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及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稻田养蟹技术快速推广,然而养殖过程中投喂环节多数还是传统的人工投喂方式,劳动强度大;
3.申请号为cn200920140986.7的实用新型专利,在喂料器壳体内转动设有翻板,牵引
电磁铁的线圈通电时,活动磁体吸合,活动磁体的尾端向左伸出固定磁体和壳体的控制孔,将翻板的上端向左顶使之转动,张开喂料器的道口,
饲料通过道口落入到池塘内,反之,牵引电磁铁的线段断电时,闭合喂料器的道口,该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实现了自动化投喂,但并不能将饲料投送到养殖池的水底,不适合用于投喂生活在养殖池水底的河蟹;
4.申请号为202210324280.6的发明专利,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转动齿轮旋转,转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对接齿槽上下运动,继而带动与对接齿槽连接的输料管上下运动,使得位于输料管底部的投料管可以移动到蟹塘最底部进行投喂,该投喂设备虽然能够将饲料投送到蟹塘最底部,但该装置架设在池塘水域的上端,工作人员不能在岸边向投喂箱加料,需乘船到池塘中并将整个投喂装置下降到合适位置后才能向投喂箱中添加饲料,操作较为繁琐。
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既能将饲料输送到池塘底部,又能在岸边添加饲料的投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及投喂方法,通过设置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
送料管,在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置出料口和饵料盘,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置进料口和配重结构,送料管位于饵料盘和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处设置能够使送料管上下转动的转动支点,送料管朝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底端时,饵料盘恰好位于池塘的底部,达到既能将装满饲料的饵料盘运送到池塘底端,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在堤岸上添加饲料的目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自动投喂装置,包括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
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和位于所述出料口下部且大小覆盖所述出料口的饵料盘,所述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可变重量的配重结构,所述送料管处于所述饵料盘和所述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支点,所述送料管绕所述转动支点上下转动,且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低位置时,所述饵料盘正好位于池塘底部;
9.优选地,还包括储存饲料的饲料仓和向所述送料管内输送饲料的出料管,所述出
料管的出口伸入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内部,所述送料管靠近所述配重结构的一端还设有控制所述出料管通断的启闭装置、限制所述送料管朝堤岸一侧旋转时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的第一凸块以及锁定所述送料管位置的电磁控制开关;
10.优选地,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且随所述送料管转动而上下移动的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出料管上、供所述挡板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挡板的边缘紧密配合,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上壁的内表面紧密配合;
11.优选地,所述转动支点包括贯穿所述送料管侧壁的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的支撑杆;
12.优选地,所述送料管朝堤岸一侧旋转到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相抵接;
13.优选地,所述电磁控制开关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的第一电磁铁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上方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贴合时,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低位置,且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上壁的内表面贴合;
14.优选地,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电路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时长的定时器;
15.优选地,所述配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的挂钩和挂设在所述挂钩上的配重块;
