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料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鹿茸菇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菌菇类食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鹿茸菇栽培方式由最早的简单设施化栽培演变为目前的大规模工厂化栽培,使鹿茸菇在人工模拟可控的环境中实现周年化生产。
3.人工进行栽培就需要大量的栽培料,栽培料的主要成分是木屑,其在使用前需要
场地进行放置,在放置的同时,要将其淋湿进行灭菌处理,现有退房栽培料的场地,环境比较差,用于加湿的水到处流,并且每堆底部的栽培料会长时间泡在水中发臭,严重的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收集处理水并循环使用的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堆放栽培料的场地,场地的正面设置为装卸面,场地四周围有一圈挡水坝,在场地的中部设有回收池,回收池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延伸至装卸面边沿的斜坡;在场地外侧设有与回收池相连通的水处理系统。
6.优选的,
所述场地上方设有顶棚,在场地的背面和侧面设有支撑顶棚的墙体,在场地内设有支撑顶棚的支撑柱,支撑柱将场地分成若干个堆放区。
7.优选的,所述场地由两侧向回收池倾斜设置,倾斜的坡度为0.5-1.5%。倾斜设置,可以使场地内的水能流入到回收池中,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8.优选的,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设在场地外的
蓄水池和沉淀池,蓄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与回收池连通,在回收池上设有与管路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处设有过滤网。管路上设有水泵,回收池内的水通过管路流入到沉淀池将水中的部分原料进行沉淀,然后将上层水吸入到蓄水池中。
9.更为优选的:在每个堆放区的顶棚上均设有向下
喷淋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以及装在喷淋管上的旋转喷头;在场地背面的墙体上设有输送总管路,输送总管路上连有若干支管,在每个堆放区设有至少一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装有控制阀,所述喷淋管的末端与支管相连;所述输送总管路与蓄水池相连,在输送总管路上装有水泵。
10.更为优选的:所述出液口的两侧池壁上设有卡槽,过滤网卡装在卡槽上,方便过滤网拆卸清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堆放栽培料的场地中部设置回收池,可以使喷淋栽培料的水,
流入到回收池中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整个场地长期积水,并且还可以避免每堆栽培料的底部长期欧在水里发臭变质。使用回收池内的水,还可以将刚送来的干的栽培料倒入回收池直接快速加湿,加湿后的栽培料再运走堆放,这样既循环使用了回收池内的水,又提高了栽培料的淋湿效率。回收池内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通过喷淋组件进行喷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回收池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堆放栽培料的场地1,场地1的正面设置为装卸面,场地1四周围有一圈挡水坝,所述场地1上方设有顶棚,在场地1的背面和侧面设有支撑顶棚的墙体,在场地1内设有支撑顶棚的支撑柱,支撑柱将场地1分成若干个堆放区6。
17.在场地1的中部设有回收池2,回收池2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延伸至装卸面边沿的斜坡;在场地1外侧设有与回收池2相连通的水处理系统。所述场地1由两侧向回收池2倾斜设置,倾斜的坡度为0.5-1.5%。倾斜设置,可以使场地1内的水能流入到回收池2中,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18.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设在场地1外的蓄水池5和沉淀池4,蓄水池5与沉淀池4连通,所述沉淀池4通过管路与回收池2连通,在回收池2上设有与管路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出液口的两侧池壁上设有卡槽,过滤网卡装在卡槽上,方便过滤网拆卸清洗。
19.管路上设有水泵,回收池2内的水通过管路流入到沉淀池4将水中的部分原料进行沉淀,然后将上层水吸入到蓄水池5中。
20.在每个堆放区6的顶棚上均设有向下喷淋的喷淋组件3,喷淋组件3包括喷淋管以及装在喷淋管上的旋转喷头;在场地1背面的墙体上设有输送总管路,输送总管路上连有若干支管,在每个堆放区6设有至少一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装有控制阀,所述喷淋管的末端与支管相连;所述输送总管路与蓄水池5相连,在输送总管路上装有水泵。
21.正常使用时,将栽培料放置在堆放区6,然后将蓄水池5中的水通过输送总管路和支管输送到对应的堆放区6,再通过喷淋组件3对栽培料进行喷淋。喷淋后水由每堆栽培料的上部慢慢向下渗透,使整堆栽培料都湿透,最后水渗出后流入到回收池2中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整个场地1长期积水,并且还可以避免每堆栽培料的底部长期欧在水里发臭变质。
22.回收池2内的水足够多后,还可以将刚送来的干的栽培料直接倒入回收池2快速加湿,加湿后的栽培料再运走堆放,这样既循环使用了回收池2内的水,又提高了栽培料的淋湿效率。
23.当回收池2内的水足够多后,还可以循环使用管路流入到沉淀池4将水中的部分原料进行沉淀,然后将上层水吸入到蓄水池5中储存。需要用时,通过管路喷淋组件3进行喷淋,这样得到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堆放栽培料的场地,场地的正面设置为装卸面,场地四周围有一圈挡水坝,所述场地上方设有顶棚,在场地的背面和侧面设有支撑顶棚的墙体,在场地内设有支撑顶棚的支撑柱,支撑柱将场地分成若干个堆放区,其特征在于:在场地的中部设有回收池,回收池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延伸至装卸面边沿的斜坡;在场地外侧设有与回收池相连通的水处理系统;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设在场地外的蓄水池和沉淀池,蓄水池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与回收池连通,在回收池上设有与管路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处设有过滤网;在每个堆放区的顶棚上均设有向下喷淋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以及装在喷淋管上的旋转喷头;在场地背面的墙体上设有输送总管路,输送总管路上连有若干支管,在每个堆放区设有至少一个支管,每个支管上装有控制阀,所述喷淋管的末端与支管相连;所述输送总管路与蓄水池相连,在输送总管路上装有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由两侧向回收池倾斜设置,倾斜的坡度为0.5-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两侧池壁上设有卡槽,过滤网卡装在卡槽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鹿茸菇栽培原料加湿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堆放栽培料的场地,场地的正面设置为装卸面,场地四周围有一圈挡水坝,在场地的中部设有回收池,回收池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延伸至装卸面边沿的斜坡;在场地外侧设有与回收池相连通的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堆放栽培料的场地中部设置回收池,可以使水流入到回收池中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整个场地长期积水,并且还可以避免每堆栽培料的底部长期欧在水里发臭变质。使用回收池内的水,还可以将刚送来的干的栽培料倒入回收池直接快速加湿,加湿后的栽培料再运走堆放,这样既循环使用了回收池内的水,又提高了栽培料的淋湿效率。回收池内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通过喷淋组件进行喷淋。淋组件进行喷淋。淋组件进行喷淋。
技术研发人员:
陈长茂 卓智勇 卓智茂 练梦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16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