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张聚合物喇叭形末端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整体涉及用于在血管内医学期间从血管中移除急性堵塞物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可扩张末端的取回导管,可将一个或多个对象取回到该可扩张末端中。


背景技术:



2.在患者患有诸如急性缺血性中风(ais)、心肌梗塞(mi)和肺栓塞(pe)等病症的情况下,在针对血管内干预的机械血栓切除术中经常使用凝块取回导管和装置。使用常规技术接近神经血管床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目标血管直径较小,相对于插入部位而言在远端,并且是高度曲折的。传统装置通常外形太大,缺乏导航特别曲折的血管所需的可递送性和柔韧性,或在递送至目标部位时不能有效地移除凝块。
3.抽吸取回导管的许多现有设计通常受限于例如6fr或大约0.068英寸至0.074英寸之间的内径。更大的尺寸需要使用甚至更大的引导件或护套,进而需要闭合更大的股骨进入孔。大多数医师更喜欢使用8f引导件/6f护套组合,并且在超出9f引导件/7f护套组合时很少医师感觉舒适。这意味着一旦处于目标部位,凝块通常在尺寸上大于抽吸导管的内径,并且必须另行立即压缩凝块才能进入导管开口。该压缩可导致在取回期间凝块聚成一团和后续剪切。富纤维蛋白的紧实凝块也可能聚集在这些导管的固定开口末端中,从而使其更难以提取。这种聚集可导致凝块的较软部分脱离较紧实区域。
4.小直径和固定末端尺寸在引导手术期间移除血液和血栓材料所需的抽吸时也不太有效。抽取必须足够强效,使得因抽吸或使用机械血栓切除装置而可能发生的任何碎裂不能迁移和堵塞远侧血管。当用固定开口导管抽吸时,抽吸流的相当大的部分最终来自导管末端附近的脉管流体,在该处没有凝块。这显著降低了抽吸效率,从而降低凝块去除的成功率。
5.因此大孔口中间和抽吸导管以及具有可扩张远侧末端的那些导管是期望的,因为它们可提供大远侧开口来以最小阻力接纳凝块。这些导管的孔口管腔可几乎与穿过其中递送这些导管的引导件和/或护套一样大,并且可扩张末端还可扩张到更大。当凝块被捕获并朝近侧被抽吸到具有漏斗形状的末端中时,该凝块可在取回期间被逐渐压缩,使得凝块可被完全抽吸穿过导管并被抽吸到注射器或插管中。可扩张末端可具有例如聚合物构造以提供更软、更加临床上无创的血管跨越外形,并且有能力在横向地移位时保持内径并恢复其形状。然而,具有固定框架或扩张尺寸的设计不允许末端的附加扩张,这可使摄取期间与凝块的相互作用和凝块的接收复杂化。
6.在没有显著折衷的情况下组合这些导管的临床需求可能很棘手,并且许多当前设计在许多类别中不符合标准。试图克服上述设计挑战的导管设计将需要具有大孔口以及在扩张状态下有足够箍强度的可扩张末端以抵抗抽吸力而不塌缩,同时具有在取回到外引导件和/或护套中时能够一致且可重复地向下折叠的结构。末端结构需要具有柔韧性和弹性以在导航曲折的脉管系统时施加的严重机械应变中留存下来,同时还能够在摄取凝块时弹
性地扩张以更好地与凝块相互作用和保持凝块。在轴向上,末端形状必须保持良好的可推动性,使得其可在外护套内推进,并且在血管中处于扩张状态并在受到压缩时进一步向外过度扩张的倾向最小。此类过度扩张可增加导管的递送力并且还可导致抽吸导管结合在穿过其中递送该抽吸导管的外引导件或护套内。血管中的进一步扩张可损伤血管壁或在推进时受阻。
7.本发明的设计旨在提供具有可扩张喇叭形末端的改进的取回导管,该可扩张喇叭形末端能够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文的设计可用于具有大孔口管腔和远侧开口的凝块取回导管,该远侧开口在被推进超过其远侧端部时,可扩张到比穿过其中递送该凝块取回导管的引导件或护套的直径更大的直径。这些设计可具有呈无创特性且有能力在摄取凝块时柔性地扩张的聚合物喇叭形末端。该末端可具有多个轴向肋,该多个轴向肋向该末端的某些周向区域赋予刚度以有利于可重复塌缩,从而插入到引导件或护套中或者往后回缩穿过引导件或护套。一些设计还可在喇叭形末端内利用激光切割的支撑框架以便在抽吸期间或采用支架取栓器的凝块取回期间更为渐进地压缩凝块。该导管框架和末端可具有足够柔性以导航解剖结构的高度曲折的区域并且在血管内移位时恢复以保持该管腔的内径。
9.凝块取回导管可具有管状大孔口细长主体,该管状大孔口细长主体具有内部管腔和延伸穿过其中的纵向轴线。大的中心导管管腔可允许增强的抽吸效率并且低摩擦内衬可允许穿过导丝、微导管、支架取回器和其他此类装置。细长主体可具有编织、盘绕和/或激光切割的金属加强层以支撑一个或多个外部聚合物夹套。管状主体可终止于远侧端部处,可扩张聚合物喇叭形末端可在该远侧端部处一体形成或固定地连接。末端可被构造成当延伸超过闭塞血栓部位附近或闭塞血栓部位处的进入护套或中间导管的远侧端部时从塌缩递送构型扩张到扩张部署构型。
10.在一些示例中,导管可具有6f轴和喇叭形末端,该喇叭形末端在处于扩张部署构型时具有在大约0.088英寸与大约0.098英寸之间的范围内的最大内径。然后可将末端和导管与通用0.087英寸内径引导护套一起使用,它们具有导航穿过曲折的解剖结构的可推动性以及在已捕获具有至少一些硬的富纤维蛋白组分的凝块时足以承受穿过相同护套的回缩的拉伸强度。末端还可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在取回期间进一步扩张并覆盖凝块。
11.类似地,还可设想具有其他通用尺寸(诸如5f或7f)的轴的导管,并且喇叭形末端径向尺寸可相应地缩放。在其他示例中,喇叭形末端在处于扩张部署构型时可具有大约0.110英寸或甚至0.120英寸的最大内径,这取决于被靶向的血管。末端可具有大约25mm的相对较短的纵向长度以便铰接在曲折弯曲部周围。在一些情况下,末端还可具有加强金属支撑臂撑条或其他框架加强件以增强可推动性和径向力。
12.喇叭形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比细长主体的壁厚更大的壁厚以帮助压缩凝块并且抵抗抽吸力。在一些示例中,喇叭形末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壁厚不同于喇叭形末端的不同部分的第二壁厚。细长主体的内径与喇叭形末端在处于扩张部署构型时的最大内径的比率可在大约0.55至0.90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扩张喇叭形末端的最大内径可为0.098英寸。在其他示例中,最大内径可多达0.110英寸至0.120英寸。最大内径可大于穿过
其中递送导管的外引导件和/或护套的外径。
13.可将聚合物远侧缓冲器或唇缘添加到喇叭形末端以使其更加无创并且在回缩支架取栓器和其他装置时改善弹性。在其他示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使末端更加无创:使远侧端部沿径向向内弯曲,从而喇叭形末端渐缩至比末端在处于扩张部署构型时的最大内径要小的最终内径。