16.优选地,所述饲料仓的外部设有承托所述饲料仓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环绕所述饲料仓外表面的圆环和若干个与圆环连接的支腿;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所述自动投喂装置的投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8.安装调试自动投喂装置:将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安装在池塘边,调整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使送料管朝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底端时,饵料盘正好处于池塘的水底,初始状态时,饵料盘为空,配重结构的重量为初始重量;
19.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增加配重结构的重量,送料管带动饵料盘向配重结构所在的方向转动,挡板下移打开出料管,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
20.投喂河蟹:当饵料盘内的饲料重量超过配重结构的重量时,送料管带动饵料盘向池塘一侧转动,直至饵料盘沉于池底,对河蟹进行投喂;
21.锁定送料管的位置,投喂结束:投喂结束后,启动电磁控制开关,送料管转动带动挡板上移关闭出料管,人工查看饵料盘中剩余饲料的数量,并根据剩余饲料的数量,确定再次投喂时配重结构的重量。
22.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3.1、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在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置出料口和饵料盘,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置进料口和配重结构,送料管位于饵料盘和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处设置能够使送料管上下转动的转动支点,送料管朝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底端时,饵料盘恰好位于池塘的底部,实现了既能将装满饲料的饵料盘运送到池塘底端,在池塘底部投喂河蟹,避免出现鱼类抢食河蟹食物,影响河蟹生长的问题,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在堤岸上添加饲料,便于操作;
24.2、本发明通过设置随送料管转动而上下移动的挡板,在送料管向池塘一侧倾斜的
同时,挡板缓慢上移,最终实现在送料管将饵料盘运输到池塘底部时,挡板恰好将出料管关闭,使得河蟹能够安静的进食,避免出现在河蟹进食的过程中,饲料不断下落,造成河蟹受惊影响进食的情况;
25.3、本发明通过在送料管上固定设置具有倾斜表面的第一凸块,利用第一凸块的倾斜表面与支撑杆的抵接,限制了送料管朝配重块一侧倾斜的最大角度,使得送料管能够始终朝向池塘一侧倾斜,方便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
26.4、本发明通过在送料管上设置电磁控制开关,并在电磁控制开关的电路上设置定时器,实现对河蟹定时投喂的目的。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河蟹自动投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饵料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其中,1、送料管;2、出料口;3、饵料盘;4、进料口;5、饲料仓;6、出料管;7、出口;8、第一凸块;9、挡板;10、第一通道;11、第一支架; 12、支臂;13、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第一支撑杆;16、底座;17、第一电磁铁;18、第二电磁铁;19、第二支撑杆;20、挂钩;21、配重块;22、第二支架;23、圆环;24、支腿;25、支杆;26、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及投喂方法,通过设置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在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置出料口和饵料盘,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置进料口和配重结构,送料管位于饵料盘和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处设置能够使送料管上下转动的转动支点,送料管朝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底端时,饵料盘恰好位于池塘的底部,达到既能将装满饲料的饵料盘运送到池塘底端,又能方便工作人员在堤岸上添加饲料的目的。
3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包括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1,送料管1伸入池塘的一端设有出料口2和位于出料口2下部且大小覆盖出料
