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玻璃的工艺发展历程:在线和离线之争 我们梳理了LOW-E镀膜工艺在国外的发展历程,在线和离线都曾经占据过主流地位,目前基本处在并存和互补状态。 在线和离线是玻璃镀膜的两种工艺,我们认为两者各有特,市场定位不一样:在线低辐射玻璃具有可大批量生产,颜少,光学性能固定,U值高,不易氧化,可异地加工,可长期存放,成本较低,适用于民用建筑;离线低辐射玻璃综合参数指标好,U值低,颜品种多,光学性能可随意调整,易氧化,不易存储,成本较高,适用于对节能指标要求高的公共建筑以及民用建筑。 ⏹LOW-E玻璃在国内发展空间巨大速闭阀 LOW-E玻璃虽然比普通玻璃要贵,但是如果从使用过程来看,节约能源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很大,是建筑节能的首选品种。 由于低辐射玻璃优良的节能功能,在经历石油危机之后,在各国政策的推广下,其市场销售量都经历过迅速增长的阶段;目前各发达国家的LOW-E玻璃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 当前中国LOW-E玻璃使用率仅为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即使参照发达国家中较低的应用水平,未来建筑耗用LOW-E玻璃都将有6倍以上的空间。 ⏹LOW-E玻璃发展正当时 我们分析了我国LOW-E玻璃迟迟不能推广的两大原因:一是因为政策过于宽松,目前还没有强制使用政策出台,同时在执行标准上过低,导致不需要采用LOW-E玻璃,仅采用普通玻璃就能满足政策要求;二是因为LOW-E玻璃在国内发展历史很短,设备和技术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离线软膜占主流和加工成本过高制约了LOW-E在民用市场的大规模推广。 我们判断目前正处在LOW-E玻璃加速发展的时点:一是在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未来出台强制性政策的概率在加大;二是在线和可钢化离线技术在国内的发展使得LOW-E有望大面积、规模化生产;三是配套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将降低LOW-E在国内应用的门槛,也使得强制政策出台具备了现实基础;四是规模化生产和设备国产化本身会使得LOW-E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