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新生化颗粒,用于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也可试用与上节育环后引起的阴道流血,月经过多。
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1056-91-2015,新生化颗粒的制法为: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红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于60℃干燥,粉碎,加乙醇制成颗粒,喷入挥发油,即得。功能与主治为:活血,祛瘀,止痛。
4.现有技术生产的新生化颗粒,浓缩成稠膏,采用两次制粒,工艺繁琐,有效成分损失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生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新生化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高,从而提高了新生化颗粒的产品疗效。
6.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加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
9.(2)将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
10.(3)将步骤(2)所得水提物与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
11.(4)将步骤(1)所得包合物、步骤(3)所得膏粉、红糖混合,干法制粒,即得。
12.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发现通过降低浓缩浸膏相对密度,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浸膏瞬间干燥成膏粉;将膏粉、挥发油包合物、红糖粉混匀,干法制粒,产品中有效成分,尤其是阿魏酸含量、盐酸益母草碱含量、盐酸水苏碱含量、甘草苷含量、甘草酸含量大幅提高,整体提高了新生化颗粒产品疗效。
13.上述步骤(3)中,如果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低于1.05,存在浸膏量大,后序喷雾干燥工时长的弊端,如果浓缩至浸膏相对密度高于1.15,存在浸膏相对密度大,喷雾干燥过程雾化困难的弊端。
14.优选地,所述红花为红花粗粉。
15.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加水具体为:加入相当于原料6~10倍重量的水。
16.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蒸馏
温度为97~103℃。
17.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的具体步骤为:先将挥发油与等体积量的95%乙醇混匀;取β环糊精加2-3倍量水研匀,逐渐加入挥发油与95%乙醇的混合物,边加边研磨,研磨成糊状,0-10℃冷藏16-48小时,滤过,40-60℃干燥,粉碎即得。
18.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水提具体为:加入相当于药渣6~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0~2.5小时,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水提的滤液合并,得到水提液。
19.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30~180℃,出口温度为70~1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40~160℃,出口温度为75~95℃,实验发现,在上述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既可以达到理想的干燥效果,又能最大程度保留产品有效成分。
20.优选地,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新生化颗粒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21.当归230~250份、川芎80~100份、桃仁20~30份、甘草10~20份、干姜10~20份、益母草280~320份、红花10~20份。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生化颗粒,其根据上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3.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24.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幅提高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整体上提高新生化颗粒成品质量,提高新生化颗粒的产品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生化颗粒,处方如下:当归80kg、川芎30kg、桃仁8kg、甘草(炙)5kg、干姜(炭)5kg、益母草100kg、红花5kg。
28.制备方法:
29.(1)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粉碎成粗粉,加相当于原料10倍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温度为100℃,收集得挥发油354ml,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0.8kg(形成包合物的具体方法为:先将挥发油与等体积量的95%乙醇混匀;取1kgβ环糊精加2倍量水研匀,逐渐加入挥发油与95%乙醇的混合物,边加边研磨,研磨成糊状,0-10℃冷藏16-48小时,滤过,40-60℃干燥,粉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
30.(2)将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所述水提具体为:加入相当于药渣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水提的滤液合并,得到水提液;
31.(3)将步骤(2)所得水提物与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271.2kg,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40.4kg(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40℃,出口温度为76℃);
32.(4)取红糖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
33.(5)将步骤(1)所得包合物、步骤(3)所得膏粉和114.1kg红糖细粉混合,加入干法制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得。
34.实施例1制得颗粒量153.3kg,理论袋数(6g/袋)为25888,实际袋数为25495,合格率98.5%;制得的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90mg/g;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为0.32mg/g;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7.01mg/g;甘草苷的含量为0.22mg/g;甘草酸的含量为0.85mg/g。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生化颗粒,处方如下:当归80kg、川芎30kg、桃仁8kg、甘草(炙)5kg、干姜(炭)5kg、益母草100kg、红花5kg。
37.制备方法:
38.(1)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粉碎成粗粉,加相当于原料10倍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温度为100℃,收集得挥发油352ml,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0.8kg(形成包合物的具体方法为:先将挥发油与等体积量的95%乙醇混匀;取1kgβ环糊精加2倍量水研匀,逐渐加入挥发油与95%乙醇的混合物,边加边研磨,研磨成糊状,0-10℃冷藏16-48小时,滤过,40-60℃干燥,粉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
39.(2)将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所述水提具体为:加入相当于药渣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水提的滤液合并,得到水提液;
