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阅读: 评论:0

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懂,就说明读者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转过来,或者说还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不去思考。所以,我总结了一个框架,把这个理论的前世今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希望读者能够仔细的思考,如果不明白可以到吵架流。
穴位皮穿支并不是高深的东西,反而更像脑筋急转弯一样,使用一个新奇的角度看待老问题。懂与不懂,外人只能点一下,关键还是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变化。
自制锅盖天线二代身份证验证系统1、事实
事实要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客观的,任何人都能够看到的,可以重复性的看到。虽然是我第一个看到皮穿支和穴位的对应关系,但是任何人只有有机会观察人体,都可以看到。多媒体教室中控系统
这个事实是什么?就是“皮穿支的体表位置和穴位的体表位置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图。右边图是国外的一个叫taylor的显微外科医生画的。左边是穴位图,中国人都使用的图。两个图上的点是一对一的关系,即数量一样多,出现在同一个部位。
因为皮穿支图比较粗糙,显微外科医生没有给出一个精细图。所以大家可能怎么也看不出这两个图上的点是一对一的关系。各位,我是显微外科医生,我就是天天研究这个图的专业人士。我认为如果显微外科学界把这个图画好一点,真正的标记出来。任何一个人看一下,就断定一对一的关系了。
这就是我的骨科专业知识,你信就信,不信也没有办法。导尿管原理
有人问,你怎么不画一个详细的图。我的回答倒也简单“没钱”。寻皮穿支,是显微外科研究的主要工作。每年那么多博士硕士在搞一个手、小腿这种区域性的皮穿支研究,还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画出全身的皮穿支点。现在一个尸体标本都非常难了。因此,皮穿支的定位,需要人,需要试验标本,当然,有了钱这些都不是问题。希望有一天某个显微外科医生能够申请到一笔巨大的资金,把人体这个皮穿支分布图画出来。
我定位皮穿支是本职工作中的意外发现,也有一定的优势。一个是可以手术时候的观察,我的开刀区域是整个四肢。都可以以顺便的观察到。另外一个就是同事做其他类型研究时候的去蹭实验,也就是他们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后,我利用他们不用的标本材料再做一些。显然,这两种方法都只能给我感受而无法形成论文。因此,我只能说我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结论就是皮穿支穴位具有80%的重合,但并没有一个规范的科研论文。这又有一个前提就是:重合的定义。皮穿支用什么方法来定位,变异率怎么核算;中医穴位怎么定位,不同医生之间的差异怎么办;多大范围内算重合;以上因素结合在一起呢,我毛估估的说了一个八成左右的重合。希望以后有人能够给出更准确的数字。
或许大家会感觉重合率不高。但是从概率上来说,已经高的惊人了。打个比方,假如有一个十厘米大小的一个正方形,1厘米大小画一个小格子,即正方形内共有100个小格子,随机选取一个点,如果我们再次选取一个点,两个点是同一个点的(即重合)概率是多少呢?答案是百分之1。如果预先定位两个点,再随机选取2个点,这两次选取的两个点完全重合的概率是多少哪?百分之1再乘以九十九分之一,即万分之一。
因此,几百个皮穿支和几百个穴位的一对一的重合,虽然不是百分百重合这么让人惊喜,从概率上看,已经是亿万分之一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事实。
因此,这一个客观事实,让我有理由确信,穴位皮穿支的关系值得研究。
基本解释(我个人的)
认识一个事实要不含偏见,没有前置的理论模型框架限制。同时,任何一个事实,都可以分析背后的道理。
信号采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出一个“道理”。而道理,或者叫解释都是有层次的。比如第谷观察星体运动,得出了一组天文数据,这是一个事实。开普勒提出来三定律,这就是一种解释,
牛顿的力学就是更高一层次的解释。
碳浆在此我提出我个人的一个“基本解释”。我的解释对不对不重要,层次有多深也不重要,这都是值得具体辩论的东西。最终重要的是这个事实。我的解释,只是抛砖引玉,其他的交给历史,交给各位研究者。
我认为,中国古人看到的和现代人看到的人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古人用肉眼看到或者内证感知到的“穴位”所在的部位就是现代西医命名为皮穿支这个部位。
现代西医命名为皮穿支,是建立在血液循环、血液流动、血管搏动、动脉静脉等基础之上的,要解释皮穿支,必须使用上述的概念。如果要解释血液流动这些概念哪,必须联系到生物学、物理化学等等,否则,讲不清楚。简单来说,没有上过中学生物学的人,无法理解皮穿支概念。因此,皮穿支概念就是一个西医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科学概念。
同样,中医命名穴位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经络学说包括很多,骨空,溪谷,分肉,经络,经水,经筋,十二经络,气血营卫等等。穴位与上述的每一个名称都有关系。因此,穴位是一个中医的概念,而且牵扯到很多的中医概念,每一个中医概念都没有一个明
确的科学概念对应。比如经络,科学没有解释;经水、经筋是什么,西医也没有解释。因此,单单解释穴位是不够的,涉及到两个学科的很多的内容。
这就强烈地提示我,不能简单的说“皮穿支血管就是穴位”。“是”“等于”这种词汇不能放在穴位和皮穿支两个词之间。或者说,对穴位解释,不是仅限于科学的问题,而要放到更宏大的背景上去。即这是中医体系和西医体系的相互映射的问题,甚至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映射的问题。
同时也提示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并不是说我的解释是对的,别人解释是错的。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解释。因为,这不是一个客观问题。
事实是客观的,第谷记录的行星运动是客观的,开普勒和牛顿的解释是主观的;穴位皮穿支对应是客观的,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是主观的,我们的解释也是主观的。
而且,面对这一个新发现的事实,往下走就是人类认识的无人区。缺乏的不是钱和人力,而是想象力。希望读者尽管大胆的发挥、放飞自我,如果感觉放不开,就去吵架,吵急眼了,就放飞自我了。
三深度的解释(结合更多西医知识)
以前的文章都写过,结合更多解剖、生理等知识,用西医可以解释很多的中医概念,以前文章都写了,具体就不写了,读者可以往前翻。列举一下:

本文发布于:2023-07-23 05:3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8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穴位   没有   解释   重合   看到   事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