14.在一些示例中,细长主体的加强层可沿轴向终止于喇叭形末端的近侧端部,使得末端自身具有完全聚合物构造或具有与细长主体不同的加强结构。细长主体的支撑结构可被多个外部聚合物夹套覆盖。可使用注射模塑、聚合物回流或其他合适的工艺将喇叭形末端和轴外部夹套一起或单独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采用模塑工具和模头的压缩模塑工艺。在其他示例中,可将轴和喇叭形末端单独地形成并且经由粘合剂或回流使它们彼此附接。外部聚合物夹套可由不同硬度的合适热塑性聚合物制成以定制导管轴的刚度分布。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夹套由具有5%carbosil的esthane、pu 80a、pebax、neusoft、chronosil、chronoprene、chronoflex、tecothane或有机硅中的至少一者形成。
15.喇叭形末端可具有围绕末端的圆周分布的多个轴向肋。这些肋可以是附加聚合物材料的局部柱,其被构造成沿着某些平面或在周向区域中使末端变硬以有利于在扩张部署构型与塌缩递送构型之间末端的可预测且一致的扩张和塌缩。沿着限定平面的偏向折叠可向末端赋予保持与微导管、导丝和/或其他辅助装置一起使用的管腔内径或者在推进穿过外导管鲁尔接口时均匀地塌缩的能力。
16.喇叭形末端的轴向肋可位于内部并从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或它们可位于外部并从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在另一个示例中,这些肋可延伸穿过末端的壁厚以从内表面和外表面突出。在另一个示例中,一些肋可位于内部并且其他肋位于外部,从而形成可偏向于在一些平面内折叠而不在其他平面内折叠的折叠平面。
17.还可结合其他特征部以帮助喇叭形末端的扩张和折叠。在一些示例中,末端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径向折痕以影响发生扩张和塌缩的径向位置。在其他示例中,末端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径向折痕,与肋类似,这些径向折痕可用作铰接点以影响发生折叠和收卷(wrap down)的周向位置。
18.在另一个示例中,用于从血管中移除凝块的导管可具有基本上管状的细长主体,该细长主体具有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管腔,该管腔限定延伸穿过其中的纵向轴线。细长主体可具有加强层,该加强层具有激光切割的撑条、线圈或编织结构或这些的组合。作为回流、浸涂或等离子体沉积工艺的一部分,可将加强层包封在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夹套内。细长主体的内表面可具有低摩擦内衬以帮助穿过导丝、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辅助装置。
19.连接至细长主体的远侧端部的可以是喇叭形末端,该喇叭形末端在部署和扩张时形成基本上锥形或漏斗形状。喇叭形末端可具有完全聚合物构造,或在一些示例中包封下面的金属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可具有从细长主体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臂。这些臂可独立地加有弹簧以增加柔韧性,或互连以改善末端的箍强度。在一些情况下,臂数量及其在喇叭形末端周围的间距可限定弯曲平面以允许导管的远侧端部更自由地弯曲,从而改善可跟踪性。
20.在一些示例中,喇叭形末端可具有塌缩递送构型和扩张部署构型,以及多个轴向肋,该多个轴向肋被构造成增加刚度以有利于喇叭形末端在扩张部署构型与塌缩递送构型
之间的扩张和折叠。这些肋可位于聚合物喇叭形末端的内部或外部或这两者的某种组合。这些肋可包围支撑框架的支撑臂以进一步偏向于在末端收卷并回缩到外导管或护套中时折叠末端。
21.用于制造所公开的导管设计的方法可包括将内衬定位在基本上管状的芯心轴周围的步骤。在一个示例中,芯心轴可为镀银铜,并且衬里可为具有用于粘结的预镀层的ptfe或其他低摩擦材料的薄套管。纵向聚合物脊可定位在内衬周围以增加导管轴的拉伸强度。然后可将具有不透射线特性的标记带添加到内衬的远侧端部。其他标记带可定位在沿着导管轴的各个点处。
22.另一个步骤可涉及将编织加强层定位在芯心轴、内衬、聚合物脊和标记带周围。与其他示例一样,编织物可以是不同组成的多个节段并且具有用于使导管主体从在近侧端部附近有良好柱刚度转变到在远侧端部附近有优异横向柔韧性的特征部。远侧支撑框架也可与加强层包括在一起以便为可扩张末端赋予附加结构和支撑。在一些情况下,框架可以是从加强层的延伸部,因此导管主体与末端之间没有突然的刚度转变。在其他示例中,框架可在形成末端之前单独地形成并且与加强层粘结。
23.为了将编织加强层、内衬、聚合物脊和标记带粘结为复合导管轴,可使不同刚度的一系列近侧聚合物夹套在该结构上方回流并且允许流过该编织物的空隙空间。一旦粘结该轴,就可移除芯心轴。
24.为了形成可扩张末端,可将模塑工具朝近侧加载到具有近侧夹套的预回流导管轴的远侧端部中。模塑工具可具有机加工特征部以向夹套中形成肋、折痕、凹槽、凸缘或其他外形。然后可使用该工具形成远侧聚合物夹套及喇叭形末端的外形。该形成可使用例如注射模塑工艺或压缩模塑工艺进行。另选地,末端可在单独模塑工艺中形成并且通过回流和/或粘合剂附接到轴。一旦在适当位置中形成可扩张末端,就可从导管组件移除模塑工具
25.在结合附图查看以下具体描述之后,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和理解可包括附加特征部和制造步骤。
附图说明
26.将参考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讨论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另外的方面,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编号指示各种图中类似的结构元件和特征部。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相反,将重点放在示出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仅以举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描绘了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
