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图书馆档案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社区图书馆是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且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培育社区文化、传递实用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闲暇时间;
3.社区图书馆内的
书籍的来源要么是社区组织统一购买而来,要么是各界社会人士捐赠而来,因此造成社区图书馆内的书籍数量少及可供社区内众阅读资源有限的局面,故如何对社区图书馆内书籍的借阅进行高效的分配和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4.而现有的社区图书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5.一是,社区图书馆无法对各
读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辨识,故造成大量非社区人员占用了本社区的书籍资源,进而导致社区图书馆的书籍资源无法满足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现象;
6.二是,社区图书馆对书籍借阅
时长期限的设定较为固定和单一化,其书籍借阅时长管理的方式难以满足社区众的阅读需求,也阻碍了社区图书馆的高效管理和发展;
7.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社区图书馆无法对各读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辨识,且对书籍借阅时长期限的设定较为固定和单一化,故难以满足社区众的阅读需求,阻碍了社区图书馆的高效管理和发展的问题,通过符号化的标定、信息的检索以及数据的代入比对,实现了读者的标签化管理和身份的明确辨识,从而有效的抑制了非社区人员占用图书资源的效果,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果,利用符号化的标定、公式化的处理以及对应阈值的代入比对的方式,在明确了各读者阅读水平素质的同时,也对各书籍的阅读难度进行准确的分析,利用整合分析和比较大小的方式,进而对各读者可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进行准确的定量,以及对各读者的借阅图书的信誉等级进行准确的评判,和对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进行明确管制,从而在实现书籍借阅时长灵活管理的同时,也使得社区图书馆更好的服务社区众的阅读书籍的智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率,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高效的管理与发展,而提出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9.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身份辨识单元、云存储单元、读者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借阅管理单元和归还验证单元;
11.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对社区图书馆内的所有书籍进行综合管理分析,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身份辨识单元进行身份认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正常读者标签和外来读者标签,并以身份标签为基础进行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并将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储存,读者定性单元用于调取各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并据此进行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低速阅读
信号、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和快速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12.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各书籍的档案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书籍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对接收的各书籍的档案信息进行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较难阅读信号、正常难度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13.借阅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据此进行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并将其发送至归还验证单元;
14.通过归还验证单元对接收的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进行归还验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并依据信誉评判等级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据此明确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
15.进一步的,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而书籍的档案信息包括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
16.进一步的,身份认证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7.获取社区图书馆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将且社区属性信息包括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将图书馆的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分别标定为mci和dzj,其中,i和j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将访客的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分别标定为mcn和dzm,其中,n和m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将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信息进行检索比对分析;
18.若满足n=i,且n=j时,故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相同,则将访客标定为正常读者标签,而其他情况下,则均表示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内容不相同,则均将访客标定为外来读者标签。
19.进一步的,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0.对所有读者先依次录入读者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
21.而在借阅权限量值的录入时,则需以读者的身份标签类型为基础进行具体设置,针对正常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直接将借阅权限量值设置为100%权限;
22.针对外来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需进行借阅权限整合分析,获取读者的阅读量和空闲时长,并将其分别标定为reao和timo,其中,o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并将其进行整合分析,依据公式qxlo=g1
×
reao+g2
×
timo×
100%,据此求得借阅权限量值qxlo,依据各读者的借阅权限量值qxlo,g1和g2分别为阅读量和空闲时长的转化因子系数,且g1>g2>0,g1+g2=0.0021;
23.并将各读者的录入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纳入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中。
