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
滤芯及引入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也带来很多问题,主要是环境、空气的污染。大的自然环境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共同努力来改进,小范围的微气候环境是每个人可以身体力行进行改进的,比如家庭、办公室等空间内的空气环境。
3.空气净化器即是对小范围空气环境进行改善的装置,该装置生成空气负离子或者正负离子,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起镇静作用,促进消除疲劳,同时具有杀菌作用,空气净化器一般包括壳体结构、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和电极。
4.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壳体大多与支架设置为一体固定结构,不可拆卸,不便对空气净化器滤芯进行清理和替换,且整个空气净化器不便于组装,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大大降低。
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及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组装和拆卸、便于对滤芯清理和替换、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及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具有易于组装和拆卸、便于对滤芯清理和替换、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等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包括滤芯
本体,滤芯本体包括净化滤芯筒,还包括套设在净化滤芯筒外的套壳,套壳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套壳的一侧端部中心设有用于与空气净化器进风组件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口,净化滤芯筒内部具有中
空腔体,净化滤芯筒的外筒壁与套壳之间形成容纳空气净化颗粒的容纳间隙,开口、容纳间隙、中空腔体之间相互连通,中空腔体还与出口相互连通。
9.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对空气多层净化,得到洁净气体,净化滤芯筒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初滤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层。
10.进一步的,为了固定净化滤芯筒的安装位置,使其可以发挥更好效果,净化滤芯筒的上下端分别与滤芯上壳和滤芯下壳的内腔底卡合连接。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机体及设于机体一面、且与其内腔连通的导流弯管,还包括与导流弯管连通连接的滤芯本体以及设于导流弯管内的风阀,机体包括机壳以及由
上至下设于机壳内的初滤网板、吸风机以及用于进风的防护栅格,防护栅格设于导流弯管的相对面;滤芯本体为上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风阀包括设在导流弯管内的安装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贯穿安装架、导流弯管并活动于安装架中的若干个叶片,叶片端部之间通过连动杆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叶片转向状态的摆杆。
13.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滤芯本体的装卸,滤芯本体与导流弯管螺纹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滤芯和净化器主体设为分体结构,使可拆卸,便于对空气净化器滤芯进行清理和替换,且整个空气净化器易于组装,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大大提升,并且当外部环境湿气过大,可通过转动导流弯管上的摆杆控制风阀内的叶片相互闭合,能够避免外界水气进入滤芯本体中产生的霉变问题,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芯本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化滤芯筒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本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本体与机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叶片与导流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风阀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滤芯本体;2、净化滤芯筒;3、套壳;4、下壳;5、开口;6、容纳间隙;7、出口;8、机体;9、导流弯管;10、机壳;11、初滤网板;12、吸风机;13、防护栅格;14、上壳;15、风阀;16、叶片;17、连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边角防护连接件。
27.参照图1至3,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包括滤芯本体1,滤芯本体1 包括净化滤芯筒2,还包括套设在净化滤芯筒2外的套壳3,套壳3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连接的上壳14和下壳4,套壳3的一侧端部中心设有用于与空气净化器进风组件连接的开口5、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口7,净化滤芯筒2内部具有中空腔体,净化滤芯筒2的外筒壁与套壳3之间形成容纳空气净化颗粒的容纳间隙6,开口5、容纳间隙6、中空腔体之间相互连通,中空腔体还与出口 7相互连通。
28.参照图2,净化滤芯筒2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初滤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层,能够对空气多层净化,得到洁净气体。
29.参照图1,净化滤芯筒2的上下端分别与滤芯上壳14和滤芯下壳4的内腔底卡合连接,为了固定净化滤芯筒2的安装位置。
30.本实施例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的实施原理如下:当滤芯本体1螺纹固定安装在空气净化器主体上时,启动固定在室内与外部连通管道附近的空气净化器主体,外部空气通过开口5进入容纳间隙6中,通过净化滤芯筒2的初滤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层净化得到的洁净空气进入中空腔体内,最后通过中空腔体、出口7排入室内。
31.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
32.参照图4至7,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机体8及设于机体8一面、且与其内腔连通的导流弯管9,还包括与导流弯管9连通连接的滤芯本体1以及设于导流弯管9内的风阀15,机体8包括机壳10以及由上至下设于机壳10内的初滤网板11、吸风机12以及用于进风的防护栅格13,防护栅格13设于导流弯管9的相对面;滤芯本体1为上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风阀15包括设在导流弯管9内的安装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贯穿安装架、导流弯管9并活动于安装架中的若干个叶片16,叶片16端部之间通过连动杆17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叶片16转向状态的摆杆。
33.参照图4和5,滤芯本体1与导流弯管9螺纹连接,便于滤芯本体1的装卸。
34.本实施例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的实施原理如下:将滤芯本体1螺纹固定安装在空气净化器主体的导流弯管9身上,启动穿设固定在室内与外部连通管道附近的空气净化器主体,吸风机12将外部空气吸入机壳10内,通过初滤网板 11将初次过滤的风送入滤芯本体1,风通过开口5进入容纳间隙6中,通过净化滤芯筒2的初滤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层净化得到的洁净空气进入中空腔体内,最后通过中空腔体、出口7排入室内,当需要对空气净化器内部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将空气净化器分解并清理即可,清理完毕后重新组装即可正常使用;当外部环境湿气过大,可通过转动导流弯管9上的摆杆控制风阀15内的叶片16相互闭合,能够避免外界水气进入滤芯本体1中产生的霉变问题,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滤芯本体包括净化滤芯筒,还包括套设在净化滤芯筒外的套壳,所述套壳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套壳的一侧端部中心设有用于与空气净化器进风组件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口,所述净化滤芯筒内部具有中空腔体,所述净化滤芯筒的外筒壁与所述套壳之间形成容纳空气净化颗粒的容纳间隙,所述开口、容纳间隙、中空腔体之间相互连通,中空腔体还与出口相互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滤芯筒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初滤层、活性炭层和光触媒过滤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滤芯筒的上下端分别与滤芯上壳和滤芯下壳的内腔底卡合连接。4.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机体及设于机体一面、且与其内腔连通的导流弯管,还包括与导流弯管连通连接的滤芯本体以及设于导流弯管内的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壳以及由上至下设于机壳内的初滤网板、吸风机以及用于进风的防护栅格,防护栅格设于导流弯管的相对面;所述滤芯本体为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风阀包括设在导流弯管内的安装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贯穿安装架、导流弯管并活动于安装架中的若干个叶片,叶片端部之间通过连动杆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叶片转向状态的摆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与导流弯管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入式空气净化器滤芯及引入式空气净化器,包括滤芯本体,滤芯本体包括净化滤芯筒,还包括套设在净化滤芯筒外的套壳,套壳包括自上而下可拆卸连接的上壳和下壳,套壳的一侧端部中心设有用于与空气净化器进风组件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出风的出口,净化滤芯筒内部具有中空腔体,净化滤芯筒的外筒壁与套壳之间形成容纳空气净化颗粒的容纳间隙,开口、容纳间隙、中空腔体之间相互连通,中空腔体还与出口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拆卸、不易对滤芯清理和替换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组装和拆卸、便于对滤芯清理和替换、提升了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等优点。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等优点。净化器的使用灵活性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李余良 马慧敏 李学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富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0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