2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凝块取回导管的视图,该凝块取回导管具有带轴向肋的喇叭形末端;
28.图2a至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轴向肋可如何用于控制喇叭形末端的扩张和塌缩的概况;
29.图3a至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示例性喇叭形末端和导管主体的横截面;
30.图4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喇叭形末端的另选构型;
31.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喇叭形末端的另一个另选构型;
32.图6a至6d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用于有利于喇叭形末端的柔韧性和折叠
的折痕的示例;
33.图7a至图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具有用于喇叭形末端的支撑框架的另一个另选导管;
34.图8a至图8b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具有用于喇叭形末端的支撑框架的另一个示例性导管;
35.图9a至图9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用于构造具有聚合物喇叭形末端的导管的方法步骤;并且
36.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用于构造具有聚合物喇叭形末端的导管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示功能性相似或相同的元件。附图示出了具有大孔口细长轴和可扩张聚合物远侧末端的血栓切除导管。轴可具有上覆有多个聚合物夹套的加强支撑结构。可结合一个或多个轴向脊以改善拉伸强度并降低导管的轴伸长的风险。
38.导管的可扩张末端可扩张到比用于递送的引导件或外护套更大的直径。末端在扩张时可为基本上漏斗的形状,并且可具有足够柔性以进一步扩张并更好地摄取凝块和与凝块相互作用,同时保持承受与紧实凝块一起回缩到外导管或引导护套中的拉伸强度。末端可具有诸如肋和折痕的特征,这些特征偏向于以预先确定且一致的方式沿着某些平面扩张和折叠,从而其可为其他装置保持内径,同时能够在无约束时恢复其形状并扩张到无创血管跨越外形。在一些示例中,末端还可包封金属支撑框架以使末端圆周的某些扇区变硬。
39.接近血管内的各种血管(无论是冠状血管、肺血管还是脑血管)涉及熟知的手术步骤和许多常规的可商购获得的附件产品的使用。这些产品诸如血管造影材料、机械血栓切除装置、微导管和导丝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医学规程中。当这些产品与以下描述中的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结合使用时,其功能和确切构造未被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在许多情况下是在颅内动脉的血栓切除术的背景下,但本公开也可适用于其他手术和其他身体通道。
40.转到附图,图1示出了凝块取回导管100的远侧部分,该远侧部分具有细长主体110近侧导管轴和远侧可扩张喇叭形末端210。可使用标准介入技术和可商购获得的辅助装置诸如进入导管、球囊引导导管和/或导丝将导管100导航到血管中的目标部位。
41.导管轴可以是基本上管状的细长主体110,该细长主体具有纵向轴线111并且限定大内管腔116。导管管腔116可用于递送辅助装置,诸如微导管和支架取栓器,并且还可用于引导抽吸朝远侧穿过可扩张喇叭形末端210。轴主体110的结构可以是例如具有内部低摩擦衬里和外部聚合物夹套的聚合物和/或金属编织加强支撑结构112,这些外部聚合物夹套可在制造期间回流到编织结构中。
42.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管状”和“管”应广义地理解,并且不限于为正圆柱体的或横截面为完全圆周的或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均匀横截面的结构。以举例的方式,管状细长主体轴一般被示出为基本上正圆柱形结构但也可呈现锥形或弯曲外表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43.喇叭形末端210提供宽开口和漏斗外形以便在通过抽吸或借助于支架取栓器或类
似装置的取回期间更为渐进地压缩凝块。渐进压缩可引起所捕获的凝块的更好管理和保持。扩张末端210的漏斗外形还可至少部分地阻止近侧流体在凝块的抽吸和取回期间进入末端,从而允许将抽吸力更有效地引导到凝块面,同时防止其他碎片的凝块碎片在手术期间向远侧迁移。
44.图1所示的示例性末端210具有四个内部轴向肋211,这四个内部轴向肋围绕纵向轴线111以90度间隔开并且从细长主体110的远侧端部114延伸到喇叭形末端210的远侧端部214以偏向于在末端的折叠和扩张期间弯曲。在其他示例中,这些肋可仅延伸该距离的一部分。该设计在肋211之间形成四个更薄的膜节段226。更薄的膜节段226可向末端赋予优异横向柔韧性并且由肋211加强以防止末端在抽吸下塌缩。
45.该布置以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可以理解,可改变肋和膜节段的数量以获得其他期望的特性。肋数量的增加可改善折叠可重复性和抽吸下的抗塌缩性。更少的肋可留下附加空间以供末端的塌缩外形驻留,同时增加分配给膜节段的圆周,从而改善末端的总体柔韧性以实现凝块取回期间的扩张以及回缩和塌缩期间的折叠。
46.图2a和图2b示出了喇叭形末端210的增厚肋节段211如何允许该喇叭形末端以预先确定的方式折叠和收卷。厚肋211和薄膜226聚合物节段的阵列可促进喇叭形末端的纵向折叠以塌缩到外导管中以便递送到血管的目标部署区域或从血管的目标部署区域撤回。更厚的肋节段211通过增加刚度来增强末端的可推动性,而更薄的膜节段226由于其柔韧性而允许折叠。
47.与图1类似,所示的示例具有四个内部轴向肋211,这四个内部轴向肋围绕纵向轴线111以90度间隔开并且从细长主体110的远侧端部114延伸到喇叭形末端210的远侧端部214。该构型形成散布在肋211之间的四个膜节段226以及穿过纵向轴线111并且彼此偏移90度的两个折叠平面225。当塌缩在外导管或护套内或回缩到外导管或护套中时,末端可沿着这些平面折叠,从而沿着径向收缩折叠外形227在末端的膜节段226的轴向方向上形成皱褶231。
