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足部按摩约在四千年前起源于中国,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和同样是传统医学的“针灸”属于相同原理的方法,足部血管丰富,通过足部护理按摩能显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区,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排除积聚在体内的废物和毒素,能够使得新陈代谢作用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效果。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2451360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足部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包括护理盒,护理盒的顶部设置开口,护理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座,护理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伺服轴通过多个按摩凸起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改变、排布、设计按摩凸起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足部不同区域的按摩护理,例如足跟部、足心部、足趾部等,可以对不同穴位(即现代医学中的反射区)进行按摩,但是上述装置在进行足部的护理作业时一方面不便于按摩强度的改变,且在按摩时不便于实现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联动按摩护理作业,另一方面在护理时不能有效提高被护理者的使用体感,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来解决现有足部护理装置一方面不便于按摩强度的改变,且在按摩时不便于实现多角度和多维度的联动按摩护理作业,另一方面在护理时不能有效提高被护理者的使用体感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包括
机体,
所述机体
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抽吸泵和伺服电机,所述机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往复推架,所述丝杆驱动模块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推架的顶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板,所述机体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理机构,两个所述护理机构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齿板传动连接,所述机体的内壁安装有鼓气
组件,所述鼓气组件通过往复推架驱动,所述鼓气组件的端口及抽吸泵的端口均分别与两个护理机构连通。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7.1)通过从动齿轮、丝杆驱动模块、外护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中医护理时患者足部的护理按摩作业,且本装置在患者护理按摩作业时,通过鼓气组件、齿条、摇轴和从动齿轮的联动式配合设计,便于在患者足部护理时实现患者足部、小腿部和足面的多角度同步按摩护理作业,通过上述技术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护理装置的护理体感和护理时的多功能性。
8.2)通过足板护理时的摆动式结构设置,能够在护理作业时对护理者的脚踝处进行有效锻炼,通过上述锻炼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护理强度,通过夹囊和束壳的
设置,则能在护理时对患者的小腿部进行有效固定,继而提高本护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通过气压传感器的监测式辅助设置,则能对本装置的护理强度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护理机构分别包括与机体固定连接的腿束组件、水平设置且与机体转动连接的摇轴、与摇轴固定连接的足台和固定于足台一侧的分气管,所述摇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注气轴管,所述注气轴管的周侧面与足台转动连接,所述摇轴通过对应位置的齿板驱动,所述注气轴管由伺服电机驱动,所述足台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链条而相互联动的护辊组件,一组所述护辊组件的端部均与分气管转动连通,所述注气轴管的一端与一所述护辊组件固定连通,所述足台的底面安装有激振组件,所述足台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外护组件,所述腿束组件和注气轴管的端口均与鼓气组件连通,所述外护组件的端口与抽吸泵连通。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注气轴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当进行患者足部的护理作业时,患者的小腿位置被两个腿束组件分布束缚,患者的两个足部则分别放置于两个足台上,当需要进行足部的护理作业时,丝杆驱动模块驱动往复推架在设定行程内往复运动,通过往复推架的往复运动,以带动两个摇轴往复转动,通过两个摇轴的往复转动,以使两个足台往复摇动,两个足台往复摇动后,继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锻炼及护理作业,且往复推架往复移动时,伺服电机驱动注气轴管以设定速度旋动,注气轴管旋动后,从而驱动护辊组件对患者的足底进行按摩护理作业。
12.进一步,所述摇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周侧面与对应位置的齿板传动连接,所述注气轴管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从动齿轮与齿板的传动连接式结构设置,从而保证摇轴能够被齿板有效传动,通过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的啮合连接设置,从而保证注气轴管能够被伺服电机有效驱动。
14.进一步,所述鼓气组件分别包括从动板和两个对称设置且通过联管而相互连通的鼓气管,两个所述鼓气管的周侧面均与机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鼓气管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塞座,两个所述活塞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均与从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板的表面与往复推架固定连接,所述联管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气管,两个所述补气管的内部均安装有气阀,所述联管的表面固定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周侧面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软管a,两个所述软管a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腿束组件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注气轴管转动连通。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塞座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从而有效保证活塞座与鼓气管滑动连接处的密封性;
