以调节抵持块314压紧炉门200的压紧力大小。其中,螺杆315的背离炉体100的一端可连接手柄或转盘317,以便于螺杆315的旋转操作。
37.参考图3至图5,在通过旋转螺杆315调节压紧力时,为避免连接件316随螺杆315的旋转而转动,可通过工具夹紧连接件316以限制转动,或者通过限制拉杆311转动的方式限制连接件316的转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306的背离第一连接部102的一端具有端壁309,端壁309上设置有限位部310,拉杆311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312,延伸部312自端壁309穿出套筒306的外部,限位部310和延伸部312适配,且限位部310能够限制延伸部312的转动,并且不影响拉杆311沿轴向的移动。连接件316连接于拉杆311的另一端,从而有效避免连接件316随螺杆315的转动而转动,从而转动螺杆315即可实现连接件316相对于螺杆315的位置的调节。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312伸出套筒306的长度应满足在拉杆311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弹簧302被压缩至最小长度的情况下,延伸部312仍然位于限位部310内,从而避免拉杆311的端部陷入套筒306内而可能在拉杆311回程时发生干涉,由此,限位部310即能防止拉杆311旋转又能够起到拉杆311导向作用,避免拉杆311位置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312伸出套筒306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推块304和端壁309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弹簧302的最小距离的差值,从而保证拉杆311能够随第一弹簧302和/或第二弹簧303的伸缩而移动,避免卡滞。
39.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310可以采用方孔结构,相应的,延伸部312采用方杆结构,从而方杆结构的延伸部312能够穿过方孔结构的限位部310,从而伸出套筒306,并且,方孔能够限制方杆的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限制拉杆311转动。例如,在拉杆311的延伸部312设置扁位,套筒306的端壁309上的限位部310对应设置为异形孔,该异形孔的形状与延伸部312的截面形状适配,从而,将延伸部312穿设于该异形孔内,即可在不影响拉杆311轴向运动的同时防止拉杆311转动,实现拉杆311的止转。或者,限位部31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延伸部312设为与限位部310适配的多边形孔,即可实现止转。
40.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炉门200上对应于抵持件的位置还设置有压板201,压板201上设置有一侧开口203的卡槽202,螺杆315可通过开口203进入卡槽202,抵持块314能够抵持于压板201背离炉体100的一侧,从而抵持块314可通过挤压压板201而压紧炉门200,具有开口203的卡槽202可便于螺杆315的进出。其中,压板201连接于炉门200的背离炉体100的一端,并且自炉门200的外周壁伸出设定长度,卡槽202设置于压板201伸出炉门200外周壁的部分,且卡槽202的开口203可设置于压板201的背离炉门200的一端,从而便于螺杆315的进入。
41.参考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16和拉杆311之间连接有转轴318,转轴318垂直于拉杆311,连接件316通过转轴318能够相对拉杆311绕转轴318的轴线转动,其中,可以是连接件316上固定有转轴318,而转轴318与拉杆311转动连接,或者,拉杆311上固定有转轴318而连接件316与转轴318转动连接,或者,拉杆311和连接件316分别转动连接于转轴318。从而可通过转动而进出压板201的卡槽202,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42.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感应器400,感应器400位于第一连接部102朝向炉门200的一侧,拉杆311的对应于感应器400所在侧的一端的设定位置设置有感应件401,感应件401随拉杆311的轴向移动能够在设定位置改变感应器400的触发状态,由此,通过感应器400的触发状态判断压紧机构300是否压紧到位。例如,该感应器400可以为接触式到位传感器,例如行程开关,并在拉杆311上设置感应片,感应器400位于感应片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路径上,当螺杆315旋转使拉杆311沿第一方向移动至感应片与感应器400接触,则感应器400被触发,由此判断拉杆311到达所需位置,从而保证炉门200的压紧力,避免压紧力不够而导致泄漏。
43.另外,一些实施例的脱脂炉在炉体100的周向上设置了多个压紧机构300,分别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压紧炉门200,此方案中,各压紧机构300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上述的感应器400,各拉杆311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上述的感应件401,从而通过各个感应器400的触发情况可判断各个压紧机构300的拉杆311是否调节到位,便于调节各压紧机构300使其对炉门200具有基本相同的压紧力,使炉门200受力均匀。
44.参考图1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306包括第一筒体307和第二筒体308,第一筒体307和第二筒体308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且内部连通,第二推块305和第一弹簧302设置于第一筒体307内,第一推块304和第二弹簧303设置于第二筒体308内,其中,第二弹簧303可自第二筒体308朝向炉门200一侧的端部露出并抵持于第一连接部102背离炉门200的一侧,且第一推块304能够抵持于第一筒体307的端部。由此形成串联的第一弹簧302和第二弹簧303,第一弹簧302的弹性力可通过第二推块305拉动推杆从而带动抵持件抵持炉门200,
炉门200在第一弹簧302的作用下压紧炉体100,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通过第二推块305压缩第一弹簧302,爆炉时,炉门200受冲击而沿第一方向被推开,此时抵持件拉动拉杆311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302并推动第一推块304抵持第二弹簧303,第二弹簧303的弹力作用能够抵抗炉门200收到的冲击力,由此,炉门20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一些间隙从而进行泄压,爆炉结束后在第二弹簧303和第一弹簧302的弹力作用下,拉杆311沿第一方向的反向退回,从而炉门200恢复关闭,并且在第二弹簧303的作用下,抵持件保持抵持炉门200,实现炉门200的压紧。套筒306包括通过上述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可便于内部结构的装配。
