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基本配置
标准系统由管理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发行器、出入口控制机、入出口道闸、图像对比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系统拓扑图
系统实地安装效果图
二、施工准备
1)工具
1、冲击钻:主要用于设备固定、穿墙打孔以及线槽、管线固定,钻头¢22/14/12/8
2、打磨机: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切割、修磨
3、手电钻: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打孔,钻头¢12/8/
4、手提切割机:主要用于水泥、地感的切割(切片¢180)
5、其他常用工具:万用表、内六方扳手套件、活动扳手、烙铁、剥线钳、尖嘴钳、大小螺丝刀套件、网线钳等。
2)辅材
1、水泥、沙子、石子。
2、PVC线管(KBG铁管)及连接接头、弯头、及固定夹,膨胀管、自攻钉、备用膨胀螺栓;
3、扎带、防水胶带、热缩管、缠绕带(软管)
别墅防盗报警系统
3)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布线方案,列举安全岛的布线方式。电子签章技术
1)网线:从电脑到出入口读卡机及出入口摄像机,采用超五类网线,网线最远距离不应超过100米,否则需用光纤。
2)485通信线:出入口读卡机到出入口道闸布两芯屏蔽双绞线。
3)抓拍线:出入口摄像机到出入口读卡机布两芯屏蔽双绞线。
4)地感线:在切好的地感槽内,用线绕对应圈数。.
5)电源线(从配电室到岗亭、出入口道闸、出入口读卡机、摄像机)在布线施工时要求距离地感线圈的最小安全距离不能小于1米。 6)爆闪灯:爆闪灯到车牌识别相机,使用四芯屏蔽线。
线缆标准
用途 | 地感线 | 电源线 | 通讯线 | 抓拍线 | 网络线 | 光纤 | 爆闪灯线 |
线芯 | 1 | 3 | 2 | 2 | 8 | 4 | 4 |
规格 | 1mm2wifi文件传输 | 1mm2 软线 | | | 双绞 | 金银卡纸 125u | |
材质 | 多股铜芯线 | RVV | RVVP | RVVP | 超五类 | 单模 | RVV |
| | | | | | | |
三、施工标准
1、 布管要求与注意事项
a)线管配线有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暗配管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
b)线管的选择,按设计图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穿导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随建筑施工同步敷设管道时,有条件的应将管道敷设在建筑体内,并要求按建筑敷设规范选用管道的材料和敷设方式,对不便敷设在建筑体内的管道,宜采用镀锌钢管、PVC管,封闭金属线槽或封闭PVC线槽。 c)对有强磁干扰的场所,应采用镀锌钢管或封闭金属线槽敷设并做接地处理。
d)对有酸、碱腐蚀性介质与潮湿的场所,应采用PVC管敷设,但PVC管不适用于高温、易碰撞与易摩擦场所。
e)线管的固定、线管在转弯处或直线距离每超过米应加固定夹子。
f)电线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如光纤不能折弯小于90度。
g)穿针引线器凡有沙眼、裂纹和较大变形的管子禁止使用于配线工程。
h)线管的连接应加套管连接或扣连接。
i)连线盒与管子的连接应加杯梳。
j)车辆行驶的路面下的暗埋管道应采用金属管。
2、 布线规范及注意事项
1、布线不仅要求安全可靠,而且要使线路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 2、所使用的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的截面积应能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3、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除非必须用接头不可的,其接头必须采用压线或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机械力的作用。(室外或暗埋接头必须做防水处理)
矩阵键盘程序
4、配线在建筑物内的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线应加套管保护(塑料或铁水管,按室内配线的技术要求选配),天花板走线可用金属软管,但需固定稳妥美观。
5、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不能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交流电源线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标准。
6、敷设的线路两端应留适当余量,以便于维护及管理。线路敷设完成后,应对线路进行校对与绝缘测试并加线标。
线路校对无误、绝缘测试符合要求后,对线路做标示明显的永久标记。根据实际敷设情况提交线路敷设图纸(竣工图),对中间接头以及接头的处理方法加以标注。
3、设备安装基础施工步骤:
1、用墨斗在地面弹出现场设备安装位置,用砖头围起来砌成安全岛模式。安全岛长度120CM,高度为15CM。具体尺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2、放好PVC管作为设备通讯及电源用,二个设备间出管线间距为50CM且在PVC管管头部分用胶布捆绑好。
3、用混凝土填充砖头围起来砌成安全岛部分,第二天混凝土一干立即拆徐外围砖砌起来那部分,用腻粉抹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