檩条参数设计

阅读: 评论:0

                    -------------------------------
                    |          连续檩条设计      |
                    |                            |
                    |      构件:CLT1            |
                    |      日期:2010/12/21      |
                    |      时间:09:05:18        |
                    -------------------------------
                        ----- 设计信息 -----
  钢材:Q235
  檩条间距(m): 1.500
  连续檩条跨数:5 跨及以上
  边跨跨度(m): 6.000
有筋网  中间跨跨度(m): 6.000
  设置拉条数:1【一般设置2道】
  拉条作用:约束上翼缘【约束位置取在何处?当采取门规附录F时,“约束下翼缘”无效,计算长度取全长。】
  屋面倾角(度): 5.711【可以根据建筑图自己去计算】
  屋面材料:压型钢板屋面(无吊顶)【铝板怎么选取?按铝的重度乘以铝板的厚度,一般铝板厚度很薄才几毫米。】
  验算规范:《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风吸力作用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方法:按附录E验算
解析:方法一(按门规CECS102:2002计算[风吸力作用按附录E计算])  适用于仅在靠近檩条的上翼缘侧(或墙梁的外翼缘侧)单侧设置拉条情况;
      方法二(按冷弯薄壁型钢规范GB50018-2002计算)
      方法三(按门规CECS102:2002计算[风吸力作用按式(6.3.7-2)计算])
      方法二、三:拉条设置在靠近檩条的下翼缘侧(或墙梁的内翼缘侧),或者两侧均设置拉条,方法二与方法三之间的差别主要在薄钢规范与门规在挠度的控制限制不一样。
      屋面板惯性矩(mm4):200000.000【如何取截面计算?】
      屋面板跨数:双跨或多跨
  容许挠度限值[υ]: l/150
      边跨挠度限值: 40.000 (mm)
      中跨挠度限值: 40.000 (mm)
  屋面板能否阻止檩条上翼缘受压侧向失稳:能【应该是看屋面材料的吧?比如压型钢板的刚度大可以阻止,而铝板能阻止侧向失稳吗?】
  是否采用构造保证檩条风吸力下翼缘受压侧向失稳:不采用【什么情况下采用?】
  计算檩条截面自重作用:计算
  活荷作用方式: 考虑最不利布置【对于连续跨才有不利布置,单跨是不存在的】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如何取值?依据?】建议保留该值
  搭接双檩刚度折减系数:0.500【如何取值?依据?】建议保留该值
  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0.900【同混凝土结构0.8~0.9吗?】有关资料建议可以考虑释放支座弯矩的10%即调幅系数为0.9。
  檩条截面: XZ140X50X20X2.0
  边跨支座搭接长度:0.600 (边跨端:0.300;中间跨端:0.300)
  中间跨支座搭接长度:0.600 (支座两边均分)
解析:为了保证连续性条件,搭接长度不宜小于跨长10%;可以采用“程序优选搭接长度”,程序会自动确定搭接长度,并在结果文件中给出程序优选最终采用的搭接长度结果。优选搭接长度的结果首先满足连续性条件(10%跨长)的前提下,再根据弯矩分布情况,调整搭接长度,使檩条截面强度由跨中控制。
                     
