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移液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2.移液管在化学试验中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常用的移液管有5ml、10ml、25ml50 ml和75ml等规格,部分移液管在管身上设置刻度,这种具有刻度的移液管又称吸量管。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3.移液管在吸取溶液前,首先需要进行润洗。润洗时吸取少量溶液,横持并转动移液管对内壁进行润洗,使溶液流遍全管内壁,然后将溶液从下端尖口处排入废液杯内,润洗3-4次后可以吸取溶液。吸取溶液时,将洗耳球连接在移液管上端,挤压洗耳球,将移液管下端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处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利用洗耳球的弹性力将溶液吸入移液管内。当管内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约1-2cm处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时若溶液下落至标准线以下,应重新吸取),将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并使管尖端接触待吸液容器内壁片刻后提起,用滤纸擦干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当需要向试管或烧杯中转移溶液时,缓慢松开封堵住管口的食指,使移液管内的溶液能够从下端流出至试管或烧瓶内。
4.现有技术中采用洗耳球为移液管吸取溶液,吸入移液管内溶液的体积与洗耳球的挤压程度有关,当挤压程度不够时,溶液的液面达不到要求,需要重复操作。当需要移液的溶液体积较多时,也需要多次挤压洗耳球进行吸取,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吸取完成后,操作者的手指要持续按压在移液管上端,不方便进行其他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洗耳球为移液管吸取溶液,当挤压程度不够时,溶液的液面达不到要求,需要重复操作。当需要移液的溶液体积较多时,也需要多次挤压洗耳球进行吸取,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吸取完成后,操作者的手指要持续按压在移液管上端,不方便进行其他操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液装置,包括:
8.支架;
9.移液管,竖向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移液管的下端为吸液端,所述移液管的上端为吸气端;
10.连接管,具有上下衔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吸气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内壁沿周向形成环形的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具有轴向贯通的抽气通道;
11.密封板,设于所述密封台下方,能够封盖所述抽气通道,所述密封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段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间隙;
12.弹性件,连接于密封台和所述密封板,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密封板向上抵紧所述密
封台下缘的预紧力;以及
13.抽气组件,包括抽气管以及气泵,所述抽气管的进气端穿设于所述抽气通道,所述抽气管能与所述密封板抵接,以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密封台分离,所述抽气管的外周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密封台的上表面接触密封的限位压板,所述抽气管的周向侧壁开设有抽气孔,所述气泵与所述抽气管的出气端连通。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所述底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移液管。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段的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吸气端的上端面抵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段为橡胶管,所述橡胶管包覆所述吸气端的外壁。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和/或所述限位压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抽气通道设置,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台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纳槽,所述弹性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沿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气孔环绕所述抽气管的周向设有多个。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气组件还包括防倒吸瓶,所述防倒吸瓶具有两个分别与瓶内腔连通的连接管,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抽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泵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泵为真空泵。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液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液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移液管、连接于吸气端的连接管,以及设于连接管内部,用于封闭抽气通道的密封板和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密封板,使密封板抵紧密封台的下表面实现密封。
25.当需要吸取溶液时,使吸液端伸入盛装有溶液的烧杯中,将抽气管的进气端自上至下穿入抽气通道内,使限位压板与密封台的上表面抵接,此时密封板与密封台的下表面分离,启动气泵,气泵将移液管内的空气抽离,在气压的作用下,溶液从吸液端进入移液管内。当观察到液面上升到标线以上后,将抽气管从上方缓慢抽出,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密封板重新抵紧密封台的下表面,抽气通道被切断。当需要转移液体时,利用玻璃棒等缓慢向下推动密封板,使空气能够从吸气端进入移液管,使移液管内部的溶液缓慢流出。
