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磁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电机线圈
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磁电机大都利用旋转的飞轮与固定的线圈进行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是汽油机点火系统中的点火电源。磁电机大多采用旋转磁铁式结构,按总体设计可分为单体式和飞轮式。磁电机线圈的两个引线头需要对弯成型,使两个引线头弯曲成型后实现对接,由于电机附极线圈的导线直径较大,没有专用工具不易弯曲。
3.目前,现有的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结构非常复杂,制作困难,成本高,且操作复杂。
4.因此,发明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非常复杂,制作困难,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前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圆盘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圆盘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
模块板,所述模块板与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模块板的内部设置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贯穿模块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模块板的上侧等间距设置有锁紧旋钮,所述锁紧旋钮与模块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旋钮的尾端伸入引线槽内,所述锁紧旋钮的尾端连接有定位压板,所述模块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基座与底座铰接相连,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模块板铰接连接。
7.优选的,所述模块板靠近圆盘的一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圆孔套接在支撑杆上,使得模块板能够围绕支撑杆转动,从而围绕圆盘转动,从而实现对磁电机线圈引线端的弯曲。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圆盘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连接盘与侧板之间安装简单,同时便于拆卸,便于将圆盘拆卸下来。
9.优选的,所述连接盘、支撑杆和圆盘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使得连接盘、支撑杆和圆盘之间连接强度大,不易断裂。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与底座之间一体化技工成型,通过固定板便于固定底座,使得底座固定方便。
11.优选的,所述模块板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引线槽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通过透明玻璃便于观察引线槽内引线的情况,十分方便。
12.优选的,所述模块板与连接板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使得模块板与连接板之间连
接强度大,不易断裂。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且使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高;
15.2.通过两个气缸推动两个模块板,使得模块板转动,从而对线圈引线端弯曲,省时省力;
16.3.通过转紧锁紧旋钮,使得定位压板能够对引线槽内的引线进行挤压固定,避免弯曲时引线槽内的引线发生移动,提高了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盘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板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板正剖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底座、2侧板、3圆盘、4环形槽、5支撑杆、6连接盘、7模块板、8引线槽、9定位压板、10锁紧旋钮、11气缸、12连接板、13圆孔、14固定板、15固定孔、16透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2,前后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置有圆盘3,所述圆盘3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4,所述圆盘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圆盘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块板7,所述模块板7与支撑杆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模块板7的内部设置有引线槽8,所述引线槽8贯穿模块板7的左右两端,所述模块板7的上侧等间距设置有锁紧旋钮10,所述锁紧旋钮10与模块板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旋钮10的尾端伸入引线槽8内,所述锁紧旋钮10的尾端连接有定位压板9,所述模块板7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基座与底座1铰接相连,所述气缸11的伸缩端与模块板7铰接连接。
27.所述模块板7靠近圆盘3的一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有圆孔13,所述连接板12通过圆孔13套接在支撑杆5上,使得模块板7能够围绕支撑杆5转动,从而围绕圆盘3转动,从而实现对磁电机线圈引线端的弯曲。
28.所述支撑杆5远离圆盘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盘6,所述连接盘6与侧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连接盘6与侧板2之间安装简单,同时便于拆卸,便于将圆盘3拆卸下来。
29.所述连接盘6、支撑杆5和圆盘3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使得连接盘6、支撑杆5和圆
盘3之间连接强度大,不易断裂。
30.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板14与底座1之间一体化技工成型,通过固定板14便于固定底座1,使得底座1固定方便。
31.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螺栓穿过固定板14上的固定孔15,将底座1进行固定,将磁电机线圈引线端从其中一个模块板7的引线槽8被穿过,经过圆盘3上环形槽4的底部,再从另一个模块板7的引线槽8内穿出,然后两个气缸11工作,两个气缸11的伸缩端伸长推动两个模块板7,从而使得模块板7转动,两个模块板7与圆盘3为圆心转动,从而对磁电机线圈引线端进行弯曲,使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高,且整个成型模具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结构非常复杂,制作困难,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的问题。
32.如图4所示,所述模块板7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引线槽8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16,通过透明玻璃16便于观察引线槽8内引线的情况,十分方便。
33.所述模块板7与连接板12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使得模块板7与连接板12之间连接强度大,不易断裂。
34.实施方式具体为:模块板7与连接板12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使得模块板7与连接板12之间连接强度大,不易断裂,且便于模块板7的加工制作,通过模块板7前侧的透明玻璃16,从而能够观察引线槽8内引线的情况,查看定位压板9是否有效地固定住引线,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查看引线槽内情况的问题。
3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2),前后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置有圆盘(3),所述圆盘(3)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4),所述圆盘(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圆盘(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块板(7),所述模块板(7)与支撑杆(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模块板(7)的内部设置有引线槽(8),所述引线槽(8)贯穿模块板(7)的左右两端,所述模块板(7)的上侧等间距设置有锁紧旋钮(10),所述锁紧旋钮(10)与模块板(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旋钮(10)的尾端伸入引线槽(8)内,所述锁紧旋钮(10)的尾端连接有定位压板(9),所述模块板(7)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气缸(11),所述气缸(11)的基座与底座(1)铰接相连,所述气缸(11)的伸缩端与模块板(7)铰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板(7)靠近圆盘(3)的一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开设有圆孔(13),所述连接板(12)通过圆孔(13)套接在支撑杆(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远离圆盘(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盘(6),所述连接盘(6)与侧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6)、支撑杆(5)和圆盘(3)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固定板(14)与底座(1)之间一体化技工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板(7)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引线槽(8)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1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板(7)与连接板(12)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电机线圈引线端弯曲成型模具,涉及磁电机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侧板,前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圆盘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所述圆盘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块板,所述模块板与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模块板的内部设置有引线槽,所述模块板的上侧等间距设置有锁紧旋钮,所述锁紧旋钮与模块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锁紧旋钮的尾端连接有定位压板,所述模块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且使用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高。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高。线圈引线端弯曲质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
袁富 王治元 刘招珍 刘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鑫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