----- 设计依据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 檩条作用与验算 -----
1、截面特性计算
  檩条截面:XZ140X50X20X2.0【对于檩条的取材,Z型和卷边有什么区别?】
解析:考虑到斜卷边Z形易于嵌套做成连续形式且运输方便,通常实际采用中也都是主要选取斜卷边Z形搭接行成连续檩条。【STS说明书】
【钢结构】下册:卷边槽钢(亦称C形钢)檩条适用于屋面坡度i≤1/3的情况,直卷边和斜
卷边Z形檩条适用于屋面坡度i>1/3的情况
      可以采用“程序截面优选”计算,然后查看计算结果可知檩条截面;在优选截面的过程中经常是边跨和中跨的截面不一样,这对施工会不便吗?如果选用整根檩条截面一样的不是更好?还是说檩条是单跨单根的?
    b  =    50.00;  h  =  140.00;  c  =    20.00;  t  =    2.00;
    A  =5.3920e-004;  Ix =1.8596e-006;  Iy =1.5466e-007;
    Wx1=3.0377e-005;  Wx2=2.2470e-005;  Wy1=6.1070e-006;  Wy2=8.0670e-006;
青铜截止阀
2、檩条上荷载作用
  △ 恒荷载
      屋面自重(KN/m2) :0.3000;【彩钢板屋面自重0.3,在网架建模输入荷载中取屋面恒载0.5是考虑了屋面自重再加上了檩条及檩托的重量。】
      檩条自重作用折算均布线荷(KN/m): 0.0423;【在程序中有自动计算檩条自重,因此不需要再去考虑檩条的荷载了】
      檩条计算恒荷线荷标准值(KN/m): 0.4923;
  △ 活荷载(包括雪荷与施工荷载)
      屋面活载(KN/m2) :0.500;
      屋面雪载(KN/m2) :0.300;【根据规范要求,雪载应不与活载同时考虑?此处为何还选择两项?】在参数中同时输入了,但计算时并未同时考虑。
      施工荷载(KN) :1.000;
      施工荷载不起到控制作用;
      檩条计算活荷线荷标准值(KN/m): 0.7500 (活载与雪荷的较大值);
  △ 风荷载
      建筑形式 :封闭式;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000;
      基本风压W0(kN/m2) :0.550;
      边跨檩条作用风载分区 :中间区;
      边跨檩条作用风载体型系数μs1:-1.160;
      中间跨檩条作用风载分区 :中间区;
      中间跨檩条作用风载体型系数μs2:-1.160;
氯仿沸点
      边跨檩条作用风荷载线荷标准值(KN/m): -0.9570;
      中间跨檩条作用风荷载线荷标准值(KN/m): -0.9570;
对封闭的建筑,中间区为-1.15~ -1.3,边缘带为-1.4~ -1.7,角部为-1.4~ -2.9,随有效受风面积的大小取值。
带芯人孔  说明: 作用分析采用檩条截面主惯性轴面计算,荷载作用也按主惯性轴分解;
        檩条截面主惯性轴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6.275 (单位:度,向檐口方向偏为正);
3、荷载效应组合
  △ 基本组合
      △ 组合1:1.2恒  + 1.4活  + 0.9*1.4*积灰 + 0.6*1.4*风压
      △ 组合2:1.2恒  + 0.7*1.4*活  + 1.4积灰 + 0.6*1.4*风压
      △ 组合3:1.2恒  + 0.7*1.4*活  + 0.9*1.4*积灰 + 1.4风压
      △ 组合4:1.35恒  + 0.7*1.4*活  + 0.9*1.4*积灰 + 0.6*1.4*风压
      △ 组合5:1.0恒  + 1.4风吸
  △ 标准组合
      △ 组合6:1.0恒  + 1.0活  + 0.9*1.0*积灰 + 0.6*1.0*风压
喷淋洗眼器>毛细管数
4、边跨跨中单檩强度、稳定验算
  强度计算控制截面:跨中截面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5.261  ;My=0.465(组合:1)
  有效截面计算结果:
    Ae  =5.2676e-004;
    Wex1=2.7193e-005;  Wex2=2.1167e-005;  Wex3=2.8741e-005;  Wex4=2.2093e-005;
    Wey1=5.9066e-006;  Wey2=7.6569e-006;  Wey3=5.8916e-006;  Wey4=7.6822e-006;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309.249 > f=205.000
  第一跨跨中强度验算不满足! *****
  风吸力作用跨中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控制内力(kN.m):Mx=-2.274  ;My=-0.061  ;My'=0.043(组合:5)
  有效截面计算结果:
    全截面有效。
  跨中下翼缘受压区长度(m):Lo=4.861
  下翼缘压弯屈曲承载力降低系数: x =0.759
  下翼缘受压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146.318 < f=205.000
  第一跨跨中风吸力下翼缘受压稳定验算满足。
5、边跨支座搭接部位双檩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5.840  ;My=0.320(组合:1)
  单根檩条有效截面计算结果:
    全截面有效。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122.341 < f'=215.220
  第一跨支座强度验算满足。
6、第二跨跨中单檩强度、稳定验算
  强度计算控制截面:跨中截面
  强度验算控制内力(kN.m):Mx=3.891  ;My=0.407(组合:1)
  有效截面计算结果:
    Ae  =5.3408e-004;
    Wex1=2.8291e-005;  Wex2=2.1943e-005;  Wex3=2.8935e-005;  Wex4=2.2328e-005;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0:4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155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檩条   作用   计算   截面   搭接   荷载   屋面   强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