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uction
– 222 –
BIM的内涵是建立信息模型或建筑信息管理。BIM技术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参数作为其运行的基础,从而建立相应的三维建筑模型。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变工程建设项目的运作模式。BIM技术的出现对我国建筑业的施工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IM技术有效地实现了从二维施工空间向三维施工空间的过渡,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研究内容 陶瓷滤波器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工地现场的沉淀池和蓄水池相结合方式,完成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的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本项目拟将收集施工现场内降排水、雨水、生活废水等,经沉淀后用潜水泵增压送至各喷水点加以循环利用。在技术上,应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系统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并确保整个生命周期的正常运行,提高运维效率。本项目可以实现废水再生利用,减少浪费,节约大量水资源;实现洗车、降尘自动化,降
广告伞制作
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多余的废水经净化处理后流入市政管道,不会造成水污染,保护了环境。
2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
2.1 本领域研究背景
金属包覆垫片
建筑工程是最能影响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活动之一。通过设计把美丽的建筑理念转化为宏伟的高层建筑,是人类最直接的举动。在建设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包括破坏)。噪音、灰尘和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拆迁或改造建筑和施工过程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建筑的实施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实现绿建筑体系的关键。为了促进中国的绿建筑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技术标准。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施工、绿建筑”的目标任务、建协[2010]15号文《全国建筑业绿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与《全国建筑业绿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2006年建设部发布的《绿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建设部印发的《绿施工导则》等。
2.1 本领域研究必要性和重要性
绿施工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环保),节约用水是重中之重。施工现场用水量大,包括建筑生产用水、工程机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在大多数建筑工地,为了保证绿施工,直接使用降水和自来水作为临时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和污水井中,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如果能通过收集施工现场内降排水、雨水、生活废水等,经沉淀后实现废水再生利用,减少浪费,节约大量水资源;多余的废水经净化处理后流入市政管道,不会造成水污染,保护了环境,真正实现绿施工的目的。
BIM技术是通过三维造型设计、分析和描述设计、施工、造价、监理、管理、操作、维护等相关信息和设计相关数据,使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可以重复使用、方便使用、节约能源、信息完整可靠、质量上乘。使用BIM技术可以节省时间、减少错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提供效率、增加收入和商业机会,以及减少通信时间。所以,如果能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的控制系统设计中来,使系统更加优化,有利于后期在其他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
3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措施
3.1 本工程领域研究主要措施
主要针对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的控制系统进行应用研究,将采用沉淀池和蓄水池结合方式,收集施工现场内降排水、雨水、生活废水等,经沉淀后加以循环利用,通过潜水泵增压送至各喷水点对土方车、混凝土运输车等车辆进行自动冲洗。在技术上,应用BIM技术建立控制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BIM技术的优势,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系统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并确保整个生命周期的正常运行,提高运维效率。
3.2 本工程领域的构建研究
采用理论分析和工地现场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系统布置平面图(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对方案再进行调整修改,并且应用BIM技术,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安装,等调试运行后对该课题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技术路线为: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系统布置平面图设计调整→BIM模型搭建、碰撞检查、设计优化→系统安装→系统调试运行→系统推广应用,如图1所示。
4 工程案例4.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利用沉淀池和蓄水池结合方式收集施工现场内降排水、雨水、生活废水等经沉淀后加以循环利用,通过潜水泵增压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
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盛素玲1 傅驰峰2 朱丹宁1
(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2.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700 )摘 要:文章主要结合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调查与研究,旨在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水平与应用价值,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BIM技术;施工现场;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基金项目]:BIM 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7R444009)
现代物业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 223 –
送至各喷水点对土方车、混凝土运输车等车辆进行自动冲洗。应用数量:共收集雨水6000t。
4.2 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循环水自动洗车系统布置saba-018
循环水自动洗车系统宜设置在出入口马路一侧且远离人行道,方便车辆出场冲洗又不影响行人走路,
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循环水自动洗车系统,主要包括蓄水池、潜水泵及地面冲车系统。a、蓄水池由三级沉淀池和蓄水池组成。水通过进水口流入沉淀池后,经过三级过滤最终汇入蓄水池,蓄水池溢水口通向市政下水管道。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之间采用粗不锈钢过滤网过滤污水。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与蓄水池之间采用细不锈钢过滤网过滤,后一级沉淀池比前一级沉淀池的过水口略高。沉淀池和蓄水池上采用预制混凝土盖板进行覆盖防护。b、循环水自动洗车系统的潜水泵设于蓄水池内,和地面洗车系统的连通管道连接。设置两套潜水泵,一用一备。潜水泵的开关控制按钮设在门卫室,由值班保安远程操控即可开启本洗车系统运转,防止指挥失误造成车辆突然启动,对冲洗人员造成伤害。c、地面洗车系统由固定在连接管上的四根平行主管组成,两根主管上设有侧向射流立管,立管上设有高低喷嘴,中间两根主管上设有底部射流水平管,开有四个孔。每根水平管。循环水自动清洗系统的水管与喷嘴间距是根据普通车辆实测的轮胎尺寸设计的,可有效冲洗施工现场最常用的车辆。洗车系统可以从轮胎底部、轮辋和轮胎边缘高速喷射水。它可以有效地洗去附着在轮胎和汽车底部的土壤。d、潜水泵连接管与主管道、侧喷淋冒口、主管道和底喷淋水平管挂钩、槽式接头;侧喷淋冒口和喷嘴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底部喷淋布置有小喷嘴。e、底喷横管架设于水沟中,水沟边沿采用角钢加固,角钢周边焊钢筋勾并牢牢嵌入混凝土路面里。水沟上部采用水沟盖板防护,将来自车辆的压力通过角钢传到水沟两侧的路面。洗车时,车辆缓缓沿着水沟盖板驶过,轮胎上的泥土便可被来自侧面和底面的高速水流冲洗掉,泥水流入水沟,而水沟通向沉淀池,从而泥水回流入沉淀池,实现循环使用。
用户信息泄露
(2)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安装
根据马路宽度、走向合理布设喷淋管,喷淋管通向蓄水池相连,中间设置加压水泵。a、增加泵能将蓄水池中的水加压,使得
水通过喷淋管高速喷出。b、喷淋主管和支管架设在马路两侧的花坛内,避免烈日暴晒和行人踩踏,同时水管涂油漆作防锈处理。道路两侧之间的联通水管埋于道路地下。c、连接管道与喷淋主管道之间采用丝扣连接固定,喷淋主管道与支管之间采用焊接固定。d、喷淋主管管径为50mm,喷淋支管管径为25mm,支管末端打2mm孔。相邻支管间距为1m。
5 应用效果
经统计,该技术在该项目回收利用水资源达6000余吨。本工程通过废弃水资源再生利用,达到节约用水、节约劳动力的效果,实现绿环保的目的。见图2BIM模型。
6 结论
通过本人的上述分析不难得知,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基本上可以有效规避以往施工现场的不足之处,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值得我们去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樊裕伟,冯超.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和道路扬尘喷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2016(02):66-68.
[2]闫浩,邓思华,李晨光,郄泽.BIM技术在施工现场洗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04):33-34.
[3]艾新.BIM技术在施工现场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4]李古,冯嘉健,卢泽城,朱江.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A]. 天津大学、天津市钢结构学会:,2017:8.
[5]郭嘉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11.
[6]曲仁伟.BIM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建筑大学,2016.
[7]朱江.BIM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8.
图1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系统布置平面图
磁性输送带图2 BIM模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