48.一致的可塌缩性对于耐久性和易用性很重要。例如,当首次加载到用于递送的外护套中时,导管可被推进穿过成型导引器工具,该成型导引器工具将使末端210均匀地塌缩以配合在外护套诸如球囊引导导管内。保留塌缩末端的内径223,因此保持内管腔并且可将更小的导引器或微导管(microcrater)和导丝推进穿过该内管腔,如图2b中所见。因此塌缩外形228可形成具有沿直径相对的峰的交叉或星形外形而不会压扁或阻塞管腔,并且用户将不需要关心手术期间工具的独立使用。
49.当使用伸缩式套叠方法到达目标血管位置时,这些形状可为有利的。伸缩式套叠允许用户首先将更小、更可跟踪的导管推进到位置,然后使用更小的导管/导丝作为导轨引导更大的导管的推进,由此经过其上推进更大的导管。
50.另选地,可在导管的轴上提供加载工具,使得将其朝远侧推进经过喇叭形末端的漏斗以在插入穿过外引导护套的鲁尔接口之前使末端塌缩。在另一个类似示例中,可使用分离工具通过拉伸来使漏斗塌缩。可使用螺纹锁、弹簧锁或用磁力紧固特征部将工具半部接合在一起。这允许用户按需附接、移除和重新附接该工具,例如,如果医师需要用相同导管进行第二遍,则可重新附接该工具以允许喇叭形末端塌缩以便在已完成第一遍之后第二次推进穿过外引导件。
51.如图3a的横截面中所示,形成导管轴的细长主体110可具有复合构造,该复合构造具有内衬115、设置在该衬里周围的加强层112以及外部聚合物夹套180。可在制造期间将导管组装在喇叭形模塑工具或心轴上,使得可对夹套180进行注射模塑、压缩模塑和/或回流以形成喇叭形末端210,该喇叭形末端在细长主体的远侧端部114的远侧延伸。
52.导管可具有穿过轴的细长主体110的大孔口,同时保持与用于神经血管血栓切除手术的典型护套兼容。所公开的设计相比于传统固定孔口/开口导管的改进是大内部孔口与远侧喇叭形末端210的组合,该远侧喇叭形末端能够扩张到比穿过其中部署该导管的外导管或引导护套更大的直径。柔软、弹性喇叭形末端210也有很好的无创性并且可容易变形和塌缩以进入用于递送和取回的外导管或引导护套。可进一步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径向折痕218结合到末端210外形中来帮助塌缩。可通过模塑、热成形或通过使用以比用于末端的外部热收缩护套更快的速率压缩的第二热收缩环来形成径向折痕218。如被示出为刚好超过细长主体110的远侧端部114的折痕218可充当用于喇叭形末端的径向扩张的枢轴。
53.为了与许多最广泛采用的引导件和/或护套兼容,导管细长主体110的内径113和喇叭形末端210的内径215可被适当地设定尺寸。例如,靶向直径为大约2.0mm的血管的5f导管可具有大约0.054英寸的轴内径113以及在大约0.068英寸至0.090英寸范围内的扩张末端210内径215。类似地,靶向直径为大约2.3mm至3.4mm的血管的6f导管可具有大约0.068英寸至0.074英寸的轴内径113以及在大约0.090英寸至0.120英寸范围内的扩张末端210内径215。用于不太远凝块的更大8f导管可具有大约0.082英寸至0.095英寸的轴内径113以及在大约0.090英寸至0.188英寸范围内的扩张末端210内径215。扩张末端直径的上限受到在外引导件或护套内穿越时的递送力的限制。这些通用尺寸可使得细长主体110的内径113与喇叭形末端210的最大扩张内径215的比率在大约0.55至0.90的范围内。
54.在一个示例中,用于本文提出的设计的6f导管的细长主体的内径113可为大约0.071英寸。在扩张部署构型中,喇叭形末端210可具有大约0.098英寸的最大内径215。在一些示例中,最大内径215可小至0.088英寸或大至0.120英寸。在任一种情况下,扩张末端的直径可大于通常用于该规格抽吸导管的递送的标准0.087英寸id引导护套的直径。这允许导管轴的细长主体110具有大孔口,同时获得穿过扩张末端的甚至更大抽吸效率。
55.编织加强层112和外部聚合物夹套180的末端外形的剖视图可见于图3b。加强层112的编织物可具有变化的节距、角度和/或轴向间距以便为导管轴的不同轴向长度定制刚度特性。某些角度还可允许附加径向扩张以摄取硬凝块。加强层112还可包括具有不同特性和/或材料的多个编织区段。加强层112可与内衬115一起终止于细长主体110的远侧端部114。
56.末端节段的外部夹套180可极其柔韧以便于扩张和塌缩,同时具有柔软且轻轻弯曲的无创远侧端部214。夹套材料可以是例如低硬度氨基甲酸酯,其可易于抵靠血管壁弯曲并且耐用并易于制造。与其他示例一样,仍可为期望的末端210质量定制外部夹套180的尺寸和材料特性。例如,更厚的末端可与40肖氏a硬度或更低的更软材料组合,或更薄的末端可由高达55肖氏d硬度或更高的更硬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诸如硬度为大约35肖氏d硬度的pebax之类的材料。在略微更硬的末端可提供更大的径向力的其他示例中,可替换成硬度为大约55d的pebax。
57.其他设计的特征可在于由两种材料的组合形成的喇叭形末端210的外部夹套180。
一种材料可具有比另一种材料更大的刚度以提供径向支撑。更软的材料可更容易塌缩以从用于抽吸的扩张构型移动到用于递送穿过引导护套的塌缩构型。
58.增加喇叭形末端210的远侧端部214处或附近的壁厚224可加固漏斗形状的开口并为该开口赋予附加结构,使得末端210在导航脉管系统中的曲折弯曲部时可保持其内径215。更厚远侧部分还可在手术期间回缩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装置时改善末端的弹性。
59.相比之下,末端的更薄远侧端部214可充当带凸缘外形以提供更加无创的血管跨越并且防止末端钩挂在分叉处和其他血管起始部(take-off)上。凸缘部分还可在回缩穿过外导管或引导护套期间部分地覆盖凝块以进一步防止凝块被移出。
60.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设计方面的示例性喇叭形末端210的另一个横截面。末端可具有从细长主体110的壁厚阶跃变化。在一些示例中,细长主体的壁厚122可在大约0.0045英寸至0.0060英寸的范围内。该厚度在加强层112终端远侧的喇叭形末端210中可增加至0.0080英寸或更大。保持喇叭形末端的轴向长度221相对较短(大约20mm至30mm)可允许末端在血管中移位时围绕细长主体铰接。可添加径向折痕218以帮助折叠成塌缩外形而对加强层112的编织线的影响更小。
61.喇叭形末端210还可具有远侧端部214,该远侧端部可沿径向向内弯曲以实现无创血管跨越外形。因此,末端210的远侧端部214处的最终内径216可小于某个中间轴向位置处的最大内径215。例如,与先前公开的示例类似,具有最大直径为0.095英寸的喇叭形末端210的6f导管可在远侧端部214处渐缩至0.090英寸。该外形可在导管朝远侧推进而末端处于扩张构型时帮助防止喇叭形末端钩挂在分叉处。当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装置往后回缩到末端中时,沿径向向内的弯曲还可为用于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装置的末端的开口赋予附加结构和强度。
