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害预防喷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
°
~37
°
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
3.一般的柑橘树较高,面对较高的柑橘树木,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用肩背喷雾器进行,效率十分低,而且喷出的药液再空中容易飘落工作人员的眼睛或皮肤上,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处设有滚轮,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设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内部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设有液压杆,所述转盘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喷头,所述套筒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与液压杆相接,所述承重板的顶端表面轴承座的一侧设有工作信号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
药箱,所述药箱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药箱的顶端表面第一电机一侧设有进药口,所述药箱的一侧设有水泵,所述药箱与水泵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水泵的顶端设有运药管,所述运药管与喷头相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药箱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接,所述转轴的轴壁设有多个搅拌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药管具有伸缩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底板和底盘与旋转柱固定相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一侧顶端设有扶手,且扶手套接有防滑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套筒、轴承座的配合,能改变喷头的角度,使喷出的药液能喷到柑橘树的叶片,确保喷药的精确性,通过第一电机与转盘的配合,使喷药的范围更广。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第二电机、搅拌杆、转轴配合的配合下,可对药液进行搅拌,防止药液沉淀导致喷药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面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药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盘、旋转柱、转盘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喷头平面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滚轮;3、底盘;4、旋转柱;5、转盘;6、连接座;7、液压杆;8、承重板;9、轴承座;10、套筒;11、喷头;12、连接块;13、工作信号灯;14、药箱;15、第一电机;16、进药口;17、水泵;18、连接管;19、运药管;20、转轴;21、搅拌杆;22、第二电机;2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端四角处设有滚轮2,底板1的顶端一侧设有底盘3,底盘3的内部设有旋转柱4,旋转柱4的顶端设有转盘5,转盘5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连接座6,连接座6的顶端设有液压杆7,转盘5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承重板8,承重板8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轴承座9,轴承座9活动连接有套筒10,套筒10的一侧设有喷头11,套筒10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底端与液压杆7相接,承重板8的顶端表面轴承座9的一侧设有工作信号灯13。
25.进一步的,底板1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药箱14,药箱14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电机15,药箱14的顶端表面第一电机15一侧设有进药口16,药箱14的一侧设有水泵17,药箱14与水泵17之间通过连接管18连接,水泵17的顶端设有运药管19,运药管19与喷头11相接。
26.药箱14的内部设有转轴20,转轴20与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相接,转轴20的轴壁设有多个搅拌杆21,启动第二电机22,使转轴20带动搅拌杆21旋转,旋转杆21对倒入的药液进搅拌,防止药液沉淀导致喷药效果不佳。
27.运药管19具有伸缩性,转盘5进行旋转时,确保运药管19的稳定性。
28.底板1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底板1和底盘3与旋转柱4固定相接,启动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柱4旋转,旋转柱带动转盘5进行旋转,实现了喷头11进行360旋转喷洒。
29.底板1的一侧顶端设有扶手23,且扶手23套接有防滑套。
30.具体的,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握扶手23,将装置推往所需地点,随后将药液通过进药口16倒入药箱14中,启动第二电机22,使转轴20带动搅拌杆21旋转,搅拌杆21对倒入的药
液进搅拌,随后通过水泵17,将药箱14的药液通过连接管18送入运药管19内,再送入喷头11进行喷洒,根据柑橘树调节喷头11角度,启动液压杆7,使套筒10以轴承座9为轴进行旋转,从而调节喷头11的角度,便于柑橘树树叶的喷洒,启动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带动旋转柱4旋转,旋转柱带动转盘5进行旋转,实现了喷头11进行360旋转喷洒。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套筒、轴承座的配合,能改变喷头的角度,使喷出的药液能喷到柑橘树的叶片,确保喷药的精确性,通过第一电机与转盘的配合,使喷药的范围更广;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第二电机、搅拌杆、转轴配合的配合下,可对药液进行搅拌,防止药液沉淀导致喷药效果不佳。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四角处设有滚轮(2),所述底板(1)的顶端一侧设有底盘(3),所述底盘(3)的内部设有旋转柱(4),所述旋转柱(4)的顶端设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顶端设有液压杆(7),所述转盘(5)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承重板(8),所述承重板(8)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轴承座(9),所述轴承座(9)活动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侧设有喷头(11),所述套筒(10)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底端与液压杆(7)相接,所述承重板(8)的顶端表面轴承座(9)的一侧设有工作信号灯(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药箱(14),所述药箱(14)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电机(15),所述药箱(14)的顶端表面第一电机(15)一侧设有进药口(16),所述药箱(14)的一侧设有水泵(17),所述药箱(14)与水泵(17)之间通过连接管(18)连接,所述水泵(17)的顶端设有运药管(19),所述运药管(19)与喷头(11)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箱(14)的内部设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与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相接,所述转轴(20)的轴壁设有多个搅拌杆(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药管(19)具有伸缩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底板(1)和底盘(3)与旋转柱(4)固定相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顶端设有扶手(23),且扶手(23)套接有防滑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橘病害预防喷药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四角处设有滚轮,底板的顶端一侧设有底盘,底盘的内部设有旋转柱,旋转柱的顶端设有转盘,转盘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端设有液压杆,转盘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端表面一侧设有轴承座,轴承座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一侧设有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套筒、轴承座的配合,能改变喷头的角度,使喷出的药液能喷到柑橘树的叶片,确保喷药的精确性,通过第一电机与转盘的配合,使喷药的范围更广;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第二电机、搅拌杆、转轴配合的配合下,可对药液进行搅拌,防止药液沉淀导致喷药效果不佳。导致喷药效果不佳。导致喷药效果不佳。
技术研发人员:
李梦媛 娄伟 严翔 张油兵 夏长秀 柳嘉程 陈兆星 谢秀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2022.09.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