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原理及实验本科阶段练习一

阅读: 评论:0

PLC原理及实验》本科阶段练习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充题
1. 开关柜门锁按被控变量的时间特性,自动控制系统分为时间连续的控制系统时间离散的控制系统。
2. 顺序控制系统由控制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检出检测器显示报警装置等五部分组成。
3. “与”逻辑运算又称为逻辑乘,“或”逻辑运算又称为逻辑加
4. 逻辑运算的基本运算律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摩根定理。
5. 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诞生于  1969    年,是由 美国数字设备      公司生产的。
6.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大致经历初创阶段 扩展阶段  通信阶段  开放阶段、      编程语言标准化阶段 等五个阶段。
7. NEMA对可编程控制器作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并实现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数、计时和算术运算等功能,用来对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8. 可编程控制器能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性、、灵活性机电一体化等特点。
9.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与继电器顺序逻辑控制系统比较,具有用软件编程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可靠性高只需要对用户程序更改,适应性强扩展单元和扩展模块类型多,扩展灵活、指令执行时间短,实时性好体积小,耗能小,施工方便,设计工作量小有自诊断显示维护简单寿命长 等优点。
10.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系统、输入输出扩展部件外部设备组成。
11. 存储器是可编程控制器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用户程序和运行数据的单元。
12. 输入输出单元的主要功能包括通过输入单元,获得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通过输出单元,把运算处理的结果送至工业过程现场的执行机构实现控制对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处
等。
13. 开关量输入单元的作用是把现场各种开关信号转换为可编程控制器能内部处理的标准二进制信号。
14. 输入输出扩展接口是可编程控制器主机用于扩展输入输出点数和类型的部件。
15. 输入输出扩展部件与主机的输入输出扩展接口相连有简单型智能型两种类型。
16.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用户程序两大部分组成。
17. 支撑梁用户指令解释程序用于将用户用各种编程语言(梯形图、语句表等)编制的用户应用程序翻译成中央处理单元能执行的机器指令
18. 用户程序是根据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由用户使用制造厂商提供的编程语言自行编制应用程序。
19. 可编程控制器采用周期扫描机制工作。
20.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可编程控制器基本上要执行下列运行监控任务、与编程器交换信息任务、与数字处理器DPU交换信息任务、与外部设备接口交换信息任务、执行用户程序任务输入输出任务等六大任务。
21. 可编程控制器有直接控制方式、集中刷新方式混合控制方式等三种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等效工作电路可分为输入、内部控制处理输出建模仿真等三部分。
23. 可编程控制器采用梯形图、语言表、顺序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图结构化文本五种编程语言。
24. 可编程控制器的存储器由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组成。
25. 可编程控制器以扫描1kB用户程序所需时间来表示该产品的扫描速度。
26. 可编程控制器的可扩展性包括输入输出点数的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控制区域的扩展、控制功能的扩展冗余功能的扩展等。
27. 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字符组合而成。
28. 空格、钱币符号、小数点、各种括号、冒号顿号等不能作为标识符的字符。
29. 关键字用于界定有关程序结构
30. 分界符用于分隔程序语言元素的字符或字符组合。
31. 整数类型前缀有符号前缀无符号前缀两种类型。
32. 时间文字无触点开关有持续时间、一天中的时间、日期、日期时间四种类型。
33. 标准规定在可编程控制器中可使用一般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衍生数据类型 三类数据。
34. 一般数据类型用前缀“ANY”标识。
35. 一般数据类型不能用于用户声明的程序组织单元。
36. 衍生数据类型有直接衍生数据类型、枚举数据类型、子范围数据类型、数组数据类型
结构化数据类型等五类。
37. 数据类型的初始化是可编程控制器启动时对有关变量赋予初始值的过程。
38. 标准规定整数数据类型的允许取值范围是-32768~32767
39. 当数组中有连续的若干数据类型都需要赋予相同的初始值,可采用重复因子
40. 枚举表在方括号内列出,各初始值用逗号分隔。
41. 常数是基本数据类型的特殊类型,用CONSTANT标识符标识。
42. 变量分为单元素变量 多元素变量两类。
43. 用标识符表示的变量称为符号变量。
44. 内部变量只能用于该程序组织单元内部。
45. 输出变量具有外部写数据的功能。
46. 在不同程序组织单元的开始,应对变量进行声明。变量声明段对变量赋予其属性
47. 变量声明用于建立变量与它的数据类型之间的关系。
48. 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可集中声明。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间用逗号分隔衣架制作
49. 相同数据类型的程序组织单元的声明部分变量可集中声明。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间用程序组织单元的本体分隔
50. 程序组织单元由一般数据类型 两部分组成。
51. 程序组织单元组态元素的数据只允许用于对标准函数和功能块的输入和返回值数据类型的定义。
52. 软件模型描述的高级软件元素包括程序组织单元组态元素
53. 软件模型描述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如何实现多个独立程序的同时装载和运行,如何实现对程序执行的完全控制等
54. 配置定义特定应用的PLC系统特性。资源为程序和PLC的物理输入输出通道 之间提供一个接口。
55. 任务用于规定程序组织单元POU在运行期的特性。
56. 存取路径变量用于将全局变量、直接表示变量和功能块的输入、输出和内部变量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存取。
57. 程序组织单元由函数、功能块和程序组成。
58. 标准函数是由IEC61131-3规定的函数。
59. 功能块是在执行时能够产生一个或多个值的程序组织单元。
60. 功能块分为标准功能块和用户自定义功能块两类。
61.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模型描述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所具有的信号处理功能、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口功能、通信功能、人机接口功能、编程、调试和测试功能及电源功能。
62. 信号处理功能由应用程序寄存器功能、操作系统功能、数据寄存器功能应用程序执行功能等组成。
坛子鸡配方
63. 编程、调试和测试功能为应用程序员提供应用程序生成、装载、监视、检测、调试、修改及应用程序文件编制存挡的操作平台。
64. 标准化编程语言的发展来自传统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工控软件公司开发的编程语言基于工业PC的软逻辑PLC三方面的发展。
65. 编程系统的基本级表示由该产品开发的程序基本结构与IEC61131-3兼容,能够提供编程语言的基本语言元素
66. 标准编程语言的多样性表现在操作性、多种编程语言的融合,实现程序优化和编程的灵活性。
67. 为便于程序的移植,IEC61131-3提供了下列机制:一个程序所需的所有外部信息由符合IEC61131-3的全局变量、存取路径或通信功能块提供;使用的硬件输入输出地址必须在程序中或配置说明中进行声明;制造商应随其软件提供一个与硬件有关性能的表格
68. IEC61131-3编程语言标准是控制领域第一次制订的有关  数字控制软件技术      的编程语言标准。
69. PLCopen组织下设  6  个技术委员会和  5  个推广委员会。
70. 我国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标准号是GB/T 15969         

本文发布于:2023-07-20 15:5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54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控制器   功能   程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