62.漏斗形状的浅张角217可引起末端210的更平缓渐缩并且增加最大内径215以实现与凝块的平滑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可降低对凝块施加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因为与张角更陡时相比凝块被更渐进地摄取。渐进而慎重的压缩还可降低在取回期间凝块的部分聚成一团和后续剪切的风险。
63.图5中示出了具有肋变型的可扩张喇叭形末端的另一个示例。所示的喇叭形末端可具有六个外部轴向肋213,这些外部轴向肋从漏斗形末端210的外圆周径向地突出并且将六个更薄的膜节段226框定在它们之间。肋213可平缓地向外渐缩到接近细长主体110的远侧端部114并且以漏斗外形延伸到喇叭形末端的远侧端部214。可以理解,除了如先前提及的肋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之外,还可设想纵向上更短或更长的肋。
64.尽管将轴向肋添加到喇叭形末端的总体目标保持不变,但是可在图1的内部肋211和图5的外部肋213的影响之间划分出许多区别。例如,内部肋211可保持末端210的漏斗外形的外部平滑以实现无创血管跨越并且降低钩挂的可能性。然而,平滑表面可引起与外导管或护套的更大接触区域,这可在推进或回缩期间增加摩擦。
65.相比之下,利用外部肋213可在推进穿过外导管鲁尔接口期间帮助折叠喇叭形末端210并且在推进到外导管内和目标血管内的部署位置期间减小摩擦。末端的更平坦的内表面还可在回缩期间降低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装置钩挂在肋上的可能性并且在抽吸和摄取期间为凝块提供平滑界面。
66.制造挑战也可在外部肋213与内部肋211之间的设计选择中发挥作用。由于注射模
塑对于薄壁膜节段226可能具有挑战性时,因此外部肋213可将包覆模塑工艺用于预成形的末端或利用压缩模塑来产生一体末端。根据初始压缩模塑的末端的质量,还可能需要附加聚合物回流分步。另一方面,内部肋211可通过注射模塑或压缩模塑来形成,或使用外部热收缩套管和内部成型心轴通过受控回流工艺来形成。
67.肋213宽度229和厚度230的变化也可影响喇叭形末端210的其他特性。更宽和/或更厚的肋可在抽吸期间赋予更大的可推动性和更高的抗径向塌缩性。当末端扩张或与凝块相互作用时,这些肋还可改善末端的拉伸特性。另选地,具有更小宽度的肋213可使得这些肋之间的膜节段更宽且更薄,这可在凝块取回期间改善折叠的适形能力和更大的径向扩张能力。更大的扩张能力可减小捕获和取回凝块所需的力,这意味着与原本更硬的末端或框架相比改善了管理凝块摄取和保持。
68.导管喇叭形末端210的其他变型可分别见于图6a和图6c以及图6b和图6d中的横截面。与其他示例中的肋的功能类似,纵向折痕219可形成到喇叭形末端210中以促进聚合物折叠而塌缩到外导管中以便递送到血管的目标部署区域。来自折痕219的增加的柔韧性还可降低施加于加强层112的线上的应力。可包括多个纵向折痕219,同时有或没有径向折痕218的阵列。还可将折痕的螺旋外形、弯曲外形和/或其他外形结合到该设计中。
69.图6a和图6c还示出了喇叭形末端210的远侧端部214可如何具有大的倒圆形状以在推进到目标部位期间实现无创血管接触。该外形还可防止钩挂在分叉血管(诸如眼血管)上。还可在末端的远侧端部214处包括附加材料的远侧缓冲器或凸缘以在导航脉管系统中的曲折弯曲部时帮助保持末端的内径。厚缓冲器可向末端赋予附加结构以在使支架取栓器或其他装置往后回缩到末端中时改善弹性。
70.在图7a至图7b和图8a至图8b所示的示例中,喇叭形末端310可具有下面的支撑框架320,该支撑框架加强末端的聚合物并向末端的聚合物赋予进一步强度。支撑框架320可具有在细长主体110的远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臂322。图7a至图7b中的设计具有四个臂322,这四个臂围绕纵向轴线111等距地间隔开并且终止于远侧环或箍。可以理解,更少或更多的支撑臂322可与和细长主体110的不同连接组合一起使用。当弯曲时,或当在取回凝块期间将末端310置于压缩负载下时,较少的刚性连接可赋予末端额外的柔韧性和局部偏转的能力,以更紧密地夹持所捕获的凝块。箍可结合不透射线标记30以在手术期间帮助装置的可视化。
71.支撑臂322可与细长主体110的下面加强层112一体地激光切割,被机加工为单独构件,或一体构件和独立构件的组合。图7b示出了臂322可如何包封在喇叭形末端310的内部轴向肋211内。
72.臂322可如图所示的那样独立地延伸和弯曲,或相邻臂可在周向上重叠或以其他方式连接。臂在重叠时不必固定地联接,这意味着它们可交织并且可在末端310扩张或收缩时相对于彼此滑动和折叠。可以理解具有多于四个支撑臂322的设计,其中附加的臂牺牲了一些末端柔韧性,同时提供了附加的径向力和支撑以防止末端在抽吸下塌缩。类似地,在利用更大刚度或厚度的聚合物或者更多基本轴向的肋211需要更少支撑的情况下,可利用更少的臂322。更少的臂322还可更自由地弯曲以改善可跟踪性。在一个示例中,支撑框架320可具有激光切割并以180度间隔开的两个支撑臂322。
73.在一些示例中,导管轴的细长主体110可从编织加强层112转变到远侧铰接结构
330。铰接结构330可被构造成偏向于弯曲喇叭形末端310和细长主体的最远侧部分以允许末端轻松且有效地偏转离开血管壁。由于大孔口导管和扩张末端被设计成在血管中独立地朝远侧推进,因此该铰接能力在特别曲折的血管中或在快速连续地导航若干弯曲部时很重要。铰接结构330可在撞击到血管壁时应对显著量的横向位移,因此喇叭形末端310不会过度变形并闭合或塌缩成不规则形状。这允许末端保持其内径并迅速恢复其扩张形状。
74.铰接结构330可以是激光切割的超弹性镍钛诺或其他合适材料的海波管,其具有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轴向脊332的一系列周向肋334。在一个示例中,该结构可具有以180度间隔开的两个平行脊332,这可有利于喇叭形末端310沿着穿过这两个脊和纵向轴线111的平面偏转。这些脊还可与细长主体的一个或多个轴向脊316对准以增加抗拉伸伸长性。与更近侧的编织加强层112相比,该结构可具有更大的弯曲能力。
75.可添加一个或多个不透射线标记带40以在使用期间沿着装置识别重要点。在一些示例中,标记带可用作下面的加强层112和/或铰接结构330可焊接或以其他方式粘附到其上的接头。在其他示例中,标记带40可与铰接结构330一体地形成并且用作轴的附接点。
76.喇叭形末端310的支撑框架320可与铰接结构330一体地形成。该布置可允许更平滑的刚度转变,因为至少一些支撑臂322可从铰接脊322朝远侧延伸,如图7a中所见。不透射线标记带40可定位在细长主体110上,并且在组装期间,激光切割的支撑铰接结构330和末端支撑框架320可被拧在内衬115上并焊接或另外用粘合剂粘结到标记带。