24.进一步的,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5.获取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中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并将其分别标定为soyo、reao、timo和qxlo,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公式yuxo=(e1
×
soyo+e2
×
reao+e3
×
timo)
÷
(e4
×
qxlo),求得阅读系数yuxo,其中,e1、e2、e3和e4分别为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的权重因子系数,且e2>e4>e1>e3>0,e1+e2+e3+e4=5.3614;
26.将各读者的阅读系数yuxo代入对应的阅读阈值yu1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阅读系数yuxo大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大值时,则生成低速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o处于阅读阈值yu1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速度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o小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小值时,则生成快速阅读信号。
27.进一步的,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8.获取书籍的档案信息中的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并将其分别标定为yesk、wzlk和wxlk,并将其进行归一化分析,依据公式naxk=f1
×
yesk+f2
×
wzlk+f3
×
wxlk,求得难度系数naxk,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f1、f2和f3分别为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的修正因子系数,且f3>f2>f1>0,f1+f2+f3=0.9302;
29.将各书籍的难度系数naxk代入对应的难易程度阈值yu2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难度系数naxk大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大值时,则生成较难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k处于难易程度阈值yu2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难度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k小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小值时,则生成较易阅读信号。
30.进一步的,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1.同时捕捉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分别将其进行数值标定,将低速阅读信号和较难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3,将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各正常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2,将快速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1;
32.将两类数据的定性判定信号进行求和分析,若满足a1+a1=q1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1天,若满足a1+a2=q2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2天,若满足a2+a2=q3或a1+a3=q3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3天,若满足a2+a3=q4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4天,若满足a3+a3=q5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5天;其中,j1《j2《j3《j4《j5,q1《q2《q3《q4《q5。
33.进一步的,归还验证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4.获取读者借阅书籍的归还时长,及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并将其进行比对分析,若归还时长小于借阅时长时,则据此生成高级信誉信号,若归还时长等于借阅时长时,则据此生成中级信誉信号,若归还时长大于借阅时长,则据此生成低级信誉信号;
35.依据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对读者的下一次的借阅时长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设置借阅时间阈值yt,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等于在读者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上加借阅时间阈值yt,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仍为读者借阅书籍的原有借阅时长,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低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等于在读者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上减借阅时间阈值yt。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7.1、本发明通过符号化的标定、信息的检索以及数据的代入比对,进而对图书馆的
所有访客进行明确的身份分类,并实现了读者的标签化管理和身份的明确辨识,从而有效的抑制了非社区人员占用图书资源的效果,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果;
38.2、本发明通过符号化的标定、公式化的处理以及对应阈值的代入比对的方式,在明确了各读者阅读水平素质的同时,也对各书籍的阅读难度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促进了社区图书馆对读者档案及图书档案高效且精准的管理;
39.3、本发明利用具体数值的标定、数据求和处理以及赋值的方式,将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对各读者可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进行准确的定量,并利用比较大小的方式,对各读者的借阅图书的信誉等级进行准确的评判,并依据信誉评判等级对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进行明确管制,从而在实现书籍借阅时长灵活管理的同时,也使得社区图书馆更好的服务社区众的阅读书籍的智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率,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高效的管理与发展。
附图说明
4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总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实施例一:
46.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身份辨识单元、云存储单元、读者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借阅管理单元和归还验证单元;
47.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对社区图书馆内的所有书籍进行综合管理分析,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身份辨识单元进行身份认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正常读者标签和外来读者标签,并以身份标签为基础进行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并将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储存,需要说明的是,认证档案信息用于表示读者的档案数据信息,且认证档案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其中,受教育程度量值指的是读者的受教育年限的数据量值,且受教育程度量表现量值越大,则越说明读者的受教育年限越长,阅读量值指的是读者阅读过书籍的数量的数据量值,空闲时长指的是读者每天可阅读书籍时间长短的数据量值,而用于表示与读者能够保持通讯对话的联系渠道信息,且可以为手机号码、号、qq号或邮箱等;
