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作文如何点题】
作文如何点题 何谓“点题”?就是在文章中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鲜明,而且能使文章结构更紧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通过点题,表现清晰的思路,使文章与题旨结合得更加紧密。
一、 开篇切入点题。
开篇之初即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或晓畅的点名文章的主旨,如有一名考生写《爱在家中传》一文,就是在开篇点明了主旨,“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至于他们两个之间的爱,直到那一次,我才清楚地发现,原来爱在我们家中,默默的传递着。”开宗明义点明“家”“爱”“传递”引出下文,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
二、结尾回扣点题。
如议论文结尾处的或归纳总结观点,或深化观点,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希望等语句,记叙文
结尾处画龙点睛的议论或抒情语句,散文结尾处含义深刻,言尽意犹存的语句等等都是回扣点题之法。如中考作文《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的结尾:“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去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中,清醒地认识自我价值,才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创造生命的辉煌。”这里考生便用了能够体现题旨的文字,直接扣合提旨收受了全文。
三、行文中反复点题。
反复点题可以让阅卷老师时时受到刺激,强化其对文章题旨凝聚力的深切感受,从而赢得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好感,反复点题就是在文章中多处使用一个词语或几句类似的语句,反复点名题旨,特别是记叙文散文小说等体裁的作文,更需要处处点题,如《面对挫折》一文,考生开篇就点题,“面对挫折,应无所畏惧,愈挫愈勇”,文章中间、结尾多次点题直抒胸臆。他在文中举鲁迅司马迁的例子进行论证时,就这样写道,“若不是司马迁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怎会有惊世的《史记》,若不是鲁迅面对挫折愈挫愈勇,怎会有惊世的《呐喊》、《彷徨》,结尾又写道,“不要害怕面对挫折,愈挫愈勇,终会走向成功”,通篇反复点题深化主题,而且每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四、用相对隐晦的词语点题。 相对隐晦的词语会给阅卷老师带来一定文学意味的享
受,从而对文章大加青睐,如果通篇均用比较直白的点题方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阅卷老师视觉疲劳,使其感觉文章一览无余,缺少文学的品味,如中考作文《季节》,有一考生在作文中审视中日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对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殷殷期待,彰显脱俗大气,文章用“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日本也深受战争之害,只有面对历史相互尊重两国才会走上花繁香溢的春天,才会让亚洲人民沐浴和煦春风”。这些语句,既揭示出问题的含义,又说明考生是扣紧季节来行文的.除此之外也可采用暗中点题,不过要让阅卷老师看出来,你是在暗点题旨并使阅卷老师看到你文中的相应话语。暗中点题比点明题旨更灵
活,更巧妙更有一种含蓄的美,也显得更具文采。
【篇二:作文点题】
作文点题
教学目标
制作衣架 1.了解《考试大纲》对作文要求;
2.掌握如何在文中点题的方法;
3.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方法。
重 点:掌握如何在文中点题的方法;
难 点: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一、亮出你的主题
作文存在的问题:没有审准材料的含意就草率行文,审准了材料含意,却在行文时内容与题目没有实质的联系和契合,而是貌合神离。
中考语文阅卷老师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二、作文点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示文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聚处”。
1.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2.点题,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
3.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三、扣题方式
(一)实扣
1、标题扣题(立骨扣题)
例《我是一颗珍珠》《成为珍珠并非是不可实现的梦》《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我是天使》(06年广东高考作文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2、内容扣题(文与题有本质联系)
例.题目:准自己的位置
(开头段)……大自然尚且懂得美丽因自己的位置而异,生而为人,我们怎能不洞悉其中的道理?……
(中间段)诸葛亮在南阳则躬耕,在朝野则尽瘁;苏东坡被重用则用尽尽力,被贬则放情山水;鲁迅学医则图救人,执笔则念天下……他们铮铮如响的名字,不正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绽放不同的生命之光么?
(二)明扣
1、首段扣题(开头第一段扣题)
例1.《“布衣总统”孙中山》
孙中山坐都南京后,我们喜欢以“布衣总统”称呼他。说起这称谓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起自孙中山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
例2.[2006广东满分作文] 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心中的天使处理不当,治理国家的目标就难以达到。刘备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贸然出兵,落得个营烧八百里含恨白帝城的可悲结局,唯有带着兴复汉室的遗志托孤于丞相,复兴汉室,雕琢“天使”也就宣告夭折,深可痛哉!
于国家,“领头羊”要善于雕琢,持之以恒,“天使”方会显形,目标也就会实现。
2、首尾扣题(每一段的首尾用相同的词句形成排比)
例.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2006广东)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
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3、点化扣题(即事实论据后要围绕中心进行议论)
例1.当品读完《行路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为你的思想破碎伤痛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抑郁悲苦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不羁,你是怎样摆正天平的呢?是那颗不畏权贵敢让高力士脱靴的直率的心,还有那壶清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孤独却又幸福着。你的双手给予了我力量-------乐观洒脱。你教会了我化苦药为甘霖,不论是非荣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上海)
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文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例2.03年高考优秀作文《情与理的抉择》,在简单叙述完郑培民的事例后,紧接着来了几句议论分析:
感情亲疏,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4、结尾扣题
例1.(结尾)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惊天动地的壮举;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誓言;雕琢心中的天使,不一定要亘古不变的守候。让我们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让奉献将我们自己雕琢成最美的天使。(《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06年)
例2.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05年高考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的结尾) 例3.我想握住你的手 (2006高考满分作文)
(结尾部分)等待,是一种信念;等待,是一种态度;等待,是一种追求;等待,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成熟;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坚强;选 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富足。我愿执等待之手,共赏精彩美景!
(三)全扣-----反复扣题(标题、内容、段首、结尾等都扣题)
例1.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的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叶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它只有附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的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注意:
蛋白质晶体清理废旧钢筋
在考场上,作文切勿跟文题若即若离,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文题。用作点题的话语可以设计五六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以便步步勾联,彼此当照应,浑然一体,构成最优化组合。
楔形塞尺 四、扣题方法
抢救车 扣题方法一:字面重复扣题法
实验室废液桶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字面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扣题,反复扣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
1.巧用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等。)
例:《故乡的榕树》
(开头)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的彩的鹅卵石,至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2.巧用修辞(比喻、排比、设问、引用、对比等)
例:(2006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人不读书为哪般》)
古人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得是沉醉灯影书香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的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的伴侣。古今中外,像这样的书迷、书虫真可谓数不胜数,可目前中国读书的人为何越来越少呢?
3.巧用小标题
4.巧用题记
扣题方法二——浓墨重彩扣题法
避免前文扣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扣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例:(2006全国一满分卷)《别让雨下进灵魂里》
(中间段)因为做自己,舒婷选择了橡树旁一株木棉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