16.当往复推架在丝杆驱动模块的作用下往复运动时,由于两个活塞杆与往复推架的固定连接式结构设置,从而使鼓气管内的气体能够对腿束组件进行反复吸气与充气,通过补气管的设置,从而能够控制腿束组件中的原始气量。
17.所述腿束组件包括束壳,所述束壳的表面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束壳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为u形,所述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夹囊,所述夹囊的侧面与相邻位
置的软管a固定连通,所述夹囊的形状与夹槽的形状适配。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当往复推架在设定行程内往复移动时,鼓气管对夹囊进行循环吸气与充气,从而使夹囊形成按摩状态。
19.进一步,所述外护组件包括与足台固定连接的足板,所述足板的表面与足台固定连接,所述足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按摩气囊,所述按摩气囊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软管b,所述软管b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控流阀和气压传感器,所述软管b的尾端与抽吸泵的端口固定连通,所述足板的内壁内置有一组规则分布的电热棒a,所述足板为弧形结构。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控流阀设置的作用在于控制通向按摩气囊的气量,气压传感器设置的作用在于实时监测按摩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使用时,气压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反馈至与本装置搭配的单片机中,单片机依据气压传感器的数据反馈,以控制抽吸泵的工作状态,通过对抽吸泵工作状态的控制,以使气压传感器的监测值能够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气压传感器的型号为qmp6988,通过气压传感器的上述监测式结构设置,以有效控制按摩气囊的按摩力度。
21.进一步,所述护辊组件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两端均与足台转动连接,所述辊体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注气腔,所述辊体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按摩凸条。
22.进一步,所述按摩凸条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按摩凸条的尾端与注气腔固定连通,所述按摩凸条和辊体均为硅胶材质,各组所述按摩凸条的长度以顺时针方向递增。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摩凸条的规格不同设置,以在按摩时反复改变辊体对患者足部的按摩强度和按摩体验。
24.进一步,所述激振组件包括安装于足台底面的激振板,所述激振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电热棒b,所述激振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工作时,电热棒b以设定状态由足底的下部进行加热作业,振动电机则以设定状态输出振动频率,通过振动电机的振频输出,以提高使用者的按摩和护理体感。
26.进一步,所述丝杆驱动模块分别包括驱动电机和水平设置的传动丝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尾端与机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传动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传动连接。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伺服电机、丝杆驱动模块和束壳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夹囊和抽吸泵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足台和软管b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鼓气管和联管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摇轴和分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振动电机和激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护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6.1、机体,2、丝杆驱动模块,3、伺服电机,4、往复推架,5、齿板,6、摇轴,7、足台,8、分气管,9、注气轴管,10、护辊组件,11、从动齿轮,12、从动板,13、联管,14、鼓气管,15、活塞杆,16、补气管,17、通气管,18、软管a,19、束壳,20、夹囊,21、足板,22、按摩气囊,23、软管b,24、控流阀,25、气压传感器,26、电热棒a,27、辊体,28、按摩凸条,29、激振板,30、电热棒b,31、振动电机,32、抽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38.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39.如图1-8所示,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2、抽吸泵32和伺服电机3,机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往复推架4,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往复推架4滑动配合的导轨,丝杆驱动模块2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4传动连接;
40.丝杆驱动模块2分别包括驱动电机和水平设置的传动丝杆,驱动电机的表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传动丝杆的尾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传动丝杆固定连接,传动丝杆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4传动连接;
41.往复推架4的顶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板5,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理机构,两个护理机构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齿板5传动连接,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鼓气组件,鼓气组件通过往复推架4驱动,鼓气组件的端口及抽吸泵32的端口均分别与两个护理机构连通。
42.护理机构分别包括与机体1固定连接的腿束组件、水平设置且与机体1转动连接的摇轴6、与摇轴6固定连接的足台7和固定于足台7一侧的分气管8;
43.摇轴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注气轴管9,注气轴管9的周侧面与足台7转动连接,注气轴管9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注气轴管9由伺服电机3驱动,注气轴管9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44.摇轴6通过对应位置的齿板5驱动,摇轴6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1,从动齿轮11的周侧面与对应位置的齿板5传动连接;
