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安装质量管理

阅读: 评论:0

蓄电池安装质量管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压为24V及以上,容量30A·h以上的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组和容量为10A·h及以上的铞镉镍碱性蓄电池组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凡使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2.1.2安装的设备及器材应有铭牌,注明厂家,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并应有合格证件及
技术文件。
2.1.3设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
2.1.4配制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用硫酸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蓄电池用硫酸》,并有产品合格证。
2.1.5配制镉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三级化学纯度的氢氧化钾(KOH),其技术条件见表2-36
氢氧化钾技术条件        表2-36
指标名称
化学纯
氢氧化钾(KOH)(%
80
碳酸盐(以K2CO3计)(%
3
氯化物(C1)(%
0.025
硫酸盐(SO4)(%
0.01
氮化合物(N)(%
0.001
磷酸盐(蠕墨铸铁PO4)(%
0.01
硅酸盐(SiO3)(%
0.1
钠(Na)(%
2
钙(Ca)(%
0.02
铁(Fe)(%
0.002
重金属(以Ag计)(%
0.003
澄清度试验
合格
2.1.6蓄电池用蒸流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2.1.7蓄电池台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8绝缘子、绝缘垫无碎裂和缺损;型钢无明显锈蚀。
2.1.9其他材料:防锈漆、耐酸漆,电力复合脂、镀锌螺丝、塑料带、沥青漆、酒精、铅板均应有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配液池、台钻、砂轮、电锤、鎯头、板锉、圆锉、手锯、扳手、水平尺、线坠、钢板尺、钢卷尺、木锤、铜带鎯弯器、油刷子、手电筒、电焊机、气焊工具、排风扇、摇表、万用表、直流电压表、比重计、温度计、陶瓷缸、漏斗、玻璃棒、量杯、吸液器、眼镜、耐酸碱服、胶皮手套、胶皮围裙、胶皮靴、口罩。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全部施工完毕,门窗齐全。
2.3.3蓄电池室耐酸地面做完,墙、门、窗、通风道内外金属结构均应刷完耐酸漆。
2.3.4放置蓄电池台墩均已施工完毕。
2.3.5采暖、通风装置以及照明全部达到使用条件。
2.3.6蓄电池室上、下水道接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点件检查→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蓄电池组安装→配液及充放电→碱性蓄电池配液及充放电→送电、验收
3.2设备点件检查: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由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3.2.2根据装箱单或供货清单的规格、品种、数量进行清点。
3.2.3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3.2.4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附件是否齐全,部件是否损坏。
3.2.5铅酸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5.1蓄电池槽应无裂纹、损伤、槽盖板应密封良好。
3.2.5.2蓄电池的正、负端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防酸栓、催化栓等配件应齐全无损伤;滤气帽的通气性能良好。
3.2.5.3透明的蓄电池槽,应检查极板无严重受潮和变形;槽内部位应齐全无损伤。
3.2.6镉镍碱性蓄电池应检查以下内容:
3.2.6.1蓄电池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漏液等现象。
3.2.6.2极性正确,壳内部件齐全无损伤;有气孔塞通气性能良好。
3.2.6.3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3.2.6.4带电解液的蓄电池,其液面高度应在两液面线之间;防漏栓塞应无松动、脱落。
3.3母线、电缆及台架安装。
3.3.1蓄电池室内的母线支架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支吊架以及绝缘子铁脚均应刷耐酸漆。
3.3.2蓄电池引出电缆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3.3.2.2引出线应用塑料带标明正、负极性。正极为赭,负极为兰。
3.3.2.3孔洞及保护管处应用耐酸、碱材料密封。
3.3.3蓄电室内裸母线安装除应符合有关规范外,尚应采取防腐蚀措施。连接处应涂电力复合脂。
3.3.4台架的安装:
