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耐污复合
纤维地毯。
背景技术:
2.家用纺织品又叫装饰用纺织品,家纺包括窗帘、布艺、靠垫、床品、地毯、浴巾、厨房纺织品、床笠、床罩、蚊帐、凉席、被子、毛毯、抱枕等。家用纺织品与服装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共同构成纺织业的三分天下。作为纺织品中重要的一个类别,家用纺织产品在居室装饰配套中被称为“软装饰”,它在营造环境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地毯是一种家庭、酒店常用的地面装饰品,它兼具美观和实用功能,但地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由于地毯面积大、重量重,容易堆积污渍,而且不方便经常更换清洗,因此导致了地毯很容易成为细菌和螨虫的寄居地。同时由于室内温度较适宜细菌和螨虫的生长,致使地毯上的细菌、螨虫等可大量滋生,最终导致室内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能够避免污渍浮于表面让地毯看上去较为干净的同时减少细菌的滋生。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
面层和底层,
所述面层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底层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位于通孔处的布圈,所述布圈的高度高于面层的顶面,所述布圈内设有与面层固定连接的抗菌布片。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层包括沿面层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
布条一和布条二,所述布条二的长度大于布条一的长度,所述布圈通过布条二向上隆起的余量形成且布圈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布条二的顶面上。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条一和布条二均为螺旋斜纹组织,所述螺旋斜纹组织为7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螺旋斜纹组织由七条三沉四浮的经面组织组成。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沉沉沉浮。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条一和布条二均通过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通过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的截面形状均呈三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布片通过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线
通过苎麻纤维和壳聚糖纤维加捻而成。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通过防污纱线编织而成,所述防污纱线包括芯纱和螺旋缠绕在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通过竹代尔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通过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丙纶纤维的截面形状呈四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从通孔内伸出的布圈来对污渍进行阻挡,使得与面层摩擦的污渍会与布圈的边缘接触,进而进入布圈内部,减少面层表面污渍的残留,同时布圈内的抗菌布片能够对污渍起到抗菌的作用,减少地毯上的细菌滋生,进而保证使用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条一和布条二的螺旋斜纹组织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纱线的切面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抗菌纱线的切面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污纱线的切面图。
21.图中:1、面层;2、通孔;3、布圈;4、抗菌布片;5、布条一;6、布条二;7、复合纱线;8、涤纶纤维;9、锦纶纤维;10、抗菌纱线;11、苎麻纤维;12、壳聚糖纤维;13、防污纱线;14、芯纱;15、外包纱;16、竹代尔纤维;17、丙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23.实施例:
24.该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面层1和底层,面层1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2,底层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位于通孔2处的布圈3,布圈3的高度高于面层1的顶面,布圈3内设有与面层1固定连接的抗菌布片4,底层包括沿面层1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布条一5和布条二6,布条二6的长度大于布条一5的长度,布圈3通过布条二6向上隆起的余量形成且布圈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布条二6的顶面上。
25.如图3所示,布条一5和布条二6均为螺旋斜纹组织,螺旋斜纹组织为7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螺旋斜纹组织由七条三沉四浮的经面组织组成,螺旋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沉沉沉浮。
26.如图4至图6所示,面层1通过防污纱线13编织而成,防污纱线13包括芯纱14和螺旋缠绕在芯纱14上的外包纱15,芯纱14通过竹代尔纤维16加捻而成,外包纱15通过丙纶纤维17加捻而成,丙纶纤维17的截面形状呈四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布条一5和布条二6均通过复合纱线7编织而成,复合纱线7通过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加捻而成,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的截面形状均呈三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抗菌布片4通过抗菌纱线10编织而成,抗菌纱线10通过苎麻纤维11和壳聚糖纤维12加捻而成。
27.当人们需要获得本面料制成的地毯时,先取苎麻纤维11和壳聚糖纤维12送入加捻
机内进行加捻得到抗菌纱线10,然后利用喷丝板喷出异形截面涤纶纤维8、锦纶纤维9和丙纶纤维17,把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送入加捻机内进行加捻得到复合纱线7,接着把丙纶纤维17和制成芯纱14的竹代尔纤维16一同送入环锭纺纱机内,让丙纶纤维17缠绕在芯纱14上并与芯纱14组成防污纱线13,然后依次把抗菌纱线10、防污纱线13和复合纱线7依次送入喷水织机内,得到抗菌布片4、面层1和呈螺旋斜纹组织的布条一5、布条二6,最后手工让布条二6上形成布圈3并与布条一5缝合,然后对面层1热压开孔并与内层缝合固定,接着将抗菌布片4穿入布圈3内并与面层1进行缝合固定,即可获得本面料制成的地毯。
28.当人们使用本面料制成的地毯时,人们的拖鞋或是袜子会直接与地毯的表面进行接触,会将一些污渍带到地毯上,不过因为内层上的布圈3从面层1的通孔2处伸出,且布圈3的高度高于面层1,使得这些污渍更容易与布圈3的边缘接触,进而被布圈3阻挡,并进入布圈3内部,将污物尽可能遮蔽,同时因为抗菌布片4设置在布圈3内,使得进入布圈3内的污渍会被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杀菌,减少细菌滋生,避免地毯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因为抗菌布片4采用苎麻纤维11和壳聚糖纤维12制成,使得抗菌布片4还具有一定的吸湿除臭效果,能够减小地毯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异味,异形截面的丙纶纤维17、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则使得面层1和布圈3具有一定的藏污纳垢效果,避免地毯看上去较为污浊,同时也使得地毯强度较高,不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丙纶纤维17则能够对地毯上吸收的水分进行导向,让吸湿性好的竹代尔纤维16将水分吸收,实现让地毯速干的效果。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面层(1)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2),所述底层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位于通孔(2)处的布圈(3),所述布圈(3)的高度高于面层(1)的顶面,所述布圈(3)内设有与面层(1)固定连接的抗菌布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沿面层(1)宽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布条一(5)和布条二(6),所述布条二(6)的长度大于布条一(5)的长度,所述布圈(3)通过布条二(6)向上隆起的余量形成且布圈(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布条二(6)的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一(5)和布条二(6)均为螺旋斜纹组织,所述螺旋斜纹组织为7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螺旋斜纹组织由七条三沉四浮的经面组织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斜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的组织循环为: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沉沉沉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条一(5)和布条二(6)均通过复合纱线(7)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7)通过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加捻而成,所述涤纶纤维(8)和锦纶纤维(9)的截面形状均呈三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布片(4)通过抗菌纱线(10)编织而成,所述抗菌纱线(10)通过苎麻纤维(11)和壳聚糖纤维(12)加捻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通过防污纱线(13)编织而成,所述防污纱线(13)包括芯纱(14)和螺旋缠绕在芯纱(14)上的外包纱(15),所述芯纱(14)通过竹代尔纤维(16)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15)通过丙纶纤维(17)加捻而成,所述丙纶纤维(17)的截面形状呈四叶形且其每个叶片均呈t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耐污复合纤维地毯,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面层和底层,面层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底层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位于通孔处的布圈,布圈的高度高于面层的顶面,布圈内设有与面层固定连接的抗菌布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异形截面的丙纶纤维使得本地毯具有良好的耐污效果,污渍不易浮于表面同时通过苎麻纤维来进行抗菌,避免地毯上大量滋生细菌。生细菌。生细菌。
技术研发人员:
王晓东 张叶伟 周建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金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