77.与许多当前技术类似,导管轴的加强层112可具有编织线支撑结构作为主要主干。编织加强层112可由一系列轴向塑料管状护套180、182覆盖。护套可由各种医用级聚合物制成,诸如ptfe、聚醚嵌段酰胺或尼龙。可对材料进行选择,例如,使得随着接近导管的近侧端部,渐进地较近侧区段通常更硬并且柔韧性更差(通过硬度计硬度、挠曲模量等表示)。可使图7b中的管状夹套180、182在加强层112和铰接结构330上方回流,并且可在单独回流中或通过模塑工艺施加喇叭形末端。在许多情况下,喇叭形末端310可以是最远侧夹套180的延伸部。
78.图8a至图8b中示出了用于喇叭形末端的另选铰接结构330和支撑框架320。与其他示例类似,标记带40可用作加强层112和铰接结构330可附接到其上的接头。支撑框架320可具有成形为远侧箍的多个支撑臂322。如图所示,支撑臂322各自可具有其自身与铰接结构330的连接,因此它们在凝块取回手术期间经历负载时可独立地且更自由地弯曲。喇叭形末端310可具有外部轴向肋213,这些外部轴向肋的尺寸设定成使得它们可完全包封支撑臂并且保持末端的无创外形。与先前示例中一样,支撑臂的数量可变化,并且它们可围绕纵向轴线111均匀地间隔开,因此喇叭形末端的漏斗形状是倒圆的而不是被潜在地拉伸成卵形外形。倒圆开口是优选的以在已移出凝块后在移除期间更好地接纳和逐渐地压缩凝块。
79.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所公开的导管和喇叭形末端设计中的任一者可与一个或多个支架取栓器一起使用。支架取栓器回缩和通过处于扩张部署构型的扩大末端节段的有效抽吸的组合可一起作用,以增加在移除凝块时首次通过成功的可能性。导管还可将抽吸真空引导到凝块面,同时支架取栓器将复合凝块(由易碎区域和富含纤维蛋白的区域构成)保持在一起,从而防止栓塞并有助于将凝块从血管壁移出。漏斗状末端节段还可减少进入导管时的凝块剪切并阻止流动,以保护远侧血管免受新区域栓塞的风险。
80.图9a至图9h图解表示了用于制造导管的方法,该导管具有基本上管状的复合轴以
及远侧端部处的可扩张聚合物喇叭形末端。图9a示出了定位在圆柱形芯心轴45周围的内衬402,该内衬具有用于增强粘附性的薄预镀层(未示出)。预镀层可帮助降低衬里402从导管组件分层的风险。对于标称6f规格导管轴而言,芯心轴45可具有大约0.071英寸的外径,并且内衬可具有大约0.002英寸的厚度。心轴通常可以是这些应用中常用的镀银铜(spc)。另选地,可以使用特别是延展性材料(例如peek),其在直径上拉伸到颈缩,以便在导管组装完成后可以移除心轴。另外的心轴材料可包括尼龙涂层铜或尼龙涂层钢。
81.参见图9b,一个或多个纵向脊403可定位在衬里402周围和/或粘附到该衬里。一个或多个脊403可增强导管轴的可推动性和拉伸强度,并且可使用诸如不锈钢、镍钛诺、液晶聚合物(lcp)或凯芙拉纤维之类的材料。液晶聚合物可提供最高拉伸强度,而不锈钢脊可提供最佳可推动性但以一些横向柔韧性为代价。脊403可如图所示的那样平行于纵向轴线111延伸或可为螺旋形或某种其他构型。
82.可在该组件的远侧端部414附近或该远侧端部处添加标记带40之前或之后添加一个或多个脊403,如图9b所示。其他标记带可定位在轴的其他节段上以在手术期间用作位置参照。这些带可被压接、粘附或以其他方式粘结在适当的位置。标记带40可为铂或其他合适的不透射线物质,或另选地被涂覆有在荧光镜透视检查下可见的膜。可将用于轴的加强层404(其可为线编织物、切割的海波管或其他构造)如图9c中的那样施加在芯心轴45、内衬102、脊403和标记带40上方。另选地,加强层可定位在衬里上方但在标记带和脊下方。编织节段例如可具有不同厚度的不锈钢和/或镍钛诺线的不同节段。这些节段还可具有不同编织密度,诸如在120至180范围内的混合ppi。
83.作为一个选项,一些或所有lcp脊可被替换为不锈钢和/或镍钛诺脊,并且加强层404和金属脊403可焊接到标记带40以固定它们的相应位置。另外,可在编织之后施加标记带40以使脊403位于下方。如果要使用用于喇叭形末端的支撑框架320或铰接结构330(与针对图7和图8所示和所述的类似),则它们还可在下面的组件上滑动并焊接到加强层404远侧的标记带40。另选地,该铰接结构的特征可在于焊接到标记带的编织物,该编织物具有与轴的更近侧部分上使用的图案不同的图案。
84.从图9c中还可以看出,脊403的远侧部分可成环地穿过缠绕在编织加强层404的远侧端部上的单元以形成环232,从而朝近侧为轴赋予附加拉伸强度。在其他示例中,可将轴向脊环232输送穿过编织物中的更近侧开口。因此脊403可具有在顶部上延伸的一个长度以及在加强层404下方延伸的一个长度,或可以以起伏的方式穿过编织物开口交织。在许多情况下,一旦已形成环232,属于脊的远侧部分的部分就可朝近侧一直延伸到导管的近侧端部处的鲁尔接口。在其他示例中,该端部可在轴上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或粘附到标记带之一。
85.该方法可在图9d中继续使不同刚度的一系列近侧外部夹套182、184回流到轴上。可允许这些夹套流动穿过加强层404的空隙空间以将构建体的各层粘结在一起。该系列聚合物夹套可对接在一起以形成导管轴的连续且平滑的外表面。夹套182、184可具有不同硬度计硬度和/或壁厚。例如,轴的更硬的更近侧部分可具有厚度为大约0.004英寸且硬度为约72d的夹套。相比之下,需要更大柔韧性但下面的支撑编织物不太致密的远侧节段可具有该区域中的壁厚为0.006英寸且硬度为约35d的夹套。
86.图9e示出了在近侧夹套182、184回流到轴构建体之后移除的芯心轴45。如图所示,内衬402和加强层404的远侧部分可保持无覆盖(达大约5mm至10mm的距离)以便作为喇叭形
末端形成操作的一部分来在其上涂覆更远侧的夹套材料。
87.然后图9f示出了与导管末端组装在一起的注射模塑工具50。模塑工具50可以是喇叭形且成型的机加工特征部以向喇叭形末端赋予轴向肋、折痕和其他几何形状。然后可将远侧夹套180材料包覆模塑到轴408上。可将夹套180与添加剂诸如着剂、成形剂或通常不透射线的化合物混合。在一个示例中,可使用不透射线填料诸如二氧化钛对硬度为大约35d至55d的热塑性塑料进行包覆模塑。喇叭形末端的近侧端部可渐缩至与模具中的轴的夹套相同的壁厚,从而降低翘曲或过多毛刺的风险(图9g)。
88.可以理解,针对这些方法步骤示出的模塑工具50仅仅是可用于形成喇叭形末端210的许多可能外形中的一种。在其他示例中,心轴的机加工特征部可允许回流或模塑的末端具有宽或极窄的膜区段、远侧端部处的带凸缘边缘或远侧端部处的增厚缓冲器节段或唇缘。也可使用附加模塑或回流步骤添加这些特征部。
89.作为注射模塑的替代方案,可将回流工具(未示出)往后加载到图9e的预回流的轴组件的远侧端部中。然后可将远侧夹套180拧在该工具及编织组件的远侧节段上并且进行回流。在移除该工具的情况下,远侧夹套180可被修整到一定长度并且自身颠倒多次以增加有效壁厚。然后可将颠倒的夹套加载到工具和成型模头中并且压缩模塑到期望的形状。