48.而书籍的档案信息包括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其中,书籍的页数量指的是图书的总页面的数量,文字数量指的是图书的总字数量;
49.而文学体现量值指的是依据人的年龄而对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进行量化规定的数据量值,且将适合6岁以下儿童的阅读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量化规定0-10,将适合7-15岁
之间人的阅读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量化规定10-30,将适合15-20岁之间人的阅读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量化规定30-50,将适合20-50岁之间人的阅读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量化规定50-90,将适合70岁以上人的阅读书籍的文学领域高度量化规定40-60;
50.读者定性单元用于调取各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并据此进行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低速阅读信号、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和快速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51.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各书籍的档案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书籍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对接收的各书籍的档案信息进行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较难阅读信号、正常难度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52.借阅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据此进行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并将其发送至归还验证单元;
53.通过归还验证单元对接收的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进行归还验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并依据信誉评判等级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据此明确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
54.实施例二:
55.如图1所示,当身份辨识单元接收到各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时,并据此进行身份认证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56.获取社区图书馆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将且社区属性信息包括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将图书馆的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分别标定为mci和dzj,其中,i和j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将访客的社区名称和社区地址分别标定为mcn和dzm,其中,n和m均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将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信息进行检索比对分析,需要说明的是,i表示各社区名称,j表示各社区地址;
57.若满足n=i,且n=j时,故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相同,则将访客标定为正常读者标签,而其他情况下,则均表示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内容不相同,则均将访客标定为外来读者标签;
58.并以生成的正常读者标签和外来读者标签为基础,进行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59.对所有读者先依次录入读者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
60.而在借阅权限量值的录入时,则需以读者的身份标签类型为基础进行具体设置,针对正常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直接将借阅权限量值设置为100%权限;
61.针对外来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需进行借阅权限整合分析,获取读者的阅读量和空闲时长,并将其分别标定为reao和timo,依据公式qxlo=g1
×
reao+g2
×
timo×
100%,据此求得借阅权限量值qxlo,依据各读者的借阅权限量值qxlo,g1和g2分别为阅读量和空闲时长的转化因子系数,且g1>g2>0,g1+g2=0.0021,需要说明的是,借阅权限量值的表现数值越大,越有利于增加读者的借阅书籍的时间,而转化因子系数的作用是为了将阅读量和空闲时长的数据量值进行百分数据的转化,从而实现借阅权限量
值的百分数的量化;
62.并将各读者的录入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纳入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中,并将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储存;
63.利用读者定性单元调取各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进行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64.获取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中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并将其分别标定为soyo、reao、timo和qxlo,其中,o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依据公式yuxo=(e1
×
soyo+e2
×
reao+e3
×
timo)
÷
(e4
×
qxlo),求得阅读系数yuxo,其中,e1、e2、e3和e4分别为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的权重因子系数,且e2>e4>e1>e3>0,e1+e2+e3+e4=5.3614;
65.需要说明的是,o表示各读者,且阅读系数yuxo的表现数值越小,则越有助于增加读者的借阅书籍的时间,权重因子系数用于均衡各项数据在公式计算中的占比权重,从而促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66.将各读者的阅读系数yuxo代入对应的阅读阈值yu1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阅读系数yuxo大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大值时,则生成低速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o处于阅读阈值yu1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速度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o小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小值时,则生成快速阅读信号;
67.并将生成的低速阅读信号、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和快速阅读信号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68.实施例三:
69.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各书籍的档案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书籍定性单元,当书籍定性单元接收到各书籍的档案信息时,并据此进行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70.获取书籍的档案信息中的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并将其分别标定为yesk、wzlk和wxlk,并将其进行归一化分析,依据公式naxk=f1