45.使用时,通过从动齿轮11与齿板5的传动连接式结构设置,从而保证摇轴6能够被齿板5有效传动,通过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的啮合连接设置,从而保证注气轴管9能够被伺服电机3有效驱动;
46.足台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链条而相互联动的护辊组件10,一组护辊组件10的端部均与分气管8转动连通,注气轴管9的一端与一护辊组件10固定连通;
47.护辊组件10包括辊体27,辊体27的两端均与足台7转动连接,辊体27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注气腔,辊体27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按摩凸条28,按摩凸条28为中空结构且按摩凸条28的尾端与注气腔固定连通,按摩凸条28和辊体27均为硅胶材质,各组按摩凸条28的长度以顺时针方向递增。
48.通过按摩凸条28的规格不同设置,以在按摩时反复改变辊体27对患者足部的按摩
强度和按摩体验。
49.足台7的底面安装有激振组件,足台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外护组件,腿束组件和注气轴管9的端口均与鼓气组件连通,外护组件的端口与抽吸泵32连通。
50.激振组件包括安装于足台7底面的激振板29,激振板2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电热棒b30,激振板2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31。
51.工作时,电热棒b30以设定状态由足底的下部进行加热作业,振动电机31则以设定状态输出振动频率,通过振动电机31的振频输出,以提高使用者的按摩和护理体感;
52.当进行患者足部的护理作业时,患者的小腿位置被两个腿束组件分布束缚,患者的两个足部则分别放置于两个足台7上,当需要进行足部的护理作业时,丝杆驱动模块2驱动往复推架4在设定行程内往复运动,通过往复推架4的往复运动,以带动两个摇轴6往复转动,通过两个摇轴6的往复转动,以使两个足台7往复摇动,两个足台7往复摇动后,继而对患者的脚踝进行锻炼及护理作业,且往复推架4往复移动时,伺服电机3驱动注气轴管9以设定速度旋动,注气轴管9旋动后,从而驱动护辊组件10对患者的足底进行按摩护理作业。
53.鼓气组件分别包括从动板12和两个对称设置且通过联管13而相互连通的鼓气管14,两个鼓气管14的周侧面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两个鼓气管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塞座,活塞座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的设置,从而有效保证活塞座与鼓气管14滑动连接处的密封性;
54.两个活塞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5,两个活塞杆15的另一端均与从动板12固定连接,从动板12的表面与往复推架4固定连接,联管13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气管16,两个补气管16的内部均安装有气阀,联管13的表面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7,通气管17的周侧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通气管17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软管a18,两个软管a1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腿束组件连通,通气管17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注气轴管9转动连通。
55.当往复推架4在丝杆驱动模块2的作用下往复运动时,由于两个活塞杆15与往复推架4的固定连接式结构设置,从而使鼓气管14内的气体能够对腿束组件进行反复吸气与充气,通过补气管16的设置,从而能够控制腿束组件中的原始气量。
56.腿束组件包括束壳19,束壳19的表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束壳19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夹槽,夹槽为u形,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夹囊20,夹囊20的侧面与相邻位置的软管a18固定连通,夹囊20的形状与夹槽的形状适配。
57.使用时,当往复推架4在设定行程内往复移动时,鼓气管14对夹囊20进行循环吸气与充气,从而使夹囊20形成按摩状态。
58.外护组件包括与足台7固定连接的足板21,足板21的表面与足台7固定连接,足板2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按摩气囊22,按摩气囊2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软管b23,软管b2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控流阀24和气压传感器25,软管b23的尾端与抽吸泵32的端口固定连通,足板21的内壁内置有一组规则分布的电热棒a26,足板21为弧形结构。
59.使用时,控流阀24设置的作用在于控制通向按摩气囊22的气量,气压传感器25设置的作用在于实时监测按摩气囊22内部的气压数据,使用时,气压传感器25将监测到的数据实时反馈至与本装置搭配的单片机中,单片机依据气压传感器25的数据反馈,以控制抽吸泵32的工作状态,通过对抽吸泵32工作状态的控制,以使气压传感器25的监测值能够维持在设定范围内,气压传感器25的型号为qmp6988,通过气压传感器25的上述监测式结构设
置,以有效控制按摩气囊22的按摩力度。
60.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61.本装置主要适用于中医护理过程中患者足部的护理作业,护理作业时,护理者的两个足部分别放置于两个足台7上,患者的两个小腿部则被夹囊20所束缚及定位,当进行护理作业时,抽吸泵32对两个按摩气囊22进行反复充放气,并使按摩气囊22的气压强度在设定范围内进行周期性改变,抽吸泵32为抽吸两用泵,在抽吸泵32工作时,伺服电机3以设定状态输出转速,通过伺服电机3的转速输出,以使辊体27从患者足部执行对患者足底的按摩作业,丝杆驱动模块2则驱动往复推架4在设定行程内往复移动,通过往复推架4的往复移动,以驱动两个足台7同步摇动,通过两个足台7的摇动状态设置,以对患者的脚踝处进行护理锻炼作业。
62.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
63.通过从动齿轮、丝杆驱动模块、外护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中医护理时患者足部的护理按摩作业,且本装置在患者护理按摩作业时,通过鼓气组件、齿条、摇轴和从动齿轮的联动式配合设计,便于在患者足部护理时实现患者足部、小腿部和足面的多角度同步按摩护理作业。