90.在另一个示例中,可将喇叭形心轴(未示出)插入到图9e的预回流的轴组件的远侧端部中。可将远侧夹套180的挤出物拧在心轴及编织组件的远侧节段上并且进行回流。可将ptfe或其他合适低摩擦材料的套管施加到轴并且用于在其回流时控制并阻止远侧夹套的聚合物的近侧流动。热收缩套管可定位在喇叭形心轴及待与远侧夹套180一起回流的轴的节段周围。热收缩套管可以是fep或另一种合适的共聚物并且用于帮助使该材料适形于心轴形状。如果有必要,可修整掉任何多余的材料以确保获得期望的外形。
91.另一种方法可涉及使用注射模塑来与轴单独地形成和整饰喇叭形末端210。这可具有使成品轴与进一步的热量和加工的危害隔绝的优点。然后可通过粘合剂或回流将成品末端附接到轴。
92.一旦已形成远侧夹套180和喇叭形末端210,就可从该组件移除模塑工具(或心轴),如图9h中所描绘。与其他示例一样,通过模塑工艺形成的末端210可具有折痕419、肋或其他特征部以实现可重复的折叠并增加末端柔韧性。喇叭形末端的内部可涂覆有亲水材料420以减小表面摩擦并增强表面的润滑性。当将辅助装置与末端一起使用时或当摄取大凝块时,亲水涂层可进一步减小回缩力。
93.图10以图表示出了用于制造具有本文所公开的设计的抽吸导管的方法步骤。方法步骤可用于示例性装置中的任一种或本文所述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合适另选形式。该方法可具有所述步骤中的一些或全部,并且在许多情况下,步骤可以与下文所公开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
94.参见图10中概述的方法10000,步骤10010可涉及将内衬定位在基本上管状的芯心轴周围。芯心轴可用于在制造期间赋予结构并且限定什么将是导管的内管腔。心轴可以是镀银铜(spc)或其他常用材料,并且其尺寸设定成具有一定外径,使得所得导管具有比许多当前抽吸导管更大的孔口。还可包括预镀层以更好地将内衬粘附到导管轴的后续层。
95.步骤10020可包括将一个或多个纵向聚合物脊粘附到内衬。脊可以是具有优异拉伸强度的lcp或类似材料以防止因手术期间(诸如在移出并摄取富纤维蛋白凝块时)经历的
加载而发生伸长或缩短的可能性。一个或多个脊还可具有不同的横截面,或沿着其长度渐缩,以向导管轴的远侧部分赋予附加横向柔韧性。可在施加脊之前或之后在内衬的远侧端部处或附近添加远侧标记带(步骤10030)。
96.该方法还可具有步骤10040,该步骤涉及将编织加强层定位在芯心轴、内衬、聚合物脊和标记带周围。编织物可具有不同的pic计数、编织角、线厚度、材料组成或其他特性以沿着轴的长度定制刚度分布。然后可在步骤10050中通过以下方式粘结这些部件:使不同刚度的一系列近侧聚合物夹套回流以将编织加强层、内衬、聚合物脊和标记带一起模塑为复合导管轴。一旦已设定该构建体,就可移除芯心轴。
97.步骤10060可包括将模塑工具朝近侧加载到内衬内的导管轴的远侧端部中。模塑工具可包括成型模头、喇叭形心轴或其他形状,具体取决于远侧末端所期望的形成工艺。模塑工具可结合这样的特征部,这些特征部用于将轴向肋、纵向和/或径向折痕和远侧凸缘或唇缘形成到末端的外形中。
98.然后步骤10070可涉及使用模塑工具形成远侧聚合物夹套及喇叭形末端的外形。如所提及的,所使用的工艺可以是注射模塑、压缩模塑、回流和/或另一种合适的方法。根据期望的形状或如果加强框架用于喇叭形末端,该最终远侧聚合物夹套可软至大约62肖氏a硬度。将软而非常柔性的材料用于末端可有助于在末端已明显扩张以接纳大或特别紧实的凝块时防止装置楔入或束缚在血管中。
99.根据期望的形状,可通过进一步的步骤形成喇叭形末端中的特征部的组合。在一个示例中,如果末端节段最初回流或模塑到减小的厚度,则末端的远侧端部处的材料的一部分可在其自身上方剥落并且再次回流以使壁厚加倍并且添加更加倒圆的端部外形。作为替代方案,在初始形成喇叭形末端之后,可将第二外部夹套定位在第一外部夹套上方并且回流在适当的位置以使壁厚加倍。
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一步设想此处未列出的其他步骤和规程以形成具有一定特征部和几何形状的末端,这些特征部和几何形状有利于用于所述导管应用的喇叭形末端的扩张和收卷。在完成所有成形工艺时,然后步骤10080可涉及从导管组件移除喇叭形心轴。在步骤10090中可将亲水涂层施加到所形成的末端。
101.本发明不必限于所描述的示例,这些示例的构型和细节可变化。术语“远侧”和“近侧”在整个前述描述中使用,并且是指相对于医师的位置和方向。同样,“远侧”或“朝远侧”是指远离医师的位置或在远离医师的方向上。类似地,“近侧”或“朝近侧”是指靠近医师的位置或在朝向医师的方向上。此外,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所述”包括复数指代。
102.如本文所用,针对任何数值或范围的术语“约”或“大约”指示允许部件或元件的集合实现如本文所述的其预期要达到的目的的合适的尺寸公差。更具体地,“约”或“大约”可指列举值的值
±
20%的范围,例如“约90%”可指从71%到99%的值范围。
103.在描述示例实施方案时,为了清楚起见,采用了术语。因此,并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并且此类变型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常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旨在落入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旨在使每个术语设想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最广泛的含义,并且包括以类似方式操作以实现类似目的的所有技术等同物。还应当理解,提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不排除存在附加的方法步骤或在那些明
确标识的步骤之间的中间方法步骤。类似地,在不脱离所公开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按照与本文所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的一些步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施用血管内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纵向轴线;细长主体,所述细长主体包括远侧端部、管腔、内衬、加强层和一个或多个外部聚合物夹套;和聚合物喇叭形末端,所述聚合物喇叭形末端连接到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远侧端部,所述喇叭形末端包括塌缩递送构型和扩张部署构型,以及多个轴向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轴向肋包括内部肋,所述内部肋