26.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自动抽气,与采用洗耳球的方式相比,能够持续吸取溶液,便于控制液面上升速度的上升位置。通过设置密封板和弹性件,在弹力的作用下,密封板能够自动切断抽气通道实现密封,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封堵移液管的管口,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密封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抽气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移液装置;
33.10、支架;11、底座;12、固定杆;13、夹持机构;
34.20、移液管;21、吸液端;22、吸气端;
35.30、连接管;31、第一段;311、密封台;312、容纳槽;32、第二段;313、抽气通道;
36.40、密封板;
37.50、弹性件;
38.60、抽气组件;61、抽气管;611、抽气孔;612、限位压板;62、气泵; 63、防倒吸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4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4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液装置1进行说明。
4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液装置1,包括支架10、移液管20、连接管30、密封板40、弹性件50和抽气组件60。移液管20竖向设于支架10,移液管20的下端为吸液端21,移液管20的上端为吸气端22;连接管30具有上下衔接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第二段32与吸气端22密封连接,第一段31的内壁沿周向形成环形的密封台311,密封台311具有轴向贯通的抽气通道313;密封板 40设于密封台311下方,并能够封盖抽气通道313,密封板40的边缘与第一段 31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间隙;弹性件50连接于密封台311和密封板 40,并被配置有使密封板40向上抵紧密封台311下缘的预紧力;抽气组件60 包括抽气管61以及气泵62,抽气管61的进气端穿设于抽气通道313,抽气管 61能与密封板40抵接,以使密封板40与密封台311分离。抽气管61的外周壁设有用于与密封台311的上表面接触密封的限位压板612,当所述限位压板 612与所述密封台311抵接时,所述密封板40与所述密封台311分离,抽气管 6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抽气孔611,气泵62与抽气管61的出气端连通。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液装置1包括固定在支架10上的移液管20、连接于吸气端22的连接管30,以及设于连接管30内部,用于封闭抽气通道313 的密封板40和弹性件50,弹性件50的弹力作用于密封板40,使密封板40抵紧密封台311的下表面实现密封。
45.如图3所示,箭头指示为抽气时的气体流动方向。当需要吸取溶液时,使吸液端21伸入盛装有溶液的烧杯中,将抽气管61的进气端自上至下穿入抽气通道313内,使限位压板
612与密封台311的上表面抵接,此时密封板40与密封台311的下表面分离,启动气泵62,气泵62将移液管20内的空气抽离,在气压的作用下,溶液从吸液端21进入移液管20内。当观察到液面上升到标线以上后,将抽气管61从上方缓慢抽出,在弹性件50的作用下,密封板40重新抵紧密封台311的下表面,抽气通道313被切断。当需要转移液体时,利用玻璃棒等缓慢向下推动密封板40,使空气能够从吸气端22进入移液管20,使移液管20内部的溶液缓慢流出。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气泵62自动抽气,与采用洗耳球的方式相比,能够持续吸取溶液,便于控制液面上升速度的上升位置。通过设置密封板40和弹性件50,在弹力的作用下,密封板40能够自动切断抽气通道313实现密封,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封堵移液管20的管口,使用更加方便。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10用于夹持固定移液管20,使移液管20保持竖向姿态,移液管20的下方放置烧杯或其他盛装有溶液的容器。移液管20可以是玻璃或其他材质的管状构件。
48.连接管30设于移液管20的吸气端22,连接管30的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 沿轴向一体衔接设置,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可以为相同材料,也可以为不同材料制作,在通过胶粘、热熔等方式固化在一起。
49.第二段32位于第一段31的下方,第二段32与吸气端22密封连接,第二段32可以是橡胶套,通过弹性变形包覆于吸气端22外部,并实现密封。或者,第二段32还可以是螺纹管,与吸气端22螺纹连接实现密封。
50.当抽气时,如图3所示,箭头指示为气体流动方向。抽气管61的下端抵接并推动密封板40向下运动,直至限位压板612与密封台311上表面抵接实现密封,此时气体能够从移液管20内经过抽气管61抽出,使移液管20内产生负压,烧杯内的溶液能够进入移液管20内。
51.当移液管20内的液体到达标线位置时,如图2所示,抽气完成,关闭气泵 62,将抽气管61从上方抽出,在弹性件50的作用下,密封板40与密封台311 抵接密封,移液管20内的液体不会流出。
52.当需要转移溶液时,可以手持移液管20,通过玻璃棒或其他物体向下推动密封板40,使密封板40和密封台311之间产生缝隙,使移液管20内的溶液能够自下端(即吸液端21)流出。通过控制密封板40与密封台311之间的缝隙大小,从而控制液体流出速度。
5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具体可以是弹簧、弹性橡胶条等,弹性件50处于拉伸状态,能够提供使密封板40抵紧密封台311下表面的弹力。
54.本实施例中气泵62用于抽气,可以是电动气泵62、手动气泵62、脚动气泵62等。
55.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架10包括底座11和竖直设于底座11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上设有夹持机构13,用于移液管20,移液管20 设于夹持机构13。
56.本实施例中支架10包括底座11和固定杆12,固定杆12通过夹爪、卡块等夹持机构13将移液管20固定,使移液管20保持竖向姿态。底座11可以防止盛装有待吸取溶液的烧杯等容器。
57.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段32的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与吸气端22的上端面抵接。
58.本实施例中吸气端22的端部插入第二段32内,限位槽与吸气端22的端部抵接,便于确定吸气端22的插入距离,解决了吸气端22插入过深影响抽气效果,插入过浅连接部位
容易脱落的问题。