口2的饵料盘3,送料管1位于堤岸的一端设有进料口4和可变重量的配重结构,送料管1上处于饵料盘3和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支点,送料管1绕该转动支点上下转动,且送料管1伸入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低位置时,饵料盘3正好位于池塘底部;通过将饵料盘3设置在可上下转动的送料管1靠近池塘的一端,使得送料管1转动时带动饵料盘3在池塘的高度方向上移动,且当送料管1朝向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底点时,饵料盘3 恰好位于池塘的底部,实现在池塘底部喂食的目的,另外,将送料管1的进料口4设置在堤岸上,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向送料管1内添加饲料,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池塘中添加饲料的方式,本技术添加饲料的方式更加便捷,操作更加方便;送料管1包括管状结构和板状结构两部分,管状结构的一端设有出料口2,另一端设有进料口4,板状结构设置在管状结构的进料口4处,并向堤岸的方向延伸,板状结构远离进料口4的一端设有可变重量的配重结构,通过调整出料口2距离转动支点的距离和可变配重结构距离转动支点的距离比值,调节饵料盘3沉入池塘的位置,板状结构与管状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后再焊接为一体,本发明优选板状结构和管状结构为一体成型。
38.本发明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还包括储存饲料的饲料仓5和向送料管1内输送饲料的出料管6,出料管6的出口7伸入送料管1的进料口4内部,落料时,饲料通过出口7后直接进入进料口4的内部,避免饲料洒落造成的浪费,为方便饲料下落,出料管6倾斜的设置在饲料仓5的出口处,送料管1靠近配重结构的一端还设有控制出料管6通断的启闭装置、限制送料管1朝向堤岸的一端向下倾斜时所能到达的最底位置的第一凸块8以及锁定送料管1位置的电磁控制开关,启闭装置设置在送料管1的板状结构上,且距离出料管6的出口7 一定距离,启闭装置开启时,出料管6内的出料通道连通,饲料顺利的从出料管6落入到送料管1内,启闭装置关闭时,出料管6内的出料通道断开,饲料被拦截在出料管6远离其出口7的一侧,不能落入到送料管1内;第一凸块8 设置在转动支点的一侧,且送料管1朝向池塘的一端向下转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凸块8与转动支点的侧壁抵接,以此使得送料管1朝向池塘的一端向下转动到极限位置时,送料管1朝向堤岸的一端仍高于送料管1朝向池塘的一端,饲料能够顺利的通过送料管1落入到饵料盘3内,避免出现因送料管1朝向池塘的一端高于朝向堤岸的一端,导致饲料无法落入饵料盘3的问题;另外,在板状结构上的可变配重结构上部设置锁定送料管1位置的电磁控制开关,在非喂食的时间段内,通过电磁控制开关控制送料管1朝向堤岸的一侧向上旋转,强制关闭出料管6的出料通道,避免在非喂食的时间段内向池塘内投入饲料,造成池塘内剩余饲料过多,恶化水质,影响河蟹生长环境的问题。
39.如图1和图3所示,启闭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送料管1的板状结构上且随送料管1转动而上下移动的挡板9以及位于出料管6上、供挡板9通过的第一通道10,第一通道10的开口边缘与挡板9的外轮廓一致,且第一通道10的开口长宽尺寸与挡板9的横截面长宽尺寸大小一致,挡板9上端面的轮廓与出料管6上壁的内表面轮廓相匹配,使得挡板9移动到其上端面与出料管6上壁的内表面接触时,挡板9与出料管6的配合部位不会出现缝隙,一方面能够避免饲料从挡板9与出料管6配合处的缝隙下落,造成饲料浪费,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饲料卡入挡板9与出料管6配合部位的缝隙处,影响挡板9移动的顺滑性;出料管6可以是长方体结构也可以是圆柱体结构,当出料管6为长方体时,挡板9的上端面为平面,当出料管6为圆柱体时,挡板9的上端面为圆弧面,为简化出料管6与挡板9的加工工序,本发明优选出料管6为长方体结构;送料管1上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第一支架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臂12,两个
支臂12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13,挡板9的底部设有供第一转轴13穿过的孔,挡板9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13上,且在第一通道10的限位作用下,挡板 9随送料管1的转动而上下移动,挡板9上移到最高位置时,挡板9的上端面与出料管6上壁的内表面贴合,阻断出料管6内部的出料通道,饲料无法下落,挡板9下移到最低位置时,打开出料管6内部的出料通道,饲料顺利下落到送料管1内,且此时挡板9的上端面不会脱离第一通道10,确保挡板9再次上移时顺利进行。
40.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支点包括包括贯穿送料管1侧壁的第二转轴14 和设置在转轴两端的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的内表面与送料管1的外表面之间设有便于送料管1运动的第二通道,第一支撑杆15远离送料管1的一端既可以直接固定在堤岸上,也可以将第一支撑杆15固定在底座16上,再将底座16固定在堤岸上,当第一支撑杆15直接固定在堤岸上时,第一支撑杆 15的底部安装可插入土地中的地插结构,该地插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赘述,并在地插结构插入土中后,在第一支撑杆15位于地表的部分堆积石块或其他重量较重的物体进行固定,为确保第一支撑杆15固定的牢固性及固定时的方便性,本发明优选将第一支撑杆15先固定在底座16上,再将底座16固定在堤岸上,其中可以预先在底座16上焊接螺母,在第一支撑杆 15的底部制作与螺母匹配的螺纹,将第一支撑杆15螺纹连接在底座16的螺母内,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底座16优选为重量较重的板状结构,并用地钉将其四角固定在堤岸上;第一凸块8固定设置在送料管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杆15靠近挡板9的一侧,第一凸块8靠近第一支撑杆15的侧面为斜面,当第一凸块8的斜面与第一支撑杆15抵接时,送料管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 至10
