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


背景技术:



2.由于马铃薯晚疫病可侵染叶片、叶柄、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开始产生水浸状斑点,很快扩大成褐病斑,边缘水浸状,生出一圈白霉状物,叶背霉层尤为明显,所以,为保证较好的喷雾质量和防治效果,应尽量将药液喷雾到叶片背面。尤其是在封垄后,马铃薯中下部叶片和茎秆的晚疫病发生程度比上部叶片严重,应尽量使药液能够喷到植株的中下部。如果在防治晚疫病时喷施不全面或留有喷施死角,目前,田间施药喷杆装置为单杆单喷头或双喷头平面设计、连杆单喷头设计,均喷施于植株表面,需要反复喷施才可喷施到中下部位置和叶片背面,极易造成施药过程中存在的药液浪费、喷施不均匀、喷施缓慢等问题田间晚疫病会很快再次蔓延,达不到防控的效果。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田间小区试验施药的均匀度和精确性,同时,保障药剂均匀喷雾到叶片背面,确保田间施药的全面性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包括:主管;多个立式喷杆组件,所述立式喷杆组件与主管或相邻的立式喷杆组件相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管的外侧;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背带,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绑带,所述绑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带上。
6.优选的,所述立式喷杆组件包括横管、竖管、竖向喷头和横向喷头,所述横管与所述主管或相邻的横管相连接,所述竖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管的底部,所述竖管的一侧设有竖向喷头,所述横向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管的底端。
7.优选的,所述主管与所述横管之间,所述横管与相邻的横管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竖管与所述横向喷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头相连接。
8.优选的,位于所述主管同一侧末端的立式喷杆组件上的横管上设有堵头。
9.优选的,所述竖向喷头和所述横向喷头为单孔单喷头、单孔多喷头、多孔单喷头和多孔多喷头的一种。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可以将药液进行有效上下喷雾,突破传统平面喷施,形成立体式喷施,可以有效将药剂喷雾到马铃薯植株的各个
部位,包括叶片背面,达到不留死角、全面防治的效果,同时连杆设计可以很大提高喷施效率,且喷施均匀,保障试验小区的各行喷施药量一致,保证了小区试验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所示的立式喷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主管,2、立式喷杆组件,21、横管,22、竖管,23、竖向喷头,24、第二连接头,25、横向喷头,3、安装块,4、伸缩杆,5、背带,6、绑带,7、第一连接头,8、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立式喷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包括:主管1;多个立式喷杆组件2,所述立式喷杆组件2与主管1或相邻的立式喷杆组件2相连接,所述立式喷杆组件2包括横管21、竖管22、竖向喷头23和横向喷头25,所述横管21与所述主管1或相邻的横管21相连接,所述竖管22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管21的底部,所述竖管22的一侧设有竖向喷头23,所述横向喷头25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管22的底端,所述主管1与所述横管21之间,所述横管21与相邻的横管21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头7相连接,所述竖管22与所述横向喷头2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头24相连接,当竖管22上未设置横向喷头25时,通过在竖管22的底端安装合适内劲或外径的堵头8,能够对竖管22的底部进行封堵;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管1的外侧;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安装在所述安装块3上;背带5,所述背带5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4上;绑带6,所述绑带6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带5上,位于所述主管1同一侧末端的立式喷杆组件2上的横管21上设有堵头8。
17.所述竖向喷头23和所述横向喷头25为单孔单喷头、单孔多喷头、多孔单喷头和多孔多喷头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喷头23和所述横向喷头25均为多孔单喷头。
18.通过第一连接头7能够根据田间实验小区实际宽度调节立式喷杆组件2的数量进行调节;立体式喷杆组件22的设计可以保障喷雾的全面性和完整度,能够从顶部和侧面进行喷洒农药,同时通过第二连接头24能够对横向喷头25进行拆卸,能够保障在马铃薯幼苗期晚疫病发病前期进行预防时仅使用竖向喷头23,当植株封垄后,同时使用竖向喷头23和横向喷头25;通过在主管1上设置伸缩杆4、背带5和绑带6,能够将整个装置绑在使用者身上,从而更省力,其次通过伸缩杆4能够调节主管1距离地面的高度,从而能够保障在植株不同生育期进行适当高度调整。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可以将药液进行有效上下喷雾,突破传统平面喷施,形成立体式喷施,可以有效将药剂喷雾到马铃薯植株的各个部位,包括叶片背面,达到不留死角、全面防治的效果,同时连杆设计可以很大提高喷施效
率,且喷施均匀,保障试验小区的各行喷施药量一致,保证了小区试验的精确度。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多个立式喷杆组件,所述立式喷杆组件与主管或相邻的立式喷杆组件相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管的外侧;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背带,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绑带,所述绑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喷杆组件包括横管、竖管、竖向喷头和横向喷头,所述横管与所述主管或相邻的横管相连接,所述竖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管的底部,所述竖管的一侧设有竖向喷头,所述横向喷头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管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与所述横管之间,所述横管与相邻的横管之间均通过第一连接头相连接,所述竖管与所述横向喷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头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管同一侧末端的立式喷杆组件上的横管上设有堵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喷头和所述横向喷头为单孔单喷头、单孔多喷头、多孔单喷头和多孔多喷头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所述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包括主管;多个立式喷杆组件,所述立式喷杆组件与主管或相邻的立式喷杆组件相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套设在所述主管的外侧;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背带,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绑带,所述绑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带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喷施连杆具有能够保证田间小区试验施药的均匀度和精确性,同时,保障药剂均匀喷雾到叶片背面,确保田间施药的全面性的优点。田间施药的全面性的优点。田间施药的全面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王甄 肖春芳 高剑华 沈艳芬 张等宏 张远学 闫雷 叶兴枝 程 杨国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

本文发布于:2023-01-01 17:3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50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喷头   晚疫病   田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