3.3.4.1台架、基架数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2台架安装前应刷耐酸漆或焦油沥青;
3.3.4.3电压高于48伏的蓄电池架,应用绝缘子或绝缘垫与地面绝缘;
3.3.4.4台架的安装应平整,不得歪斜。
3.4.1蓄电池安装应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3.4.2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同一排列的蓄电池应高度一致,排列整齐。
3.4.3有抗震要求时,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牢固可靠。
3.4.4温度计、液面线应放在易于检查一侧。
3.5配液与充放电:
hcpl2630
3.5.1配液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3.5.1.1硫酸应是蓄电池专用硫酸,并应有制造厂产品合格证;
3.5.1.2蒸馏水应符合标准要求:
3.5.1.3蓄电池槽内应清理干净;
3.5.1.4做好充电电源的准备工作,确保电源可靠供电;
3.5.1.5准备好配液用具、测试设备及劳保用品。
3.5.2调配电解液:
3.5.2.1配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技术资料规定及注意事项进行,以防误操作
3.5.2.2在调配电解液时,将蒸馏水放到已准备好的配液容器中,然后将浓硫酸缓慢的倒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以便混合均匀,迅速散热;
3.5.2.3严禁将蒸馏水往硫酸内倒,以防发生剧热爆炸。
中频加热
3.5.2电解液调配好的密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规定,见表3.5.2.1、表3.5.2.2。
铅酸蓄电池用材质及电解液标准 表3.5.2.1
盘鮈鱼
指标名称
浓硫酸
使用中电解液
蒸馏水
硫酸(H2SO4)(%
92
40~15
灼烧残渣含量(%
0.05
0.02
0.01
锰(Mn)含量(%
0.0001
0.00004
0.0001
铁(Fe)含量(%
0.012
0.004
0.0004
砷(As)(%
0.0001
0.00003
氯(C1)含量(%
0.001
0.0007
0.0005
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
0.001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0.002
0.0008
0.0002
度测定(m1
2.0
透明度(mm
50
透明无
无透明
电阻率(25℃)(Ω·cm
10×104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0.0005
0.0003
铵(NH4)含量(%
0.005
0.0008
铜(Cu)含量(%
0.002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0.005
二氧化硫(SO2)(%
0.007
铅酸蓄电池用材质及电解液标准  表3.5.2.2
项目toubai
新电解液
使用极限值
外观
无透明,无悬浮物
密度
1.19~1.2525℃)
1.19~1.2125℃)
含量
KOH240~270g/1
KOH240~270g/1
C1
0.1g/1
0.2g/1
CO=2
8g/1
50g/1
Ca.Mg
0.1g/1
0.3g/1
氨沉淀物A1/KOH
0.02%
0.02%
Fe/KOH
0.05%
0.05%
十字型钢
3.5.4注入蓄电池的电解液,其温度不宜高于30℃,当室温高于30℃时,不得高于室温。注入液面高低度应在高低液面线之间。
3.5.5固定型开口式蓄电池隔板在注入电解液前24h内插入,注入电解液应高出极板上部1020mm
3.5.6蓄电池充电要在电解液注入35h(一般不宜超过12h)、液温低于30℃以下进行,充电时液温不宜高于45℃。
3.5.7防酸隔爆式铅蓄电池的防酸隔爆栓在注酸完后装好,防止充电时酸气大量外泄。
3.5.8蓄电池在充电时要严格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
3.5.9蓄电池充电符合下列条件可认为已充足:(1)在正、负极板上发生强烈气泡;(2)电解液的比重增加到产品说明规定值,一般为1.201.21(温度为+15℃时)而3h内保持不变;(3)每个电池的电压增加到2.52.75V,而且3h内保持不变;(4)极板的颜正极板变成褐红或暗褐,负极板变成灰。
3.5.10充电结束后,电解液的比重、液面高度需调整时,调后再进行半小时的充电。
3.5.11蓄电池的放电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不应过放。
3.5.12蓄电池具有以下特征时说明放电已完成;
3.5.12.1电池电压降至1.8V
3.5.12.2极板的颜,正极板为褐,负极板发黑;
3.5.12.3电解液的比重,一般降至1.171.15
3.5.13温度在25℃时,放电容量应达到额定容量85%以上;当温度不在25℃时,其容量可按下式换算:
C25=Ct/1+0.008t25

本文发布于:2023-07-17 06:1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80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蓄电池   符合   电解液   安装   要求   设备   进行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