°
,且送料管1的出料口2低于进料口4,使得饲料能够顺利的通过送料管1落入到饵料盘3内,第一凸块8可以与送料管1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并焊接在送料管1上。
41.如图4所示,电磁控制开关包括转动设置在送料管1上的第一电磁铁17 和固定设置在第一电磁铁17上方的第二电磁铁18,第一电磁铁17与第二电磁铁18贴合时,送料管1伸入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低位置,且挡板9的上端面与出料管6上壁的内表面贴合,送料管1的板状结构远离进料口4的端部也固定设有第一支架11,贯穿第一电磁铁17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一支架11的第一转轴13配合的孔,第一电磁铁17穿过第一转轴13后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 11上,第二电磁铁18固定在第二支撑杆19上,第二支撑杆19螺纹固定在底座16上,其螺纹固定方式与第一支撑杆15与底座16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一电磁铁17和第二电磁铁18的尺寸要能够确保第一电磁铁 17随送料管1向下转到到极限位置时,其与第二电磁铁18在高度方向上存在重叠区域,且重叠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一电磁铁17横截面积的一半,以使第二电磁铁18能够牢固的吸附住第一电磁铁17;第一电磁铁17转轴13的设置方向与送料管1的长度方向相交设置,因第一电磁铁17随送料管1转动时,其上表面会发生倾斜,所以将第一电磁铁17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当第一电磁铁17与第二电磁18通电恢复磁力时,第一电磁铁17能够在磁力的作用下,绕第一转轴13旋转到与第二电磁铁18平行的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第二电磁铁18与第一电磁铁17之间的吸合面积,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调控第二电磁铁18与第一电磁铁17之间的吸力,使其大于饵料盘3下沉的重力,将送料管1朝向堤岸的一侧向上转动到最高位置,此时挡板9正好上升到最高位置,关闭出料管6内部的出料通道;连接第一电磁铁17和第二电磁铁 18的电路上设有控制第一电磁铁17和第二电磁铁18通电时长的定时器(图中未示出),定时开启和关闭电磁控制开关,实现
对河蟹的定时投喂,定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42.如图4所示,配重结构包括设置在送料管1上的挂钩20和挂设在挂钩20 上的配重块21,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块21,调节输送到饵料盘3中的饲料重量。
43.如图1和图5所示,饲料仓5的外部设有承托饲料仓5的第二支架22,第二支架22包括环绕饲料仓5外表面的圆环23和若干个与圆环23连接的支腿24,支腿24的另一端螺纹固定在底座16上,其具体设置方式与第一支撑杆15与底座16的螺纹连接方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托举饲料仓5 的第二支架22,减小了饲料仓5施加到出料管6上的作用力,延长该自动投喂装置的使用寿命;送料管1的出料口2处设有支杆25,连接饵料盘3的绳索26固定设置在支杆25上,饵料盘3为直径30厘米的圆盘,盘边高2厘米,盘体为硬质框架加20目筛网构成,为确保饵料盘3的平稳性,在饵料盘3的圆周方向上均匀的设置3根绳索26。
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自动投喂装置的投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45.安装调试自动投喂装置:将自动投喂装置安装在池塘边,调整自动投喂装置,使送料管1朝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底端时,饵料盘3正好处于池塘的水底,初始状态时,饵料盘3为空,挂钩20上未悬挂配重块21;
46.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到达投喂时间段后,关闭电源,第一电磁铁17和第二电磁铁18断电,失去磁力,此时向挂钩20上悬挂配重块21,驱动送料管1带动饵料盘3向配重块21所在的方向倾斜,使得挡板9下移打开出料管 6,出料管6通过送料管1向饵料盘3内输送饲料;
47.投喂河蟹:当饵料盘3内的饲料重量超过配重块21的重量时,送料管1 带动饵料盘3向池塘一侧倾斜,此时挡板9未完全关闭出料管6内部的出料通道,饲料继续通过出料管6和送料管1输送至饵料盘3,直至饵料盘3下沉到最低位置,此时挡板9上升到最高位置,完全关闭出料管6,停止向饵料盘3 内输送饲料,饵料盘3下沉到池底后,河蟹爬到饵料盘3内进食;投喂的过程中,当饲料盘3中的饲料与河蟹的重量之和小于配重块21的重量时,送料管 1会带动饵料盘3向配重块21一侧倾斜,挡板9向下移动,打开出料管6继续向饵料盘3内输送饲料,直至饵料盘3内饲料的重量大于配重块21的重量,下沉至池底,继续投喂河蟹,如此循环,直至投喂时间结束;
48.锁定送料管的位置,投喂结束:投喂结束后,打开电源,第一电磁铁17 和第二电磁铁18通电,恢复磁力,带动送料管1向配重块21的方向旋转,并将送料管1固定在向配重块21的方向旋转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此时挡板9上升到最高位置,完全关闭出料管6,停止向饵料盘3内输送饲料,投喂结束后,人工查看饵料盘3中剩余饲料的重量,并根据剩余饲料的重量,调整再次投喂时悬挂的配重块21的重量,另外,若投喂时间间隔较长,饵料盘3中剩余饲料在池底长时间存放有变质的风险,则在投喂结束后,人工将饵料盘3中剩余的饲料清理干净。