40.(3)将步骤(2)所得水提物与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268.3kg,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40.1kg(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85℃);
41.(4)取红糖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
42.(5)将步骤(1)所得包合物、步骤(3)所得膏粉和114.4kg红糖细粉混合,加入干法制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得。
43.实施例2制得颗粒量152.8kg,理论袋数(6g/袋)为25888,实际袋数为25408,合格率98.1%;制得的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88mg/g;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为0.33mg/g;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6.98mg/g;甘草苷的含量为0.23mg/g;甘草酸的含量为0.83mg/g。
44.实施例3
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生化颗粒,处方如下:当归80kg、川芎30kg、桃仁8kg、甘草(炙)5kg、干姜(炭)5kg、益母草100kg、红花5kg。
46.制备方法:
47.(1)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粉碎成粗粉,加相当于原料10倍重量的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温度为100℃,收集得挥发油355ml,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0.8kg(形成包合物的具体方法为:先将挥发油与等体积量的95%乙醇混匀;取1kgβ环糊精加2倍量水研匀,逐渐加入挥发油与95%乙醇的混合物,边加
边研磨,研磨成糊状,0-10℃冷藏16-48小时,滤过,40-60℃干燥,粉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
48.(2)将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所述水提具体为:加入相当于药渣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水提的滤液合并,得到水提液;
49.(3)将步骤(2)所得水提物与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271.9kg,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40.5kg(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60℃,出口温度为91℃);
50.(4)取红糖适量干燥粉碎成细粉;
51.(5)将步骤(1)所得包合物、步骤(3)所得膏粉和114.0kg红糖细粉混合,加入干法制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得。
52.实施例3制得颗粒量153.1kg,理论袋数(6g/袋)为25888,实际袋数为25454,合格率98.3%;制得的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86mg/g;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为0.33mg/g;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6.85mg/g;甘草苷的含量为0.21mg/g;甘草酸的含量为0.84mg/g。
53.实施例1-3结果表明:3批生产工艺均达到设计要求。说明大生产工艺是稳定的。
54.对比例1
55.对比例1的新生化颗粒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1056-91-2015的制法:当归120kg、川芎45kg、桃仁12kg、甘草(炙)7.5kg、干姜(炭)7.5kg、益母草150kg、红花7.5kg,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再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加红糖适量,混匀,制成颗粒,于60℃干燥,粉碎,加乙醇制成颗粒,喷入挥发油,即得。
56.对比例1制得的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为0.19mg/g;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为0.17mg/g;盐酸水苏碱的含量为2.19mg/g;甘草苷的含量为0.15mg/g;甘草酸的含量为0.32mg/g。
57.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其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加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2)将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3)将步骤(2)所得水提物与步骤(1)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4)将步骤(1)所得包合物、步骤(3)所得膏粉、红糖混合,干法制粒,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水具体为:加入相当于原料6~10倍重量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蒸馏温度为97~103℃。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的具体步骤为:先将挥发油与等体积量的95%乙醇混匀;取β环糊精加2-3倍量水研匀,逐渐加入挥发油与95%乙醇的混合物,边加边研磨,研磨成糊状,0-10℃冷藏16-48小时,滤过,40-60℃干燥,粉碎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提具体为:加入相当于药渣6~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0~2.5小时,过滤得滤液,将两次水提的滤液合并,得到水提液。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喷雾干燥的入口温度为130~180℃,出口温度为70~120℃。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生化颗粒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当归230~250份、川芎80~100份、桃仁20~30份、甘草10~20份、干姜10~20份、益母草280~320份、红花10~20份。8.一种新生化颗粒,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新生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生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当归、川芎、桃仁、甘草、干姜、益母草、红花,加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并利用β环糊精将挥发油包合形成包合物;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备用;将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进行水提,得到水提物;将所得水提物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滤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膏粉;将所得包合物、所得膏粉、红糖混合,干法制粒,即得。该制备方法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幅提高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盐酸益母草碱盐酸水苏碱、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整体上提高新生化颗粒成品质量,提高新生化颗粒的产品疗效。化颗粒的产品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

付德昭 张爱伟 彭著芬 张兰 都丽卓 管庆然 吴凡 李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6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03:1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4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挥发油   颗粒   生化   步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