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2)、抽吸泵(32)和伺服电机(3),所述机体(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往复推架(4),所述丝杆驱动模块(2)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4)传动连接,所述往复推架(4)的顶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板(5),所述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理机构,两个所述护理机构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齿板(5)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的内壁安装有鼓气组件,所述鼓气组件通过往复推架(4)驱动,所述鼓气组件的端口及抽吸泵(32)的端口均分别与两个护理机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机构分别包括与机体(1)固定连接的腿束组件、水平设置且与机体(1)转动连接的摇轴(6)、与摇轴(6)固定连接的足台(7)和固定于足台(7)一侧的分气管(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轴(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注气轴管(9),所述注气轴管(9)的周侧面与足台(7)转动连接,所述摇轴(6)通过对应位置的齿板(5)驱动,所述注气轴管(9)由伺服电机(3)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台(7)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链条而相互联动的护辊组件(10),一组所述护辊组件(10)的端部均与分气管(8)转动连通,所述注气轴管(9)的一端与一所述护辊组件(10)固定连通,所述足台(7)的底面安装有激振组件,所述足台(7)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外护组件,所述腿束组件和注气轴管(9)的端口均与鼓气组件连通,所述外护组件的端口与抽吸泵(32)连通;所述摇轴(6)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11),所述从动齿轮(11)的周侧面与对应位置的齿板(5)传动连接,所述注气轴管(9)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鼓气组件分别包括从动板(12)和两个对称设置且通过联管(13)而相互连通的鼓气管(14),两个所述鼓气管(14)的周侧面均与机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鼓气管(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塞座,两个所述活塞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15),两个所述活塞杆(15)的另一端均与从动板(1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板(12)的表面与往复推架(4)固定连接,所述联管(13)的周侧面固定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补气管(16),两个所述补气管(16)的内部均安装有气阀,所述联管(13)的表面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的周侧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7)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软管a(18),两个所述软管a(18)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腿束组件连通,所述通气管(17)的周侧面分别与两个注气轴管(9)转动连通;所述腿束组件包括束壳(19),所述束壳(19)的表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束壳(19)的内壁固定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为u形,所述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夹囊(20),所述夹囊(20)的侧面与相邻位置的软管a(18)固定连通,所述夹囊(20)的形状与夹槽的形状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组件包括与足台(7)固定连接的足板(21),所述足板(21)的表面与足台(7)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板(2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按摩气囊(22),所述按摩气囊(22)的表面固定连通有软管b(23),所述软管b(23)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控流阀(24)和气压传感器(25),所述软管b(23)的尾端与抽吸泵(32)的端口固定连通,所述足板(21)的内壁内置有一组规则分布的电热棒a(26),所述足板(21)为弧
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辊组件(10)包括辊体(27),所述辊体(27)的两端均与足台(7)转动连接,所述辊体(27)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注气腔,所述辊体(27)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按摩凸条(2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条(28)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按摩凸条(28)的尾端与注气腔固定连通,所述按摩凸条(28)和辊体(27)均为硅胶材质,各组所述按摩凸条(28)的长度以顺时针方向递增。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组件包括安装于足台(7)底面的激振板(29),所述激振板(29)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电热棒b(30),所述激振板(2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31)。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驱动模块(2)分别包括驱动电机和水平设置的传动丝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尾端与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传动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4)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中医用足部护理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丝杆驱动模块、抽吸泵和伺服电机,机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往复推架,丝杆驱动模块的周侧面与往复推架传动连接,往复推架的顶面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板,机体的内壁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护理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动齿轮、丝杆驱动模块、外护组件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中医护理时患者足部的护理按摩作业,且本装置在患者护理按摩作业时,通过鼓气组件、齿条、摇轴和从动齿轮的联动式配合设计,便于在患者足部护理时实现患者足部、小腿部和足面的多角度同步按摩护理作业。度同步按摩护理作业。度同步按摩护理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
冷安明 杨静 侯红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贵州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9.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