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罐更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2.焦化厂中更换焦罐时,必须要选择停干熄焦,使用水熄焦;使用过多水熄焦会导致焦炭指标下降,影响空气质量,水分中含有co、粉尘等其他介质,车厢本体腐蚀严重、轨道使用寿命降低、熄焦后产生的水蒸气会伤害人肺部及呼吸道、人员长时间在熄焦塔附近有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熄焦后水蒸气对环境造成影响。
3.在更换焦罐时,吊装钢丝绳容易缠绕在一起,并且钢丝绳与焦罐接触面会发生剐蹭,长时间使用会降低钢丝绳寿命,而且还需要人员爬到焦罐顶部去将钢丝绳分开,人员再爬下来在焦罐底部用卸扣和焦罐吊点连接,不仅增加使用水熄焦次数了,效率也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相关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放置在焦炉顶,用于更换焦罐时防止吊装的钢丝绳缠绕及磨损,包括矩形框架和焊接在矩形框架四角的弯头所述矩形框架包括2条横架和设于横架之间的若干条竖架,所述弯头为圆形90度弯头,弯头以直径为切面对半切开,弯头向矩形框架中心弯曲,弯头内可放置钢丝绳。
6.进一步的,所述横架和竖架均为工型钢。
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四角开设与弯头尺寸相匹配的孔,弯头底端焊接在孔内,且弯头底端与矩形框架底端齐平。
8.进一步的,所述竖架的数量是5个。
9.进一步的,所述竖架等间距焊接在2条横架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弯头为直径100mm的钢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12.本技术包括矩形框架和焊接在矩形框架四角的弯头,所述矩形框架包括2条横架和设于横架之间的若干条竖架,所述弯头为圆形90度弯头,弯头以直径为切面对半切开,弯头向矩形框架中心弯曲,弯头内可放置钢丝绳,在更换焦罐时,避免将吊装钢丝绳缠绕在一起,也避免了钢丝绳与焦罐接触面发生剐蹭以减小钢丝绳寿命,从而减少使用水熄焦次数,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14.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7.1-横架,2-竖架,3-弯头,4-钢丝绳,5-焦罐。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提供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
21.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的术语“首先”、“其次”等,仅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
22.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到的一些指示性方位或位置用词,仅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说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亦可是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还需要说明的是:
26.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27.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如图1-2所示,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放置在焦炉顶,用于更换焦罐时防止吊装的钢丝绳4缠绕及磨损,包括矩形框架和焊接在矩形框架四角的弯头3,所述矩形框架包括2条横架1和设于横架1之间的若干条竖架2,所述弯头3为圆形90度弯头3,弯头3以直径为切面对半切开,弯头3向矩形框架中心弯曲,弯头3内可放置钢丝绳4。
30.进一步的,所述横架1和竖架2均为工型钢。
31.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四角开设与弯头3尺寸相匹配的孔,弯头3底端焊接在孔
内,且弯头3底端与矩形框架底端齐平。
32.进一步的,所述竖架2的数量是5个。其横架和竖架的数量尺寸由焦罐尺寸确定,保证其大小能搭接在焦罐上方。
33.进一步的,所述竖架2等间距焊接在2条横架1之间。
34.进一步的,所述弯头3为直径100mm的钢管。
35.大部分焦化厂更换焦罐都只是使用钢丝绳4进行直接吊装,在吊装时,钢丝绳4会缠绕在一起,并且钢丝绳4与焦罐接触面会发生剐蹭,长时间使用会降低钢丝绳4寿命,而且还需要人员爬到焦罐顶部去将钢丝绳4分开,人员再爬下来在焦罐底部用卸扣和焦罐吊点连接,现按照焦罐大小制作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该焦罐更换辅助工具为矩形框架,长度以吊装孔位确定,宽度以两吊耳间距确定,四角分别用dn100圆形90度弯头3,后班组人员按尺寸下料焊接。更换焦罐5时,先用φ12mm钢丝绳4和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连接,后再分别将焦罐更换辅助工具上的钢丝绳4和吊装焦罐所需钢丝绳4进行系挂,等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即将离地时候,就可以把焦罐吊装钢丝绳4分别放入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对应孔位中,并加以固定。后再将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和焦罐吊装钢丝绳4吊在焦罐上方,这时,检修人员在焦罐底部直接利用卸扣将钢丝绳4和焦罐进行连接吊装。通过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和没使用时相比,极大减少焦罐5更换时间,从以前更换所需45分钟到现在的20分钟。
36.需要说明的是:
37.在上述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术语“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
……
所示”、“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或组合。
38.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39.最后应说明的是:
40.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放置在焦炉顶,用于更换焦罐时防止吊装的钢丝绳缠绕及磨损,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和焊接在矩形框架四角的弯头,所述矩形框架包括2条横架和设于横架之间的若干条竖架,所述弯头为圆形90度弯头,弯头以直径为切面对半切开,弯头向矩形框架中心弯曲,弯头内可放置钢丝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和竖架均为工型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四角开设与弯头尺寸相匹配的孔,弯头底端焊接在孔内,且弯头底端与矩形框架底端齐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的数量是5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架等间距焊接在2条横架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罐更换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为直径100mm的钢管。

技术总结


一种焦罐更换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放置在焦炉顶,用于更换焦罐时防止吊装的钢丝绳缠绕及磨损,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和焊接在矩形框架四角的弯头,所述矩形框架包括2条横架和设于横架之间的若干条竖架,所述弯头为圆形90度弯头,弯头以直径为切面对半切开,弯头向矩形框架中心弯曲,弯头内可放置钢丝绳。在更换焦罐时,避免将吊装钢丝绳缠绕在一起,也避免了钢丝绳与焦罐接触面发生剐蹭以减小钢丝绳寿命,从而减少使用水熄焦次数,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牛宝仓 张志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6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16:39: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弯头   钢丝绳   矩形   所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