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轴向肋包括外部肋,所述外部肋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壁厚大于所述细长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壁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细长主体的内径与处于所述扩张部署构型的所述喇叭形末端的最大内径的比率在大约0.55至0.90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加强层沿轴向终止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所述近侧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折痕,所述一个或多个径向折痕被构造成有利于所述喇叭形末端从所述扩张部署构型折叠成所述塌缩递送构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纵向折痕,所述一个或多个纵向折痕被构造成有利于所述喇叭形末端从所述扩张部署构型折叠成所述塌缩递送构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在处于所述扩张部署构型时还包括与穿过其中递送所述导管的外护套的最大内径相比更大的最大内径。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夹套中的每个聚合物夹套包含具有5% carbosil的esthane、pu 80a、pebax、neusoft、chronosil、chronoprene、chronoflex、tecothane或有机硅中的至少一者。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还包括所述喇叭形末端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壁厚,所述第一壁厚不同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不同部分的第二壁厚。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在处于所述扩张部署构型时还包括大约0.088英寸与大约0.098英寸之间的范围内的最大内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所述喇叭形末端在所述远侧端部处渐缩至比所述末端的最大内径更小的最终内径。14.一种用于从目标血管中移除凝块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纵向轴线;基本上管状的细长主体,所述基本上管状的细长主体包括远侧端部、加强层和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夹套;金属支撑框架,所述金属支撑框架连接到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远侧端部;和聚合物喇叭形末端,所述聚合物喇叭形末端包封所述金属支撑框架,所述喇叭形末端
包括塌缩递送构型和扩张部署构型,以及多个轴向肋。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管,所述轴向肋包括内部肋,所述内部肋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内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管,所述轴向肋包括外部肋,所述外部肋从所述喇叭形末端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管,所述金属支撑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臂,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臂从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18.一种用于制造导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内衬定位在基本上管状的芯心轴周围;将纵向聚合物脊定位在所述内衬周围;将标记带添加到所述内衬的远侧端部;将编织加强层定位在所述芯心轴、所述内衬、所述聚合物脊和所述标记带周围;使不同刚度的一系列近侧聚合物夹套回流以将所述编织加强层、所述内衬、所述聚合物脊和所述标记带粘结为复合导管轴并且移除所述芯心轴;将模塑工具朝近侧加载到所述导管轴的远侧端部中;使用所述模塑工具形成远侧聚合物夹套及喇叭形末端的外形;以及从所述导管组件移除所述模塑工具。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注射模塑工艺形成所述喇叭形末端的步骤。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压缩模塑工艺形成所述喇叭形末端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文的设计可用于具有大孔口管腔和远侧末端的凝块取回导管,该远侧末端可扩张到比穿过其中递送该凝块取回导管的引导件或护套的直径更大的直径。这些设计可具有呈无创特性且有能力在摄取凝块时柔性地扩张的聚合物喇叭形末端。该末端可具有多个轴向肋,该多个轴向肋向该末端的某些周向区域赋予刚度以有利于在往后回缩到该引导件或护套中时可重复塌缩。该末端还可在该喇叭形末端内具有金属支撑框架以便在抽吸和采用支架取栓器的取回期间帮助更为渐进地压缩凝块。该导管框架和末端可具有足够柔性以导航解剖结构的高度曲折的区域并且在血管内移位时恢复以保持该管腔的内径。并且在血管内移位时恢复以保持该管腔的内径。并且在血管内移位时恢复以保持该管腔的内径。


技术研发人员:

K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尼尔拉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14

技术公布日:

2022/12/29

本文发布于:2023-01-02 00:0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4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导管   喇叭   所述   护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