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570.6-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标准状态:现行)

阅读: 评论:0

ktkp-073I C S25.220.10
A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18570.6 2011/I S O8502-6:2006
代替G B/T18570.6 2005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B r e s l e法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s t e e l s u b s t r a t e s b e f o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a i n t s a n d r e l a t e d p r o d u c t s T e s t s f o r t h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s u r f a c e c l e a n l i n e s s
P a r t6:E x t r a c t i o no f s o l u b l e c o n t a m i n a n t s f o r a n a l y s i s T h eB r e s l em e t h o d
(I S O8502-6:2006,I D T)
2011-12-30发布201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 B/T18570.6 2011/I S O8502-6:2006
前言
G B/T18570‘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分为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可溶性铁的腐蚀产物的现场试验(技术报告);
第2部分:清理过的表面上氯化物的实验室测定;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
第4部分:涂覆涂料前凝露可能性的评定导则;
第5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氯化物测定(离子探测管法);
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 B r e s l e法;
穿戴式步态分析仪第7部分:油和脂类的现场测定法;
第8部分:湿气的现场折射测定法;
第9部分:水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定法;
第10部分:水溶性氯化物的现场滴定测定法;
第11部分:水溶性硫酸盐的现场浊度测定法;
第12部分:水溶性铁离子的现场滴定测定法㊂
本部分为G B/T18570的第6部分㊂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
本部分代替G B/T18570.6 2005‘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 B r e s l e法“(I S O8502-6:1995,I D T)㊂本部分与G B/T18570.6 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防震型投光灯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标准年代号(见2005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试验步骤,将有关重复注入㊁抽取溶剂的试验步骤 5.7 与 5.6 合并为一条,使试验步
骤描述更为严谨(见5.6,2005年版的5.6和5.7);
完善了试验报告,增加 所用胶贴袋的制造商批号 (见第6章和A.5,2005年版的第6章和
A.5)㊂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 S O8502-6:2006‘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 B r e s l e法“㊂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 B/T8923.1 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
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I S O8501-1: 2007,I D T);
G B/T13288.2 2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
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I S O8503-2:1988,I D T)㊂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㊂
本部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漆前金属表面处理及涂漆工艺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5/S C6)归口㊂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㊁山东淄博大亚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㊁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㊁浙江佳隆防腐工程有限公司㊁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㊂
G B/T18570.6 2011/I S O8502-6:2006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艳媛㊁傅建华㊁韩庆吉㊁韩超㊁李东㊁陈熙寰㊁张万红㊁王家德㊁杜贵铅㊂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18570.6 2005㊂
G B/T18570.6 2011/I S O8502-6:2006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6部分:可溶性杂质的取样B r e s l e法
1范围
G B/T18570的本部分规定了从钢材表面上提取可溶性杂质的方法㊂本方法利用了能粘贴在任何形状(平的或弯曲的)和任意方向(包括向下的)表面上的柔性胶贴袋㊂智能营销系统开发
本方法适用于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上的可溶性杂质的现场取样㊂
本部分不包括对可溶性杂质的分析,现场分析方法在G B/T18570的其他部分中规定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
电极片I S O554 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分类(S t a n d a r da t m o s p h e r e sf o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 a n d/o r t e s t i n g S p c i f i c a t i o n s)
I S O8501-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s t e e l s u b s t r a t e sb e f o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p a i n t sa n dr e l a t e d p r o d u c t s V i s u a la s s e s s m e n to fs u r f a c ec l e a n l i n e s s P a r t1:R u s t g r a d e s a n d p r e p a r a t i o n g r a d e s o f u n c o a t e d s t e e l s u b s t r a t e s a n d o f s t e e l s u b s t r a t e s a f t e r o v e r a l l r e m o v a l o f p r e v i o
u s c o a t i n g s)
I S O8503-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2部分: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比较样块法(P r e p a r a t i o no fs t e e ls u b s t r a t e sb e f o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p a i n t sa n dr e l a t e d p r o d u c t s S u r f a c er o u g h n e s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b l a s t-c l e a n e ds t e e l s u b s t r a t e s P a r t2:M e t h o d f o rt h e g r a d i n g o fs u r f a c e p r o f i l e o fa b r a s i v e b l a s t-c l e a n e d s t e e l C o m p a r a t o r p r o c e d u r e)
I S O/I E C导则2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通用词汇(I S O/I E CG u i d e2,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a n d r e l a t e d
a c t i v i t i e s G e n e r a l v o c a
火灾预警系统b u l a r y)
3原理
将具有可容纳溶剂的中空胶贴袋粘贴在欲移取可溶性杂质的表面上,用注射器将溶剂注入空腔内,然后抽回到注射器内㊂重复该操作步骤若干次,然后将该溶剂(已含有从试验表面溶解的可溶性杂质)转移到一个适当容器内,进行分析㊂
4仪器和材料
4.1胶贴袋
胶贴袋由具有封闭气孔的耐老化㊁柔韧性材料组成,例如聚乙烯泡沫㊂胶贴袋为中空㊂未使用前空
1

本文发布于:2023-07-22 03:1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7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表面   钢材   部分   可溶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