49.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和位于所述出料口下部且大小覆盖所述出料口的饵料盘,所述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可变重量的配重结构,所述送料管处于所述饵料盘和所述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支点,所述送料管绕所述转动支点上下转动,且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低位置时,所述饵料盘正好位于池塘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饲料的饲料仓和向所述送料管内输送饲料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伸入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内部,所述送料管靠近所述配重结构的一端还设有控制所述出料管通断的启闭装置、限制所述送料管朝堤岸一侧旋转时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的第一凸块以及锁定所述送料管位置的电磁控制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且随所述送料管转动而上下移动的挡板以及位于所述出料管上、供所述挡板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挡板的边缘紧密配合,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上壁的内表面紧密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点包括贯穿所述送料管侧壁的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的支撑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朝堤岸一侧旋转到最高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开关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的第一电磁铁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铁上方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贴合时,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旋转到最低位置,且所述挡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出料管上壁的内表面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电路上设有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通电时长的定时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送料管上的挂钩和挂设在所述挂钩上的配重块。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仓的外部设有承托所述饲料仓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环绕所述饲料仓外表面的圆环和若干个与圆环连接的支腿。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项所述河蟹自动投喂装置的投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安装调试自动投喂装置:将所述自动投喂装置安装在池塘边,调整所述自动投喂装置,使送料管朝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底端时,饵料盘正好处于池塘的水底,初始状态时,饵料盘为空,配重结构的重量为初始重量;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增加配重结构的重量,送料管带动饵料盘向配重结构所在的方向转动,挡板下移打开出料管,向饵料盘内输送饲料;投喂河蟹:当饵料盘内的饲料重量超过配重结构的重量时,送料管带动饵料盘向池塘一侧转动,直至饵料盘沉于池底,对河蟹进行投喂;锁定送料管的位置,投喂结束:投喂结束后,启动电磁控制开关,送料管转动带动挡板
上移关闭出料管,人工查看饵料盘中剩余饲料的情况,并根据剩余饲料的情况,确定再次投喂时配重结构的重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蟹自动投喂装置及投喂方法,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和位于所述出料口下部且大小覆盖所述出料口的饵料盘,所述送料管位于堤岸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和可变重量的配重结构,所述送料管处于所述饵料盘和所述配重结构之间的位置设有转动支点,所述送料管绕所述转动支点上下转动,且所述送料管伸入池塘的一端转动到最低位置时,所述饵料盘正好位于池塘底部,通过将送料管一端伸入池塘,另一端位于堤岸上,且在送料管上设置转动支点,实现既能通过转动送料管将装满饲料的饵料盘运送到池塘底端,在池底喂食,又能在堤岸上添加饲料,操作方便的效果。操作方便的效果。操作方便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郑岩 孙娜 李杨 刘芳 梁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