×
yesk+f2
×
wzlk+f3
×
wxlk,求得难度系数naxk,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f1、f2和f3分别为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的修正因子系数,且f3>f2>f1>0,f1+f2+f3=0.9302,需要说明的是,k表示各书籍,且难度系数naxk的表现数值越大,则越有助于增加读者的借阅书籍的时间,而修正因子系数用于修正各项参数在公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使得计算更加准确和参数数据;
71.将各书籍的难度系数naxk代入对应的难易程度阈值yu2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难度系数naxk大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大值时,则生成较难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k处于难易程度阈值yu2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难度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k小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小值时,则生成较易阅读信号;
72.并将生成的较难阅读信号、正常难度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
73.实施例四:
74.如图1所示,当借阅管理单元接收到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
定性判定信号时,并据此进行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75.同时捕捉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分别将其进行数值标定,将低速阅读信号和较难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3,将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各正常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2,将快速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1;
76.将两类数据的定性判定信号进行求和分析,若满足1+1=2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7天,若满足1+2=3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14天,若满足2+2=4或1+3=4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21天,若满足2+3=5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28天,若满足3+3=6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35天;
77.并将生成的各读者借阅书籍的具体的借阅时长发送至归还验证单元;
78.利用归还验证单元对接收的各读者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进行归还验证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79.获取读者归还借阅书籍的归还时长,并将其标定为t1,将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标定为t2,若满足t1<t2时,则据此生成高级信誉信号,若满足t1=t2时,则据此生成中级信誉信号,若满足t1>t2时,则据此生成低级信誉信号;
80.依据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对读者的下一次的借阅时长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81.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为t2+yt天,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仍为t2天,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低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为变成t2-yt天。
82.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83.如公式:yuxo=(e1
×
soyo+e2
×
reao+e3
×
timo)
÷
(e4
×
qxlo);
84.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采集多组样本数据并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对应的权重因子系数;将设定的权重因子系数和采集的样本数据代入公式,任意四个公式构成四元一次方程组,将计算得到的系数进行筛选并取均值,得到e1、e2、e3和e4取值分别为0.0254、2.6102、0.7412和1.9846;
85.系数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便于后续比较,关于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初步设定对应的权重因子系数;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86.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对智慧社区图书馆的所有访客先进行身份认证分析处理,通过符号化的标定、信息的检索以及数据的代入比对,进而对图书馆的所有访客进行明确的身份分类,并实现了读者的标签化管理,从而在实现了对各读者身份明确辨识的同时,也为抑制非社区外来人员造成社区图书馆图书供给不足的现象奠定了基础;
87.以各读者的身份标签为基础,并进行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据此生成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通过符号化的标定、公式化的处理以及对应阈值的代入比对分析的方式,进而在实现了对各读者的阅读书籍的速度水平进行了明确等级判定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图书馆对读者档案的高效的管理;
88.通过捕捉智慧社区图书馆内的各书籍的档案信息,并利用符号化的标定、归一化的处理以及代入比对的方式,进而在实现对图书馆内的各书籍的阅读难度进行准确的分析
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图书馆对图书档案的精确的管理;
89.利用具体数值的标定、数据求和处理以及赋值的方式,将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进行整合分析,并据此对各读者可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进行准确的定量处理,并利用比较大小的方式,对各读者的借阅图书的信誉等级进行准确的评判,并依据信誉评判等级对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进行明确管制,从而在实现书籍借阅时长灵活管理的同时,也使得社区图书馆更好的服务社区众的阅读书籍的智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率,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高效的管理与发展。
