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混砂浆生产线总操作说明

阅读: 评论:0

干混砂浆生产线总操作说明
    一、砂烘干及上料控制系统
    操作说明
    开机前,先检查各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到位,确保没有人员或其他障碍物在设备上,方可按以下顺序依次开启各设备。
    1.打开空气压缩机,确保空气回路中的空气压力正常。
    2.开启控制电源,检查并确保各皮带机和提升机仪表显示正常。3.开启干燥机。(注:沸腾炉点火时,干燥机必须要先运行起来,炉膛熄火后,干燥机还需运行30―40分钟)
    4.打开干砂提升机通道。(注:系统电梯出口有三条干砂流动通道:通道1用于干砂进入干砂备用罐;通道2用于干砂直接进入四个砂仓;通道3用于干砂进入七层双排三级振动筛组。确定通道时,f首先打开通道后要操作的设备,然后打开所选通道。例如,如果干砂直接进入砂仓,必须先打开进砂仓对应的气动蝶阀,然后打开提升机出口通道的气动蝶阀。
如有砂子进入振动筛组,必须先打开七层振动筛组,每30秒依次打开底、中、顶层振动筛组,然后打开启闭机出口通道的气动蝶阀。)5.打开干沙提升机。
    6.开启振动筛7(即二级干砂振筛)。(注:当此振动筛7开启时,延时10秒后c10、c11两条废料皮带将自动开启,:当此振动筛7停止时,延时10秒后c10、c11两条废料皮带将自动停止。废料皮带机是将干砂筛分后不合格的大颗粒送往砂场堆。)7.开启c6皮带机。8.开启c5皮带机。
    9.启动C4带式输送机。(注:本C4带式输送机配有三个现场控制急停装置,当干燥机等设备出现故障或砂量过大时,按下C4带式输送机急停按钮,C3、C2、C1带式输送机也会自动停止。重启C4带式输送机时,需要拧下三个急停按钮重新启动前的顶部按钮。)10.启动C3带式输送机。
    11.开启振动筛8(即一级湿砂振筛)。12.开启c2皮带机。
    13.启动C1带式输送机。(注:此时进入进料生产阶段,C1带式输送机由变频器控制,带式输送机上还设有导流装置调节流量,不宜开料过大,第一次进料,然后根据干燥情况
音乐枕头增减进料。) 14. 砂从干燥器尾盖出来后,如果砂的干燥程度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则需要重新进入干燥器进行二次干燥。此时,必须打开C9、C8和C7胸章机
    回流皮带机。(注:c9、c8及c7皮带机的开启装置也设有在尾罩处,即实现了在控制室和现场两地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当尾罩处的气动翻板阀流向c7皮带机机时,c1给料皮带机自动停止给料。此过程可有工作人员现场完成,也可有操作室人员完成即按下操作面板上c6反转按钮即可。改变翻板阀方向前,其流向对应的皮带机要先运转。一般情况下此阀流向c6皮带,如需回流时则按回流按钮到c7皮带机即可。
    注:装砂完成后,设备停机时,上述顺序应反向执行。线性驱动器
    二、干混砂浆自动配料控制系统
    操作说明
    开机前,先检查各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到位,确保没有人员或其他障碍物跟设备妨碍干涉,方可按以下顺序依次开启各设备。
    1.打开空气压缩机,确保空气回路中的空气压力正常。
    2.开启控制电源,检查并确保各称重和提升机仪表显示正常。3.开启搅拌机(可根据需要开启搅拌机飞刀),查看电流表是否正常。4.进入电脑自动生产配料系统,选择生产配比,启动生产。多媒体教室录播
    5.打开自动称重按钮,观察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物料的配料情况。6.配料完成后,打开自动卸料按钮,各种物料先进入集料斗,再进入集料斗,再进入搅拌机。
    7.开启人工投料按钮,待集料斗落料和人工投料完成后,搅拌机开始倒计时搅拌。(搅拌时间在电脑系统的生产配比内设置)
    8.打开搅拌机的自动卸料按钮。搅拌时间结束后,搅拌机将自动将物料卸至成品缓冲仓。
    9.选择成品砂浆投放位置(到包装机或成品罐或绞龙出口散装装车),先开启相关通路的阀门和输送设备,再开启成品缓存仓底部的叶轮给料机。直至卸料完成。
    评论:
    ①.玻化微珠、2个水泥、回收煤灰、煤灰、矿粉、磨细矿粉及成品储
    储罐设有破拱装置,当落料缓慢或出现拱桥时,可打开破拱装置,确保顺利落料
    ②.七个称量斗、集料斗、成品缓存仓.2个包装料斗均有附着式振动电
书立
    如果落料不完全,可以启动振动器,以确保完全卸料。
   
   

本文发布于:2023-07-19 11:2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4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开启   打开   设备   按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