45.上述实施例的脱脂炉可包括多个上述的压紧机构300,多个压紧机构300围绕炉门200的周围间隔设置,分别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压紧炉门200。多个压紧机构300之间的间隔相等,从而保证炉门200受力均匀,从而避免泄漏,并且在异常状态下爆炉时,四个压紧机构300可分别对炉门200进行抵持泄力,避免炉门200被崩坏,从而保障安全性。例如,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脱脂炉设置了四个压紧机构300,四个围绕炉门200的周围间隔设置且均匀排布,从四个位置分别压紧炉门200,当炉门200在异常状态下爆炉时,四个压紧机构300可分别对炉门200进行抵持以及泄力。
46.参考图6,脱脂炉还可以设置有机架500,炉门200通过拐臂501连接于机架500,拐臂501与机架500转动连接,从而可支撑炉门200重量,使用时可通过拐臂501的旋转打开或关闭炉门200。关闭后,可通过上述的压紧机构300进一步压紧炉门200,从而形成具有弹性防爆压紧功能的炉门200结构。
47.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脂炉,通过压紧机构300的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第一弹簧302实现炉门200的压紧,从而保证密封,在爆炉时,可通过第二弹簧303抵持炉门200从而避免炉门200受冲击而打开或崩坏,能够提高脱脂炉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4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脱脂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具有供物料进出的炉口,所述炉体的外壁对应于所述炉口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炉门,能够封盖于所述炉口并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压紧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拉杆、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拉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中,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设置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二弹簧抵持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离所述炉门的一侧之间,所述套筒内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位于所述第一弹簧背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拉杆,所述第一弹簧抵持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推块之间;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抵持件和所述拉杆,所述抵持件能够在拉杆的拉力作用下抵持于所述炉门;其中,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包括抵持块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抵持块,转动所述螺杆可驱使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螺杆运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持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具有端壁,所述端壁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端壁穿出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延伸部的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伸出所述套筒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端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小长度的差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上对应于所述抵持件的位置还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卡槽,所述螺杆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卡槽,所述抵持块能够抵持于所述压板背离所述炉体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拉杆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拉杆,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转轴能够相对所述拉杆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炉门的一侧,所述拉杆的对应于所述感应器所在侧的一端的设定位置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随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能够在设定位置改变所述感应器的触发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推块和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推块和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且所述第一推块能够抵持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自所述第二筒体朝向所述炉门一侧的端部露出并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炉门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脂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压紧机构,多个所述压紧机构围绕所述炉门的周围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脂炉,包括炉体、炉门和压紧机构,其中,压紧机构包括弹性组件和调节组件,弹性组件包括拉杆、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和抵持件,连接件连接于抵持件和拉杆,在炉门关闭时,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拉杆能够保持拉动抵持件抵持于炉门,由此,实现炉门的压紧;在炉内爆炉的情况下,第一弹簧被压缩并带动第一推块压缩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由此在第二弹簧被压紧的同时保证炉门能够因第一弹簧的压缩而小幅打开实现泄压,炉爆冲击力结束后,第二弹簧卸除弹力而恢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炉门被压紧,由此能够有效防止炉门崩坏,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
骆接文 唐铳 林利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星特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1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