90.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综合管理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身份辨识单元、云存储单元、读者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借阅管理单元和归还验证单元;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对社区图书馆内的所有书籍进行综合管理分析,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并将其发送至身份辨识单元进行身份认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正常读者标签和外来读者标签,并以身份标签为基础进行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并将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发送至云存储单元进行储存,读者定性单元用于调取各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并据此进行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低速阅读信号、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和快速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各书籍的档案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书籍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对接收的各书籍的档案信息进行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据此生成较难阅读信号、正常难度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借阅管理单元;借阅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据此进行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并将其发送至归还验证单元;通过归还验证单元对接收的各读者借阅书籍的不同的借阅时长进行归还验证分析处理,据此生成各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并依据信誉评判等级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据此明确各读者的下一次借阅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而书籍的档案信息包括书籍的页数量、文字数量和文学体现量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身份认证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获取访客的社区属性信息和图书馆的社区属性信息,并将进行检索比对分析,若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相同,则将访客标定为正常读者标签,若访客的社区属性与图书馆的社区属性内容不相同,则均将访客标定为外来读者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读者的身份档案建立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所有读者先依次录入读者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而在借阅权限量值的录入时,则需以读者的身份标签类型为基础进行具体设置,针对正常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直接将借阅权限量值设置为100%权限;针对外来读者标签的读者,在进行借阅权限量值录入时,则需进行借阅权限整合分析,获取读者的阅读量和空闲时长,据此求得借阅权限量值qxl
o
,依据各读者的借阅权限量值qxl
o
,其中,o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并将各读者的录入的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量值、阅读量值、空闲时长、和借阅权限量值纳入读者的认证档案信息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读者阅读等级定性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获取读者的受教育程度量值soy
o
、阅读量值rea
o
、空闲时长tim
o
和借阅权限量值qxl
o
,并将其进行数据分析,求得阅读系数yux
o
;将各读者的阅读系数yux
o
代入对应的阅读阈值yu1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阅读系数yux
o
大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大值时,则生成低速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
o
处于阅读阈值yu1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速度阅读信号,若阅读系数yux
o
小于阅读阈值yu1的最小值时,则生成快速阅读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书籍难易程度定性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获取书籍的档案信息中的书籍的页数量yes
k
、文字数量wzl
k
和文学体现量值wxl
k
,并将其进行归一化分析,求得难度系数nax
k
,其中,k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将各书籍的难度系数nax
k
代入对应的难易程度阈值yu2内进行比对分析,若难度系数nax
k
大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大值时,则生成较难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
k
处于难易程度阈值yu2之内时,则生成正常难度阅读信号,若难度系数nax
k
小于难易程度阈值yu2的最小值时,则生成较易阅读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书籍借阅时长定量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同时捕捉读者阅读素质定性判定信号和书籍难易性质定性判定信号,并分别将其进行数值标定,将低速阅读信号和较难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3,将正常速度阅读信号各正常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2,将快速阅读信号和较易阅读信号均标定为数值a1;将两类数据的定性判定信号进行求和分析,若满足a1+a1=q1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1天,若满足a1+a2=q2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2天,若满足a2+a2=q3或a1+a3=q3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3天,若满足a2+a3=q4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4天,若满足a3+a3=q5时,则规定读者的借阅时长为j5天;其中,j1<j2<j3<j4<j5,q1<q2<q3<q4<q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归还验证分析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获取读者借阅书籍的归还时长,及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并将其进行比对分析,若归还时长小于借阅时长时,则据此生成高级信誉信号,若归还时长等于借阅时长时,则据此生成中级信誉信号,若归还时长大于借阅时长,则据此生成低级信誉信号;依据读者的信誉评判等级对读者的下一次的借阅时长进行借阅管制分析处理,设置借阅时间阈值yt,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等于在读者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上加借阅时间阈值yt,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高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仍为读者借阅书籍的原有借阅时长,当读者的信誉表现为低级信誉信号时,则下一次的借阅时长等于在读者借阅书籍的借阅时长上减借阅时间阈值yt。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图书馆档案管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社区图书馆无法对各读者的身份进行明确的辨识,且对书籍借阅时长期限的设定较为固定和单一化,故难以满足社区众的阅读需求,阻碍了社区图书馆管理的问题,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社区的图书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数据采集单元、身份辨识单元、云存储单元、读者定性单元、书籍定性单元、借阅管理单元和归还验证单元;本发明,实现了读者的标签化管理和身份的明确辨识,利用整合分析和比较大小的方式,对各读者书籍的借阅时长进行准确的定量和灵活的管理,提高了社区众的阅读需求的效率,促进了社区图书馆的管理。管理。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
李国政 赵楠 訾琳溁 姜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轻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9.23
技术公布日:
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