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1:N)和人脸验证(1:1)

阅读: 评论:0

⼈脸识别(1:N)和⼈脸验证(1:1)
1.⼈脸识别的相关概念
⼈脸识别(Facial Recognition),即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户的⾯部图像,再利⽤核⼼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度进⾏计算分析,进⽽和⾃⾝数据库⾥已有的范本进⾏⽐对,从⽽判断出⽤户的真实⾝份.⼈脸识别算法,在检测到⼈脸并定位⾯部关键特征点之后,主要的⼈脸区域就可以被裁剪出来,经过预处理之后,馈⼊后端的识别算法。识别算法要完成⼈脸特征的提取,并与库存的已知⼈脸进⾏⽐对,完成最终的分类。[1]
⼈脸识别算法的原理:系统输⼊⼀张或者⼀系列含有未确定⾝份的⼈脸图像,以及⼈脸数据库中的若⼲已知⾝份的⼈脸图象或者相应的编码,⽽其输出则是⼀系列相似度得分,表明待识别的⼈脸的⾝份.
刷镀液⼈脸识别技术在⽇常⽣活中主要有两种⽤途,⼀是⽤来进⾏⼈脸验证(⼜叫⼈脸⽐对),验证“你是不是某某⼈”,还有⼀种⽤于⼈脸识别,验证“你是谁”[1]
整个的过程如下:
防火拉链
2.⼈脸识别与⼈脸验证区别
网篮法
岩心箱⼈脸验证其实可以称作是⼈脸识别中的⼀种.
⼈脸验证做的是1:1的⽐对,其⾝份验证模式本质上是计算机对当前⼈脸与⼈像数据库进⾏快速⼈脸⽐对,并得出是否匹配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证明你就是你。就是我们先告诉⼈脸识别系统,我是张三,然后⽤来验证站在机器⾯前的“我”到底是不是张三。
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应⽤场景便是⼈脸解锁,终端设备(如⼿机)只需将⽤户事先注册的照⽚与临场采集的照⽚做对⽐,判断是否为同⼀⼈,即可完成⾝份验证.1:1作为⼀种静态⽐对,⼀般在⾦融、信息安全领域中应⽤较多。例如在⾼速路、机场安检时,受检⼈员⼿持⾝份证等证件,通过检查通道,同时对受检⼈员的外貌及⾝份证信息进⾏识别,此过程就是典型的1:1模式的⼈脸识别。帷幕灌浆
⼈脸识别做的是1:N的⽐对,即系统采集了“我”的⼀张照⽚之后,从海量的⼈像数据库中到与当前使⽤者⼈脸数据相符合的图像,并进⾏匹配,出来“我是谁”。⽐如疑犯追踪,⼩区门禁,会场签到,以及新零售概念⾥的客户识别。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1:N⼈脸识别模式,同时具有动态⽐对与⾮配合两种特点。动态对⽐是指通过对动态视频流的截取来获得⼈脸数据并进⼀步⽐对的过程;⽽⾮配合性是指识别的过程表现出⾮强制性与⾼效性的特点,识别对象⽆需到特定的位置便能完成⼈脸识别的⼯作

本文发布于:2023-07-22 08:3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76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识别   验证   算法   过程   数据库   完成   匹配   采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