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名著阅读试卷和答题卡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第四届兴化市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竞赛
八年级试题
注意:1. 本试卷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 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在《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最后识破假猴王的是        。 
2.《昆虫记》中的“我”第一次到了      个鸟蛋,这些鸟蛋的颜是    水情监测
3.《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
愧于“    ”之美誉。作者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2分)
4.《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第二次到    期间,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5.《朝花夕拾》中        两文分别写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毙国人”两个促使鲁迅先生思想转变的著名事件。
6.《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4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    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    _”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7.根据描述内容和提示信息,指出相关对象。
⑴《昆虫记》:主要生活在南方  身上有很多杀伤性很强的武器  有凶恶的捕食方法  会以自己的同类为食    (这昆虫是:    )     
《昆虫记》:美丽而动人的身材  非常聪明的头脑    安静而且平和的本性  非常怕冷的动物  有非常奇怪的窠巢    (这昆虫是:   
⑶《西游记》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  ( “那妖精”是   
《红星照耀中国》:乐观、豁达    有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动作敏捷,能“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描写的人物是:   
⑸《朝花夕拾》:东京初识    故乡重逢    共同任教  溺水而死    (描写的人物是:   
⑹《海底两万里》: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从太平洋出发,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途经一岛时,这艘潜艇停要海底,大家穿上潜水衣,漫步在海底平原上,用特制的步在海底森林里打猎。              (经过的这座岛叫:   
二、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下列有关名著《海底两万里》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龙纳斯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博古通今,出版过一本书叫《海底的世界》。
B.康塞尔是阿龙纳斯的仆人,忠实沉稳,为人随和,精通分类理论,是个“分类狂”。
C.尼德·兰是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向往自由,精通野外生存之道,脾气暴躁,忍受不了被拘禁。
D.尼摩船长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但是长期的与世隔绝让他变得冷漠、残酷,他反对奴隶制,却还要将暴力强加于人。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经历。
无焰泄放装置B. 《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姓孙缘于他曾是猴子(猢狲),“悟空”是其法名。拜唐僧为师参加取经后,唐僧又给他起个号叫做“行者”。
D.《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常》《社戏》《五猖会》。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里鲁迅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正直严谨的藤野、宽厚淳朴的六一公公、被庸医治死的父亲……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
B.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C.《五猖会》里的父亲责令我在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无常》中,我在乡间迎神会上最愿见的是活无常。
D.《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让孩子们做危险的事,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后来又造谣说我偷家里东西。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hunt-0794.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新闻记者斯诺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斯诺所提到的这次“武装宣传”是指国民革命军北伐。
C.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取消苛捐杂税,取消特权阶级。
D.在斯诺看来,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机智和老练。
5.下列对名著内容或写法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人斯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书。
B.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经常和一般战斗员打成一片,这个人是。
C.《昆虫记》既是一部科普著作,又是一本文学经典,常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的世界。
D.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蝉被誉为“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
6.下列对名著内容或写法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树增的纪实文学作品《长征》既遵循了真实性原则,又带有浓厚的文学彩。
B.《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C.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全书中
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英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尖锐地指出农药的使用严重地污染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常》《社戏》《五猖会》。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3.《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他三次买车,三次失去,最后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骆驼祥子》刻画了各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
5.《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原题为“旧事重提”。其中《无常》一文写到“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这一内容。
6.《海底两万里》中的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清除怪物时,发现“怪物”竟是一艘不为人知的潜水艇,名为“”号。
7.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孙悟空怂恿猪八戒偷吃了人参果被骂,一气之下推到人参树,最后在太白金星的帮助下救活了果树。
8abp-486.《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9.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了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时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10.《昆虫记》中“我”将经常光临我们的居所的两种燕子改名为“墙燕”和 “家燕”。
四、简答题。(15分)
1.斯诺认为“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述《骆驼祥子》中,主人公骆驼祥子名字的由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凝土砌块成型机线圈盘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偷金丹,偷妖怪宝贝……可是他们师徒也有被人偷的时候请举出一例。(2分)
                              __    _____                                           
5.鲁迅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同时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儿童在《朝花夕拾》的众多篇章中,我们更可以体悟出鲁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请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    _____                                     

本文发布于:2023-06-30 02:4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8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生活   革命   作者   作品   经典   先生   答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