59.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段32为橡胶管,橡胶管包覆吸气端22的外壁,利用橡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特性,使橡胶管的内部包覆与吸气端22的外壁,密封效果好。
60.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板40的上表面和/或限位压板612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环绕抽气通道313设置,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6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能够提高结合面的气密性,防止气体泄漏。密封圈具体可以是橡胶密封圈。
62.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密封台311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纳槽312,弹性件50容置于容纳槽312内,弹性件50上端与容纳槽312 的内壁连接。
6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容置于容纳槽312内,能够缩短连接管30的长度,整体结构更紧凑。
64.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弹性件50沿周向设有多个,容纳槽312与弹性件50一一对应,多个弹性件50绕连接管30的中轴圆周阵列设置,受力均匀。
65.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抽气孔611环绕抽气管61的周向设有多个,能够提高抽气效率。
66.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抽气组件60还包括防倒吸瓶63,防倒吸瓶63具有两个分别与瓶内腔连通的连接管30,其中一个连接管30与抽气管61的出气端连接,另一个连接管30与气泵62连接。
67.通过设置放倒吸瓶,能够避免当抽气过量时溶液随抽气管61进入气泵62,造成气泵62损坏。
68.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气泵62为真空泵,以电力为动力通过电力不停抽取空气,产生负压,使溶液能够进入移液管20内。
6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移液管,竖向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移液管的下端为吸液端,所述移液管的上端为吸气端;连接管,具有上下衔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吸气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内壁沿周向形成环形的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具有轴向贯通的抽气通道;密封板,设于所述密封台下方,并能够封盖所述抽气通道,所述密封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段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间隙;弹性件,连接于密封台和所述密封板,并被配置有使所述密封板向上抵紧所述密封台下缘的预紧力;以及抽气组件,包括抽气管以及气泵,所述抽气管的进气端穿设于所述抽气通道,所述抽气管能与所述密封板抵接,以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密封台分离,所述抽气管的外周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密封台的上表面接触密封的限位压板,所述抽气管的周向侧壁开设有抽气孔,所述气泵与所述抽气管的出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设于所述底座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夹持所述移液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吸气端的上端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为橡胶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和/或所述限位压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抽气通道设置,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台开设有开口向下的容纳槽,所述弹性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沿周向设有多个,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孔环绕所述抽气管的周向设有多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还包括防倒吸瓶,所述防倒吸瓶具有两个分别与瓶内腔连通的连接管,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抽气管的出气端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为真空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液装置,包括支架、移液管、连接管、密封板、弹性件和抽气组件。移液管设于支架;连接管具有衔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与吸气端密封连接,第一段的内壁沿周向形成环形的密封台;密封板能够封盖抽气通道;弹性件连接于密封台和密封板;抽气组件包括抽气管以及气泵,抽气管的外周壁设有限位压板,当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密封台抵接时,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密封台分离,气泵与抽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气泵自动抽气,能够持续吸取溶液,便于控制液面上升速度的上升位置。通过设置密封板和弹性件,在弹力的作用下,密封板能够自动切断抽气通道实现密封,无需操作人员手动封堵移液管的管口,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韩雪 秦冲 宋凡 张晓 刘俊妙 朱永晓 李龙飞 央珠 孙凯茜 魏明秋 王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技术研发日:

2022.10.18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08:0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6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溶液   气泵   气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